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0142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7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docx

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课件

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

目录

1、避雷器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

2、变压器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

3、互感器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

4、开关设备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

1、避雷器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

1.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避雷器预试工作。

1.2、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1.2.1、DL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1.2.2、GB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1.2.3、Q/CSG10007-2004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1.2.4、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1.3、试验设备、仪器及有关专用工具

交接及大修后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序号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

数量

序号

数量

1

工频升压设备

1只

6

温湿度计

1个

2

兆欧表(2500V)

1只

7

小线箱(各种小线夹及短线)

1个

3

放电计数器测试棒

1套

8

常用工具

1套

4

电源盘及刀闸板

2副

9

常用仪表(电压表、万用表)

1套

5

绝缘板

1块

10

前次试验报告

1本

1.4、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4.1、必须严格执行DL/T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市公司相关安全规定。

1.4.2、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1.5、试验项目

1.5.1、绝缘电阻的测量

1.5.1.1、试验目的

测量避雷器的绝缘电阻,目的在于初步检查避雷器内部是否受潮;有并联电阻者可检查其通、断、接触和老化等情况。

1.5.1.2、该项目适用范围:

110kV及以上避雷器交接试验和预试。

1.5.1.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35kV及以上的用5000V兆欧表;低压的用500V兆欧表测量。

1.5.1.4、测量步骤

⑴、断开被试品的电源,拆除或断开对外的一切连线,将被试品接地放电。

放电时应用绝缘棒等工具进行,不得用手碰触放电导线。

图1测量避雷器绝缘电阻接线图

⑵、用干燥清洁柔软的布擦去被试品外绝缘表面的脏污,必要时用适当的清洁剂洗净。

⑶、兆欧表上的接线端子“E”是接被试品的接地端的,“L”是接高压端的,“G”是接屏蔽端的。

应采用屏蔽线和绝缘屏蔽棒作连接。

将兆欧表水平放稳,当兆欧表转速尚在低速旋转时,用导线瞬时短接“L”和“E”端子,其指针应指零。

开路时,兆欧表转速达到额定转速其指针应指“∞”。

然后使兆欧表停止转动,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品的地线连接,兆欧表的高压端接上屏蔽连接线,连接线的另一端悬空(不接试品),再次驱动兆欧表或接通电源,兆欧表的指示应无明显差异。

然后将兆欧表停止转动,将屏蔽线连接到被试品测量部位。

⑷、驱动兆欧表达额定转速,或接通兆欧表电源,待指针稳定后(或60s),读取绝缘电阻值。

⑸、读取绝缘电阻后,先断开接至被试品高压端的连接线,然后再将兆欧表停止运转。

⑹、断开兆欧表后对被试品短接放电并接地。

⑺、测量时应记录被试设备的温度、湿度、气象情况、试验日期及使用仪表等。

1.5.1.5、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⑴、试品温度一般应在10~40℃之间。

⑵、绝缘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但目前还没有一个通用的固定换算公式。

温度换算系数最好以实测决定。

例如正常状态下,当设备自运行中停下,在自行冷却过程中,可在不同温度下测量绝缘电阻值,从而求出其温度换算系数。

1.5.1.6、测量结果的判断

FS(PBⅡ,LX)型交接时>2500MΩ,FZ(PBC,LD)、FCZ和FCD型等有分流电阻的避雷器,主要应与前一次或同一型式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氧化锌避雷器35kV以上不小于2500MΩ,35kV及以下不小于1000MΩ。

底座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Ω。

1.5.2、电导电流和直流1mA下的电压

的测量

1.5.2.1、试验目的

试验目的是检查避雷器并联是否受潮、劣化、断裂,以及同相各元件的

系数是否相配;对无串联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则要求测量直流1mA下的电压及75%该电压下的泄漏电流。

1.5.2.2、该项目适用范围:

110kV及以上避雷器交接试验和预试。

1.5.2.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高压直流发生器、微安表。

1.5.2.4、测量步骤

⑴、避雷器地端接地,高压直流发生器输出端通过微安表与避雷器引线端相连,如图2所示。

图2避雷器泄漏电流测试接线图

⑵、首先检查升压旋钮是否回零,然后合上刀闸,打开操作电源,逐步平稳升压,升压是严格监视泄漏电流,当要到1mA时,缓慢调节升压按钮,使泄漏电流达到1mA,此时马上读取电压,然后降压至该电压的75%,在读取此时的泄漏电流。

⑶、迅速调节升压按钮回零,断开高压通按钮,断开设备电源开关,拉开电源刀闸,对被试设备和高压发生器放电。

⑷、测量时应记录被试设备的温度、湿度、气象情况、试验日期及使用仪表等。

1.5.2.5、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对不同温度下测量的普通阀型或磁吹型避雷器电导电流进行比较时,需要将它们换算到同一温度。

经验指出,温度每升高10℃,电流增大3%~5%,可参照换算。

1.5.2.6、测量结果的判断

⑴、对不同温度下测量的普通阀型或磁吹型避雷器电导电流进行比较时,需要将它们换算到同一温度。

经验指出,温度每升高10℃,电流增大3%~5%,可参照换算。

额定电压(kV)

3

6

10

直流试验电压(kV)

4

7

11

泄漏电流(微安)

≤10

≤10

≤10

⑵、FZ(PBC,LD)型有分流电阻的避雷器的各元件直流试验电压和电导电流标准及同相各节间非线性系数差值,同相各节20℃电导电流最大相差值(%)标准如下:

额定电压(kV)

3

6

10

15

20

30

直流试验电压

(kV)

-

-

-

8

10

12

直流试验电压

(kV)

4

6

10

16

20

24

时电导电流(微安)

上限

650

650

650

650

650

650

交接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运行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同相各节间电导电流最大相差%

25

30

同相各节间非线性系数

的差值,交接时不应大于0.04,运行中不大于0.05

电导电流最大相差(%)=

分别为电压

时测得的电导电流。

1.5.2.7、氧化锌避雷器试验标准如下:

值与初始值或与制造厂给定值相比较,变化应不大于±5%,0.75

下的泄漏电流不大于50微安。

1.5.3、测量工频放电电压

1.5.3.1、试验目的

测量工频放电电压是FS避雷器和有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必做项目,其试验的目的是检查间隙的放电电压是否符合要求。

1.5.3.2、该项目适用范围:

110kV及以上避雷器交接试验和预试。

1.5.3.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电压表、电流表、调压器、试验变压器。

1.5.3.4、测量步骤

⑴、工频放电试验接线与一般工频耐压试验接线相同,接线如图3所示。

图3工频放电电压测试接线图

-调压器;T-工频试验变压器;R-保护电阻器;FB-被试避雷器

⑵、试验电压的波形应为正弦波,为消除高次谐波的影响,必要时调压器的电源取线电压或在试验变压器低压侧加滤波回路。

对有串联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应在被试避雷器下端串接电流表,用来判别间隙是否放电动作。

⑶、图3中的保护电阻器R,是用来限制避雷器放电时的短路电流的。

对不带并联电阻的FS型避雷器,一般取0.1~0.5

,保护电阻不宜取得太大,否则间隙中建立不起电弧,使测得的工频放电电压偏高。

⑷、有串联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由于阀片的电阻值较大,放电电流较小,过流跳闸继电器应调整得灵敏些。

调整保护电阻器,将放电电流控制在0.05~0.2A之间,放电后在0.2s内切断电源。

1.5.3.5、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试验时,升压不能太快,以免电压表由于机械惯性作用读不准。

应读取避雷器击穿时电压下降前的最高电压值,作为避雷器的放电电压。

一般一只避雷器做3次试验,取平均值作为工频放电电压。

2、变压器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

2.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交接、大修和预防性试验。

2.2、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2.2.1、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2.2.2、DL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2.2.3、GB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2.2.4、Q/CSG10007-2004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2.3、试验设备、仪器及有关材料

交接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序号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

数量

1

QJ42型单臂、QJ44型双臂电桥或直流电阻测试仪

1套

2

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球隙、分压器、水阻等

1套

3

2500V-5000V手动或电动兆欧表

1套

4

微安表

1套

5

调压器、升压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

1套

6

绝缘杆、安全带、安全帽

若干

7

温湿度计

1只

8

万用表、直流毫伏表、相位表、电压表、电流表、瓦特表

若干

9

电源线和试验接线、常用工具、干电池

若干

2.4、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4.1、必须严格执行DL/T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市公司相关安全规定。

1.4.2、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2.5、试验项目

2.5.1、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

2.5.1.1、试验目的

检查绕组的焊接质量和绕组有无匝间短路;分接开关的各个位置接触是否良好以及分接开关的实际位置与指示位置是否相符;引出线有无断裂;多股导线并绕的绕组是否有断股的情况。

2.5.1.2、该项目适用范围:

交接试验。

2.5.1.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3QJ42型单臂、QJ44型双臂电桥或直流电阻测试仪。

2.5.1.4、试验方法

⑴、平衡电桥法

应用电桥平衡的原理测量绕组直流电阻的方法称为电桥法。

常用的直流电桥有单臂电桥与双臂电桥两种。

单臂电桥常用于测量1欧姆以上的电阻,双臂电桥适宜测量准确度要求高的小电阻。

双臂电桥的测量步骤如下:

测量前,首先调节电桥检流计机械零位旋钮,置检流计指针于零位。

接通测量仪器电源,具有放大器的检流计应操作调节电桥电气零位旋钮,置检流计指针于零位。

接入被测电阻时,双臂电桥电压端子P1、P2所引出的接线应比由电流端子C1、C2所引出的接线更靠近被测电阻。

测量前首先估计被测电阻的数值,并按估计的电阻值选择电桥的标准电阻

和适当的倍率进行测量,使“比较臂”可调电阻各档充分被利用,以提高读数的精度。

测量时,先接通电流回路,待电流达到稳定值时,接通检流计。

调节读数臂阻值使检流计指零。

被测电阻按式(2-1)计算被测电阻=倍率×读数臂指示(2-1)

如果需要外接电源,则电源应根据电桥要求选取,一般电压为2~4V,接线不仅要注意极性正确,而且要接牢靠,以免脱落致使电桥不平衡而损坏检流计。

测量结束时,应先断开检流计按钮,再断开电源,以免在测量具有电感的直流电阻时其自感电动势损坏检流计。

选择标准电阻时,应尽量使其阻值与被测电阻在同一数量级,最好满足下列关系式0.1

<10

(2-2)

⑵、微机辅助测量法

计算机辅助测量(数字式直流电阻测量仪)用于用于直流电阻测量,尤其是测量带有电感的线圈电阻,整个测试过程由单片机控制,自动完成自检、过渡过程判断、数据采集及分析,它与传统的电桥测试方法比较,具有操作简便、测试速度快、消除认为测量误差等优点。

使用的数字式直流电阻测量仪必须满足以下技术要求,才能得到真实可靠的测量值:

①恒流源的纹波系数要小于0.1%(电阻负载下测量)。

②测量数据要在回路达到稳态时候读取,测量电阻值应在5min内测值变化不大于0.5%。

③测量软件要求为近期数据均方根处理,不能用全事件平均处理。

2.5.1.5、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

⑴、1.6MVA以上变压器,各相绕组电阻相互的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

⑵、1.6MVA以下变压器,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差别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

⑶、与以前相同部位测得值比较,其变化不应大于2%。

⑷、三相电阻不平衡的原因:

分接开关接触不良,焊接不良,三角形连接绕组其中一相断线,套管的导电杆与绕组连接处接触不良,绕组匝间短路,导线断裂及断股等。

2.5.1.6、注意事项

⑴、不同温度下的电阻换算公式:

(T+

)/(T+

);式中

分别为在温度

时的电阻值,T为计算用常数,铜导线取235,铝导线取225。

⑵、测试应按照仪器或电桥的操作要求进行。

⑶、连接导线应有足够的截面,长度相同,接触必须良好(用单臂电桥时应减去引线电阻)。

⑷、准确测量绕组的平均温度。

⑸、测量应有足够的充电时间,以保证测量准确;变压器容量较大时,可加大充电电流,以缩短充电时间。

⑹、如电阻相间差在出厂时已超过规定,制造厂已说明了造成偏差的原因,则按标准要求执行。

2.5.2、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和)极化指数及铁芯的绝缘电阻

2.5.2.1、试验目的

测量变压器的绝缘电阻是检查其绝缘状态最简便的辅助方法。

测量绝缘电阻、吸收比能有效发现绝缘受潮及局部缺陷,如瓷件破裂,引出线接地等。

2.5.2.2、该项目适用范围:

交接和必要时

2.5.2.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2500-5000V手动或电动兆欧表

2.5.2.4、试验方法

⑴、断开被试品的电源,拆除或断开对外的一切连线,并将其接地放电。

此项操作应利用绝缘工具(如绝缘棒、绝缘钳等)进行,不得用手直接接触放电导线。

⑵、用干燥清洁柔软的布擦去被试品表面的污垢,必要时可先用汽油或其他适当的去垢剂洗净套管表面的积污。

⑶、将兆欧表放置平稳,驱动兆欧表大额定转速,此时兆欧表的指针应指“∞”,再用导线短接兆欧表的“L”与“E”端,其指针应指零(瞬间低速旋转以免损坏兆欧表)。

然后将被试品的接地端接于兆欧表的接地端头“E”上,测量端接于兆欧表的火线端头“L”上。

如遇被试品表面的泄漏电流较大时,或对重要的被试品,如发电机、变压器等,为避免表面泄漏的影响,必须加以屏蔽。

屏蔽线应接在兆欧表的屏蔽端头“G”上。

接好线后,火线暂时不接被试品,驱动兆欧表至额定转速,其指针应指“∞”,然后使兆欧表停止转动,将火线接至被试品。

⑷、驱动兆欧表达额定转速,待指针稳定后,读取绝缘电阻的数值。

⑸、测量吸收比或极化指数时,先驱动兆欧表大额定转速,待指针指“∞”时,用绝缘工具将火线立即接至被试品上,同时记录时间,分别读取15s和60s或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

⑹、读取绝缘电阻后,先断开接至被试品的火线,然后再将兆欧表停止运转,以免被试品的电容在测量时所充的电荷经兆欧表放电而损坏兆欧表,这一点在测试大容量设备时更要注意。

此外,也可在火线端至被试品之间串入一只二极管,其正端与兆欧表的火线相接,这样就不必先断开火线,也能有效地保护兆欧表。

⑺、断开兆欧表后对被试品短接放电并接地。

⑻、在湿度较大的条件下进行测量时,可在被试品表面加等电位屏蔽。

此时在接线上要注意,被试品上的屏蔽环应接近加压的火线而远离接地部分,减少屏蔽对地的表面泄漏,以免造成兆欧表过载。

屏蔽环可用保险丝或软铜线紧缠几圈而成。

⑼、测得的绝缘电阻值过低时,应进行解体试验,查明绝缘不良部位。

⑽、测量时应记录被试变压器的温度、湿度、气象情况、试验日期及使用仪器仪表等。

2.5.2.5、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

⑴、绝缘电阻换算至同一温度下,与前一次测试结果相比应无明显变化;

⑵、吸收比(10~30℃范围)不低于1.3或极化指数不低于1.5;

⑶、绝缘电阻在耐压后不得低于耐压前的70%;

⑷、于历年数值比较一般不低于70%。

测量铁芯绝缘电阻的标准:

⑴、与以前测试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别,一般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50MΩ;

⑵、运行中铁芯接地电流一般不大于0.1A;

⑶、夹件引出接地的可单独对夹件进行测量。

2.5.2.6、注意事项

⑴、不同温度下的绝缘电阻值一般可按下式换算

×

分别为温度

时的绝缘电阻。

⑵、测量时依次测量各线圈对地及线圈间的绝缘电阻,被试线圈引线端短接,非被试线圈引线端短路接地,测量前被试线圈应充分放电;测量在交流耐压前后进行。

⑶、变压器应在充油后静置5小时以上,8000kVA以上的应静置20小时以上才能测量。

⑷、吸收比指在同一次试验中,60s与15s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极化指数10分钟与1分钟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220kV、120MVA及以上变压器需测极化指数。

⑸、测量时应注意套管表面的清洁及温度、湿度的影响。

⑹、读数后应先断开被试品一端,后停摇兆欧表,最后充分对地放电。

2.5.3、绕组所有分接的电压比

2.5.3.1、试验目的

检查变压器绕组匝数比的正确性;检查分接头开关的状况;变压器故障后,测量电压比来检查变压器是否存在匝间短路;判断变压器是否可以并列运行。

2.5.3.2、该项目适用范围:

交接、分接开关引线拆装后、更换绕组后、必要时

2.5.3.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QJ35型变比电桥或变比测试仪

2.5.3.4、试验方法

用双电压表法测量电压比。

双电压表法又分为直接双电压表法和电压互感器的双电压表法。

⑴、直接双电压表法

在变压器的一侧施加电压,并用电压表在一次、二次绕组两侧测量电压(线电压或用相电压换算成线电压),两侧线电压之比即为所测电压比。

测量电压比时要求电源电压稳定,必要时需加稳压装置,二次侧电压表引线应尽量短,且接触良好,以免引起误差。

测量用电压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级,一次、二次测电压必须同时读数。

⑵、电压互感器的双电压表法

在被试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下测量电压比时,一般没有较准确的高压交流电压表,必须经电压互感器来测量。

所使用的电压表准确度不低于0.5级,电压互感器准确度应为0.2级,其试验接线如图4所示。

其中图4(b)为用两台单相电压互感器组成的V形接线,此时,互感器必须极性相同。

当大型电力变压器瞬时全压励磁时,可能在变压器中产生涌流,因而在二次侧产生过电压,所以测量用的电压表在充电的瞬间必须是断开状态。

为了避免涌流可能产生的过电压,可以用发电机调压,这在发电厂容易实现,而变电所则只有利用变压器新投入运行或大修后的冲击合闸试验时一并进行。

对于110/10kV的高压变压器,如在低压侧用380V励磁,高压侧需用电压互感器测量电压。

电压互感器的准确度应比电压表高一级,电压表为0.5级,电压互感器应为0.2级。

图4经电压互感器测量电压比

(a)单相变压器测量(b)三相变压器测量

2.5.3.5、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

⑴、各相引接头的电压比与铭牌值相比,不应有显著差别,且符合规律;

⑵、电压35kV以下,电压比小于3的变压器电压比允许偏差为±1%;其他所有变压器:

额定分接电压比允许偏差±0.5%,其他分接的电压比允许偏差应在变压器阻抗电压值(%)的1/10以内,但不得超过±1%。

2.5.3.6、注意事项

仪器的操作要求,首先计算额定变比,然后加压测量实际变比与额定变比的误差。

2.5.4、校核三相变压器的组别和单相变压器的极性

2.5.4.1、试验目的

由于变压器的绕组在一次、二次间存在着极性关系,当几个绕组相互连接组合时,无论接成串联或并联,都必须知道极性才能正确进行。

变压器接线组别是并列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若参加并列运行的变压器接线组别不一致,将出现不能允许的环流。

2.5.4.2、该项目使用范围:

交接时、更换绕组后、内部接线变动后

2.5.4.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万用表或直流毫伏表、电压表、相位表

2.5.4.4、试验方法

⑴、极性校核试验方法

①直流法

如图5所示,将1.5~3V直流电池经开关S接在变压器的高压端子A、X上。

在变压器二次绕组端子上连接一个直流毫伏表(或微安表、万用表)。

注意,要将电池和表计的同极性端接往绕组的同名端。

例如电池正极接绕组A端子,表计正端要相应地接到二次a端子上。

测量时要细心观察表计指针偏转方向,当合上开关瞬间指针向右偏(正方向),而拉开开关瞬间指针向左偏时,则变压器是减极性。

若偏转方向与上述方向相反,则变压器就是加极性。

试验时应反复操作几次,以免误判断。

在开、关的瞬间,不可触及绕组端头,以防触电。

图5用直流法检查极性(a)加极性(b)减极性

是一次绕组电动势

是二次绕组电动势

②交流法

如图6所示,将变压器的一次的A端子与二次的a端子用导线连接。

在高压侧加交流电压,测量加入的电压

和低压侧电压

与未连接的一对同名端子间的电压

如果

,则变压器为减极性,若

,则变压器为加极性。

交流法比直流法可靠,但在电压比较大的情况下(

>20),交流法很难得到明显的结果,因为

的差别很小。

这时可以从变压器的低压侧加压,使减极性和加极性之间的差别增大。

如图6(b)所示,一台220/10kV变压器,其变比

=22。

若在10kV测加压20V,则

=440-20(V)为减极性或

=440+20(V)为加极性

一般电压表的最大测量范围为0~600V,而且差值为440±2(V)时分辨明显,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图6用交流法检查极性

(a)高压侧加压(b)低压侧加压

⑵、组别试验方法

①直流法

如图7所示,用一低压直流电源(通常用两节1.5V干电池串联)轮流加入变压器的高压侧AB、BC、CA端子,并相应记录接在低压端子ab、bc、ca上仪表指针的指示方向及最大数值。

测量时应注意电池和仪表的极性,例如,AB端子接电池,A接正,B接负。

表针也是一样的,a接正,b接负,图7是对接线组别为Y,y0的变压器进行的九次测量的情况。

图中正负号表示的是:

高压侧电源开关合上瞬间的低压表计指示的数值和方向的正负;如是分闸瞬间,符号均应相反。

图7直流法对Y,y0连接组的9次测量

②双电压表法

连接变压器的高压侧A端与低压侧a端,在变压器的高压侧通入适当的低压电源,如图8所示。

测量电压

,并测量两侧的线电压

根据测量出的电压值,可以来判断组别。

图8用双电压表法检查变压器接线组别

③相位表法

相位角法就是利用相位表可直接测量出高压与低压线电压间的相位角,从而来判定组别,所以又叫直接法。

如图9所示,将相位表的电压线圈接于高压,其电流线圈经一可变电阻接入低压的对应端子上。

当高压通入三相交流电压时,在低压感应出一个一定相位的电压,由于接的是电阻性负载,所以低压侧电流与电压同相。

因此,测得的高压侧电压对低压侧电流的相位就是高压侧对低压侧电压的相位。

图9用相位表确定接线组别

2.5.4.5、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

与铭牌和端子标志相符合。

2.5.4.6、注意事项

⑴、测量极性可用直流法或交流法,试验时反复操作几次,以免误判断,在开、关的瞬间,不可触及绕组端头,以防触电。

⑵、接线组别可用直流法、双电压表法及相位表法三种,对于三绕组变压器,一般分两次测定,每次测定一对绕组。

⑶、直流法测量时应注意电池和仪表的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