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2042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docx

四年级下册地方传统文化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教材的选择。

在“经典驿站”里,感悟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在“人物长廊”里,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得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

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

在“名声追踪”里,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

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唐诗、宋词、元曲,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四、学生评价:

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参与状况、过程记录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

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

四看教师和同学的评价结果。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认真批改作业,在作业批改中摸清学生的思维规律,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

2、加强课外辅导,课后抓好后进生补救和优生拓宽工作,使学生量力而行。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对待学生有耐心、细心,尽量帮助他们排除困难,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六、业务学习及教学活动安排

1、本学期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业务学习,继续深入学习《和谐高效思维对话》两本教材和《福山区精细化常规管理》中有关教学方面的内容。

2、积极参加各级的教研活动,写好体会。

3、上好每一节课,随时迎接推门听课活动。

4、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书籍,撰写教育教学论文、随笔、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并发表,辅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以取得优异成绩。

七、教改实验课题研究:

继续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操作活动的实践和研究》

2012年2月

全册教材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围绕“怎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的。

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在“人物长廊”里,你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得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

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山山水水。

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悟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17人,经过以前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了解有一定的基础。

而且在前几年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三字经》以及古诗文等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中国文化精髓,积累一定的经典名篇,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大诗人的生平行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开启心智,提升志趣,并通过搜集更多的关于教材的资料的过程中习得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诗词教学进行阅读积累,培育审美情感,培养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我国古代的一些传统工艺,诗词教学的重点在于反复诵读,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难点:

过了解古代的名人志士,引导学生领悟他们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坚定正确的人生信念。

了解齐鲁文化遗产,了解山水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五、教学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六、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共4个单元,27篇课文,本学期教学第三、四单元,分19课时完成。

 

2011年----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授课内容

课时

1

2、20-------2、26

孔府

2课时

2

2、27-------3、04

3

3、05------3、11

孔林

2课时

4

3、12------3、18

5

3、19------3、25

孔庙

2课时

6

3、26------4、01

7

4、02------4、08

长江之歌

2课时

8

4、09------4、15

9

4、16------4、22

巴山蜀水

2课时

10

4、23-------4.29

11

4、30-------5、6

古楚风光

2课时

12

5、7-----5、13

13

5、14-----5、20

吴越音韵

2课时

14

5、21------5、27

15

5、28-------6、3

字谜

2课时

16

6、4------6、10

17

6、11------6、17

画谜

2课时

18

6、19------6、24

19

6、25------7、1

农谚篇

2课时

20

7、2-------7、8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唐诗

1、南园十三首(新授课)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

教学方法:

谈话法、交流法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板书设计:

1、南园十三首

李贺《南园十三首》

 

2、无题(新授课)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李商隐及其《无题》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背诵李商隐的诗《无题》

教学方法:

阅读法、小组交流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无题》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无题》的曲子,学唱。

板书设计:

2、无题

李商隐《无题》

 

3、问刘十九(新授课)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白居易及其《问刘十九》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了解白居易,背诵《问刘十九》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白居易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过这首诗。

2、你还读过白居易的哪些诗?

3、再读古诗《过故人庄》。

板书设计:

3、问刘十九

白居易

《问刘十九》《过故人庄》

 

4、塞上听吹笛(新授课)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高适及其《塞上听吹笛》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背诵古诗《塞上听吹笛》

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交流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高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3、欣赏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板书设计:

4、塞上听吹笛

高适《塞上听吹笛》

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教学后记及反思: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新授课)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岑参及其《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背诵古诗《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教学方法:

阅读法、交流法

教学准备:

搜集边塞诗人岑参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岑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颀《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板书设计: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宋词

1、生查子(新授课)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欧阳修及其《生查子》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重难点:

背诵欧阳修的《生查子》。

教学方法:

讨论法、阅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欧阳修。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崔护《题都护南庄》

3、找欧阳修其他的诗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

1、生查子

欧阳修《生查子》

 

2、望江南(新授课)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苏轼及其《望江南》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重难点:

背诵古诗《望江南》。

教学方法:

阅读法、交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苏轼。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还知道抒发思乡情怀的古诗词。

3、写一首小诗赞美一下自己的家乡。

板书设计:

2、望江南

苏轼《望江南》

 

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新授课)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辛弃疾及其《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重难点:

背诵古诗《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

教学方法:

背诵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辛弃疾。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搜集辛弃疾其他的作品。

3、搜集辛弃疾抗金爱国的故事。

板书设计:

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

 

4、诉衷情(新授课)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陆游及其《诉衷情》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重难点:

背诵古诗《诉衷情》

教学方法:

交流法、阅读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陆游。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搜集其他爱国诗人的作品。

3、搜集和陆游同年代的诗人。

板书设计

4、诉衷情

陆游《诉衷情》

 

5、扬州慢(新授课)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姜夔及其《扬州慢》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重难点:

背诵古诗《扬州慢》

教学方法:

阅读法、交流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姜夔。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3、背诵。

板书设计:

5、扬州慢

姜夔《扬州慢》

 

元曲

1、寿阳曲·渔村夕照(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本课内容。

2、学习作者如何对景物进行描写。

教学重难点:

同目标

教学方法:

阅读法、交流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课文,了解元曲。

二、合作新授

1、经典回放

读诗,理解意思。

2、温馨点击

读诗,了解诗人马致远。

3、活动广角

背诵《渔村夕照》,再画一幅渔村夕照图。

4、成长阶梯

活动中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根据要求在ABC上画小红旗。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1、寿阳曲·渔村夕照

马致远《渔村夕照》

 

2、南仙吕傍妆台·无题(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本课内容。

2、学习作者忧国忧民、关爱边关将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忧国忧民、关爱边关将士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讨论法、交流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马致远《寿阳曲·渔村夕照》这首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开先的《南仙吕傍妆台·无题》这首诗。

二、合作新手

1、经典回放

(1)、读诗:

范读、领读、自读、指读

(2)、理解诗意

读诗,理解诗意

2、温馨点击

了解诗人李先开

3、活动广角

找出自己欣赏的诗,写下来读一读。

4、成长阶梯

总结自己活动中的表现

板书设计:

2、南仙吕傍妆台·无题

马致远《寿阳曲·渔村夕照》

李开先《南仙吕傍妆台·无题》

 

4、人物长廊-蔡文姬(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本课内容。

2、学习蔡文姬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

理解本课内容,学习蔡文姬的贡献

教学方法:

交流法、回顾整理法

教学准备:

搜集蔡文姬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人物剪影

课件简介蔡文姬,学生了解。

二、合作新授

1、经典回放

(1)《悲愤诗》是蔡文姬的代表作之一,此诗被称为“感伤乱离,追怀悲愤”的自传体叙事诗。

(2)读《悲愤诗》

(3)理解诗的意思

小组讨论完成。

2、温馨点击

了解诗的意义

3、活动广角

说说蔡文姬诗的感想

4、成长阶梯:

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4、人物长廊-蔡文姬

《悲愤诗》是蔡文姬的代表作之一,此诗被称为“感伤乱离,追怀悲愤”的自传体叙事诗。

 

5、陶渊明(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本课内容。

2、学习作者热爱生活,更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本课内容。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向学生介绍陶渊明,学生了解。

二、合作新授

(一)、理解诗意

1、欣赏的是陶渊明的一篇辞赋《归去来兮辞》。

2、读《归去来兮辞》

3、理解诗的意思。

(二)、温馨点击

了解有关陶渊明的知识。

(三)、活动广角

1、读一读《陶渊明弃官归隐》

2、有感情的朗读《归去来兮辞》

(四)、成长阶梯

根据活动中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5、陶渊明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李白(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本课内容

2、学习李白诗人的伟大胸怀和对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的崇高思想。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本课内容,了解李白。

教学方法:

交流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了解诗歌的发展及其具有典型性的诗人。

二、合作新授

(一)、学习李白的两首诗:

1、读《上李》《春夜宴桃花园序》

2、理解诗意。

(二)、温馨点击

了解李白的生平

(三)、活动广角

1、读一读《李白上当》这篇短文

2、读诗《赠汪伦》

3、交流李白的作品

(四)、成长阶梯

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6、李白

 

第三单元、名声游踪

8、三孔

1、孔府(新授课)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孔府。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孔府,对孔府有进一步的认识。

了解杜甫的主要特点

教学方法:

讲解法、查阅资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孔庆镕诗《五柏抱槐》、李隆基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府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李东阳撰写、的对联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2、有感情的朗读《秋兴八首》(其一)!

3、了解杜甫草堂。

4、查阅资料,了解杜甫诗歌的主要特点。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1、孔府

孔庆镕诗《五柏抱槐》

李隆基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2、孔林(新授课)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孔林。

教学重难点:

欣赏张说诗《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了解有关孔林的典故。

教学方法:

欣赏法、交流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张说诗《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林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思堂上诗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孔林的典故。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2、孔林

张说诗《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3、孔庙(新授课)

教学目标:

欣赏乾隆皇帝及郭沫若诗句,对孔庙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孔庙。

教学方法:

欣赏法、分组交流法

教学准备:

搜集郭沫若诗句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乾隆皇帝及郭沫若诗句。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庙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与同组的同学说说金声玉振坊图和文的关系?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3、孔庙

乾隆皇帝郭沫若

 

9、长江

1、长江之歌(新授课)

教学目标:

使学生对长江有一个整体印象。

教学重难点:

欣赏杨基诗《长江万里图》、李之仪词《卜算子》

教学方法:

背诵法、欣赏法、交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杨基诗《长江万里图》、李之仪词《卜算子》。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李之仪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李之仪的《卜算子》?

2、学唱《长江之歌》。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1、长江之歌

杨基诗《长江万里图》李之仪词《卜算子》

2、巴山蜀水(新授课)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长江上游诗。

了解长江上游是巴蜀之地。

教学重难点:

欣赏赞美三峡的诗《渡荆门望楚》(唐陈子昂)、《上三峡》(唐李白)。

教学方法:

阅读法、欣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了解长江上游是巴蜀之地。

欣赏赞美三峡的诗《渡荆门望楚》(唐陈子昂)、《上三峡》(唐李白)。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

欣赏陈毅诗句。

三、活动广角。

1、对照地图查找三峡景区。

2、了解流来观的图片及对联。

3、整理描写三峡的古诗文。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2、巴山蜀水

长江上游巴蜀之地

三峡的诗《渡荆门望楚》(唐陈子昂)《上三峡》(唐李白)

 

3古楚风光(新授课)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长江中游的名胜。

教学重难点:

欣赏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

教学方法:

交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两首诗词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

2、写下《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朗读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3古楚风光

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

4吴越音韵(新授课)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长江下游。

教学重难点:

欣赏赵维烈《南乡子登燕子矶》、杨慎《临江仙》,对万里长江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方法:

欣赏法、评论法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赵维烈《南乡子登燕子矶》、杨慎《临江仙》。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万里长江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诗配画。

2、搜集三首与南京、扬州、镇江这三处地方有关的古诗词并朗诵给同学和老师听。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4吴越音韵

赵维烈《南乡子登燕子矶》杨慎《临江仙》

第四单元艺术乐园

10谜语

1字谜(新授课)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字谜的特点、组成形式,培养对字谜的兴趣。

搜集部分字谜。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字谜的特点、组成形式。

教学方法:

讲解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搜集谜语、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艺海拾贝

猜两个谜语

有水有田方有米添人添口便添丁(潘何)

兵书三卷桥边授忍字百篇家内藏(张)

二、温馨点击

阅读品味,了解关于谜语的知识

三、活动广角

1、试猜字谜

三星斜带一钩月(心)雁阵三行,时斜时横(丛)

点水蜻蜓款款飞(汗)驴高栏低(骗)

2、搜集字谜,互相考一考

板书设计

1字谜

三星斜带一钩月(心)雁阵三行,时斜时横(丛)

点水蜻蜓款款飞(汗)驴高栏低(骗)

 

2画谜(新授课)

教学目标:

使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