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9481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

教科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备课

课题

三年语文五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风景名胜”为主题、围绕单元主题安排了主体课文《趵突泉》《香港之夜》和“快乐读书屋”《古诗三首》《花果山》,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多娇,读后会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

“能说会写”安排了口语交际“说四季景色”和习作“周围也有好景物”。

“语文七色光”共编排了四项语文学习活动。

《趵突泉》《香港之夜》《古诗三首》均是名作,在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要体会语言的精美。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感受语言的生动、优美。

3.抓重点词句指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可以自主读文,读懂表面的、浅显的意思,但是对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理解的不够透彻。

尤其是本单元的课文多是借景抒情的,字里行间都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学生是很难体会的。

所以要通过朗读、抓重点词句指导学生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学会2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4.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的语言美,积累优美句段。

5.积累成语,口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6.积累基础知识,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主题课文(4课时)

快乐读书屋(2课时)

能说会写(3课时)

语文七色光(1课时)

总课时数

周课时数

授课时间

课题

9.趵突泉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依次描绘了趵突泉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重点是对三股大泉和小泉景色的描写。

细致的观察、形象的描述以及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个人真切的感受,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通过让学生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学习和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趵突泉的特点,感受独特的美。

学情分析

学生没有去过趵突泉,因此可在课前播放一些关于趵突泉的课件或展示图片,使学生通过观看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对趵突泉的想象。

再让学生通过读文,在头脑中想象趵突泉的美,从而使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语言的生动、准确和优美。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趵突泉的特点,感受趵突泉的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会写本课12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预习设计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说一说趵突泉的大泉和小泉有什么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出示“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今天,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一起去领略趵突泉的神韵所在。

板书课题:

趵突泉解释“趵”:

跳跃;[水]往上涌

二、检查预习,感知内容

1.小组合作读文,互相正音。

2.说说这是一眼这样的泉。

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这是一眼 的泉”。

并找出相关语句交流一下。

三、学案导标,自主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

趵突泉的大泉和小泉各有什么特点?

课文是怎样描绘它们的?

在文章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小组内交流。

2.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出了济南的西门……,幽静极了。

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2.“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儿的妩媚。

”理解“妩媚”的意思。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3.“泉池中央偏西……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理解“翻滚”,想象大泉的样子。

为什么作者连用三个“冒”?

指导读:

4.出示句子“要是冬天来玩更好……引入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想象朗读,理解冬天的大泉的美和神秘。

5.小泉涌出的水有什么特点?

(多姿多态)

运用句式“有的……有的……有的……”说说小泉的特点。

6.有感情朗读,感受小泉的美。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第二课时

预习设计

1.有感情朗读课文

《趵突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

语句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圈画文后田字格和双线格中的汉字,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并给“济”“假”“倒”注音并组词

一、积累内化田字格

1.自选词语,诵读并写在词语小车里。

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二、指导背诵:

一边想象一边背诵。

学习生字

1.卡片出示,开火车认读并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将字按结构分类。

(2)重点指导:

“幽”注意写匀称。

“昼”“匀”“追”注意结构。

3.学生书写生字

三、拓展延伸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写一写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总课时数

周课时数

授课时间

课题

10.香港之夜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3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理解“渺茫、幻景”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感悟香港之夜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感悟香港之夜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预习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不准的生字或句子反复读几遍。

2.画出课文中描写香港夜晚景色特点的词句

3.说说香港的夜晚美吗?

美在什么地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歌曲《东方之珠》。

同学们,你们知道东方之珠指的是哪里吗?

(板书:

香港)指导“港”字的写法。

这节课我们就随同语言大师巴金先生去领略那迷人的香港之夜吧(补充板书)。

二、检查预习,感知内容

1.小组内分段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自己对文中所描写的香港之夜的感受,书中哪句话能够概括香港之夜的特点。

三、学案导标,自主学习

1.香港之夜到底美在哪里,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找到相关的词句画下来,并把你找到的词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小组内朗读自己画的句子,互相欣赏。

四、展示交流,品读感悟

1.根据学生的汇报,重点点拨下列句子:

(1)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像是一座星的山,放射着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2)但是,当我注意到那座光芒万丈的“星山”的时候,我仿佛又听到了无数的灯光的私语。

(3)我看见它们时明时暗,就像人在眨眼,或者像它们在追逐,在说话。

(4)那一座星的山并不是沉默的,在那里正奏着车色的交响乐曲。

指名读,在学生朗读时,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香港之夜的美丽。

2.欣赏香港的风光图片,读一读第五、六自然段,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香港之夜的美。

(自由练读——指名读)

3.请同学们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想,把你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通过小组讨论来探究提出的问题。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香港的照片、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更多有关香港的知识。

2.假如你是一名小导游,你能编写一段导游词向游客介绍一下香港之夜吗?

试着向家长介绍一下。

第二课时

预习设计: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圈画文后田字格和双线格中的汉字,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并给“混”“杆”“转”注音并组词。

3.搜集到的有关香港的照片、图片、文字等资料。

4.编写导游词。

一、检查作业,整体导入。

1.交流同学们搜集到的有关香港的照片、图片、文字等资料。

2.把你编写的导游词向“游客”们介绍一下。

二、整体把握,理清顺序,学习写法。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学习这种“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三、积累内化

1.抄写自学词语。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港”字的右下方是横折横而不是横折勾;

“渐”字中间的“车”的最后一笔是提;

注意“颗”和“棵”在用法上的区别。

在写“爽”字时注意第十笔要写成竖撇。

五、作业:

学唱《东方之珠》这首歌

板书设计

10、香港之夜

香港的也很美,你不可不看。

天黑海黑

山上

街上灯星的山

建筑物上

总课时数

周课时数

授课时间

课题

快乐读书屋五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借过力注释和每首诗读懂古诗,说出每首诗的大意。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三首。

3.体会作者热爱大好河山,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预习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三首古诗。

2.结合注释说说三首诗的意思。

3.试着背诵三首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

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2.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小组内互读古诗、正音。

2.交流诗意。

三、学习《望洞庭》

1.学生自读《望洞庭》要求是: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你掌握了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

你会怎样提醒别人注意这些读音?

2.检查生字词:

 正音:

和hèhéhuóhuò潭、君是前鼻音。

 “磨”是多音字,“螺”是边音。

3.再读一读,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一下诗句:

 看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

可以帮助别人。

还有哪些诗句是你不懂得,需要别人帮助的。

4.说一说,你觉得诗中哪些句子写的很美。

你读了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5.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了解到诗中的意境很清新,很安静

 我们来好好读一读,看看怎样能把它读好。

(注意重音、停顿)中间可以指导学生,正因为作者对于洞庭山水的热爱,所以笔下的洞庭是那么美丽。

6.通过学习,相信同学对于洞庭山水一定好奇,出示洞庭山水的图片资料。

让学生感受一下现实中的洞庭山水

7.这样的美景,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诗文名篇。

 出示:

杜甫《登岳阳楼》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让大家读一读,背一背。

四、学习《题西林壁》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题西林壁》

3.齐读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5.质疑 题西林壁:

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6.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

(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

不认识,看不清。

缘:

因为。

题:

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7.想意境,悟诗情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五、学习《华山》

1.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2.自学检查

(1)自读古诗,画出读不准、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句。

(2)引导朗读,体味古诗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意思。

3.熟读成诵

(1)在熟读的基本上,引导学生背诵下来。

(2)、检查识字。

4.课外拓展:

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山水诗,背一背并积累下来。

板书设计

《望洞庭》洞庭湖

《题西林壁》庐山热爱祖国河山

《华山》华山赞美大自然

总课时数

周课时数

授课时间

课题

快乐读书屋花果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10个生字。

3.了解花果山的美丽与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花果山景色的美丽与神奇。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景,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吧,知道那里面最神通广大的是谁吗?

(生答:

孙悟空)。

那你们一定知道孙悟空住过的花果山了。

那儿的景色很美,确实是一个福地洞天。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同走进人间仙境《花果山》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读课文,边读边想:

文章主要写了花果山的什么特点?

4.交流反馈,师生讨论。

(美丽、神奇)

三、细读质疑,合作探究。

1.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懂的地方。

2.讨论交流,共同探究。

3.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花果山美丽神奇的地方,认真读一读。

四、小组交流、汇报、总结。

从三方面写了花果山的美丽和神奇:

1.花果山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风景优美;

2.花果山的名胜

3.花果山的洞穴和飞泉。

五、品读感悟,读中悟情

1.选你最喜欢的语句,和同桌互读欣赏

2.用你最喜欢的方法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读出来,请大家欣赏。

(指名读)

六、认识生字,会读会用。

1.学生自读生字,同桌间互相说一说识字的方法。

2.出示生字卡片,快速认读生字。

3.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加深对字的认知。

4.开火车认读,并给你读到的这个字组一个和文中不一样的词。

七、拓展延伸。

学当小导游,向你的游客介绍你所了解的花果山

总课时数

周课时数

授课时间

课题

能说会写说四季景色

教学目标

1.通过说四季景色,训练学生能把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东西表达出来。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和自己喜欢的心情流畅的表述出来。

教学难点

把看到的和自己喜欢的心情流畅的表述出来。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

预习设计

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并说说喜欢的原因,下节课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1.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描写祖国名胜的文章,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大自然去欣赏那美丽的景色!

 二、整体感知,明确要求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示,明确要求。

  2.学生用自己收集的图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3.指名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中哪些景色最让你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4.小组合作、评价,分享快乐。

  交流,说说自己喜爱的季节。

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评价。

 三、全班交流,共同评价

  1.出示评价标准:

  

(1)是否抓住季节的特点。

  

(2)用词是否恰当得体,语句是否完整通顺。

  (3)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有条理,使人听后也喜欢和向往。

2.小组根据评价标准推荐代表参加班级交流。

  3.师生共同评价。

  4.教师小结

 四、拓展延伸

  孩子们,你们说得棒极了,老师听了以后更喜欢这四季的景色

了。

今天回家后,能不能以“我喜欢的季节”为题写一篇日记呢?

  要求:

(1)格式正确。

  

(2)语句通顺,具有真情实感。

 五、总结

  同学们,大自然是奇妙的、美丽的,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快乐。

让我们去体会大自然的美,去爱大自然。

同时,让我们用爱心去保护大自然,好吗?

总课时数

周课时数

授课时间

课题

能所会写周围也有好景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其将观察、发现自由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能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预习设计

1.观察一处自己周围的景物,注意观察要细致,要能发现景物的特点。

2.把你喜欢的这出景物介绍给家人。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明确要求。

组织学生自读教材,明确本次习作写什么、怎么写。

1.写一处自己周围的景物。

周围的景物就是那些离我们很近、我们很熟悉、经常看到的景物。

这样的景物也最容易被我们忽视。

我们要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

美,要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它们的可爱之处。

2.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

3.写完认真检查,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二、说说你周围有哪些景物。

小组内交流

三、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或最喜爱的一处景物在小组中说一说。

 1.说清楚这处景物在什么地方。

 2.概括出这处景物的特点。

 3.你准备按什么顺序描写这处景物,重点写什么。

 4.想想你有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

 四、班级汇报,师生评议。

 从是否抓住了景物特点,是否写具体,能否从对这处景物的具体描写中看出对它的喜爱之情。

 五、动笔起草。

第二课时

作文讲评

一、修改提高,取长补短

1.请几位写得好的同学读自己的作文。

2.指生评价,好在哪里。

3.再请几名同学读读存在问题的作文。

4指生评价,问题出在哪里。

5.学生修改不足。

6.全班展示朗读作文。

二、学生自主修改作文

三、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提出建议

四、誊写作文

板书设计

周围也有好景物

内容:

学一处自己周围的景物

要求:

按一定顺序把景物特点写具体

表达出对它的喜爱之情

 

总课时数

周课时数

授课时间

课题

语文七色光五

教学目标

1.区分形近字的字形,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正确组词。

2.体会景物特点,选择恰当的形容词,用打比方来使词句更加生动形象。

3.欣赏对联的对偶美。

4.读懂古诗,扩展学生的知识。

教学重点

学习和掌握某些汉字的构成规律。

教学难点

体会景物特点,选择恰当的形容词,用打比方来使词句更加生动形象。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预习设计

1.完成练一练中的内容。

有困难的题标记出来,上课时与同学交流。

2.熟读对联,说说对三副对联的理解。

3.搜集对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美丽景色数不胜数。

想一想,

我们都学过哪些描写祖国山水的课文?

你去过哪些地方,那里的

景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二、日积月累

刚才大家都说得很好。

同学们看到了这些美丽景色都发出了如此

的感慨,更别说那些大作家了。

古代的文人看到这些美丽景色,兴

致大发,由感而作,写出了不少名诗佳作。

你们想不想听听他们是

怎么说的呢?

(出示三副对联及相关图片)

1.读对联,说说自己的理解。

2.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对联和读对联的感受。

三、学习打比方。

1.蓝天上的白云像什么,又轻又软?

 出示:

蓝天上的白云像_________,又轻又软。

 有的同学填像小马驹,行不行?

为什么?

 这里有“又轻又软”,所以你填的是事物必须具备又轻又软这个

特点,想想填什么更准确?

(棉花)

2.湖边的柳树摆动着细长的枝条,好似_________。

注意观察,它像什么?

(学生根据想像来补充)

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

3.小结。

 刚才我们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景物都想像成像什么,这样写你觉

得有什么好处呢?

(更加生动、形象)

在打比方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打比方要贴切,要选择人们熟悉

的事物来打比方)

请你试着填空,并根据图片,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

(1)满山的红叶像_________。

(2)雪花漫天飞舞,如同_________。

四、练习填描写景物的词语。

 除了用打比方的方法使句子更加生动,我们还可以对某个词来

进行修饰,使内容更加丰富,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

老师这里有一组词语,需要同学们帮忙修饰一下。

比一比,看谁

填的多、填的好、填的快。

(   )的春风    (   )的秋雨(   )的河流 

(   )的树叶  (   )的狂风(   )的山

五.知识窗。

我们今天欣赏了这么多的山水美景,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产生

的吗?

下面我们就一起打开知识窗,来了解一下山水风光的由来。

请同学们自读教科书,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六.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