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2906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5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docx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讲铁及其化合物

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以Fe2+、Fe3+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

3.能鉴别溶液中的Fe2+、Fe3+。

考点一 用物质分类思想认识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1.铁的存在

2.铁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纯铁具有金属的共性,如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和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具有能被磁铁吸引的特性,纯铁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2)化学性质:

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时可生成+2、+3两种价态的化合物。

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

Fe+H2O(g)

3Fe+4H2O(g)

Fe3O4+4H2

3.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铁的氧化物

化学式

FeO

Fe2O3

Fe3O4

俗名

铁红

磁性氧化铁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有磁性)

溶解性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铁的化合价

+2

+3

+2,+3

稳定性

不稳定

稳定

稳定

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

Fe3O4+8H+===Fe2++2Fe3++4H2O

(2)铁的氢氧化物

化学式

Fe(OH)2

Fe(OH)3

色态

白色固体

红褐色固体

与盐酸反应

Fe(OH)2+2H+===Fe2++2H2O

Fe(OH)3+3H+===Fe3++3H2O

受热分解

2Fe(OH)3

Fe2O3+3H2O

制法

可溶性亚铁盐与碱溶液反应

Fe2++2OH-===Fe(OH)2↓

可溶性铁盐与碱溶液反应

Fe3++3OH-===Fe(OH)3↓

二者的关系

在空气中,Fe(OH)2能够非常迅速地被氧气氧化成Fe(OH)3,现象是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4.亚铁盐和铁盐

(1)亚铁盐:

含有Fe2+的溶液呈浅绿色,Fe2+既有________性,又有________性,Fe2+与Z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盐:

①氧化性:

含有Fe3+的溶液呈______色,Fe3+具有氧化性,Fe3+与Fe、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特性:

含有Fe3+的盐溶液遇到________时变成血红色。

③易水解:

FeCl3滴入沸水中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氧化 还原 Zn+Fe2+===Zn2++Fe 2Fe2++Cl2===2Fe3++2Cl-

(2)①棕黄色 2Fe3++Fe===3Fe2+ 2Fe3++Cu===2Fe2++Cu2+ ②KSCN ③Fe3++3H2O

Fe(OH)3(胶体)+3H+

深度思考

1.铁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为什么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容易生锈?

答案 主要因为铁不纯,往往含有碳等杂质,当这些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或接触到电解质溶液(如食盐水)时会发生电化学腐蚀。

2.铁、铝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答案 常温下铁、铝遇冷的浓HNO3、浓H2SO4时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化学上称为钝化,属于化学变化。

3.FeCl3、FeCl2和Fe(OH)3是否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制取?

答案 都可以。

2Fe+3Cl2

2FeCl3

2FeCl3+Fe===3FeCl2

4Fe(OH)2+O2+2H2O===4Fe(OH)3

4.铁元素是典型的变价金属元素,它在化合物中主要表现为+2价和+3价,请归纳总结:

(1)Fe单质通常与哪些氧化剂反应生成+2价?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答案 Fe→Fe2+:

铁与氧化性比较弱的非金属单质(如S、I2),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如CuSO4溶液)反应,都可实现这种转化。

如:

Fe+S

FeS,2H++Fe===Fe2++H2↑,Cu2++Fe===Fe2++Cu。

(2)Fe单质通常与哪些氧化剂反应生成+3价?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Fe→Fe3+:

铁与强氧化剂(如Cl2、HNO3、浓硫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都会实现这种转化。

例如:

2Fe+3Cl2

2FeCl3,Fe+4HNO3(稀)===Fe(NO3)3+NO↑+2H2O,2Fe+6H2SO4(浓)

Fe2(SO4)3+3SO2↑+6H2O。

题组一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屑溶于过量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在空气中加热沉淀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得到红棕色残渣,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是(  )

A.Fe(OH)3 Fe2O3B.Fe(OH)2 Fe2O3

C.Fe(OH)2 Fe(OH)3D.Fe(OH)2 Fe3O4

答案 B

解析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再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Fe(OH)2,在空气中加热Fe(OH)2,铁元素被氧化为+3价,最后所得红棕色残渣为Fe2O3。

2.在高温条件下铁与水能发生反应。

资料显示,在不同温度下,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不同的,温度低于570℃时,生成FeO,高于570℃时,生成Fe3O4。

老师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完成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演示实验。

(1)实验中使用肥皂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方案以确定实验后试管内的固体是否存在Fe3O4。

确定是否存在Fe3O4需要测定并记录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检验反应中生成的H2

(2)固体样品质量和红棕色固体的质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与探究,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

为了确定实验后试管内的固体是否存在Fe3O4,必须测定实验后固体中铁与氧的物质的量之比,因黑色粉末溶解时有少量气泡产生,故一定含有金属铁,只有当黑色粉末中

≤1时,才一定含有Fe3O4,因此该同学实验中必须测定固体样品质量和红棕色固体(Fe2O3)的质量,以确定铁与氧的物质的量之比。

题组二 铁及其化合物的定量计算

3.在一定量的稀HNO3中慢慢加入铁粉,得到的Fe2+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与所加铁粉的物质的量(横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Fe3+ ②Fe2+ ③Fe、Fe2+④Fe2+、Fe3+

(1)AB段铁元素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

(2)BC段铁元素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

(3)CD段铁元素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

答案 

(1)① 

(2)④ (3)③

解析 向稀HNO3中加入铁粉,开始时稀HNO3过量应生成Fe3+,随加入铁粉量的增加,HNO3反应完全后,发生反应2Fe3++Fe===3Fe2+,最后全部转化为Fe2+。

4.由FeO、Fe2O3和Fe3O4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这种混合物中FeO、Fe2O3和Fe3O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2∶1B.2∶1∶1

C.1∶3∶1D.1∶1∶3

答案 D

解析 可用平均组成法来求解:

在混合物中铁原子和氧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56)∶(8/16)=3∶4,则混合物的平均组成为Fe3O4,在三种组合中Fe3O4则不必多考虑,应注意FeO和Fe2O3混合后也应符合n(Fe)∶n(O)=3∶4,所以在混合物中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必须是1∶1。

5.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50mL4mol·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L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所得到的铁的物质的量为

(  )

A.0.21molB.0.25mol

C.0.3molD.0.35mol

答案 B

解析 

n(HNO3)=0.6mol,n(NO)=0.1mol,反应后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NO3)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后溶液中的n(NO

)=0.5mol,n(Fe2+)=0.25mol,即n(Fe)=0.25mol。

归纳总结

1.分析铁与稀HNO3反应的关键

一是明确哪种物质过量,二是根据两种物质的量分析讨论判断,根据反应方程式:

HNO3过量:

Fe+4HNO3(稀)===Fe(NO3)3+NO↑+2H2O,

Fe过量时:

Fe+2Fe(NO3)3===3Fe(NO3)2,两者相加得总方程式:

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

2.在铁及其化合物的计算中能用“守恒法”的很多,常用到的有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等。

如第5题中用到N原子守恒、Fe原子守恒以及溶液中Fe2+、NO

的电荷守恒。

题组三 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探究

6.下列各图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①②③⑤

解析 因为Fe(OH)2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即4Fe(OH)2+O2+2H2O===4Fe(OH)3,因此要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就要排除装置中的氧气或空气。

①、②原理一样,都是先用氢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并使生成的Fe(OH)2处在氢气的保护中;③的原理为铁作阳极产生Fe2+,与电解水产生的OH-结合生成Fe(OH)2,且液面用汽油保护,能防止空气进入;⑤中液面加苯阻止了空气进入;④由于带入空气中的氧气,能迅速将Fe(OH)2氧化,因而不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

反思归纳

成功制备Fe(OH)2的关键

由于Fe(OH)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为Fe(OH)3,在实验室中制备Fe(OH)2,并使Fe(OH)2长时间保持白色沉淀状态,成为物质制备实验探究的热点。

制备原理:

Fe2++2OH-===Fe(OH)2↓

成功关键:

①溶液中不含Fe3+和O2等氧化性物质;

②制备过程中,保证生成的Fe(OH)2在密闭的隔绝空气的体系中。

考点二 “铁三角”的转化关系及应用

“铁三角”的转化关系

深度思考

1.用离子方程式实现下列转化:

Fe2+

Fe3+

①2Fe2++Cl2===2Fe3++2Cl-;

②3Fe2++4H++NO

===3Fe3++2H2O+NO↑;

③2Fe3++Fe===3Fe2+;

④Cu+2Fe3+===Cu2++2Fe2+。

2.如何除去括号中的杂质

(1)Fe2+(Fe3+):

加过量铁粉,过滤;

(2)FeCl3(FeCl2):

加氯水或H2O2;

(3)FeCl2(CuCl2):

加过量铁粉,过滤;

(4)Fe(Al):

加过量强碱溶液,过滤;

(5)Fe2O3(Al2O3、SiO2):

加过量强碱溶液过滤。

3.

(1)Fe2O3加入到足量的氢碘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两个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OH)3加入到足量的氢碘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一个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e2O3+6H+===2Fe3++3H2O 2Fe3++2I-===I2+2Fe2+

(2)2Fe(OH)3+6H++2I-===2Fe2++I2+6H2O

题组一 Fe2+与Fe3+的转化及应用

1.下列试剂中,不能使Fe2+转化为Fe3+的是(  )

①氯气 ②NaCl溶液 ③KMnO4溶液 ④稀硝酸 ⑤盐酸 ⑥NaNO3溶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②⑤⑥

答案 D

解析 要实现Fe2+转化为Fe3+,必须加强氧化性物质,②NaCl、⑤HCl均没有强氧化性,⑥NO

在酸性条件下才表现强氧化性。

2.在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反应完全后将固体滤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

B.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可能含Cu2+和Fe3+

C.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3+和Fe2+,一定不含Cu2+

D.若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和Fe3+

答案 D

解析 氧化性Fe3+>Cu2+>Fe2+,加入铁粉后有固体剩余,Fe3+一定不存在;若剩余固体全部都是Cu,溶液中还可能有Cu2+,也可能恰好被完全置换;若剩余固体是Cu和Fe,则溶液中不可能有Cu2+。

不论哪种情况,Fe3+和Fe都会转化为Fe2+。

3.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

Ⅰ.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

Ⅱ.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

(1)FeCl3蚀刻铜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Ⅰ加入铁屑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离得到的固体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固体中分离出铜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Fe3++Cu===2Fe2++Cu2+

(2)反应掉FeCl3、CuCl2 Fe、Cu 加入足量稀盐酸后过滤

(3)4FeCl2+4Ca(OH)2+O2+2H2O===4Fe(OH)3+4CaCl2

解析 FeCl3溶液蚀刻铜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得到的废液中含有FeCl3、CuCl2、FeCl2。

题组二 Fe3+、Fe2+的检验

4.为了验证Fe3+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  )

A.④B.③

C.③④D.①②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 ③不反应,实验方案及现象均错;④检验的是Cl-,与Fe3+的性质无关。

5.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NH4SCN溶液

A.①③B.③②C.③①D.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 在该溶液中先加入少量NH4SCN溶液,溶液不变血红色,无Fe3+存在,再加入氯水,将Fe2+氧化成Fe3+,溶液变为血红色。

KMnO4溶液呈紫红色,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所以不用KMnO4溶液。

反思归纳

检验Fe2+、Fe3+的常用方法

1.根据溶液颜色

含有Fe2+的溶液显浅绿色

含有Fe3+的溶液显黄色

2.用KSCN溶液和氯水

(1)流程:

溶液

(2)有关反应:

Fe3++3SCN-Fe(SCN)3(血红色)

2Fe2++Cl2===2Fe3++2Cl-

3.用NaOH溶液

(1)流程:

溶液

(2)有关反应:

Fe3++3OH-===Fe(OH)3↓(红褐色沉淀)

Fe2++2OH-===Fe(OH)2↓(白色沉淀)

4Fe(OH)2+O2+2H2O===4Fe(OH)3

题组三 涉及Fe2+、Fe3+的离子共存问题

6.下列各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3+、NH

、H+、SO

B.Fe3+、Br-、Na+、I-

C.Fe2+、AlO

、Na+、NO

D.Fe3+、HCO

、NH

、NO

答案 A

解析 B项中Fe3+与I-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中Fe2+与AlO

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Fe3+与HCO

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7.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1.0mol·L-1的KNO3溶液:

H+、Fe2+、Cl-、SO

B.1.0mol·L-1的FeCl2溶液:

NO

、Na+、K+、ClO-

C.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Na+、Cl-、SO

、Fe3+

D.酸性溶液中:

NO

、SO

、Fe3+、Mg2+

答案 D

解析 A项中KNO3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Fe2+;B项中ClO-能氧化Fe2+;C项中Fe3+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只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

反思归纳

Fe3+、Fe2+的离子共存问题

(1)Fe2+、Fe3+均水解,与HCO

、AlO

、CO

等因水解相互促进,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2)Fe3+与S2-、I-、HS-、SO

,Fe2+与NO

(H+)、ClO-、MnO

(H+)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3)Fe3+与SCN-发生络合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2Fe2++4Br-+3Cl2===2Fe3++2Br2+6Cl-(  )

(2013·海南,10C)

(2)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铁与水在高温下反应,粉末变红(  )

(2013·广东理综,23D)

(3)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2013·江苏,13D)

(4)Fe3+有氧化性,所以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

(2012·广东理综,12D)

(5)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直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

(2012·浙江理综,8C)

(6)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说明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2011·安徽理综,10A)

(7)Fe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和FeCl3(  )

(2012·天津理综,2D)

(8)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

(2011·重庆理综,7A)

(9)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  )

(2012·重庆理综,7A)

答案 

(1)√ 

(2)× (3)√ (4)√ (5)× (6)×(7)× (8)× (9)×

解析 

(2)4H2O(g)+3Fe

Fe3O4+4H2,粉末变黑。

(4)原理为2Fe3++Cu===2Fe2++Cu2+。

(5)硫酸亚铁铵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来制备的,其制备过程是先制成高温饱和溶液,然后冷却,而不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来获得的。

(6)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所以溶液不呈血红色,因为过量的Fe又把Fe3+还原成Fe2+。

(7)Fe在Cl2中燃烧只生成FeCl3。

(8)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2。

(9)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

2.[2012·新课标全国卷,26

(1)

(2)]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x的化学式,可用离子交换和滴定的方法。

实验中称取0.54g的FeClx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OH-的阴离子交换柱,使Cl-和OH-发生交换。

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的OH-用0.40mol·L-1的盐酸滴定,滴至终点时消耗盐酸25.0mL。

计算该样品中氯的物质的量,并求出FeClx中x的值:

____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过程)。

(2)现有一含有FeCl2和FeCl3的混合物样品,采用上述方法测得n(Fe)∶n(Cl)=1∶2.1,则该样品中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_。

在实验室中,FeCl2可用铁粉和__________反应制备,FeCl3可用铁粉和__________反应制备。

答案 

(1)n(Cl)=0.0250L×0.40mol·L-1=0.010mol

0.54g-0.010mol×35.5g·mol-1=0.185g

n(Fe)=0.185g/56g·mol-1≈0.0033mol

n(Fe)∶n(Cl)=0.0033∶0.010≈1∶3,x=3

(2)0.10 盐酸 氯气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阴离子交换柱交换出的OH-的物质的量等于Cl-的物质的量,从而求出FeClx中x的值。

(1)首先明确阳离子交换柱和阴离子交换柱的作用,根据离子等量交换,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等于FeClx中Cl-的物质的量。

通过中和滴定知n(OH-)=n(H+)=0.40mol·L-1×25.0×10-3L=0.010mol,故n(Cl-)=0.010mol。

FeClx中Fe元素的质量为0.54g-35.5g·mol-1×0.010mol=0.185g

FeClx中Fe元素与Cl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0.010mol≈1∶3,故x=3。

(2)根据题意可设该混合物的组成为FeCl2.1,利用十字交叉法可得样品中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10。

注意制备FeCl2选用弱氧化剂,制备FeCl3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