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1577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docx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中

幻灯片1

 

第五章(中)

 

幻灯片2

 

约翰•盖伊(JohnGay,1685-1732):

《乞丐之歌》(TheBeggar’sOpera,1728)

幻灯片3

 

一切行动全都出于经济动机。

“选对时机,用得恰当,钱就无

所不能。

 

幻灯片4

少女犹如是原矿,

含金虽多无人知,

直到一日入币厂,

检验加印见足赤。

妻子好比纯金币,

上刻夫君的名号;

买进卖出通彼此;

户户家家不可少。

 

幻灯片5

 

《乞丐之歌》:

这是个利令智昏的时代,

是“钱”成为中心、一切最终归结为“钱”的

时代。

“南海骗局”以最充分、最戏剧性的

荒诞形式向世人宣告这一时代的来临。

 

幻灯片6

二、斯威夫特与《格列佛游记》

 

乔纳森·斯威夫特

JonathanSwift

1667-1745

讽刺大师

幻灯片7

 

“后南海”时代的爱尔兰生活

《格列佛游记》

Gulliver’sTravel,1726

这是一部社会讽刺小说,

是一部“丑陋的英国人”。

 

幻灯片8

 

常常被放置在育儿室,当作儿童文学。

但小说的童话性是局部的特征,

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其灵魂。

幻灯片9

《格列佛游记》共分四卷,通过一个英国

医生格列佛航海飘流到一些幻想国度的奇异

经历,对英国社会状况进行影射和讽刺。

“利立浦特游记”-小人国

“布罗卜丁奈格游记”-大人国

“拉普他、巴尔尼巴比、格拉那格、

格鲁伯杜德雷伯、日本游记”

“慧因国游记”

 

幻灯片10

 

利立浦特国至高无上的皇帝,举世拥戴、

畏惧的君主高尔博斯托·莫马兰·爱夫拉姆·

格尔迪洛·舍芬·木利·乌利·古,领土广被五千

布拉斯鲁格(周界约有十二英里),边境直

抵地球四级。

谄上欺下、狭隘狂妄、嫉贤妒能、贪得无厌

“人类的劣根性”

 

幻灯片11

 

不管是用还是攒,都是越多越好,没有

够的时候,因为它们天性如此,不是奢侈浪

费就是贪得无厌。

 

富人享受穷人的劳动成果,穷人和富人

的比例是1000:

1

幻灯片12

 

怎样搬弄文字设法证明白的是黑的,

黑的是白的。

 

一只受人雇佣、杀人不眨眼的耶胡,它

杀死自己的同类越多越好。

它们贪婪、欺骗、

偷盗、说谎、奉承、赌博、卖淫、诽谤……

幻灯片13

 

多数居民必然会无以为

生,只好靠讨饭、抢劫、偷盗、

欺骗、拉皮条、作伪证、谄媚、

教唆、伪造、赌博、说谎、

奉承、威吓、包办选举、

滥写文章、星象占卜、下毒药、

卖淫、假充虔诚、诽谤、

自由思想以及种种类似的

事情来餬口度日。

 

金钱和欲望

幻灯片14

 

好比这么说吧,一群海盗遭遇了一阵莫名的大风暴,

最后,一个小伙子在中桅上发现了大陆,他们便上了岸,

大肆抢劫杀掳;他们看见了一个手无寸铁的民族,受到

了对方的友善接待,他们给该国取了一个新名字,他们

以国王的名义正式占有了它,并竖起了一块腐烂的木板

或是一块石头以作纪念,他们杀害了二三十个土著人,

用强力带走了两三个土著人,将他们作为样本带回祖国,

并为他们求得了国王的宽恕。

这样该国国王就依据神圣

权力的名义开始获得了一个新国土。

一等机遇来临就赶

紧派出船只前往那儿,当地土著或被驱逐或遭杀戮,他

们的国王遭到严刑拷打,逼他们交出金银财宝,还对惨

无人道和种种烧杀奸淫的行为下了一道全无罪的赦令,

大地给它的居民的血浸透,而这样一支该诅咒的、进行

这种征战的、雇佣来的屠夫军队是一个现代的殖民帝国

派出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一个崇拜图腾的野蛮民族,给

他们带去文明。

 

幻灯片15

笛福笔下的鲁滨孙肯定了资本主义文明,

而斯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却对英国社会作了讽

刺和否定。

《格列佛游记》在艺术上的特点,是以幻

想的方式创造了一个个童话世界,同时又用这

个童话处处来影射、针砭英国时弊。

从小说类

型上说,《格列佛游记》也是一部流浪汉小

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自述经历的叙述方法。

 

幻灯片16

讽刺者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他所讽刺

的社会的文化产物,因此,便蔓延出一

种绝望。

因为,对于置身其中而又看不

到有生气的替代方式的人来说,逃脱或

改变这种可悲的“耶胡”生存方式是极为

渺茫的。

 

幻灯片17

 

如果两名男仆中有人喝醉,为此过

失将从他的工资中扣除一克朗。

如果教堂主持(本人)外出,除女仆

外,其他仆人不得离开半小时以上,

违犯者每超过半小时将罚六便士。

如果发现哪个仆人撒谎,

将从他或她的伙食费中扣掉一先令。

 

幻灯片18

三、理查逊与《帕美拉》、《克拉丽莎》

 

撒缪尔·理查逊

SamuelRichardson

1689-1761

书信体小说巨匠

幻灯片19

 

 

Pamela,orVirtueRewarded,1740-1741

幻灯片20

1740年前后,道德改良运动高涨。

中产阶级和清教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主要由他们发起的改良风俗道德的运动不仅

谋求向“上”突进,对统治阶级有所影响,也

广泛地向“下”深入。

学徒:

成为技师、小工场主的必由之路。

仆役:

人数众多,乡下剩余劳动力大量

涌入城市。

 

幻灯片21

写信被看作修养品性、提高自身的

有效途径,由此成为中产阶级道德改良、

自我塑造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幻灯片22

 

 

1740年初版之后几十年,一直是英国的畅销书

幻灯片23

异乎寻常的“帕梅拉热”在很大程度上源自

这部小说对新的道德秩序和政治秩序的展示和

推进。

17世纪革命之后,中产阶级满足于安栖在

传统社会的标志后面,与位居其上的社会权贵

磋商结成意识形态同盟。

在这新话语形成的过

程中,理查逊的小说占有一个中心位置。

 

幻灯片24

帕梅拉不仅是小说人物,还是公共

神话,是浩大道德论战的工具和进行对

话、缔结盟约和展开意识形态战争的象

征符号空间。

 

幻灯片25

在变化中的18世纪英国社会、“家庭

服务”一方面留有封建主奴关系的残迹,

一方面包含新兴雇佣关系。

婚姻更是中产

阶级和上等阶级进行社会战争的首要武器。

小说的情节安排体现了这种权力的斗争以

及某种权力转移。

 

幻灯片26

 

《帕美拉》强调美德有报,让新兴阶级

通过婚姻完成他们的社会梦想,因此它在

很大程度上是一部“交涉商讨之书”,企

图把社会重组的设想和既存的等级秩序愉

快的结合起来。

 

幻灯片27

 

有品德、有教养的灰姑娘美梦成真

灰姑娘式的向上攀升是新兴阶级的社会梦想

幻灯片28

 

《帕美拉》的问世是我们文学史上一个

非常著名的纪念日:

自兹日起,一种新的、

充分发展的、影响极大的女性角色典型出现了。

——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

 

幻灯片29

 

帕美拉的双重性

一方面帕美拉把自己看成

了为所有神圣事物——上帝、

社会、道德秩序以及个人尊

严和价值——而抗争的被迫

害的可怜少女;

一方面她内心也潜藏着隐

隐约约、不可言说的人生“图

谋”。

 

幻灯片30

帕美拉“向上”的人生轨迹与其信仰的天

路历程全线吻合,它不是被描述成实现野心

或欲望不择手段的奋斗,相反却是克服、调

整欲望并追求神恩的过程;不是对秩序的破

坏,而是对秩序的维护与重建。

 

幻灯片31

 

如果我不顾廉耻,他会供养我,直到把我毁了,

直到他变了心;因为据我读到的书上说,即使是坏

男人,老跟同一个人干坏事也会心烦的,会乐于换

换胃口。

那么,可怜的帕美拉就得被赶走,被看作

是被弃的坏女人,人人都会看不起她;而且,活该

如此……因为,不能维护自己的德行的人就只能丢

尽脸面。

幻灯片32

 

菲尔丁:

《莎美拉》

AnApologyfortheLifeofMrs.ShamelaAndrews,1741

幻灯片33

杰维斯太太和我刚刚上床,我们没锁门;要是东家回来

呢——哇!

我听见他正在进门。

您瞧我用的是现在时态,像

威廉斯牧师说的。

现在他上了床,在我们两人之间,我们都

装睡,他把手偷偷伸到我的胸口,我假装在梦中抓住了他的

手,还把它紧紧地贴在自己身上,然后就假装醒了过来。

——我一看见他就冲杰维斯太太大叫大喊,她也假装刚刚醒

来;我们都开始动弹,她大呼小叫,我狠抓猛挠。

用够了我

的手指头……我就装作晕了过去。

 

幻灯片34

Plot-strategy

“我本来想靠自己的身子捞小钱。

但现在我打算

靠自己的没德发大财。

在菲尔丁笔下,莎梅拉这样野心勃勃的暴发户

最可怕的地方还不在于诡计得逞、爬上高位,而在

于她摧毁了等级秩序的同时使礼崩乐坏。

 

幻灯片35

同一个故事在不同作者笔下被讲述

成了大相径庭的故事,这证明了叙事的

“真实”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组织文本的

头脑。

adifferentlight

 

幻灯片36

 

 

ClarissaHarlowe,1747-1748

幻灯片37

 

《克拉丽莎》是一部

极为丰富、极为复杂的

小说,提供了几乎是无

限的思考和阐释的机会。

从文学史和小说文类

发展史的角度看,理查逊

和他的《克拉丽莎》是一

个决不能忽略的承前启后的里程碑。

 

幻灯片38

时髦婚姻

 

幻灯片39

一部把个人主义发挥到悲剧的

极端的小说

克拉丽莎的抗争

拉夫雷斯们的追求

极端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在很大程

度上毒害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纽带,

造成所谓的“不安全感”,生出追求成

功和社会尊敬的强烈心理需要。

然而,

这种以占有为目的、以竞争为基础的

追求不但偏离并掩盖了人的真正的需

要,而且必然进一步伤害个体与他人

的关系,从而导致更疯狂的“追求”而

最终断送了自己的幸福乃至生命。

 

幻灯片40

在小说史上,他的一大贡献是开创

了书信体小说,并且把家庭生活引入到

英国小说中来,而书信体小说又使他得

以详尽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

他的书

信体小说对卢梭的《新爱洛绮斯》和歌

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都产生了巨大

影响。

 

幻灯片41

四、菲尔丁与《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

 

亨利·菲尔丁

HenryFielding

1707-1754

全景小说的开创者

Panoramicnovel

幻灯片42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

TheHistoryofTomJones,AFoundling,,1749

幻灯片43

一部描写18世纪英国社会生活的

散文史诗。

其规模之宏大,所反映生

活之丰富多采,在英国小说史上都是

空前的。

“散文体滑稽史诗”

thecomicepicinprose

 

幻灯片44

 

18卷三部分

“天堂府”:

20年,

奥尔华绥

旅途:

18天

伦敦:

1年,

假面舞会、监狱

小说布局极为严整、均衡;

三类地点之间的差异和对照

十分鲜明,并且寓意深远。

 

幻灯片45

 

这部小说的全景式描写既构

成一个黑白分明的寓言,又远远

比这个寓言复杂丰富,甚至包含

大量与之冲突的内容和信息。

 

幻灯片46

 

“天堂府”:

无可挑剔的美好

基督教家园。

城市:

心绪不宁、

急功近利、奢靡腐败、

罪孽丛生的地方

Polis–Police

路途:

无限多的岔路、

可能性和风险组成的

空间。

 

幻灯片47

 

菲尔丁的道德观:

道德决不是根据公众舆论而对

本能进行压抑的结果,道德本身乃

是一种向善或仁爱的自然的倾向。

菲尔丁的文学观:

作家是读者的导游。

 

幻灯片48

 

这个导游不满于带领我们进入故

事,而要解释在那里发生的一切。

这种作者的干预,某种程度上也

损害了叙述的真实性。

 

幻灯片49

五、感伤主义、哥特小说

 

感伤主义(Sentimentalism)

夸大感情的作用,细致描写人物的心情和不

幸遭遇,以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

作家有时放任个人情感,沉溺于感情世界,

脱离现实,甚至抒发个人对人生、死亡、黑夜和

孤独的哀思,因而作品往往充满失望的情调。

一些作品中,感伤主义作家则表现出对受压迫的

百姓的疾苦的怜悯,具有人道主义思想。

 

幻灯片50

 

劳伦斯·斯特恩

LaurenceSterne

1713-1768

《项狄传》

绅士特里斯川·狄项之生平与见解

TheLifeandOpinionsofTristramShandy,

Gentleman,1759-1767

《感伤的旅行》

ASentimentalJourney,1768

 

幻灯片51

 

哥特小说(GothicNovel)

Gothic:

泛指中世纪的西罗马帝国时代

Novel:

新颖的,新奇的

这种小说多以中世纪的城堡、修道

院、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描写由于为了

满足个人情欲或争夺财产而引起的迫害、

谋杀等笼罩着神秘恐怖气氛、具有怪诞

紧张情节的不同寻常的故事。

 

幻灯片52

 

华尔浦尔

《奥特兰托城堡》

贝克福德

《哈里发沉沦记》

拉德克利夫夫人

《奥多芙的神秘》、《意大利人》

马修·格雷戈里·刘易斯

《僧侣》

玛丽·雪莱

《弗兰肯斯坦》

 

将他者幽灵化,

虚化外在现实,

标志着浪漫个人主义思想的兴起:

一种新的感情结构,

一种新的人际关系模式,

一种有关自我和他人的新的现象学。

幻灯片53

推荐书目

 

《推敲自我:

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

黄梅

三联书店2003年版

幻灯片54

 

幻灯片55

一、孟德斯鸠与《波斯人信札》

 

孟德斯鸠

CharlesdeSecondatMontesquieu

1689-1755

启蒙主义思想家、

哲学家、法学家、作家

 

幻灯片56

书信体小说

《波斯人信札》(1721)

“启蒙运动的破晓曙光”

法学著作

《论法的精神》(1748)

 

幻灯片57

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共通的精神,

共通的精神和习俗把精英和群氓联系

起来,但精英能够做到有清楚的概念、

有智力、有理性,而群众心里只有含糊

的感觉和激情的冲动。

精英与群氓之间

的沟通越容易、越完全,群众越能接受

智力与理性,那么这个国家在文化阶梯

上的地位就越高。

 

幻灯片58

二、伏尔泰与《查第格》

 

伏尔泰

Voltaire,1694-1778

弗朗索瓦-玛丽·阿卢埃

Francois-MarieArouet

18世纪法国思想泰斗,

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

“伏尔泰时代”

 

幻灯片59

英国情结

 

《关于英国的通信》1733

(《哲学通信》,1734)

LettersConcerningtheEnglishNation

(LettresPhilosophiques)

 

幻灯片60

介绍英国为的是针砭法国的时弊,

他的英国情结是为了他的法国理想

而生。

 

幻灯片61

查第格

 

故事假托发生在

古代巴比伦。

小说以查第格当

上国王,“国内的政治

以公平仁爱为本”结束,

表现了伏尔泰的推崇

“哲学家国王”的政治

理想。

 

幻灯片62

 

《庄子试妻》

 

幻灯片63

三、卢梭与《新爱洛绮斯》、《忏悔录》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Rousseau

1712-1778

 

启蒙运动的激进派代表

幻灯片64

 

“卢梭透过高尚的灵魂和高贵的

人格表现他身为人类导师的价值”。

——罗伯斯庇尔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国民议会投票

通过决定,把卢梭的遗骸迁葬于法国

先贤祠,“我们在道德、风俗、法律、

情感和习惯方面有益于健康的改善,

应归功于卢梭。

 

幻灯片65

 

他是英雄,是把天火带到人间的普罗米修斯

 

现代教育思想

对自然重新评价

人性本善

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锋

 

幻灯片66

 

《论科学与艺术》(1750)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

《社会契约论》(1762)

幻灯片67

 

《新爱洛绮斯》(1761)

《爱弥尔》(1762)

《忏悔录》(1781、1788)

 

幻灯片68

新爱洛绮斯

 

“激情和美德的小说”

书信体小说,共6卷,

收入163封信

于丽圣·普栾

德·伏勒马

 

幻灯片69

忏悔录

 

全书共两部,回忆了自

出生到1766年之间54年

的生活经历。

“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

将来也不会有人效仿的艰巨工作。

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

地揭露在世人面前。

这个人就是我……”

 

幻灯片70

 

阿卡狄亚之梦

乌托邦

幻灯片71

为了某种从未存在的东西,为了某种只

是他自己的性情及其对悠闲生活的主导欲望

的投射的自然状态,他准备打碎文明生活的

一切形式。

他的计划,实际上是对无限的、

不确定的欲望的沉迷,就是追求一种以想像

作为自己的自由的同谋者的感情的无休止的、

无目的的流浪生活。

 

幻灯片72

 

漫步走过世界,似乎漫步在一个只对自己

有特别的益处的田园生活或迷人的幻象之中。

梦想成了梦魇,陷入一种狂野、混乱的状态,

将自己看成一个阴谋的受害者。

幻灯片73

最终,理想主义者的梦想成了梦魇,他

们陷入一种狂野、混乱的状态,将自己看成

一个阴谋的受害者。

 

幻灯片74

 

“美丽的灵魂”

人性本善

逃避责任

一头被拯救的猪在价值上远远超过一个被压制的世界

幻灯片75

一种新道德:

将美德转变成一种激情的

努力。

不用关注自身改革,因为美丽的灵魂

中不存在善恶冲突,并且只有善,完全不用

考虑自身修正,而要使自己全神贯注于对人

类的改善。

在某种程度上说,每一个拥有这

种新道德的人,都拥有无限地对别人的同情,

同时也无限地专断。

这种同情使得原有的善

恶观发生变化。

 

幻灯片76

 

自私的社会环境,

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造成了恶习的养成。

 

对自我的忏悔变成了对社会罪恶的控诉,

对自己天性的拷问竟成了自我标榜和自我赞颂。

幻灯片77

 

《卢梭与浪漫主义》

[美]欧文·白璧德

孙宜学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