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药用树种栽培经济林栽培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9761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章药用树种栽培经济林栽培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十四章药用树种栽培经济林栽培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十四章药用树种栽培经济林栽培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十四章药用树种栽培经济林栽培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十四章药用树种栽培经济林栽培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第十四章药用树种栽培经济林栽培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第十四章药用树种栽培经济林栽培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第十四章药用树种栽培经济林栽培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四章药用树种栽培经济林栽培学.docx

《第十四章药用树种栽培经济林栽培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章药用树种栽培经济林栽培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四章药用树种栽培经济林栽培学.docx

第十四章药用树种栽培经济林栽培学

第十四章 药用树种栽培

第一节、杜仲

杜仲是我国特产树种,名贵中药材,含杜仲胶(高档硬橡胶)。

栽培历史1000年以上,19世纪传入欧洲,20世纪传入苏联、美国、日本。

杜仲具高度绝缘性,耐水性,热塑性,粘着性和高度稳定性,广泛用于电气工业和电讯器材工业,为化工仪器、海底电缆制造必要材料。

  一、种类和品种:

  单科单属,落叶乔木,高达15-20米,径可达50㎝,雌雄异株。

  品种(类型):

  1.粗皮杜仲:

树皮深裂,呈长条状,不脱落,外皮内皮分明,树皮粗。

  2.光皮杜仲:

成年树干基部有浅裂,其余主干、侧枝不裂,外、内皮不分明,树皮光滑。

光皮优于粗皮。

  二、生物学特性:

  1.生长发育特性:

  初期生长缓慢,10-20年为速生期,40-50㎝/年高生长量。

 20年后下降,径生长速生期15-25年,年均生长0.8㎝。

50年停止生长,杜仲树皮25-30年增长较快,药用杜仲30年后皆伐较适宜。

  2.对环境要求:

  分布区北纬22-42°,东经100-120°,主产区陕西、鄂西、湘西、川北、滇北及贵州全境,大多野生于海拔300-1500m山区。

浙江、江西、山西、河南、河北、广东、广西、甘肃、辽宁、安徽、山东均有栽培。

   杜仲对气候适应幅度很广,而寒性极强,(13-17℃,降雨500-1500㎜)。

 土壤要求:

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pH6-7.5,阳坡。

  三、栽培技术要点:

  1.苗木培育:

(1)播种育苗:

 冬、春播种,条播,

 播种量5-10公斤/亩

湿沙催芽或浸种催芽,每亩产苗量2-3万株。

(2)插枝法:

采当年春嫩枝,在温室或塑料棚

扦插。

(3)余根培苗法:

留根促萌育苗。

(4)苗根育苗法:

剪粗根扦插。

  2.技术特点:

  幼苗略加庇荫,选南坡山腰下部为宜,造林宜在冬春季进行,乔林作业2×2,3×3,3×3m矮林1.5×2,2×2米规格。

  3.作业方式:

①乔林作业:

目的是获取树皮、种子、密度宜稀,雌株要求多,85%比例。

②矮林作业:

利用杜仲萌芽力强的特性,人为地使其呈灌木状,目的是获得产量多的叶片及枝皮。

方法:

苗森定植第三年冬季截干(30-50㎝高),施肥培土,每隔三年截一次,收取枝皮及叶。

③头木林作业:

截干保留2米,以便可剥取合格树皮(0.83米)。

定植2-3年截顶,选留5个枝条作主枝,增粗至12㎝(主干),主枝5-6㎝(10年左右),每年剥一个主枝。

  四、抚育管理、更新

  1.抚育:

  造林2-3年及时抚育,幼林每年除草1-2次,追肥,施石灰中和酸性,间种作物(修水间种豆、花生、籽粒苋效果很好)10年树龄,伐去不良雄株,15年伐除雌株不良株,主伐时密度80-100株/亩。

  2.更新:

   乔林25年主伐,可推迟40-50年进行,头木作业25年后主伐,矮林作业每隔3年截枝一次。

更新时应充分利用杜仲萌芽力强的特性。

第二节、银杏栽培技术

银杏又名白果,孑遗植物,我国为世界银杏起源分布中心,栽培已有千年历史,主产区:

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西。

集干果、用材、药用、观赏于一身的优良树种。

  一、江西生产现状

 全省大部分县(市)均有银杏树分布,树龄上千年的古银杏有30余处,庐山保留最大的一棵胸围950㎝,树高20.5m,冠幅24×24m。

信丰县为银杏资源最丰富县(30年以上树158株,300年以上30多株,600年以上5株)年产白果15-20T,产值约120万元,其次为遂川县,年产白果10T。

我省1992年提出大力发展银杏,以后逐年加大力度,目前已开发出银杏系列产品,并建成高标准、大规模种质园(苗圃)350余亩和许多示范基地。

全省许多县市近年来都营造了一定面积银杏园,广植银杏已成为自觉行动,省长、省委书记亲自抓银杏生产,更促进了银杏发展。

计划2000年前发展银杏2000万株,营建材用及果叶兼用速生丰产林基地10万亩,计400万株(1600万株为四旁栽植),大力发展银杏果叶系列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至2010年全省银杏果产量达4万T,产值4亿元,加工增值5-10亿元,把银杏初步建成年产值20-25亿元的产业体系。

  二、银杏的种类及生物学特性

  

(一)主要品种:

1.大佛手:

 主产江苏吴县,单核重2.6-3.5g,每公斤种核数285-385个,丰产性强,百年大树株产果达150公斤。

抗风力强,属港澳畅销产品,全国引种。

2.佛指:

  原产江苏泰兴,单核重2.1-2.94g,每公斤种核340-476个,外种皮薄,出核率高(28%),早实性强,适于叶果兼用栽培,但种核偏小,成熟期偏迟。

3.洞庭王:

  产江苏吴县,单核重3.5g,种实大而得名,佛手类,广泛引种

4.海洋皇:

  原产广西桂林灵川县,平均单核重3.6g,每公斤种核数约为280粒,种核大品质好,但成熟偏迟,生产上有提前采收倾向,影响品质。

5.安银一号:

  原产湖北大洪山区,单重4.5-6.3g每公斤种核数不到200个,是种核最大类型,丰产,50年树株产达100公斤,缺点是成熟偏迟,种籽发芽率低。

其余还有多珠佛手,贵基佛手,天目长籽,七星佛手,华口大白果,邳县大马铃,洲头大马钤等优良品种。

类型:

①佛手银杏类:

种子倒卵形,核长而尖,种仁美味品质好。

②梅核银杏类:

种子圆形或心脏形,顶端微凹,种核偏扁,种仁有苦味,品质差,但耐旱、涝,抗性强。

③马铃银杏类:

种子形态介于二者之间,种子顶端突起而有小尖,种子似梅核类,核似佛手类,品质较好。

  

(二)生物学特性

  喜光,不耐庇荫,深根性,老树水平根系伸展广,大树抗旱力强,对大气污染有抗性,不耐涝,对土壤适应性强,肥沃地生长良好,迅速。

分布北至沈阳以南,南达广东北部,东起台湾,西至甘肃、四川都有分布。

栽培中心在江苏、安徽、江西、浙江。

高大落叶乔木,高40-60m,胸径4-5.5m,雌雄异株,少同株,枝有长、短枝之分,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簇生,叶片扇形,种子核果状,外种皮肉质。

生长较慢,寿命长,10年左右可结籽,生殖生长长达千年,叶、果均为优良药材,木材细,质地好,亦为优良观赏树木。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向阳避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之地。

2.繁殖方法:

  ⑴选生长快,结籽早,品优、产量高的健壮母树于外种皮橙黄时采集。

堆放4-5天(20㎝),待肉质腐烂,淘洗,摊晒(2-3h),当年冬可播种或沙藏。

播种前可用ABT生根粉喷雾处理并采用混沙催芽(18-25℃),播种量40-45公斤/亩,沟距25㎝,种距10㎝。

盖土3-4cm,稍加镇压,苗高30cm,可移栽。

苗期管理措施:

遮荫、施肥、除草、防病虫。

  ⑵

扦插育苗

①硬枝扦插

  选木质化,无病虫一年生枝作插条(长15-20㎝,3-5个芽),秋末冬初剪截,上口平剪,下口马耳形,用500倍多菌灵溶液消毒,扎捆,置100ppm萘乙酸溶液中浸48小时后,下部埋于砂床土中,顶芽露出,保持沙的湿度,翌年春扦插于插床。

插前100ppmABT生根粉1号浸洗1-2个小时,株行距10×20㎝,深度8-10㎝,压实,浇水。

 管理措施:

松土除草,保湿增温,根外追肥,排水抗旱。

②嫩枝扦插(全光雾插)

 a方法:

强光照,喷雾保湿,叶温5.5-8.5℃,保证生根。

 b插床:

阳光充足,背风,水源好,便于管理地块,整平后砌槽,高20㎝,宽1m。

 c扦插:

采当年优树嫩枝插穗(一叶一芽),长15㎝,株行距5×10㎝。

用木棒打孔后,将插穗1/2到2/3插入沙土中,压实,喷水,5月中下开始,全年可插3批,次年移植大田。

③嫁接育苗

  时期:

春秋季均可,秋季优于春季(消耗营养、干旱),清明前后成活率高。

  接穗:

采2年生健壮枝条(中、上部)处于休眠期的枝条作接穗,夏秋嫁接,采穗跟嫁接走,随采随接保证成活。

采穗时除叶片,以免失水过度。

  嫁接:

  小苗嫁接:

8-10月,随采随接,贮藏﹤7天,用切腹接法。

砧苗根颈部由上而下直切一刀,中央见白(3㎝),接穗、接芽背面轻削一刀,离接芽3㎝处,45°角切下接穗,切口上方,轻削一刀,长1.5㎝,接穗插入砧苗,接芽朝外,且砧苗皮片包住接穗短切面,用塑料薄膜包紧只露芽尖,除去砧苗主干顶芽,成活后,再除砧苗叶,促芽萌发,第二年春,萌发前逐步松绑。

大苗或大树嫁接:

三年生大苗、大树以插皮接为好,活率高。

断砧平切口,削宽5㎝小斜口,正中直切一刀,4㎝长,深及木质部,接穗在接芽背面切,芽位下方,削成马耳形,长3㎝,削面背面两侧削去一层老皮,露形成层。

接穗插入砧木皮层下面,贴紧砧木小斜切口,绑扎,保湿,遮荫。

3.造林、定植

   1月下旬-2月上旬造林较合适,规格4×5或5×6,深60-80㎝。

按8∶1配置雄株,以利授粉。

  采叶园:

0.4×1.0m(1666株/亩)1-2年间种  采果园:

3×4m(55株/亩)最终保留16株/亩。

  果材兼用:

3×4m或3×5m 30年后22株/亩。

4.管理

   施肥:

基肥足,追肥、叶面肥,另追肥3次(4、6、10月上旬)

  整形修剪:

  采叶园:

于20㎝处截干,选留5个主枝,30㎝摘心,促明侧枝,形成丛状形树冠,植株总高度1.8m左右,冬季重度修剪。

采果园:

定干高度2.5m,0.8cm,选位置角度好的健壮枝做主枝,第二年在主枝上方短截,促发侧枝,第三年选留第二主枝,第四年培养第三主枝,五年形成紧凑开心形树冠。

层间距60㎝以上,树高2.5m。

冬季除交叉枝、重叠枝、短截枝、内膛枝。

 人式授粉:

清明至谷雨前后进行,挂枝风播授粉、花粉喷雾法。

采雄花0.5㎏花粉兑水15-25㎏,喷雾(9-10时,下午4-5时)年产籽100市斤。

用粉量2-3g。

5、采收:

  叶采收:

叶子变黄前,9月下旬-10月上旬采收,每年采1-2次,夏末、秋末。

夏末50%-70%,晒干,保存。

 果采收:

10月采成熟种子,外种皮变黄,浸泡促肉质种皮腐烂(秋分后采种,成熟前10天,喷2000-3000倍“乙烯利”)。

6、病虫害防治

 ⑴苗木茎腐病:

雨季发生,低洼积水易发病,遮荫,降温,排水,2-3%硫酸亚铁喷洒可防治。

 ⑵叶枯病:

6月中旬开始,盛期8-9月。

叶片枯死,脱落。

 松土,施肥,不窝根,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或多菌灵∶胶水∶水=1∶3∶600喷雾防治。

20天一次,喷6次。

 ⑶银杏早期黄化病:

  土壤缺锌引起 6月上旬开始,7-8月高峰。

  多效锌肥或硼、锰(500ppm)锌50ppm等5种微量元素混合液稀释500倍,浇泼干基部地面或开小沟灌浇防治。

 ⑷银杏虫害:

大蚕蛾、金龟子、天牛等,用常规方法治。

雌雄开花不同步的处理法:

  雄花4月中旬开,由青变淡时采集花粉,阴干,防曝晒,干燥备用。

雌花成熟出现胚珠露(性水),70%成熟时,进行人工授粉。

撒、喷结果50公斤,用纯粉3g或100g花序。

  1g花粉兑水2.5㎏,加入人工授粉增强液。

  硼酸15g,糖15g,500ml水。

  适时适量是关键,日均18℃以上,雄花先熟,性水在早上9-10时出现。

80%出现性水,2-3天后授粉最佳。

100年树龄,产果150㎏。

  水随配随用,花粉保留﹤10天

  育果肥:

10公斤果,需施化肥或复混肥3㎏  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