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2516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

《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docx

高考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

2014年高考(504)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统一考试

高考模拟

2014-05-190112

洛阳市2014学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兽共患病:

来自动物朋友的威胁

   H7N9禽流感的疫情再次拉响了人兽共患病的警笛。

其实这些年人们对人兽共患病并不陌生,从疯牛病到狂犬病,从SARS到禽流感……据统计,全球近10年出现的新发传染病中,75%源自动物或动物源性食品。

伴随着发病率的提高,人善共患病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点问题。

   人兽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是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又相互关联的、对人类和动物同时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类疾病,主要由病毒性、细茵性和寄生虫性等病原体所引起。

   为什么有些疾病人类和动物不会互相感染,而有些疾病就可以跨物种传播呢?

   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景志忠指出,一方面,由于动物物种间以及人类间的遗传及其生物学特性有其差异性即种属特异性,就形成了疲病发生的种间屏障,即不同动物物种或人类有不同的疫病。

而另一方面,由于人类与动物在遗传上十分接近,理论上讲动物发生的瘦病一般都能感染人类,而且遗传关系越近发生疫病的可能性就越大,例如灵长类动物的疫病就易感染人类。

   “科学地讲,物种间屏障仅是一个相对概念,能否突破种间屏障,还与病原体及其生态环境相关。

   由于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千差万别,因此其致病机制各不相同,相当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以禽流感为例,景志忠说,人有人流感,动物有禽流感、猪流感和马流感等,但禽流感的一些亚型能感染人类,如H1N1、H5N1和H7N9。

H1N1之所以能感染人类,原因是病原的核酸有其特殊性,RNA核酸片段中可能含有人的部分片段序列,而且通过了由禽到猪到人类的逐渐演化和适应过程。

   据有关文献记栽,动物传染病有200余种,其中有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另有100种以上的寄生虫病也可以感染人。

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共有250多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90多种,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存在并流行的有40多种。

在我国所列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中,人兽共患病至少有18种。

   近年来,人兽共患病频频暴发。

为何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及动物的健康环境还如此脆弱?

有人说,人类盲目追赶现代化的同时大规模地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使许多原本与世隔绝的病原与人类接触,从而造成了目前的局面。

   节选自《科技日报》(2014年4月10日)

   1.下列关于“人兽共患病”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全球近10年出现了大量的新发传染病,如疯牛病、狂犬病、SARS,禽流感等。

   B.全球近10年出现的新发传染病中,75%属于人兽共患病。

   C.人兽共患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人类被迫为其投入更多的金钱和精力。

   D.H7N9禽流感是一种能对人类和禽类同时造成严重危害的疾病。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种间屏障的存在,并不是所有的动物疾病都会传染给人类。

   B.动物物种间的遗传差异客观上对各物种起到了保护作用。

   C.面对不同的病原体,物种间的遗传差异对各物种的保护效果差别很大。

   D.当今高度发达的科技并没有给人类的健康环境带来任何改善。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灵长类动物的疫病理论上讲一般都能使人类受到感染,形成人兽共患病。

   B.人兽共患病病原的RNA核酸片段中都可能含有人的部分片段序列。

   C.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并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人兽共患病有近40种。

   D.人兽共患病出现的原因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协凋与平衡被破坏,许多原本与世隔绝的病原开始与人类接触。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唐重,字圣任,眉州彭山人。

少有大志。

大观三年进士。

授蜀州司理参军。

先是,朝廷以拓土为功,边帅争兴利以徽赏,皆诱近边蕃夷献其地之不可耕者,谓之纳土,因置州县,所至骚然。

重以其利害白之宰相,因是荐之,召对。

迁吏部员外郎。

金人入京师,或献议远避,重闻卫士语,以告于朝,始定守城之计。

擢右谏议大夫,时宰执各主和战二议,重上疏乞命其廷辨得失。

又言:

“近世不次用人,其间致身宰辅,有未尝一日出国门者。

乞先补外,以为之倡。

”上开纳,而宰相执奏以为不可。

明日,台谏皆得罪,重落职知同州。

金人将及同,重度不能守,乃开门纵州人使出,自以残兵数百守城。

陕西宣抚使范致虚提五路兵勤王,至陕州。

致虚锐于出师,为金将所败,重募人间道走京城归报。

高宗即位,重上疏论今急务有四,大患有五。

欲救此者,宜守祖宗成宪,登用忠直,大正赏刑。

长安谋帅,乃以天章阁直学士知京兆府。

重前在同州,凡三疏上大元帅府,乞早临关中以符众望。

且画三策,又六上疏,皆以车驾幸关中为请,朝廷未有所处。

又乞节制五路兵,俱不报。

金将陷韩城,重度势不可支,以书别其父克臣曰:

“忠孝不两立,义不苟生以辱吾父。

”克臣报之曰:

“汝能以身徇国,吾含笑入地矣。

”及金人入境,重遗书转运使李唐孺曰:

“重平生忠义,不敢辞难。

今关陕又无重兵,虽竭智力何所施,一死报上不足惜。

”及金兵围城,城中兵不满千,固守逾旬,外援不至。

而副使傅亮以精锐数百夺门出降,城陷,重以亲兵百人血战。

战不已,众溃,重中流矢死。

上哀悼之,谥恭愍。

   (节选自《宋史·唐重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开纳          开:

开怀    

  B.重落职知同州       落:

下降

   C.朝廷未有所处       处:

处置    

  D.重遗书转运使李唐孺   遗:

留下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唐重在抗金斗争中的忠义言行的一组是(3分)

①重以其利害白之宰相

②始定守城之计  

③上疏乞命其廷辨得失

④乃开门纵州人使出  

⑤一死报上不足惜  

⑥重以亲兵百人血战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廷扩张疆域,导致当地不安。

边关的将帅为求奖赏,诱骗蕃夷献出他们的土地,禁止他们耕作,趁机设置州县,引起当地人的情绪波动。

   B.唐重直言不讳,论及用人之法。

他认为,近代的用人程序不当,有些身处高位的人,从来也没有到过外地;要求让这些官员先到外地任职。

   C.唐重行事执着,遇事敢于担当。

他在同州时,曾屡次上疏,请求皇帝驾临关中;又请求由自己统领五路的军队,但都没有得到朝廷的答复。

   D.唐重誓死报国,其父深明大义。

在危难之际,唐重在给父亲的信中表示,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自己绝不苟且偷生;他父亲对此深表赞许。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致虚锐于出师,为金将所败,重募人间道走京城归报。

   

(2)欲救此者,宜守祖宗成宪,登用忠直,大正赏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8-9题。

晚次鄂州①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①这首诗作于避安史之乱南下流亡途中。

②估客:

商贾。

③三湘:

本指湘江流域,泛指江南地区。

   8.首联中诗人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颔联中“知浪静”“觉潮生”透露出诗人怎样的心绪?

(6分)

   9.“愁”字堪称本诗的诗眼,从三、四联看,诗人愁的原因有哪些?

这两联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

(5分)

   (三)名篇名句填空。

(6分)

  1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受中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2)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

(白居易《琵琶行》)

  (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

(苏轼《水调歌头》)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沉默者

陈毓

   我表婶对我说,她看见我表叔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表叔,往后五十年,这喜欢都没减去一分。

表婶说,一个女人嫁给啥样的男人,是天注定的。

   沉默一会儿,表婶叹息一般地说,其实你表叔也喜欢我。

   要不他能那样对我笑?

   咋样对你笑?

 

   牙齿那么白!

眼睛那么亮!

一门心思地看着我!

   我表婶就这样对表叔一见钟情。

   表叔呢?

当他得知这个对母亲殷勤备至的女子就是母亲为他挑选的未来媳妇时,他急了,怒了,气了。

他反抗,他即刻返回部队,两年都不回家。

两年,他以为自己扭转了局面,但是,当看见母亲带着那姑娘找到远在新疆的部队,才知道自己的细胳膊拗不过强硬的母亲。

   你和部队首长的女儿自由恋爱啦?

老母亲大声嚷嚷。

首长的女儿咋能不讲道理呢?

咋能仗自己当宫的爹欺压老百姓的闺女呢?

   几句话,就让我那可怜的表叔复员了。

   表叔即刻恢复了农民身份。

   重新挑起扁担,上岭,下河。

表叔沉默得像他的影子。

   母亲看中的姑娘进了门,表叔和没说过一句话的表婶拜天地。

婚礼的气氛热烈,却又怪异。

所有的热情遇上表叔的冷脸,都变潮湿了,试图解读表叔的目光穿不过他的脸皮,没人看见他的心。

他不对生活做一句点评,表叔的沉默又使看他的人心生同情,觉得他是委屈的。

   现在,即便我的表叔是农民了,他和周围的芸芸众生自然区分。

他有见过大世面的气质,连他的沉默,也似乎格外有力量。

他娶的媳妇美、贤惠,但她没惫过几天书,她还是不能和部队首长的女儿比嘛。

   他的老妈,真是糊涂哇。

   我袁奶在二十年后离世时总结表叔的婚姻,她说,你们当初都怨我糊涂,做了糊涂事,你们看我为我儿子挑了一个多好的媳妇;部队首长的女儿,不行的!

   还是说表婶吧。

哪怕爱表叔爱得委屈,表婶却说,表叔是她的命。

一个人,要听命。

表婶从不灰心。

她心劲十足地相信,表叔已经是她的人了,表叔的身与心,迟早也是她的。

急啥?

不急。

   表叔伺候地里的庄稼.格外尽心用力,茄子几行、辣椒几行、豆角几行、大葱几行……列队成行的庄稼阵,挂紫披红,绿意深浓,仿佛精神气十足的兵阵,随时可以正步前进。

能发出嘹亮的呐喊。

表叔只有在看他侍弄的那些庄稼时,目光里盛满无限深情。

   表叔在庄稼地里,表婶早早提一个竹篮来,竹篮里是葱油的煎饼,一碟成菜;另一只手上,是一小罐米粥。

走到地头,表婶向地深处呼喊,开饭喽。

之后表婶坐回到树荫里,目光里波光潋滟,就那样看着表叔,直到表叔走出他的庄稼方阵,走到她的竹篮跟前。

看着表叔吃光喝净,袁婶脸上的满足和欣慰野草都动容。

   黄昏不到,表婶又会走到地里迎接表叔,地有多远,表婶就走多远。

她等地里的表叔在地边的水渠里洗了手,荷上锄头,就跟在表叔身后,腰肢一扭一扭地回家去。

   看见表婶那么夸张地扭腰送胯,旁边的媳妇偷笑,扭得再欢,你的肚子也是平平的,咋不鼓起采?

表婶哪管谁人笑,依然扭哇扭。

   终于表婶的细腰某一天粗壮起来,肚子越来越圆。

   表婶笑眯眯,她修正一句谚语,她说.都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是痴心妄想.我看哪,这癞蛤蟆只要心思用够了,天会落下一只天鹅到癞蛤蟆嘴里。

   新生儿庆满月的那天,表婶第二次看见表叔牙齿那么白、眼睛那么亮的笑。

   这明亮落在表婶心里,使她的心地一片光明。

   婴孩一天天长大,我表叔却变成了另一个孩子,他和女儿一起嬉闹;他手艺精巧地编织各种小猫小狗;他糊风筝,那风筝能飞到白云身边;池放烟灯,烟灯能摇摇摆摆,像是飞进了月宫。

   表婶在表叔的手艺前目瞪口呆,表婶这时想,难怪首长的女儿也爱他。

表婶感叹,自己是一个多有福的人啊。

   现在时间过得似乎格外快,小孩大了,离开家了,漂洋过海去了很远的地方。

现在,那个安静的小院只剩下表叔表婶两个老人,像两只老鸟,半天都不弄出一声扑棱。

   表婶现在走路慢腾腾.表叔呢?

他很久不能自己走路了。

   表叔再走,就走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表婶没有掉泪,她嘴唇翕动,听清她那句话的晚辈复述表婶的话,表婶说的是,死老头子,我可是稀罕了你一辈子。

                              (选自《小说月刊》2014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篇叙述表婶五十年一直喜欢表叔.结尾写表婶说稀罕了表叔一辈子,首尾照应,结构圆合,写尽了表婶一生的辛酸和无奈。

   B.表婶相信天命,认为自己嫁给表叔是天注定的,她要听命,所以她只好听天由命,去真爱着丈夫,对丈夫极尽体贴,无怨无悔。

   C.表婶对于谚语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修正,表现了她为自己的付出换来丈夫爱的回报感到欣慰,同明表现了她对自身价值的肯定。

   D.小说两次写到表叔牙齿那么白、眼睛那么亮的笑,都是从表婶的视角来写的,第一次是表婶的错觉,第二次是表叔真情的流露。

   E.小说讲究修辞,例如“目光里波光潋滟”运用比喻手法,“表婶脸上的满足和欣慰野草都动容”运用拟人和夸张手法,富有文采。

   

(2)小说以“沉默者”为题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中的表婶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4)表叔和表婶的结合,有人说喜多于悲,有人说悲多于喜,你怎么认为?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这些忧郁的碎屑

——回忆沈从文表叔

黄永玉

   从文表叔死了。

他活了八十六岁。

   一切都成为过去。

   表叔真的死了。

   三十多年来,我时时刻刻想从文表叔会死。

清苦的饮食,沉重的工作,精神的磨难,脑子、心脏和血管的毛病……看到他蹒跚的背影,我不免祈祷上苍:

“让他活得长些吧!

   他毕竟“撑”过来了。

足足八十六岁。

   我是特别喜欢从文表叔写的《长河》的。

要写历史,恐怕就是这种“长河”式的历史吧?

我发现这是他与故乡父老子弟秉烛夜谈的第一本知心的书。

   写《长河》的时候,从文表叔是四十岁上下年纪吧?

为什么浅尝辄止了呢?

它该是《战争与和平》那么厚的一部东西啊!

我不清楚从文表叔当时身边有多少纷扰。

他原来是一个即使在唱大戏闹台旁边也能专注工作的人,即使在家里,他也是一人躲在乱七八槽的小屋子里工作,直到发觉可爱的客人进门,才笑眯眯地从里屋钻出来说些彼此高兴的话。

   写《长河》之后一定出了特别的事,令这位很难分心的人分了心。

真可惜。

   沈家一共有三兄弟,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们是这样称呼他们:

沈太娘、沈大满(满是叔叔的意思)、沈二满(从文表叔)、沈三满(得鱼表叔也即是巴鲁表叔)、沈九娘。

   沈家三表叔巴鲁,正名沈荃,朋友称他为沈得鱼。

巴鲁表叔很早就离开凤凰闯江湖远远地走了,好像成为费埔军校三期的毕业生。

好些年之后,巴鲁表叔当了官,高高的个子,穿呢子军装,挂着刀带,威风极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巴鲁表叔在南京国防郝,已经是中将了。

1950年,他真的像在南京说过的不打内战,解甲归田了!

我为他庆幸从火坑里解脱出来的不易。

他还是那么英俊潇洒,谈吐明洁而博识。

他在楠木坪租的一个住处很雅致,小天井里种着美国蛇豆、萱草和两盆月桂。

后来他被集中起来,不久就在展河滩上被枪毙了。

前些日子在家乡听到有关巴鲁表叔被枪毙时的情况一一在河滩上他自己铺上灰军毯,说了一句:

“唉!

真没想到你们这么干……”指了指自己的脑门,“……打这里吧!

……”

   听我的母亲说,我小的时候,沈家九娘时时抱我。

她大眼睛像姑婆、嘴像从文表叔。

照起相采喜欢低着头用眼睛看着照相机。

我觉得她真芙。

右手臂夹着一两部精装书站在湖边尤其好看。

关于她有种种传说。

早年她患了精神分裂症,以后被送回家中,但终归逃不脱悲惨的命运,在困难时期,被饥饿和病魔夺去了生命。

   我青年时代,有个七十多岁的忘年之交,他是当过土匪的造枪铁匠。

他常用手直接从炉膛里把烧红的钢管捏出来,随即用铁锤在砧上锻炼。

我提醒他应该用铰钳时,他匆忙扔下钢管生气了:

“你嚷什么?

你看,起泡了!

烫得我好痛!

   也就是说,我若果不提醒他,捏着烧红的钢管是不会痛的。

真不可思议。

   从文表叔仿佛从未有过弟弟妹妹。

他内心承受着自已骨肉的故事重量比他所写出的任何故事都更富有悲剧性。

他不提,我们也不敢提;眼见他捏着几个烧红的故事,哼也不哼一声。

   去年,我从家乡得到一大张将近六尺的拓片,从文表叔为当年的内阁总理熊希龄的年轻部属的殉职书写的碑文。

字体俊秀而神风透脱之极。

我的好友黄苗子看了说:

“这真不可思议;要说天才,这就是天才;这才叫做书法!

”书写时间是民国十年,他是1902年出生的,那时十九岁整。

   我带给表叔看,他注视了好一会儿,静静地哭了。

他转过眼睛看着我,眼帘一闪一闪,他一定在笑……

   前几年回凤凰,表叔、婶住我家老屋。

早上,茶点摆在院子里,雾没有散,周围树上不时掉下露水到青石板上,弄得一团一团深斑,从文表叔懒懒地指了一指对我说:

“……像‘漳绒’。

”他静静地喝着豆浆,他称赞家乡的油条:

“小,好!

   每天早上,他说的话都很少。

看得出他喜欢这座大青石板铺的院子,三面是树,对着堂屋。

看得见周围的南华山、八角楼……南华山脚下是文昌阁小学——他念过书的母校,几里外孩子们唱的晨歌能传到跟前。

   一天下午,城里十几住熟人带着锣鼓上院子来唱“高腔”和“傩堂”。

   头一出是《李三娘》,唢呐一响,从文表叔交着腿,双手置膝静穆起来。

   “……不信……芳……春……厌、老、人……”

   听到这里,他哭了。

眼睛里流满泪水,又滴在手背上。

他仍然一动不动。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他活了八十六岁”“足足八十六岁”,表现出一种庆幸和满足;“‘撑’过来了”的“撑”写出了主人公一生的艰难坎坷。

   B.巴鲁表叔热爱生活却死于非命,九娘美丽却逃不脱悲惨命运,从文表叔一生艰难却活了86岁,这一切让人看到了命运的不公。

   C.“从文表叔死了”“真的死了”,文章一开头反复写“死”,表达了不愿相信、不敢相信而又不能不相信的复杂心情。

   D.沈荃被枪毙时在河滩上铺军毯的动作,指着自己脑门说话时的平静,写出了一个热爱和平生活者面对死亡时的从容。

   E.本文有两段文字写沈荃和九妹,这跟“回忆沈从文表叔”的副题有着似松散实紧密的联系,表现了沈从文人生的苦难。

   

(2)在文中写“造枪土匪”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3)“这些忧郁的碎屑”具体指哪些内容?

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6分)

   (4)黄永玉“回忆沈从文表叔”的人生,感受到的是“忧郁”,而沈从文亲历了这一切,是否如本文一样也是“忧郁”的?

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杭州娃哈哈集团总经理宗庆后认为诚信经营、加强自律,让老百姓安心消费,这是食品企业责无旁贷的责任,更是企业赢得社会尊敬的最直接的方式。

   B.第139届国际高尔夫英国公开赛一触即发,赛前新闻发布会在圣安德鲁斯老球场举行,三位球坛巨星彼得·道森、迈克尔·布朗以及大卫·希尔出席了赛前的新闻发布会。

   C.在这届大学生辩论赛上,南开大学代表队辩手们陈述时振振有词,妙语连珠,凭借优异的表现获得了评委的认可和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D.不少受骗群众聚集在银杏实业公司门口,打起了揭露该公司欺诈内幕的横幅,不仅公司允诺的美好前景成了镜花水月,就连他们的资金也打了水漂。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由美国诗人赤松翻译的《千家诗》的译笔精练传神、自然清丽,受到了西方汉学家和中国学者的一致肯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我是歌手》比赛终于落下帷幕,内地组合“羽泉”以高票当选歌王,不过,有不少观众为落选的林志炫感到遗憾,更有人坦言“羽泉”的夺冠并不能服众。

   C.之前免费的凤凰景区实行148元“大门票”收费制度引发游客不满,该县官员则强调,不仅收费可以规范旅游管理,而且还可以推进凤凰县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D.老牌计算机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面临的挑战包括PC市场日渐低迷、服务器芯片盈利空间缩小、CEO人选迟迟未定等都促使英特尔做出改变。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本不过是自己思考的代用物而已。

   。

所以,我们心中要有个“守护神”,靠他来指示迷津,引向正道。

  ①但话说回来,有很多书籍非但无益

  ②我们会陷入深渊歧途

  ③阅读时依赖他人把自己的思想导向某方面

  ④而且还会引导我们走向邪路

  ⑤如果轻易被它们诱惑的话

  ⑥我们只可以把书本当作引绳

  A.⑥①④③⑤② B.⑤②①③④⑥ C.⑥③①④⑤② D.⑤③②⑥①④

   16.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述上不够准确、简明,请找出其中的五处并改正。

(5分)

   近年来,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别热衷于考公务员,②希望获得政府机关旱涝保收、高度稳定的铁饭碗。

③来自于人事部的信息显示,④今年有不下150余万人参加了“国考”,⑤某地因为有“编制”,连“扫马路”的工作也遭“疯抢”,⑥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⑦有媒体不无忧虑地将这些年轻人称之为“稳一代”,⑧并说青年人的求稳心态将损及到国家的创新精神。

⑨其实我们最应反思的倒是:

⑩我们的社会究竟是在怎样塑造它的青年?

   17.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要求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句式一致、修辞相同。

(6分)

   天地有大美,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味。

小草在春寒料峭时欣然苏醒,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律动;      ,      ;青松在冰雪覆压下傲然挺立,让我们体会到坚贞的品性:

四季流转,生死枯荣,大自然以无尽的变化,时时触动着我们的心灵。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阳春三月,百花盛开。

在众目睽睽的地方,没有人去摘花;而在没人注意的角落,就有人偷偷摘花,把公共资源占为已有。

对此现象,人们展开了一场讨论。

   甲:

趁着没人注意就偷花,是缺乏“慎独”的表现,应该加强道德自律教育。

   乙:

如果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安上摄像头,那也就没人敢摘花了,关键还在于加强监督。

   丙:

监督是有效的,但是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安上摄像头,那样社会成本太高了。

会运行的基础还是靠绝大多数人的“慎独”。

   丁:

监督必不可少,在重要地方一定要安装摄像头,使潜在偷花者无机可乘。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