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重点解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9823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马原重点解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重点解答.docx

《马原重点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重点解答.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原重点解答.docx

马原重点解答

绪论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含义(狭义、广义)

定义: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

狭义:

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构成的思想体系。

广义:

马克思主义不仅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3.十九世纪使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4.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的来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学说,对剩余价值做了有意义的研究;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路·费尔巴哈,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中的辩证法——“合理内核”,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基本内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至关重要

空想主义:

圣希文、傅里叶、欧文,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未来社会的一些主张,为马克思构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素材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哪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6.科学发展观的概括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7.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9.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三个层面

一是社会理想的价值观层面。

首先是社会发展观念,它追求的死社会的全面发展。

其次是以人为本观念,它要是人全面而自由发展。

二是社会理想的制度层面。

实行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按计划调节全社会的物质财产;消灭剥削,实行按劳分配,最后过渡到按需分配;消灭阶级统治,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

三是社会理想的策略层面。

无产阶级在多数情况下要选择暴力手段,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创建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特定条件下,也可通过和平方式;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后,要对旧的生产关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要通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阶段,逐步建设未来的理想社会。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2.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的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从构成具体物质的“最小”层次上理解世界本原;

辩证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物质理解为“客观实在”。

20世纪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如此定义的意义在于:

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与形而上学唯物论划清界限、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展开)

3.、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多样世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

“反物质”的发现、人工智能的出现、网络中的虚拟世界(反物质是物质,但以衰变的形式存在,如果反物质不是一种客观存在,就根本不存它的衰变过程及其衰变周期;人工智能不能完全取代人类的思维活动;虚拟世界不是超物质的世界)

4.、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5.、为什么实践是人存在的特有方式,对于人有决定性意义?

第一,实践是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基础;

第二,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第三,实践是人的现实社会关系的基础

6.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其基础在于实践。

实践对于现实的影响,具有人类历史的全程性和世界观的意义。

因此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7.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实践是形成人类社会关系的基础;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8.联系及其特点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

(撇开客观性讲联系,会陷入主观主义和诡辩论)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的联系)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事物之间的联系)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个世界的联系)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9.运动和物质、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设想无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离开静止谈运动则会导致不可知论。

10.四维世界含义:

一维的时间和三维的空间相结合

11.把握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范畴(主要三点,概念、关系、理解应用,如辨析“偶然性是科学研究的大敌”、“一切皆有可能”)

本质和现象;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12.对立统一规律为什么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3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度的含义;否定之否定是辩证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即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排除其消极因素)

14.如何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普遍性

A.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无处不在)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时不有)

B.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C.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v相互区别

v相互联结

15.矛盾的根本属性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队里的特性。

矛盾的同一属性又称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特性。

16.矛盾统一性有什么作用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同时为事物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和贯通为其相互转化提供了由此达彼的桥梁。

17.三个概念,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18.辩证的否定观

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通常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

这种否定是辩证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即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排除其消极因素。

19.唯物辩证法把矛盾分析方法作为把握世界的根本方法(如:

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

需要展开论述,以下为要点)

第一,坚持一分为二;

第二,坚持在矛盾的统一中把握对立,对立中把握统一;

第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意识的含义

(一)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是存在的反映。

21.意识产生过程中的三次飞跃

一是由无机物的反应特征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这是意识起源史上的飞跃;

二是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三是由动物的心理到人的意识。

人的意识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的产物,是自然界发展与社会实践结合的产物。

22.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3.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以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实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人类就能既避免“宿命论”的错误,又不犯“唯意志论”的错误。

第2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的本质

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在哲学史上,有哪两条认识路线?

唯心主义先验论: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主张丛客观到主观

唯物主义反映论:

从物到感觉和思维,主张从客观到主观

3.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观点

1.把认识看作是外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这是正确的

2.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它无法说明为何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为何对客观事物产生认识后还要不断发展变化,如何证明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等

4.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继承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

3.认识主体在实践中反映客体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主题在反映对象过程中的主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

4.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5.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是从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先后表现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2.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一次意义更重大的飞跃,它完成了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转变。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改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实现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它实现了对理性认识的检验和发展

6.怎样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若仅考虑某一方面会导致什么后果?

首先,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其次,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再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

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经验论只相信感性经验的可靠性,排斥理性认识;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否定感性认识。

)。

7.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认识辩证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8.怎样把握创新思维的辩证特征?

(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源泉,是指以前所未有的、富有创见的方式对事物间的联系、事物的属性及其本质进行思考的思维活动。

1.创新思维是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的辩证统一;

2.创新思维是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辩证统一;

3.创新思维是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的辩证统一。

9.什么是真理?

真理的特性是什么?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其特性如下:

1.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即它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二是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即唯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不因人而异,也不取决于人的主观态度,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所谓“有用即真理”、“权利即真理”的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的近似性、有条件性。

10.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联系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的

11.有哪两种错误的真理观?

1.绝对主义真理观:

片面夸大了真理的绝对性,把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有限认识看作是真理的顶峰和认识的终点,导致教条主义;

2.相对主义真理观:

片面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把它看作是纯粹主观随意性的东西,抹杀了真理同谬误的原则界限,导致主观主义和诡辩论。

1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决定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决定了实践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13.怎样理解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总之,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在真理标准问题的具体体现。

他要求人们,既要坚持实践标准,又要防止把实践标准简单化。

14.价值观的内容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及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15.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而巩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16.怎样理解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1.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人类实践的基本原则。

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

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内在尺度和需要去认识、改造世界,是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

这两大原则的基础和依据,是马克思所说的“两个尺度”——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尺度指的是规定性和规律)。

2.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包容、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具体内容见书本第63页)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三大要素。

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及其过程的反映。

它分为两个层次: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其中,政治法律思想是社会意识形式的的核心。

2.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Ø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Ø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Ø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Ø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Ø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

Ø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Ø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3.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含义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从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是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科学技术等是生产力的非实体性要素。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从动态上看,生产关系可以概括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三个方面。

生产关系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关系通过能否适当满足生产者的物质利益,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通过能否充分发挥生产资料的效能,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通过能否为社会物质生产以及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统一,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这一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6.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含义

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贯彻落实所必需的各种设施的总和。

它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政治上层建筑:

指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基础上建立的政治法律制度和为贯彻这种政治法律制度而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以及各种政治组织和权力机关。

观念上层建筑:

指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各种社会思想和理论体系,即社会意识形态。

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一﹚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二﹚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力量,影响并制约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7.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Ø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

Ø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规律,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8.如何加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建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表明:

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一定要同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相适应,如果不适应就一定要改变,这是不可抗拒的。

在当代中国,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运动关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建设。

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

9.社会基本矛盾的含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原因:

它们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它们制约着其它各种社会矛盾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性质、面貌,推动着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起点是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10.生产力标准的含义

生产力标准,就是用是否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作为评价一切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11.阶级以及阶级本质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级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其实质是,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剩余劳动,即不同的社会集团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1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理论依据

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应用。

理论依据:

1.新民主主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

2.邓小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13.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问题,是任何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紧要和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Ø第一,利益是社会生活中普遍起作用的内驱力。

Ø第二,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趋向体现历史发展的方向。

Ø第三,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取向决定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14.联系实际谈谈“坚持以人为本”

一·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以人为本的“人”、“本”

二·马克思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中国民本思想的区别

三·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四·以人为本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五·对于军队来讲,坚持以人为本,…

课本105~108页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的原始积累的含义是什么?

有哪些途径?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基础);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2.什么是商品经济?

简述商品的两大因素及其辩证关系。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

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2)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3.能否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不能。

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者要得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需要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