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0402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docx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届高三模拟联考文综doc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五校2010年联谊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第I卷 (选择题 共140分)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又称反尼尔尼诺现象,它是大气环流系统与洋流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会导致气候异常,气象灾害加剧。

据甲、乙两图判断1~4题

1、从垂直方向上看,赤道太平洋地区的大气流动应为

A.东部气流上升B.西部气流下沉

C.呈顺时针流动D.呈逆时针流动

2、乙图为2007年8月以来太平洋海水表层温度与常年平均值差异,图中反映出

A.赤道东、西太平洋海水温度相差4度

B.澳大利亚东、西岸水温相差1.5度

C.东南太平洋为一暖水区,水温高于西太平洋

D.西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水温增幅较大

3、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秘鲁渔场捕鱼量减少 B.智利北部降水量增多

.印度尼西亚降水量增多D.智利发生8.8级大地震

4、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与洋流变化相关,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赤道暖流增强   C北太平洋暖流减弱 B西风漂流减弱   D秘鲁上升流消失

 读“地质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完成5~6题

5.关于M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背斜山 ②向斜山 ③内力地貌   ④外力地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N为变质作用         B.N发生在F之后

C.M的形成于②无关   D.图示地区地质作用目前以内力作用为主

作为一种洁净能源,风能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读陆地与海上风速剖面比较图回答7~9题

7.相同高度的风塔其发电能力

A.海上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上

C.海上陆上相同                  D.无法判定

8.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

A.陆地向上增速快       B.海洋向上增速快

C.40米高度以内海上增速快         D.40米高度以上陆上增速快

9.关于海上和陆上风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速差距由地面向高空增大         B.风速差距由海面向高空增大

C.近地面增速小是地物阻力造成的     D.海上增速小是海浪阻力造成的

城市化进程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

专家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图反映了

A.城市下水道普及率越高,产生径流越少 B.城市化水平越高,产生径流越少

C.与城市相比,农村产生径流少        D.城市化水平越高,对水体污染越严重

11.依据该模式推断,某地区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20℅,下水道普及率40℅;2000年城市化程度90℅,下水道普及率80℅.若年降水量不变,则2000年产生的径流量相当于1970年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两倍       D.三倍

12、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常有的图书分类。

“经”主要指儒家经典,“史”是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子”主要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其他书籍,“集”指历代作家诗歌文词等。

据此分类,《农政全书》应属于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13、春秋末年,某思想家曾言:

“高举为谷,深谷为陵,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这段话意在

A 维护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         B 否定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度

C 主张民主法制反对君主专制       D 为新兴地主阶级夺权创设环境

14、史学家陈寅恪在总结“李唐崛起”的历史原因时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冉既除,新机重启。

”实现“旧染既除,新机重启”的途径之一是

A.武力讨伐的战争政策              B.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C.文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D.绥之以德的民族政策

15、明代中后期,有些商人家财万贯,起初达官显贵之人很鄙视他们,如今则非常乐意与之为友。

史书记载,达官显贵之人子女婚嫁时,只考虑对方财富,不过问对方的社会地位。

这表明                                                                

①社会商业繁荣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等级观念

③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④上层社会拜金主义盛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曾受到日本有识之士的重视和欢迎,有人高度评价道:

“本书译于幕末海警告急之时,最为有用之举,其于世界地理茫无所知的幕末人士,此功实不可没也。

”该书是                        

A.《康猷纪行》     B.《变法通议》    C.《海国图志》   D.《资政新篇》

17、19世纪某位来华传教士说:

“在中国文人主要从儒学学到的温文尔雅的外表下面,几乎只有狡诈、愚昧、粗野、傲慢和对任何外国事物的根深蒂固的仇恨。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文人的盲目排外的心态           B.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的思想碰撞

C.中国传统文化的虚伪和狡诈           D.外国传教士对中国文人的蔑视

18、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歌词中有“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之句。

此句体现国人的追求是     

A.强调师夷长技以自强                B.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

.用民主和科学改造社会              D.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19、1852年英国人对中国的描述:

“在收获完毕以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

这个国家9/1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

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以粗布而论,我们是没有任何希望与之竞争的。

”这里他强调的是

A.清政府闭关政策抵制英国商品        B.中国的棉织品质优价廉

C.传统小农经济顽强抵制英国工业品    D.通商口岸开辟少影响英商品销售

20、党的十四大召开不久,有外电评论道:

“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

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

”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

A.阐述90年代中国外交方针和政策         B.充分肯定了邓小平的功绩

C.形成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        D.提出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21、1858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文告:

“朕亦不许可侵犯别人的领土和权利。

朕对于当地(印度)王公的权利、尊严和荣誉……加以尊重……(印度王公)将享受到那些只有内部和平良好政府才能获得的繁荣和进步的社会生活。

”文告表明英国                 

A.对印度王公的策略发生变化        B.承认印度享有民族平等和自治

C.准许国大党拥有合法地位          D.事实上同意印度的独立地位

2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福利制度,国家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过程,在社会上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极端贫困现象。

这一政策源于

A.工业革命以来生产社会化           B.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

C.二战后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D.欧共体劳务、资本的自由交流

23、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中各类“白领”的人数不断增加。

据统计,1950-1970年,在美国,制造业中的中级经理人员增加了23%,同期,服务业的经理人员和中央和地方政权机关的中级官员几乎增加了2、2倍。

材料主要说明了

①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结构变化       ②高福利政策促使贫富悬殊缓解

③经济发展促使管理的科学发展     ④二战后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假定2009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一件B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10倍,且3件C商品=2件A商品。

如果2010年全社会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其他条件不变,那么3件C商品=_________B商品

A.10件         B.15件           20件          D.30件

在近一段时间,吉利汽车集团以18亿美元并购沃尔沃汽车集团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

从1986年至2009年,海外并购案共有213宗,其中103宗是2001年以来完成的。

据此回答25—26题。

25.上述材料表明

A.我国跨国公司的竞争力已居世界前列   B.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

.海外并购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途径   D.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26.海外并购具有很大风险,是对企业管理水平的重大考验,这需要企业

 ①充分了解和尊重所在国的法律和法规   ②重视学习世贸规则

③吸取其它跨国公司并购的经验教训④根据我国企业实际,慎重对待海外并购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7.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下列体现中央上述政策的是

 ①鼓励支持第三产业发展②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③严厉打击黄色网站,净化网络市场环境 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西部大开发战略是1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根据西部区域发展的总体情况,作出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这表明

A.党政机关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B.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9.我国现行选举法是1979年制定的,经过了1982年、1986年、1995年、2004年四次修订,当前进行的是第五次修订。

这体现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30.2010年1月27日,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大会在瑞土达沃斯举行。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改善世界状况:

反思、重设、重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建相关国际机构),强调全球有必要通力合作,以回应急迫的挑战和未来风险。

对世界经济的“反思、重设、重建”应坚持

①正确认识新事物 ②彻底否定旧事物 ③立足实践,实事求是④在批判中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个税征收,意在提醒富人的社会责任,财富不能成为私欲。

只有承担社会公共责任,让财富体现社会价值才是享受财富的最高境界。

材料体现了

①个人和社会辩证统一的关系 ②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③贡献和索取是统一的       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2.2009年1月7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开始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这和近几年来兴起的立法听证会和价格听证制度等有异曲同工之妙。

假如让你概括说明这一变化,你认为最合适的应是

A.公民行使立法权  B.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增多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D.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3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造就一支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有能力推动科学发展的党员干部队伍,需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坚持正确的政绩观,老老实实按客观规律办事,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③各民主党派也参与执政 ④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4.2010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上述材料说明

①全国人大具有立法权和任免权   ②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③政府、法院和检察院是人大的职能部门④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5.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告:

“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胡锦涛主席的讲话表明

 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③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36.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09年1月15日土壤湿度图(颜色由浅到深表示由适度到重旱)

 材料1: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

据河南省气象局专家介绍,自2008年11月下旬以来至09年2月底,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2.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成多,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值。

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之大,时间之长,程度之重,都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少有据统计,近六成的麦田受旱,有三百六十多万亩出现黄苗,有四十多万亩出现枯苗死苗现象。

 

 西南地区2010年3月干旱监测图

材料二 西南大旱是2010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

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

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

 

(1)据图说出河南省土壤湿度的分布总体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2)据图说出西南五省市干旱的总体分布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

 

(3)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气象灾害,为预防和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应采取哪些措施(16分)

 

37、民生问题是自古以来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认为:

“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

”因此,他大力提倡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他说: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所以,他曾下诏停修劳民伤财的建筑,还把太子举行冠礼的日子从二月改到十月。

另外,多次下诏减免赋税。

如627年,山东大旱,他下诏免当年租赋。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

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

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k*s#5^u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二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已不存在;同时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使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摘自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1)依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唐太宗治国的指导思想及主要表现。

(8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关注民生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

并指出其思想来源。

(8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二战”后西方国家关注民生的具体做法。

(6分)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发展和关注民生之间关系的认识。

(4分)

 

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办。

目前,上海世博会的国际招展工作顺利推进,截至2009年9月23日,已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令。

上海世博会将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上海世博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2分)

材料二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名字叫“海宝(HAIBAO)”,意即“四海之宝”。

“海宝”的名字朗朗

上口,也和它身体的色彩呼应,符合中国民俗的吉祥称谓原则。

吉祥物主体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

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

“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

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人”字创意造型依靠上海世博会的传播平台,必将成为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符号和文化标志。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海世博会吉祥物设计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12分)

 

材料三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世博会是展示上海城市风采和市民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广大市民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当好世博会东道主,积极争当志愿者。

(3)从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分析作为主办城市的市民应怎样迎接世博会。

(8分)

 

39、IC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

我国IC产业的发展经历了集成电路生产探索(1978——1986年)、集成电路重点项目建设(1990——1999年)和产业快速成长(2000年以来)三个阶段。

结合我国IC产业产值(亿元)结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工业类型看,IC产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属于         指向型工业。

早期我国IC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         。

(6分)

2、简述我国IC产业产值结构变化的特点。

(8分)

 

3、从我国IC产业产值结构变化图中,你能看出我国工业发展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6分)

40.上海经历了近代城市的产生、发展到当今的国际大都市,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

材料一 1845年,清政府苏松太兵备道宫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也有称《上海租地章程》),设立上海英租界。

此后,美租界、法租界相继辟设。

1854年,英法美3国成立联合租界。

1862年,法租界从联合租界中独立;1863年,英美租界正式合并为公共租界。

外滩、南京路、大世界……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不仅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也是一座著名的国际都市。

材料二 上海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工业基础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高,…既有开展对外贸易的经验,又有进行对内协作的网络,经济效益较好,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水陆交通都很便利,……可以同世界各国进行交往,……科学教育也比较发达,集中了许多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对外开展经济贸易的经验。

上海的开放,进一步发展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的工作……会带来某些先进技术或先进的管理经验。

……促使沿海城市的经济的发展。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国家吸收更多的外汇。

……采用先进技术与科学经营管理方法的,……使沿海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推动全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的需要而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对内地也有借鉴作用。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租界建立的背景。

(6分)分析近代上海的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双重影响。

(6分)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上海作为首批开放城市的原因,分析其重大意义。

(12分)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2分)

 

4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新疆考察工作时指出,做好新疆工作关键是要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自觉做到“三个不动摇”,一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新疆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来解决。

二是要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

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把维护稳定作为当前新疆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把促进改革发展同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1)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维护民族团结应如何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10分)

 

 

(2)根据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认识。

(10分)

 

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