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2306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

安驾庄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备课

第三单元第1课时

课题

角的认识

课型

新授

执笔人

张安小学马海廷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

重点

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来建立清晰的概念.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教学

难点

通过教学认识角,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教具

准备

自制角

学具

准备

自制角

教学

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第1页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活动程序与活动展示

关注要点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繁忙的工地上,五台挖掘机在紧张的工作着,铲斗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角……

师: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1:

画面上有5台挖掘机。

生2:

工人叔叔工作非常繁忙,非常辛苦。

生3:

铲斗臂上形成了很多角。

生4:

铲斗臂上的角不一样大。

……

师:

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她已经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了!

师:

铲斗臂在工作的时候,能形成什么样的角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角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平角、周角

1、学生做各种活动角。

师:

老师课前让大家准备了活动角,请大家把活动角的两边重合,一边不动,另一条边开始转动,就可以得到一个角。

然后把你得到的角沿边画下来。

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折的是什么角。

(小组交流):

师:

哪组的同学愿意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折的角?

2、小组汇报交流

师:

展示你们折的角,并告诉同学们它的名称。

(学生已经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很容易说出名称。

个别学生可能还会说出平角和周角。

3.分类。

师:

这么多角,看起来太乱了,能不能把他们分类整理一下呢?

(小组活动):

师:

把你们小组折的角放在一起,分分看。

(一组同学在台上分)

师:

你们是怎么分的?

为什么?

(学生上台展示)

生1:

我们把直角分为一类,把锐角分为一类,把钝角分为一类。

师:

这位同学分的非常合理,有不同意见吗?

(个别学生可能会按平角和周角分类,如果说不出,教师再启发、演示。

4、认识平角。

师:

手拿一个活动角,从两边重合开始,一边不动,另一条边怎样转动,当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问:

师:

这是角吗?

为什么?

生1:

是,因为他仍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

我认为不是角,因这里是平平的,不尖了。

生3:

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生4:

那么请问你看到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了吗?

角还可以怎样形成?

师:

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他能自觉运用已经学过的角的定义来解决今天的问题。

还有不同意见吗?

师:

(演示平角的形成过程)同学们请看,这个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平角。

(板书)(画平角):

师:

好,跟着老师画平角。

(示范平角的画法)。

5、认识周角。

师:

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做个游戏:

⑴老师先说出一种角,你们利用活动角转出这种角:

开始!

锐角!

直角!

钝角!

⑵老师转动活动角,你们说出它的名称。

开始!

师:

(老师转动一周,两条射线重合),这是角吗?

为什么?

生1:

我认为是,从刚才的讨论中我发现这个图形也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形成的,而且是旋转了一周,所以,我认为是角。

生2:

我认为不是,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而这里只有一条射线,所以不是角。

生3:

我补充,因为这两条射线重合了,其实是有两条射线的。

师:

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

请看大屏幕,这是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一周组成的图形,我们给它叫周角。

(板书)

(画周角):

师:

好,跟着老师画周角。

(示范周角的画法)

从挖掘机工作的生活场境入手,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角,从而来复习角的知识,进一步研究角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养成注意观察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习惯。

 

所有角的定义都是规定的,如果只是告诉学生这些角的定义,学生有可能记得很牢,但是缺乏必要的体验,肯定没有深刻的印象。

这里以操作体验为主让学生在复习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基础上认识平角和周角,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

 

先让学生作出各种活动角,故意给学生造成一种“视觉混乱”的局面,激发学生探究新知。

 

认识平角和周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相互碰撞,使整个辩论过程成为学生认真思辨、积极探索和自我建构的过程,也力图教给学生从角的定义出发分析问题的方法。

第2页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活动程序与活动展示

关注要点

(二)角的表示方法:

师: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角,角应该怎样表示呢?

谁有好方法?

(两生上台板演)

师:

角可以这样表示:

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

通常用符号“∠”表示。

记作“∠1”(或“∠2”等)。

读作“角一”

(三)探索三种角的关系

师:

直角、平角、周角这三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请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研究一下。

(小组汇报):

师: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

生1:

我们发现:

平角是直角的2倍

生2:

周角是直角的4倍

生3:

周角还是平角的2倍

师:

同意吗?

(学生都点头同意,师板书)

三、回归生活

1.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师:

现在我们来看看铲斗臂在工作时都形成了哪种角?

2.找出身边的各种角

师: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角吗?

(生举例)

3.播放生活中的各种角

师: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角,(生活中的角画面:

斜拉桥、路灯、篮球架、滑梯、起重机、各种扇子、自行车等等)

师:

看到生活中这么多的角,你想说什么?

生1:

角有很多用处

生2:

生活离不开角

生3:

角的作用很大

生4:

学数学很有用

 

学习角的表示方法,放手让学生先动脑想,给学生留下一定的空间。

教师再演示角的表示方法,学生印象很深刻。

 

在研究学习中对于平角、周角的认识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和对活动角的操作来感受两种特殊角的形成,我感觉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的形成过程比较自然,并变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的很好把握。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宗旨,学生在认识了各种角以后,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从生活中找各种角,激发出学生到生活中找角的欲望和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积极性。

第3页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活动程序与活动展示

关注要点

四、总结

师:

同学说的真好!

是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角,书包里、教室里、家里、校园里、上学的路上……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角,角的世界丰富多彩,角的知识奥妙无穷,就像大海,我们学的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到知识的海洋里去遨游吧!

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一、什么是角

二、角的画法

三、角的分类

教学反思:

第4页

安驾庄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备课

第三单元第2课时

课题

角的度量

课型

新授

执笔人

张安小学马海廷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结合实例,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并能用三角板画30。

、45。

、60。

、90。

度的角。

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学习角的知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能够自觉运用角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角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重点

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并能用三角板画30。

、45。

、60。

、90。

度的角。

教学

难点

能够自觉运用角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角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

准备

量角器

学具

准备

量角器

教学

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第1页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活动程序与活动展示

关注要点

一、情景引入,引发知识冲突,引出“度”

第一次情境引入:

小丸子和花轮同学各画了一个角,争论谁画的角大?

你们能帮着想个办法吗?

 

第二次情境引入:

出示挖掘机工作时的情境。

谈话:

挖掘机的“长臂”组成的角都不一样,挖掘机的高度和“长臂”的的长度都可以用尺量,用米等长度单位来表示,那么用什么度量角?

用什么单位表示角的大小呢?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度量单位

分小组讨论、汇报。

谈话:

大家说得对不对?

下面听小电脑博士的介绍。

认识10角:

(多媒体)出示一个圆,分成360份,然后分为二个半圆,把这样的一个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对的角度就是1度角,在不同位置着色闪动。

而度就是角的大小单位,通常我们用10表示1度。

(展示10100 200 900角。

问:

100由几个10组成?

如果一个角由90个10组成是几度的角)为了方便,又从左边开始标数字。

演示10100 200900角。

板书:

10=1度

2、认识量角器

谈话:

刚才我们已经把一个半圆分成180等份,就得到这样的一个圆形,请同学们想一想,它和那个学习用品比较像-------量角器

(1)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对量角器的认识。

(2)学生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利用学生熟悉并喜爱的人物,吸引、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如重叠、剪、利用三角板或活动角等)直观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

 

让学生能够形象地理解度,建立起1度角的概念、大小

 

充分认识了量角器,为下面的度量打好基础。

 

第2页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活动程序与活动展示

关注要点

(3)说说你的发现,有疑问也可以小组讨论解决。

(4)小结(课件演示或用教具演示)

①半圆的圆心是量角器的中心。

②内圆的数字称为内刻度线,外圆的数字称为外刻度线。

③以右边的00为起点,起点处的00这条刻度线是内刻度00的刻度线。

同桌相互操练。

3、角的度量

出示60度角。

那么怎样来量角的大小呢?

(1)自学尝试。

A、边自学书上第35页上半部分的内容,边自己也学着量一量。

B、量的时候想一想,你量角的步骤是怎样的?

C、最后把量角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如果你有疑问,也可以在小组中提出,大家一起来解决。

(2)指名汇报,教师演示。

(3)提醒注意:

由于量角器有两圈刻度,读刻度时,要根据测量角的方向选择合适的刻度。

(4)点拨。

编儿歌板书:

量角的步骤:

点对点边对边找零度认刻度

4、角的分类及各种角间的关系

(1)量一量下面各角的度数,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直接在书上量,并填在书上)

(2)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全班反馈总结。

谈话:

刚才我们学习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你喜欢这些角吗?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把它们画出来,再用量角器验证。

(展示生画的角)

5、画角

谈话:

给你一个角的度数,你能画出来吗?

(1)尝试画一个40度的角。

(2)小组内交流画法。

(3)总结画角的方法,课件演示。

(4)再练习画几个角。

 

抓住关键字眼,编儿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量角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的逻辑联系,通过角的度量对角进行分类,这样使学生既巩固了角的度量方法,又对角的分类及各种角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为后面学习三角形的分类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页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活动程序与活动展示

关注要点

三、全课总结

谈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何收获?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量角的步骤:

点对点边对边找零度认刻度

直角是90度

平角是180度1平角=2直角

周角是360度1周角=2平角

锐角<90度90度<钝角<180度

教学反思:

结合实例,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并能用三角板画30。

、45。

、60。

、90。

度的角。

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学习角的知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能够自觉运用角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角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4页

安驾庄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备课

第三单元第3课时

课题

P35-38练习

课型

练习

执笔人

张安小学马海廷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巩固周角、平角、直角、锐角、钝角的关系。

2.练习画角、量角。

3.能够自觉运用角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角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重点

分清各种角,会画、量角。

教学

难点

分清各种角,会画、量角。

教具

准备

量角器

学具

准备

量角器

教学

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第1页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活动程序与活动展示

关注要点

1.让学生自己做1——4题,师巡回指导。

2.教师重点指导5、10、11、12题。

(1)让学生说出边与角的关系,说明: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但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

(2)用两副三角板画角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做进一步的指导,演示给学生看。

3.第12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1)学生动手,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

提问:

折出的角是什么角?

量一量这个角有多少度?

再对折,成了多少度了?

补充练习:

第2页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活动程序与活动展示

关注要点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所组成的图形,这一点是角的(  ),两条射线是角的()。

2、通过一点可以作(  )条直线,两点之间可以作()条线段,从一点出发可以作()条射线。

3、角的大小与()有关。

4、我们学过的角有()、()、()、()和()。

5、3点整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度,是()角。

6、钟面上()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7、一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8、已知∠1+∠2=125°,∠2=35°,那么∠1=()。

9、∠1与46°的和是一个直角,∠1=()度。

10、如果∠1是∠2的3倍,∠1=96°,那么∠2=()。

二、判断正误.

(1)直角总是90°.

(2)锐角都小于90°.

(3)大于90°的角叫钝角.

(4)钝角都大于90°.

五、计算下面图形中角的度数。

1、已知∠1=75°,

∠2=∠3=∠4=

第3页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活动程序与活动展示

关注要点

总结.

你的收获有多大?

板书设计:

练习课

教学反思:

第4页

安驾庄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备课

第三单元第4课时

课题

三角形的认识

课型

新授

执笔人

张安小学马海廷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在观察、操作、讨论等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索问题。

3.通过学习和欣赏图形,感受图形美,能用三角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

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

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具

准备

三角形模型、木棒

学具

准备

长度不等的木棒

教学

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第1页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活动程序与活动展示

关注要点

一、导入

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三角形,我们还去工地上看一看。

 

二、合作探索

1.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从塔吊上你能找到那些图形?

(三角形)

刚才大家找出这么多三角形,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进一步观察一下,这些三角形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明确:

它们都是三条线段围成的,它们都有三个角,都有三个顶点.

 

2.教学三角形的特性.

我们学习的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像自行车的车架、房梁架等.为什么要用三角形的呢?

我们来做一次实验.

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框,让同学们拉一拉.

 

引导学生概括:

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可以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第2页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活动程序与活动展示

关注要点

先拉五边形木框.(变形)

再拉四边形木框.(变形)

后拉三角形木框.(拉不动,三角形不变).

提问:

通过三角形木框拉不动,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明确:

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固定,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固定不变了.因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用到三角形的特性吗?

(椅子腿松动了,可以固定一个三角形铁架)

我们已学过三角形,你能举例说出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吗?

(红领巾、三角板、小红旗等)

3.结合复习题,思考讨论:

1三角形是几条线段围成的?

2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4.巩固概念.

①找一找,哪些是三角形?

(投影)

②用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句话对不对?

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强调,看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要从两方面看:

一是看只有三条线段,二是要看是否围成的封闭图形.

 

第3页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活动程序与活动展示

关注要点

三.巩固反馈

1.说说三角形的意义、特征.

2.三角形有什么特性?

3.判断题:

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四)作业

课本43页第1、2题。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一、三角形的概念

二、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反思:

第4页

安驾庄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备课

第三单元第5课时

课题

三角形三边关系

课型

新授

执笔人

张安小学马海廷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并应用该关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2、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去探求真理的志向,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

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三边长度关系。

教学

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三边长度关系。

教具

准备

小木棒

学具

准备

小木棒

教学

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第1页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活动程序与活动展示

关注要点

一、谈话激疑,诱发探究欲望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能说说什么叫三角形?

(屏幕显示: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你认为这句话中最重要的是哪个词?

什么叫“围成”?

2、那么是不是说,只要给你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师:

请同学们各自在小组内选一套小棒验证一下(要求三根小棒首尾相接。

这些小棒的长度是任意的,有的不能摆成三角形)。

师:

通过摆小棒验证,你有什么发现?

汇报:

有的组选用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的组则不能。

3、对于大家摆的结果,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有的能围,有的不能围?

到底什么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

……)

同学们,我们的疑问,实际上很早以前许多科学家就提出来了。

后来,他们想了很多办法,经过实验探索,终于找出了问题的答案。

今天,我们也来当个小小数学家,一起探索这个问题,愿意吗?

二、猜想探究,揭示三边关系

(一)引发猜想

刚才我们说“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现在如果有六条线段,猜猜能围成几个三角形?

(二)操作验证,揭示三边关系

(1)分组实验:

请四人小组合作,将学具袋里的六根小棒围一围三角形(蓝:

2cm紫:

3cm黄(两根):

4cm

白:

5cm绿:

9.5cm),各组可自行确定验证方法。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可填写以下的《探究报告单》。

(附探究报告单)所选小棒长度>=<能否围成三角形

 

探究,揭示三边关系

第2页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活动程序与活动展示

关注要点

第一次第二次

a=()cma=()cm

b=()cmb=()cm

c=()cmc=()cm

a+b〇ca+b〇c

a+c〇ba+c〇b

b+c〇ab+c〇a

我们发现了

(2)汇报小组围的结果,有什么发现吗?

举例。

归纳总结。

1、小组讨论:

完整地说说什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

2、既然都一样,这里为什么强调“任意”呢?

(课件出示一幅三角形图,边长分别是5厘米、7厘米、9厘米。

)这三条边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你们看,用上“任意”两个字,就把三角形边的关系的三种情况都非常简洁地概括了出来。

多好啊!

但是,判断的时候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

3、总结揭题。

这节课你高兴吗,为什么?

刚才我们当了一回“小小数学家”,探索的就是——三角形边的关系(板书课题)

三、巩固应用,促进能力发展

直觉判断。

①3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6厘米,用它们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15厘米。

()

②任意3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

③用3根长3厘米、4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可以围成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

④有三条线段,其中两条之和大于第三条,那么这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

第3页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活动程序与活动展示

关注要点

四、课堂总结、质疑与学生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和共同探讨,发现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这只是三角形其中的一个秘密,其实它的秘密还有很多,有兴趣的话,我们以后可以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三角形三边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反思:

第4页

安驾庄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备课

第三单元第6课时

课题

三角形的分类

课型

新授

执笔人

张安小学马海廷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三角形,会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在观察、操作、讨论等过程中,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索问题。

3.通过学习和欣赏图形,感受图形美,能用三角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

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三角形,会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教学

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三角形,会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教具

准备

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学具

准备

木棒

教学

方法

探究,揭示三边关系

第1页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活动程序与活动展示

关注要点

一、导入

三角形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有哪些形状呢?

今天继续学习对三角形的认识.

板书课题:

三角形的分类

二、合作探索

(一)教学按角对三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