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0262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学习目标】

1、实践:

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知识整合】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特点

(1)

(2)

(3)

3、实践的基本形式:

(1)

(2)

(3)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实践的过程:

(2)获得认识的途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为什么?

(1)

(2)

(3)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原因:

 

(2)怎样检验: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课内探究学案】

【合作探究1】据医学史记载:

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个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

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

输血医疗手段被禁止使用。

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

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率。

直到1901年维也纳的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合作探究2】(辨析)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一看实践,二看多数人的意见。

 

 

 

 

 

 

 课堂有效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具有客观物质性,故实践是客观的②实践是一种现实性活动,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③实践是一种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④实践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⑤实践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⑥

2.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①农民种地 ②科学家进行科学试验③工人做工④教师讲课⑤学生学习 ⑥经济体制改变 ⑦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

A、①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⑥⑦       C、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⑥⑦

3、“行是知之始”这句话告诉我们            (  )

A.认识来源于实践                      B.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4.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车运呢?

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   )

 A实践的历史性     B实践的能动性     C实践的客观性     D实践的主观性

5.据报道:

我国每年因棉铃虫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0亿元人民币。

为此,抗虫棉的研究被列入高科技计划。

科技工作者经过艰苦攻关,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研制成功,不喷农药降服棉铃虫成为现实。

今年该抗虫棉要推广1000万亩,将为广大棉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这说明     (   )

①人的愿望决定了认识的产生 ②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6.实践能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是因为:

              (   )

①实践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②只有实践能把理论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比较  ③实践是人有目的的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7、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xx年物价涨幅目标控制在4、8%左右。

这个指标创出最近5年来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的新高。

xx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在8%左右。

这是我国连续第4年把这一目标定在8%左右。

这表明(  )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二、非选择题:

8.材料一: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中国从此正式融入了世界经济大家庭之中。

   材料二: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材料三:

国家计委某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来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不调整就不能继续前进。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哪些特征?

这些特征是如何体现?

 

 

 

 

 

 

【课后拓展学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神舟”五号飞船由一百多个科研单位、三千多个广家共同完成,这说明实践具有明显的特征(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社会性       D.历史性

2、我们说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主要的依据是      (   )

①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 ②实践活动不具有主观因素 ③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 ④实践的对象是客观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又必须随着实践的不断变化而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的沃土,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引下,我们必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

据此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  )

A、科学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B、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

C、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四川贵阳发生了严重的人畜传染性疾病,造成几十人死亡和重大损失。

为此,卫生部对该病进行了科学研究,证明了是由病死猪身上的链球菌引起的传染,这说明(   )

 ①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 ④人类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为了控制“白色污染”,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印度马哈施特拉实行对乱扔、乱用、乱发塑料袋者,最高可判5年监禁,并处10万元卢比的罚款,意大利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事实充分说明                        (   )

 A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B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C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D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   )

6、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④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⑤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⑦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⑧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A.①③⑤⑥⑧         B.②④⑤⑦           C.②③⑤⑦          D.①②④⑥⑧

7、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我党一直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的正视,更是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这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1】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治疗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到发现人的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4)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直到终于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的标准。

【合作探究2】

(1)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为只要实践才能吧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2)“多数人的意见”不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因为多数人的意见仍属于主观范畴,人的认识不能判断自身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

(3)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即是真理,最终是要被大多数人接受而成为大多数人的意见。

课堂有效训练

1—5:

DAAAB   6—8:

BA

8.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材料三表明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这一点。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材料二中《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做出了规划,体现了这一点。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材料一中中国争取加入WTO,表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世界,体现了实践的社会性。

同时,中国加入WTO,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具体实践,具有历史性。

 

【课后拓展学案】

1—5:

CADDB   6:

D

7、﹝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生态文明”理念是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提出的。

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从十二大到十七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验证了三大文明的正确性,“生态文明”理念的正确性也必将得到实践的检验。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019-2020年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4

[教学目标]

   

(一)知识

1.理解实践的含义及三个基本特点。

2.知道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3.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能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能力

1.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和历史上其他哲学派别实践观的比较,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2.通过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的学习,正确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提高概括总结的能力。

3.全面把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提高自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发展认识、用正确的认识指导自身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的观点,认清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区别。

2.树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全面理解党的思想路线。

3.确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指导实践,努力取得改造世界的有益成果。

[教学重点]

   本框的教学重点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讲好这个问题,要从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检验认识的标准四个方面讲述。

但是,在这四点中,更为重要的、根本的、起基础作用的,则是前两点,即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因为实践决定认识,主要在于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检验认识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是在前两点基础上的引申和发展,没有前两点,就没有后两点。

所以,本框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来源和动力上。

[教学难点]

   第一个难点是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学习时,学生容易产生这二者是自相矛盾的,或者是用一个特征否定另一个特征的看法。

如何把二者统一起来,是理解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第二个难点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问题。

该难点难在实际生活中有的认识暂时不能被实践所证明,甚至长时间不能被实践所检验,能否说这个认识不科学。

另外,学习实践标准也不仅限于懂得认识如何被检验证明的问题,而是要使学生树立解放思想的观念,破除思想束缚,不断打破陈腐的、过时的框框、条条,更新认识,树立新的思想,做到这一点是比较难的。

[教学提纲]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基本含义

(2)实践的特点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教法学法指导]

(一)教法

教学过程中注意贯彻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突出重点内容的讲解,通过事例分析、材料阅读、课堂讨论、典型观点辨析等方法,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学法

按照导读提纲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现实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过程中,要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注意知识的迁移,准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

加强对所学概念、原理的识记和理解,能及时提出疑难问题,并通过合作学习得到及时解决。

做好课堂笔记,认真完成课堂反馈练习,发现并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说明实践特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材料,充分了解学生对实践问题的已有认识,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

将文字、图片材料事先做成课件或投影,设计预习导读提纲和课堂反馈练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的特点,可事先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步骤一:

引入新课,预习导读

教师:

(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也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

人的正确认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应该怎样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第六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首先请大家预习第一框题的内容。

(出示导读提纲)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的实践是什么?

2.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实践具有哪些特点?

它与历史上其他哲学派别所讲的实践有什么不同?

3.如何理解实践既有客观物质性,又有主观能动性?

4.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5.为什么实践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学生根据导读提纲预习教材。

如果教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可直接进入教学过程步骤二。

教学过程步骤二:

释疑解惑,设疑探究

教师:

说到实践,大家并不陌生。

我们经常说,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等,这是青年成才的必由之路。

(出示投影材料或有关视频材料)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他曾让我们泪流满面。

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

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思考:

为什么徐本禹能够“感动中国”?

(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回答)

(归纳总结)

徐本禹能够“感动中国”,重要的一点是他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服务实践,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

教师:

说到实践,实际上人们每天都在从事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实践的内容和形式确实是多种多样的。

历史上一些哲学家对于什么是实践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出示投影)

杜威认为,实践就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

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只有高下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区别。

   费尔巴哈认为,理论的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实践则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

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

但他所说的“规定”和“改造”只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不是物质性活动。

问题:

上述三位哲学家对实践的认识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

1.杜威认为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是一样的。

2.费尔巴哈认为实践只是一种人们为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进行的利己的活动。

3.黑格尔虽然承认实践是人的活动,但认为实践只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的活动。

 

教师总结:

历史上许多哲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实践的有价值的思想,有的还提出了实践或与实践相近的概念,如行、行动、行为、力行、活动、生活、践行等,但他们始终都没有对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对实践作出了科学的说明。

(板书)

1.实践及其特点

合作学习:

如何理解实践的含义及其三个特点?

(将全班分为四个学习小组,分别学习实践的含义及三个特点,然后由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第一小组:

实践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理解实践的含义,要注意两点:

一是指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它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二是指实践是人们在意识指导下变革客观事物的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这就与上述一些哲学家关于实践的论述有了本质的区别。

第二小组: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

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

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对象是自然界和社会关系,实践的手段是工具和其他设备,它们都是物质的东西,所以说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不仅如此,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第三小组: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指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动物,人在行动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四小组: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的。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质疑探究:

(学生提出或由教师设疑,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1.实践既有客观物质性,也有主观能动性,这是否矛盾?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与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二者是统一的,不应该用这一特征去否定另一特征。

意识根源于物质,只有人的意识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要求,人们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2.实践的三个特点是一种什么关系?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准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概念,必须把实践的三个特点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去把握。

只有这样才能对实践作出科学的说明,并与其他哲学派别的实践观区别开来。

(过渡)实践在人们认识世界、求索真理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呢?

(板书)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有关材料,学生前后排组成小组讨论、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出示投影1)

   大约四百多年前的明朝,在浙江余姚的一座安静的“阳明书院”里,有一小片茂密的竹林,青枝翠叶,摇曳多姿。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名叫王阳明,坐在竹林前静静地看着竹子。

他双目发呆,脸色苍白,已经在这里坐了好几天,家里人多次劝他回屋休息,都被他拒绝了。

到了第七天,终于病倒了。

   他在欣赏竹林风光吗?

是发神经病吗?

都不是,他是在苦思哲学道理。

   书上说:

“格物致知”。

“格”是研究的意思,“致”是取得,“格物致知”就是从研究客观事物取得知识。

竹子是客观事物,王阳明静坐看竹子,就是想知道竹子的道理,看“格物”能否“致知”,一直到病倒,也始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来。

于是,他得出结论:

格物致知是错误的,知识不能从研究客观事物得来。

他断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

问题:

王阳明静坐看竹子,为什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

万事万物的道理是从心里想出来的吗?

(学生讨论、探究并回答)

1.王阳明静坐看竹子,只能获得对竹子的“感觉”,而不能知道竹子的“道理”,因为他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践,也就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2.王阳明确实强调了“思维”的重要性,但单纯靠“想”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万事万物的道理不能从心里想出来。

(出示投影2)

   西红柿曾被视为有毒之果,并被取名为“狼桃”。

直到18世纪末,法国的一名画家在冒险品尝“狼桃”之后,才揭开了西红柿的食用之谜。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没有人吃螃蟹,结果螃蟹泛滥成灾,把越国的稻子都吃光了,弄得越王勾践一筹莫展,没有办法讨伐吴国。

到魏晋时才有人懂得螃蟹好吃。

人怎么知道螃蟹好吃的?

必定有人不管它难看不难看,硬是抓住吃过它。

鲁迅先生说:

“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

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问题:

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探究并回答)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的各种特性暴露出来,这样才能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出示投影3)

1812年12月,拿破仑为了独霸整个欧洲大陆,对沙皇俄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法军所带的食物经过长期远征,剩下来的也已腐烂变质了,许多士兵吃了变质食物,立即患病,严重地损伤了军队的战斗力。

为了解决长距离作战中食品供给问题,许多人开始了对食品贮存的研究。

法国马赛的食品制造专家尼可拉·阿培尔最先用“加热杀菌”的方法——用高温把食物煮熟,杀死细菌。

不久,他又解决了杀菌后的密封技术,即用铁罐式瓶子,把食品放入后,再把瓶口密封。

从此,罐头食品开始流行起来。

问题:

食品防腐技术为什么会出现,它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探究并回答)

1.食品防腐技术是适应战争的需要而产生的。

2.战争的需要提出了食品如何防腐的问题,推动了人们对食品防腐问题的研究,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

3.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出示投影4)

《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辩”的思想。

庄子说:

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

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

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

请第三者来。

也无法断定是非。

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

问题:

一个人观点、认识的对与错,真的像庄子所说没有办法断定了吗?

怎样去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用什么去检验呢?

(学生讨论、探究并回答)

1.认识的正确与否,就是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一种认识无法判定另一种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