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物理专题复习高考高分必备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0974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改革物理专题复习高考高分必备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课程改革物理专题复习高考高分必备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课程改革物理专题复习高考高分必备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课程改革物理专题复习高考高分必备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课程改革物理专题复习高考高分必备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新课程改革物理专题复习高考高分必备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新课程改革物理专题复习高考高分必备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新课程改革物理专题复习高考高分必备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新课程改革物理专题复习高考高分必备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新课程改革物理专题复习高考高分必备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新课程改革物理专题复习高考高分必备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新课程改革物理专题复习高考高分必备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新课程改革物理专题复习高考高分必备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物理专题复习高考高分必备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x

《新课程改革物理专题复习高考高分必备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改革物理专题复习高考高分必备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程改革物理专题复习高考高分必备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x

新课程改革物理专题复习高考高分必备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学会灵活运用图象法处理物理问题。

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并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二、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在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时,应用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先控制小车的质量M不变,讨论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再控制小盘和盘中砝码的质量m不变,即力F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讨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

三、实验步骤

(1)称量质量:

用天平测量小盘的质量和小车的质量M。

(2)安装器材:

按图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

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使小车匀速下滑。

这时,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恰好与小车所受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

(4)小盘通过细绳绕过滑轮系于小车上,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取下纸带编号码。

(5)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盘和盘中砝码的质量m,重复步骤(4)。

(6)保持小盘和盘中砝码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重复步骤(4)。

四、数据处理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力F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根据各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

如果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与F成正比;

(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a与M成反比”实际上就是“a与成正比”,以a为纵坐标、以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如果a-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断a与M成反比——“化曲为直”法。

注意:

两个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

a-F图线的斜率表示小车和车中砝码质量的倒数,即;a-图线的斜率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即小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mg。

五、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中的“不重复”:

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操作中的“一先一后一按”:

每次开始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碰到滑轮前按住小车。

(3)作图中的“拟合与舍弃”:

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一条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也要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直线的两侧,遇到个别偏差较大的点应舍去。

六、误差分析

(1)因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误差。

以小车、小盘和砝码整体为研究对象得mg=(M+m)a;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得F=Ma;求得F=·mg=·mg

本实验用小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mg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

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越小,由此引起的误差就越小。

(2)摩擦力平衡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产生误差。

    考点一)教材原型实验

例1 (2018·北师大附中模拟)图甲所示为某同学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下面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砂和砂桶、刻度尺。

除以上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BC。

A.停表B.天平(附砝码)

C.低压交流电源D.低压直流电源

(2)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

将小车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把木板一端垫高,并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拖动纸带(填“拖动纸带”或“不拖动纸带”)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3)实验中,为了保证砂和砂桶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拉力,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条件是M≫m。

这样,在改变小车上砝码的质量时,只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就可以看作小车所受拉力几乎不变。

(4)如图乙所示,A、B、C为三个相邻的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A、B间的距离为x1、B、C间的距离为x2,则小车的加速度a=。

已知T=0.10s,x1=5.90cm,x2=6.46cm,则a=0.56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在做该实验时,另一位同学以小车加速度的倒数为纵轴,以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为横轴,作出-M图象。

假设实验中他已经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但m与M不满足本实验所需的条件;则从理论上分析,图丙中能够正确反映他所得到的-M关系的示意图是C。

[解析] 

(1)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的实验,需用天平测量小车的质量,用交流电源给打点计时器供电,B、C选项正确。

(2)平衡摩擦力时,把木板一端垫高,并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3)假设小车的加速度为a,拉力为F,对砂和砂桶有mg-F=ma,对小车有F=Ma,联立解得F=,故只有在M≫m的情况下,近似认为小车所受拉力等于mg。

(4)由Δx=aT2得a==m/s2=0.56m/s2。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则=M+,则以为纵轴,以M为横轴,作出的图象为一倾斜直线,且纵截距为,所以C选项正确。

〔类题演练1〕

 (2018·山东烟台一中月考)某同学“探究物体运动时的加速度与物体合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中A为小车,其质量为m1,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固定长木板上,钩码P的质量为m2,C为弹簧测力计,实验时改变钩码P的质量,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不计轻绳与滑轮、滑轮与轮轴之间的摩擦,不计滑轮的质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实验中m2应远小于m1

B.长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C.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小车运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图乙是实验过程中得到的一条纸带,O、A、B、C、D为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8.00cm、17.99cm、30.00cm、44.01cm,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则由该纸带可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01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象可能是B。

[解析] 

(1)小车所受的拉力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测出,不需要满足m2远小于m1,故A错误;实验应该平衡摩擦力,所以木板不能保持水平,故B错误;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C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m2g>2T,则T

(2)运用逐差法代入数据得,

a==m/s2=2.01m/s2。

(3)若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则当F开始大于零时,a仍然为零,故选B。

    考点二)实验拓展创新

1.实验器材的改进

气垫导轨(不用平衡摩擦力)长木板

2.数据测量的改进

(1)合外力的测量

由力传感器直接测量

(2)加速度的获得

①测定通过的时间,由a=求出加速度

②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

3.实验的拓展延伸

以“验证牛顿运动定律”为背景测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例2 (2018·安徽皖南八校联考)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设计了使用位移传感器的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让木块从倾角为θ的木板上由静止释放,与位移传感器连接的计算机描绘出了木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线②所示。

图中木块的位移从x1到x2和从x2到x3的运动时间均为T。

(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木块位移为x2时的速度v2=,木块加速度a=;

(2)若T=0.1s,x1=4cm,x2=9cm,x3=16cm,θ=37°,则动摩擦因数μ=0.5。

(sin37°=0.6,cos37°=0.8,g取10m/s2);

(3)若只增大木板倾斜的角度,则木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可能是图中的图线①(填“①”“②”或“③”)。

[解析] 

(1)木块在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块在位移为x2时对应的时刻为x1到x3的中间时刻,故v2=;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Δx=aT2,故x3-2x2+x1=aT2,解得a=。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sinθ-μmgcosθ=ma,解得a=gsinθ-μgcosθ,代入数据解得μ=0.5。

(3)只增大木板倾斜的角度,加速度增大,根据x=at2可知,木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能是图中的①。

〔类题演练2〕

 (2018·贵州贵阳一模)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气垫导轨上,B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B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的v-t图象,整个装置处于高度h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长度为l。

(1)若用此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通过改变高度h,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通过改变滑块的质量及斜面的高度,且使mg不变,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重力加速度为g);

(2)现给滑块A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其运动过程的v-t图线如图乙所示,从图线可得滑块A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4m/s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 

(1)牛顿第二定律研究的是加速度与合外力及质量的关系。

当质量一定时,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当斜面高度h不同时,滑块沿气垫导轨向下的方向上受力不同,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由于滑块加速下滑的力由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提供,所以改变滑块质量时,还要保证这个分力大小不变,即mgsinθ不变,而sinθ=,即保证mg不变,由此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

(2)从图象可以看出,滑块上滑和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基本相等,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得出a===4m/s2。

1.(2018·江苏单科,1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重力加速度g。

细绳跨过固定在铁架台上的轻质滑轮,两端各悬挂一只质量为M的重锤。

实验操作如下:

①用米尺量出重锤1底端距地面的高度H;

②在重锤1上加上质量为m的小钩码;

③左手将重锤2压在地面上,保持系统静止。

释放重锤2,同时右手开启秒表,在重锤1落地时停止计时,记录下落时间;

④重复测量3次下落时间,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值t。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可以减小对下落时间t测量的偶然(选填“偶然”或“系统”)误差。

(2)实验要求小钩码的质量m要比重锤的质量M小很多,主要是为了B。

A.使H测得更准确

B.使重锤1下落的时间长一些

C.使系统的总质量近似等于2M

D.使细绳的拉力与小钩码的重力近似相等

(3)滑轮的摩擦阻力会引起实验误差。

现提供一些橡皮泥用于减小该误差,可以怎么做?

[答案] 在重锤1上粘上橡皮泥,调整橡皮泥质量直至轻拉重锤1能观察到其匀速下落。

(4)使用橡皮泥改进实验后,重新进行实验测量,并测出所用橡皮泥的质量为m0。

用实验中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g,得g=。

[解析] 

(1)对同一物理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偶然误差。

(2)设系统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m)g-Mg=(2M+m)a

即a=

而H=at2,在H一定时,a越小,则t越长,这时测量出时间t的误差越小。

因此实验要求小钩码的质量m要比重锤的质量M小很多,主要是为了使重锤1下落的时间长一些,选项B正确。

(3)由于摩擦阻力的影响,会产生系统误差,可利用平衡摩擦阻力的方法,平衡摩擦力,其方法为在重锤1上粘上橡皮泥,调整橡皮泥的质量使轻拉重锤1时能观察到其匀速下落。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m)g-Mg=(2M+m+m0)a①

又有H=at2②

联立①②解得g=。

2.(2018·山东菏泽统考)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以及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

(1)“探究物体运动时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以及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测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则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15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两同学各取一套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设小车的质量均为m,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之间的关系时,分别得到如图丙中①、②两条图线,则图线的斜率为,甲、乙用的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关系为μ甲大于μ乙。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 

(1)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T=0.1s,由图乙知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Δx=0.15cm,根据Δx=aT2得小车的加速度a==m/s2=0.15m/s2。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得a=-μg,可知图线的斜率为;纵轴截距的绝对值为μg,由图线可知μ甲g>μ乙g,所以μ甲>μ乙。

3.(2018·陕西榆林一模)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的关系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放置的气垫导轨上有一质量为M的带有方盒的滑块,气垫导轨右端固定一定滑轮,细线绕过定滑轮,一端与滑块相连,另一端挂有6个钩码,设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m,且M=4m。

(1)用游标卡尺测出滑块上的挡光片的宽度,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宽度d=0.520cm。

(2)某同学打开气源将滑块由静止开始释放,滑块上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则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若每次实验时将1个钩码移放到滑块上的方盒中,且移动后都从同一位置释放滑块,设挡光片与光电门间的距离为L,细线端所挂钩码的个数为n,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测出多组数据,请在图丙中绘出n-图象。

[答案] 

(4)绘出n-图象后,若图线斜率为k,则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为(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解析] 

(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5mm,游标尺读数为0.05×4mm=0.20mm,则最终读数为5.20mm=0.520cm。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

(3)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根据v2=2aL得2=2aL。

因为a==,联立解得n=·,则n-图

象是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

(4)图线的斜率k=,解得g=。

4.(2018·河北邢台模拟)某同学探究“钩码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绕过定滑轮及光滑的动滑轮将滑块与弹簧测力计相连。

实验中保持钩码的质量不变,在滑块上增加砝码并进行多次测量,每一次滑块均从同一位置P由静止释放,滑块在钩码带动下向右运动,此过程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用弹簧测力计测得钩码受到的重力为G,用刻度尺测得P与光电门间的距离为s,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滑块上挡光片的宽度为d。

(1)实验中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2)钩码的加速度大小a=(用含有d、t、s的表达式表示)。

(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下列图象中最符合本实验实际情况的是A。

[解析] 

(1)本实验中要验证质量一定时钩码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钩码无关,故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2)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根据v2=2a′s可得滑块的加速度a′==,则钩码的加速度a=a′=。

(3)对钩码有G-2F=ma==·,即=(G-2F),则A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