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重点章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0428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毛概重点章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重点章节.docx

《毛概重点章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重点章节.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重点章节.docx

毛概重点章节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

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这是由我国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要求决定的。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因为判断一种所有制形式是否优越,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标准,而要看它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十六大提出的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

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

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2、公有制经济的实质核心和围

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畴,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

公有制经济的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有量的优势,更注重质的提高,是质与量的统一。

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4、所有制和所有制实现形式的联系和区别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和收益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因此,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不同性质的所有制也可以采取同一种实现形式。

5、股份制

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的围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当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2、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因

①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

非公有制经济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可以提供多种市场经济主体(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促进竞争,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①前提条件: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物质条件:

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3、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4、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意义

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对过去平均主义分配政策的否定,是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②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就其容可以分为三种:

①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主要是个体劳动者和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

②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主要包括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有者所取得的利润等;

③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先富是手段,共富是目的。

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鼓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

(先富的条件:

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

②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一个难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都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紧密联系,因而为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奠定了基础。

(效率:

在经济活动中人们获得的劳动成果与所耗费劳动量的比率;公平:

在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利益或权利分配的合理化)(相关政策P198、199)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收入差距并扩大的客观必然性

①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不同;

②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

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

后三个方面不仅是产生收入差距的经济条件,而且必然在一定时期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3、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课题。

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

①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久安的重要保证;

②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缓解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5、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6、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容和社会的保障方式

主要容:

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保障方式:

国家法定的基本保障、补充保险、商业保险

 

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1、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原因

①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

这些成就和变化,为我们走向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必要的市场供求格局和重要的体制性基础,使我国有条件提出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

②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好”字当前,坚持“好”中求“快”,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③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因此速度问题仍然十分重要。

2、相关知识点

2006年中央经济会议,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把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于“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十七大强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及意义

十七大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

①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③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3、创新型国家的定义

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4、建设创造型国家的核心

①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②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③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5、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核心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①自主创新:

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②重点跨越: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③支撑发展:

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支撑发展是我国科技进步的根本任务。

④引领未来:

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型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引领未来是科技工作的神圣使命。

6、自主创新的意义和相关定义

意义:

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

原始创新:

独立自主的完成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

集成创新:

把各种已有的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的创新活动

消化吸收再创新:

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

三、转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

十七大报告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

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提高经济增长效益;

经济发展方式:

除涵盖前者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容。

2、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

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3、转变经济发展发展方式:

“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两个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坚持扩大国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三个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三个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4、什么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5、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的体现

①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②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③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④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从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情况出发,既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又体现时代特点的工业化道路。

6、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紧急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大力培育能耗低、前景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

7、“三个转变”基本容和现实依据

基本容:

①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包括外需结构、需中消费与投资结构在的整体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三次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③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现实依据:

转变①针对今年类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的问题提出;转变②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次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

转变③针对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的问题提出。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三农问题的地位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①生产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②生活宽裕: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③乡风文明:

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尺度。

④村容整洁:

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实现人与环境科协发展的必然要求。

⑤管理:

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力的尊重和维护。

五、统筹区域发展

1、区域经济的定义、意义和主要容

区域经济:

一定区域围的经济活动

意义: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陆的关系。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3、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时期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4、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西部包括:

①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②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适应世界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根本保证。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目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意义和原因

意义:

继新世纪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原因:

人口、资源、环境,P214

3、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定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

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4、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P215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在要求和重要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在要求。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6、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定义

循环经济:

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

低碳经济: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容及相互关系

基本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互关系:

这四个方面的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③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④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因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

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作用

马克思主义深刻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解决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

(目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必然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层次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解决的问题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

(条件)

2、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3、新时期的时代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4、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意义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社会主义荣辱观解决的问题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的问题。

(依托)

2、荣辱观和八荣八耻

荣辱观:

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2006年3月提出)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1、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思想只能是空想的原因

①看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②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③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和谐思想的实现要有相应的物质、生产、思想文化等支撑。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②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现实依据。

①从国看,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②从国际看,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③从党的使命看,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1、和谐社会的定义

和谐社会: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①法治:

社会主义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②公平正义:

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③诚信友爱:

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④充满活力:

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⑤安定有序:

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3、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涵的注意点

①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

②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强调这四者是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后三者为前者提供坚实基础;前者为后三者提供重要条件。

③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强调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

一方面,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容和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前者是一个长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