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 综合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343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 综合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 综合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 综合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 综合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 综合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 综合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 综合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 综合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 综合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 综合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 综合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 综合练习题.docx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 综合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 综合练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 综合练习题.docx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综合练习题

9.1压强综合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压铅笔尖,铅笔在竖直位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手指对笔尖的压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铅笔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一定大于铅笔对桌面的压强

D.手指对笔尖的压力是由于手指的形变而产生的

2.如图所示.将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面上,已知ρ甲>ρ乙,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相同的高度Δh,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Δh的关系是

A.

B.

C.

D.

3.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他们的密度之比ρA:

ρB=1:

3,底面积之比SA:

SB=4:

3,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

PB=1:

2,则他们的高度之比hA:

hB为()

A.9:

4B.3:

2C.3:

1D.9:

2

4.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将圆柱体分别置于它们的上方,甲、乙上表面受到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

现将A、B位置互换,互换前后甲、乙上表面受到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

互换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则

A.

B.

C.

D.

5.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各自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若把甲叠放在乙上面,如图所示,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A.p1+p2B.p12+p22

C.

D.

6.均匀实心正方体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两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定质量的物体后,其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仍然相等。

截去部分的物体质量分别为Δm甲、Δm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m甲一定大于Δm乙B.Δm甲一定小于Δm乙

C.Δm甲可能等于Δm乙D.Δm甲可能小于Δm乙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后,使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变为p′甲>p′乙,则

A.一定是截去相同高度

B.可能是截去相同的体积

C.可能是截去相同的质量

D.一定是截去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8.如图所示,A、B两长方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mA<mB、SA>SB、hA=hB).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为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二、多选题

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

,高度

,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对地面的压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的密度一定大于B的密度B.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C.A的密度可能小于B的密度D.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

三、填空题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它们的密度ρ甲_____ρ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_____P乙。

(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面,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高度相同的一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1.小明同学做“探究实心均匀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把由A、B、C三种不同材料制成的若干个实心均匀圆柱体分别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沙面上,进行了多次实验,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通过比较,发现沙面的凹陷程度有相同也有不同,实验序号1、2与3凹陷程度相同且最大,4、5与6凹陷程度相同且其次,7、8与9凹陷程度相同且最小.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均匀圆柱体,高度相同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也相同,与底面积的大小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与7(或5与8或6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均匀圆柱体,高度越高,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_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实心均匀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归纳并得出的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

(5)小明同学经过上面的探究分析及归纳,又进一步得出了实心均匀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圆柱体的高度成正比,与圆柱体材料的密度成正比的结论.你认为此结论______得出.(选填“能”或“不能”).

12.某小组探究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们将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圆柱体叠放在一起,组成新的圆柱体。

上边的圆柱体密度记作ρ1,高度记作h1;下边的圆柱体密度记作ρ2,高度记作h2。

实验示意图及相应数据见下表。

1该小组同学通过沙坑的凹陷程度判断:

序号______中圆柱体对沙面的压强最大。

②分析序号_______中的数据及相关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两种物质组成的圆柱体

ρ1、ρ2和h2相同,h1越大,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越大。

③分析序号2与3中的数据及相关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两种物质组成的圆柱体h1、h2和ρ2相同,_________________,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越大。

④分析序号3与4与5中的数据及相关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两种物质组成的圆柱体总高度相同,密度较小的物质所占比例越大,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该小组中有同学认为这样的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还可能与底面积有关。

验证该猜想的方法可以有两种:

理论推导和实验探究。

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解决该问题。

若选择理论推导,请写出推导过程;若选择实验探究,请写出探究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3.为节约资源,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砖代替实心砖,空心砖的每一个孔均为圆通形孔.如图所示,某空心砖的规格为0.2米×0.15米×0.2米,实心部分的密度为2000kg/m3,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50%.求:

(1)该砖块的质量;

(2)该砖块对地面的压力;

(3)一块同尺寸的空心砖可以将不同的表面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可能会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不同,写出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放置方法,并求出压强最大值.

 

14.圆柱体A和圆柱体B按如图所示方式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的质量为2千克,A和B的底面积之比为1:

3。

(1)求A对B的压力FA.

(2)若A的底面积为

m2,求A对B的压强pA。

(3)若B的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之比为2:

3,求B的质量mB

 

15.如图所示,均匀圆柱形物体甲和乙放在水平面上,底面积分别为0.02m2和0.01m2,高度分别为0.2m和0.4m,ρ甲=3×103kg/m3,ρ乙=2×103kg/m3。

求:

(1)甲物体的质量m甲;

(2)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乙;

(3)若将甲和乙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质量△m后,剩余部分的压强p甲'=p乙'。

求截去的质量△m。

 

16.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1米和0.2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B的质量都为6千克.求:

(1)物体A的密度ρA.

(2)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

(3)小华设想在两物体中选择某一物体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定厚度L、并置于另一物体上部后使二者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请通过计算分析小华的设想是否有可能实现,若有可能,求出L的值;若没有可能,说明理由.

 

17.一密度为ρ的钢制轴承,由粗细不同的两部分圆柱体构成,粗细圆柱体的高度均为h,小的底面积为S1,大的底面积为S2如图(甲)所示放置时,轴承对水平面的压强为1.2ρgh.

(1)面积之比S1:

S2

(2)如图(乙)所示放置时,轴承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18.小杨选择了两个高度分别为10cm和6cm,底面积SA:

SB=1:

3的实心均匀的圆柱体A、B进行工艺品搭建,A、B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示。

他从A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截取高为h的圆柱块,并将截取部分平放在B的中央,则AB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求:

(1)圆柱体A的密度;

(2)从A截取h=6cm的圆柱块平放在B的中央,B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

(3)图2中a的值。

 

19.在海滩的案发现场留下了罪犯行走时清晰的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注了一只鞋模,测出鞋模的平均厚度为5cm,质量为1125g,又经测试知道要造成与脚印同样深度所需的压强为3×104Pa,(ρ蜡=0.9×103kg/m3)求:

(1)蜡浇注鞋模的体积V蜡;

(2)鞋与地面接触的面积S;

(3)罪犯的体重.

参考答案

1.D

2.D

3.A

4.A

5.D

6.A

7.D

8.B

9.AB

10.小于小于无法判断

11.无关显著3与9或4与81、2、3或4、5、6或7、8、9,当实心均匀圆柱体的材料密度和高度的乘积相同时,它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1、2、3和4、5、6和7、8、9,当实心均匀圆柱体的材料密度和高度的乘积越大时,它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不能

12.31与2ρ1越大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越小公式理论推导:

实验要点:

选择ρ1、ρ2、h1、h2相同,底面积S不同的圆柱体,放在沙面上,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若相同则说明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若不同则说明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有关。

13.

(1)6千克;

(2)58.8牛;(3)3920帕

14.

(1)19.6N

(2)980Pa(3)7kg

15.

(1)12kg;

(2)7840Pa;(3)4kg

16.

(1)6×103kg/m3

(2)1470Pa(3)不可能

17.

(1)1:

5

(2)6ρgh

18.

(1)2×103kg/m3

(2)400Pa(3)3cm

19.

(1)1.25×10-2m3;

(2)2.5×10-2m2;(3)750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