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0609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docx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docx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

第次课教案完成时间:

2015.09.18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

年级

各年级

专业层次

各专业

任课教师

职称

授课方式

讲授

学时

4

授课题目(章、节)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

教学目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重点。

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

1.生态文明的内涵。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

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4.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难点:

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基本内容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

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会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其中,“绿色化”一词,首次与此前倡导的“新四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提,成为“新五化”,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绿色”形容环保、低碳、高效、和谐。

“化”意指改变、革新、发展、教化。

可以说,“绿色化”是生产、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的双重改变,是社会关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进。

“无论是政府、企业或个人,都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建设者,生产、生活过程中都应该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人有责、共建共享的过程”。

这是当今时代的关键抉择,同时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传递出每个人与生态文明的紧密联系。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形态,其实质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

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开始集中显现,及时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第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直以来,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现在还应看到,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强也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

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粗放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增长模式,努力走出一条代价小、排放低、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路子。

第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保障好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人民群众过去“求温饱”,现在“盼环保”,希望生活的环境优美宜居,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实际效果取信于民。

第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既关系民生福祉,也关系民族未来。

大自然哺育了我们的祖先,给予了我们生存与发展条件,还将养育我们的子孙后代。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我们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资源利用好、环境治理好、生态保护好,切实维护大自然对人类的永续供养能力,让大自然能够更好地休养生息,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

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维护生态安全日益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任务。

中国已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尽自己所能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我国生态文明战略的发展历程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当时国家一穷二白,填饱肚子要紧。

有位诗人甚至把钢铁厂冒出来的黑烟比喻成绽放在天空中的“黑色牡丹”。

那个时代,人们为这种“牡丹”的处处盛开而欢呼,觉得那是富裕和现代化的象征。

在后来的“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时期,这种意识反而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短期内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0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忧心而严肃地指出:

“环境污染作为工业化的伴生物已无可避免地降临到中国大地”“一定要在工业建设的同时,抓紧解决污染问题,绝不要做贻害子孙后代的蠢事。

”1973年,国务院通过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标志着我国环保事业正式进入起步阶段,在环境保护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78年,环境保护列入我国《宪法》,这是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起点。

1979年,第一部环保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问世,我国环保事业进入发展阶段。

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推行低碳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系列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

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十二五”规划中,“绿色发展”独立成篇,进一步彰显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决心。

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全面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方略。

随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方面系统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则从依法治国角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014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是在1989年颁布后25年来的首次大修,加大了对企业违法的处罚力度,也增加了对行政监管部门的问责措施,反映了党和政府铁腕治污、猛药去疴的决心与力度。

该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被外界形容为“史上最严环保法”。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中央就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专题部署的第一个文件,完整、系统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愿景、主要任务、制度建设重点和保障措施,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意见》明确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二是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三是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四是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五是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在国家、地方和企业、公众等社会各方的共同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主要成就表现为:

1.生态文明由理念变为全社会共同行动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种环境管理手段,而是上升为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制定并实施了循环经济促进法、修改了环保法,制定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中央财政设立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组织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

在试点示范基础上,形成规划指导、政策支持、法规规范、工程支撑、技术进步、传播推广等工作思路,推动生态文明在各层面和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成为全社会共识,更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2.资源、能源和环境效益明显

我国经济绿色化程度不断提高。

“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步伐加快,2014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48.2%,成为我国经济第一大产业和增长的最大来源。

资源能源效率提高、结构优化。

2014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11年下降19%和22%;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1.1%,较2011年提高3.1个百分点。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稳步推进。

“十二五”前三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的累计减排分别为-9.9%、-7.7%、-2.3%、-7.1%其中二氧化硫减排已超额完成任务。

生态系统修复能力逐步提高。

2013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增至21.63%,森林蓄积量151亿立方米,较2011年提高10%;湿地面积扩大,占国土面积比重增至5.6%;草原面积稳定在39283万公顷,未继续退化;一些流域的土壤侵蚀速度也有所放缓。

大宗废物基本实现了由“以储为主”向“以用为主”的转变。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资源产出率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促进单位物耗、能耗和污染排放水平降低,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

3.涌现一批典型企业(园区、城市)和模式

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我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涌现出一批典型企业(园区、城市),对生态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

2014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组织了第一批57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围绕破解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并以确定的制度创新点为重点先行先试,为地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有益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15年又启动了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4.配套出台了系列文件、制度

为落实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等,财政部出台《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环保部出台《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系列技术指南》等系列指导性文件和具体办法,为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有效指导。

迄今为止,我国针对不同环保领域,共制定了1600余项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环境保护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

5.有力地促进了发展方式转变

一批国家、省市试点企业、园区和区域等通过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在实现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缓解了对原生资源依赖,促进了区域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提升了区域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再制造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节能环保产业年均增速达到15%-17%。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超过1万亿元,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

四、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正确认识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要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得巨大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主要表现在:

1.人均生态资源匮乏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不仅人口基数大,而且人口密度也大。

虽然国内各种自然资源总量大,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比如,我国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的1/4;人均耕地不到世界的1/2;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的1/4;我国石油、天然气人均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绝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量不到世界的一半。

但我们却要用只占世界10%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世界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

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浪费的资本。

2.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

我国淡水总量居世界第二,但人均不到世界的1/4,排在世界l10位之后,是联合国确定的13个贫水国之一。

在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

多年来,华北平原由于干旱、超采地下水,已在地下形成9万多平方公里的漏斗区,并在局部地区引起地面沉降。

据统计,60多年来,我国已有1000个湖泊干涸,平均每年消失20个天然湖泊,相当于每2.4秒就“蒸发”了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除了水资源的短缺,我国还面临严重的水污染。

近年来,我国污水排放总量约660亿吨,可以装满1.7个三峡水库,按1升污染水需要8升净水来稀释计算,这些污水大概污染了我国40%的淡水资源,有近60%的湖泊水质已不能用做生活用水。

除了淡水污染,近海海水污染状况也令人担忧。

《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河流携带人海的污染物总量约1760万吨,较2013年增加5%。

化学耗氧量、氨氮和硝酸盐氮等的人海量较上年均有所升高。

许多近海水质总体上连工业用水的标准都达不到,根本不能用于海水养殖、海水浴场和风景旅游。

地表水的好坏是看得见的污染,而地下水的污染就不容易发现了。

据国土资源部对200个城市的监测,地下水水质较差或极差的比例为57%,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甚至达到90%。

地下水是我国主要饮用水源,它的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3.土地污染严重

如果把我国陆地面积分成100份,现在有多少份能种粮食养活我们?

答案是只有不到13份。

2014年,我国耕地面积18.26亿亩,平均到每个人身上,也就一亩三分地多点,不及世界人均的40%。

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跌到了87%,30%左右的农产品是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的,耕地开始承载不起人口。

目前我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主要是有机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不仅导致土壤理化性状变差,也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

比如,号称“北大仓”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基地,年产量约占全国的1/5。

但千万年才形成的肥沃黑土,近几十年来由于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原来60-80厘米的黑土层现在正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消失,照此下去,部分黑土区将在几十年后消失殆尽。

随处可见的固体垃圾污染也让人头痛。

目前我国垃圾存量达60多亿吨,居世界第一,其占地面积已和新加坡国土相当,全国已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这些固体垃圾还以每年近5.2亿吨的速度增长。

4.空气质量超标

空气污染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烦恼,尤其是近年来,空气已变成“看得见,闻得出,摸得着”的物质了。

卫星云图上,灰色的雾霾像棉被一样,从华北一直盖到珠三角,绵延数千公里。

最严重的一天,雾霾曾覆盖我国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涉及1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的4倍,共6亿人受到影响。

衡量空气污染,国际上有一个通行的标准,即测量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悬浮微细粒子重量。

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标准是每立方米20微克(1微克等于百万分之一克)及以下属干净的空气。

但实地测量,我国多数地区的年均值为291微克,远远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据统计,我国目前只有1%的城市在40微克以下。

空气污染还是酸雨的“元凶”。

排放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水分子结合后,会形成硫酸,这种酸雨降到地面,会腐蚀植物、土壤和建筑物。

目前,酸雨区已占全国面积的40%,东部地区的降雨几乎10场有9场是酸雨。

空气污染主要来自燃烧发电、机动车尾气和工厂排放。

其中煤炭使用量过大是根本原因。

另外,全国1亿多辆机动车的排放,也是重要原因,占全国总排放的1/4。

面对空气污染,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警告说:

“空气污染比SARS更可怕,因为SARS可以隔离病人,但空气污染却是任何人也跑不掉的。

5.土地沙化和植被覆盖不足

我国黄河流域历史上茂密的森林变成了今天的黄土高坡,自然灾害频发。

“下三天雨就要防汛”“出三天太阳就要抗旱”的景象不时出现。

2010年发生的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1700多人遇难。

史料记载,舟曲历史上森林覆盖率高达67%,曾有“塞上江南、甘肃扬州”之美称,近50年来森林遭到超限度破坏,森林覆盖率一度降到20%。

生态环境不堪重负,一场大雨便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目前,我国有174万平方公里的沙化面积、356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

也就是说,我国国土的近1/5不宜人居、约1/3不宜生产。

形成这些“黄色国土”或“灰色国土”的首因是森林锐减。

当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21.63%,人均森林面积仅为1.97亩,远远低于全世界森林覆盖率31.8%、人均森林面积9.3亩的平均水平。

试想,如果森林继续减少、国土继续沙漠化、水土继续流失,13亿中国人将来在哪里立足?

未来,我们要给森林以休养生息的时间,有林也不能采伐,也不允许采伐。

在这之前,我国对木材的需求,可能长期依赖进口。

6.国土开发格局不够合理

国土空间是一个国家进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场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依托。

我国国土空间虽然很大,但适宜人居住和发展的空间并不大,山地多,平原少,适宜工业和城市建设及耕作的土地仅有180多万平方公里,在总体开发上存在生产空间偏多、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偏少等问题,一些地区由于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已经接近或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有着历史的、自然的原因和过程,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有的地方在发展中片面追求速度,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相关法律、政策和考核体系还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因此,未来必须坚决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不断优化,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经过较长时期艰苦不懈的努力。

世界上,欧洲的莱茵河重见清澈,英国伦敦摘掉“雾都”帽子,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治理,都经历了数十年时间。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治理环境污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坚定信心,也不能急于求成,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坚定不移地积极稳妥推进。

五、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

人赖自然万物而生,又受到自然的制约。

自古以来,我国对绿色生活就有朴素认识,人们也一直在践行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活理念。

老子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抱朴见素、少私寡欲”,孟子的“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留下的宝贵财富。

如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在《意见》还是在社会生活中,“绿色化”这个词都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这也是当前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遵循的重要理念。

它包含这样一种价值判断:

我们的现代化,不能让车水马龙的喧嚣、雾霾围城的迷惘,淡漠了田园的乡愁,湮没了绿色的生机,而是要将生态文明融人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绿色转型。

这副担子一头在政府和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构建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体系;另一头在社会与个人,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形成生态文明的新风尚。

这样,才能让“美丽中国”从愿景变为现实。

1.转变发展方式形成“聚宝盆”

用某些拼音输入法在电脑上打字时,输入GDP,经常会出现“刮地皮”三个字。

这一有意思的现象,形象地说明了我国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

从实践中看,“刮地皮”的发展方式,带来的往往是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创造100美元的GDP,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5倍、欧盟的7.7倍、日本的11.5倍。

照此发展下去,我国的经济总量翻一番时,可能将消耗全球所有的钢材、水泥和40%以上的能源,这是行不通的。

所以,根本出路在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技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

这其中,首要的是调整产业结构,构建起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

以北京为例,以前由于工业的污染,北京的“蓝天数”在20世纪末时,一年只有1/4,而现在以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北京产业结构中占到了77%左右,使得城市“蓝天数”也占到了77%,调整产业结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今后,我国将不断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既要有压,也得有增,在压增中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同时,还要积极推广节能环保技术。

大家对“格力,掌握核心科技”这句广告词都不陌生。

格力空调之所以能畅销全球,归因于其自主研发的核心科技——智能变速技术,这使空调运行时的最低耗电量只相当于15瓦的灯泡。

如果我国空调全部使用这种技术,将能节省1/5个三峡电站发电量,减排二氧化碳2704万吨,相当于增加了8万多公顷的森林面积。

可见,节能环保产业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创造财富的“聚宝盆”,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要通过深化改革,探索新机制、新方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节能环保领域中。

2.好制度的正能量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去推动,如何激励人、约束人?

关键靠制度。

只有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举措,体现并落实到制度上,通过可操作的具体规范来保障实施,才能实现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好制度可以带来正能量。

我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最好的证明,林改前的山林是国家的,人们认为“林不归我,我不爱林;利不连我,我不管林”。

林改后,国家把山林承包给农民,“管好山,看好林”就是管好自己的饭碗,造林热情空前高涨,林权制度因此被誉为我国农村的第二次革命。

未来,我国将用系统思维推进制度体系建设,从事前预防类制度、行为管制类制度、影响诱导类制度、事后补救类制度等方面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等重大制度为突破口,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陕出台相关改革方案,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

同时,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一方面,着力健全保障机制,吸纳环保、经济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建立综合决策专家资源库,为综合决策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完善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并逐步开展对各类规划、发展战略等的环境影响评价。

另一方面,健全市场运行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培育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治理主体;推进环境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市场化,健全投资回报机制和公共环境权益保障机制。

3.亮起法律之剑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定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代价。

毫无疑问,法律是最硬的铁腕。

如今,我国司法部门已经将严重环境污染的事件转为刑事责任,坚决打击环境犯罪,并积极建立和完善对地方官员的责任追究制度,将环境治理落实到责任人,推动地方政府从环境污染的“保护伞”到环境治理的“保护神”的角色转变。

2015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

据国家环保部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环境监管执法“成绩单”显示:

全国共检查企业62万余家次,责令停产15839家,关停取缔9325家,实施“按日计罚”涉罚金逾2.3亿元。

全国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292件,罚款数额达23635.09万元;移送行政拘留782起,移送涉嫌污染犯罪案件740起。

这就是要让企业懂得守法不是高要求,是底线。

要把过去环境执法“过松、过软”的状况彻底改变过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