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037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页文档格式.docx

刺激物的强度一般是指相对强度和绝对强度。

4、《感觉》 

一般地,微弱刺激物能提高其它感觉的感受性,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是反比的关系,根据感觉反映事物的属性的特点,可以把感觉分成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外部感觉有视觉、听、嗅和味觉。

内部感觉有肤觉、内脏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可以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根据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可以把知觉分为正确知觉和错误知觉。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是知觉的整体性,“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适应现象,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称为错觉,人们往往把相似的,接近的,连续的事物知觉视为一个整体,这是由于知觉的选择性。

由于一系列弱光的持续作用,致使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叫做暗适应。

反映头部运动频率和方向的感觉叫做平衡觉,对自己的身体的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叫做动觉。

5、《记忆》 

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的特征。

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可以把记忆分成四种:

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记忆可分为三大系统:

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根据有无预定的目的、任务,可以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

意义识记的条件是理解;

机械识记的条件是多次重复。

艾宾浩斯是第一个对人类记忆进行科学实验的人,揭示了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感觉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最多不超过2秒,表象和词语是记忆的主要形式。

6、《思维和想象》 

思维的反映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思维的两个重要特征是概括性和间接性。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它贯穿在整个思维过程之中,根据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叫做动作思维。

根据想象时有无预定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创造想象。

有意想象按内容的新颖程度不同,可分为再创想象和创造想象。

想象的功能包括预见功能、补充功能和代替功能。

思维的品质表现为:

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有分析无综合。

想象的特点是新形象,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幻想,科学家计算出地月之间的距离是四十万公里,这一活动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

7、《情感》 

人的表情主要有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三种。

情感的功能有信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三方面。

按情绪状态分类。

情感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热情四种,情感的产生常以需要为中介。

“人逢喜事精神爽”指的是心境的特征。

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情感可分为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三种。

8、《意志》 

意志行动对人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意志行动可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大的阶段。

意志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四个方面。

按趋避方向,动机冲突可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三种。

采取决定阶段可分为动机斗争、确定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制定行动计划三个环节。

意志行动的几个特征中,最能体现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特征是克服困难。

采取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

“优柔寡断”与意志的果断性品质相反,“人云亦云”是缺乏意志自觉性的体现。

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行动是意志行动的特征之一,动摇、顽固是与坚持性相反的不良品质。

9、《个性》 

个性的基本特征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和社会制约性。

动机意向、意图信念都是人的个性倾向性的表现式。

人的个性的本质是社会性的。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其中信念、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制约着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直接推动人产生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因叫动机。

个性具有稳定性特征,说明人的个性特征是相对的,在评述个性的本质时,主要标志是社会。

自我意识在个性中的作用是调控。

由事物或活动的结果所引起的兴趣叫间接兴趣。

10、《个性心理》 

气质类型首先是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抽出,后被古罗马医生盖伦继承,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即多血型、胆汁型、粘液质、抑郁质。

人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五种基本能力。

1905年,法国的心理学家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力测验量表,比奈-西蒙量表。

智力测验也称一般能力测验,比较著名的广泛使用的量表有斯坦福-比纳量表、韦氏量表。

气质是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即心理过程的强度、变化的速度、灵活性的特征。

“大器晚成”与“早慧”是能力发展时间差异的表现。

直率、易冲动心理活动突发外倾气质属于胆汁质。

安静、稳定、反映迟缓内倾的气质属于粘液质,强-不平衡-不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兴奋型。

学生马虎粗心或细致认真,反映的是其性格的对待现实特征。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

勇敢、勤劳、朴素的特征主要属于性格。

独特性、变通性、流畅性是创造能力的特征。

11、《学习心理》 

人类的学习是自觉能动地以语言为中介,在社会实践中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

学生学习的特点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系统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发展认识能力和培养品德的过程。

学习理论主要有三大派别,联结学说、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理论。

桑代克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是:

准备律师、练习律、效果律。

奥苏贝尔依据学习的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两类;

根据学习者进行学习的方式,把学习划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意义学习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学习动机变量对学习的作用犹如“催化剂”。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是学习需要。

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较特久的行为变化。

12、《学习心理2》以是否找到具体事物来表示概念作标准,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根据概念的抽象程度,概念可分为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

华莱士提出问题解决四阶段模式为:

准备阶段、孕育阶段、豁朗阶段和验证阶段。

概念形成是学龄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从学习方法上看概念形成属于发现学习。

概念同化具有不同的模式,一般可以概括为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智力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定势属于顺向迁移。

官能心理学是形式训练说的思想基础。

共同要素说的提出者是桑代克,学生的创造性有三次下降,6岁入学的时候,9岁左右,14岁左右。

13、《品德心理》 

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改变经历三个阶段:

顺从、认同和内化。

品德一般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唯智派认为,人的确品德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道德知识的掌握,主张进行伦理谈话和系统讲授道德知识。

行为派认为,人的品德是我们所有的道德行为方式的总和。

他们重视行为方式的训练,行为习惯的培养。

14、《心理健康》 

学习障碍是学生某种学习能力的缺乏,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能力的缺乏。

而导致学习活动的明显困难。

学习的情绪障碍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异常情绪状态,主要有厌学、考试焦虑症、学校恐怖症等。

心理咨询以其方式划分,有门诊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

咨询的基本原则有尊重信任的原则、预防性原则、长善救失和保密原则。

心理咨询是帮助情绪自我提高、健康成长的过程,而不是替来访者作决定。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设为首页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

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33、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34、重现——是指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

35、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

36、思维——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7、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8、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

39、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地想象.

40、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41、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

42、幻想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想象。

43、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叫动作思维.

44、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为支柱的思维叫形象思维.

45、抽象思维——以概念为支柱直接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叫抽象思维.

46、发散思维——朝着多个方向,形成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叫发散思维.

47、集中思维——朝着一个方向,导出单一正确答案的思维,叫集中思维.

48、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思维过程的基础,并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

49、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50、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51、应激——是由出乎意料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52、道德感——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53、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54、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55、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56、意志行动——在意志支配下进行地行动叫。

57、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容动力。

是需要动力作用的直接体现。

58、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具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地意志品质。

59、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种善于明辩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积极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60、意志的坚持性——是指不屈不挠地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

61、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

62、个性——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63、需要——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需要反映某种客观存在和要求的必然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

64、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倾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这种倾向具有稳定性特征,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

65、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地心理特点。

66、间接兴趣——是指由事物或活动的结果所引起的兴趣.

67、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总是和活动联系在一起,成为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

68、性格—是指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69、气质—在心理学中,把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称为气质。

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强度、变化的速度、灵活性与稳定性以及指向性特点。

70、一般能力——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

71、创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有目的的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颖的、独特的思想与产品的能力。

72、学习——广义的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较持久的行为变化。

是指人和动物的学习。

73、意义学习——通过符号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叫意义学习 

74、机械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实质性和人为性的联系.

75、接受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是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

76、发现学习——是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发现事物意义的学习.

77、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某种学习需要的外显。

78、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79、概念——是指由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

80、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将概念的定义直接纳入自己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通过辨别新概念与原有有关概念的异同而掌握新概念.

81、创造性——是产生独特非凡而具有一定人类价值产品的能力。

也称创造力,或创造心理。

82、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83、品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性。

是指个人依据一定德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德稳定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84、观察学习——是个体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现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85、顺从——是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而在认识和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

86、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比顺从深入一层.

87、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88、学校心理健康指导——是指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即心理学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对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有认知缺陷、情绪障碍、行为问题、学习障碍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帮助,促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89、健康——不仅是没有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90、心理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异常心理。

是心理活动中,由挫折而形成的轻度创伤。

91、学习障碍——是学生某种学习能力的缺乏,而导致学习活动的明显困难。

92、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专门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来访者的良好人际交流,帮助来访者自强、自主、独立,客观分析所面临的困扰并加以克服,增进心理健康,提高适应能力的过程。

三、简述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其中认识过程的主要内容有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2)个性心理具体表现在人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

2、学习心理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

(1)在理论上:

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

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

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和学习。

(2)实践意义:

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有重要意义。

心理学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果。

心理学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

4、唯心主义心理观与唯物主义心理观的区别是什么?

(1)唯心主义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心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2)唯物主义认为心理的产生有赖于物质的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心理是物质的产物。

5、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怎样?

(1)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2)两种信号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独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的,第二信号系统调节和控制着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产生人的心理。

6、简述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及其建立的条件:

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是无条件刺激物和条件刺激物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暂时神经联系。

条件反射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即:

条件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有时间上要有一定的重合;

条件反射需无条件刺激物给予强化才能巩固。

7、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注意的范围、集中性、稳定性、分配、转移。

8、中学生注意的特点有哪些?

(1)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开始发展对抽象材料的稳定注意

(2)有意后注意得到较快的发展(3)注意的品质得到了较好的发展(4)注意的个别差异明显

9、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1)客观原因:

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活动变化和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2)主观原因:

人的需要、兴趣和态度;

人的知识经验;

人对事物的期待;

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10、引起和维持无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对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培养间接兴趣;

排除干扰。

合理地组织活动。

1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1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哪些?

(1)客观因素: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对象的活动状况;

对象和背景的组合关系。

(2)主观因素:

人的需要、兴趣、经验和情绪状态

13、简述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感觉的适应现象;

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分析器活动的相互作用;

同一分析器感觉的相互作用;

实践与感受性的变化。

14、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有哪些?

对象各部分的强度关系;

对象各部分的依存关系

(2)主观因素:

人的经验、知识水平。

15、遗忘的原因是什么?

衰退说;

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

干扰说;

遗忘是因为有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目前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干扰是主要原因。

16、简述遗忘的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

17、简述记忆的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

18、影响再认的因素是什么?

(1)对原有材料识记的巩固程度

(2)当前呈现的材料同原来曾识记过的材料的相似程度(3)当前事物所处环境和该事物过去被识记时所处环境的类似程度。

19、简述思维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过程

(2)比较与分类过程(3)抽象与概括过程(4)系统化与具体化过程

20、简述思维的品质:

思维的品质是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活动上表现的差异

(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3)思维的逻辑性(4)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21、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有何区别?

(1)含义不同;

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或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不根据责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