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4356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卷一及答案Word下载.docx

在清朝,官服除以蟒数区分官位以外,对于黄色亦有禁例。

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服黄的。

⑤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朝各时期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功能性——遮羞、蔽体,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了解这一点,对我们进行现代服装设计也是大为有益的,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1.下列表述不属于中国古代服饰“礼”的功能的一项是(  )

A.古代社会中服装有严格的区分,不同的服饰代表着一个人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

B.清朝的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服黄的。

C.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为捍卫封建等级制度而大力提倡“宪章文武”约之以礼。

D.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

解析:

D项,说的是服饰的社会反映功能。

答案:

D

2.下面对于“服饰”的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

B.在古代社会,服饰就如同一种符号,是阶级社会的各等级各阶层的形象代言。

C.为了强化服饰作为社会精神的外化的功能,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

D.中国古代服饰的功能大致经历了遮羞蔽体——等级代言——标榜个性等几个阶段。

C项,原因表述有误,原文是“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

C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只要将审美意识放到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就能考察到它的原貌。

B.古代服饰文化所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现实,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外化。

C.我国各朝各代的服饰,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通过古代服饰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审美意识的变迁。

D.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对设计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项,将必要条件讲成了充分条件。

由第①段最后可知,是“只有……才……”,而非“只要……就……”。

A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继勋,大名元城人。

周祖领镇,选隶帐下。

广顺初,补禁军列校,累迁至虎捷左厢都指挥使、领永州防御使。

显德初,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昭武军节度。

岁余,改领曹州。

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

召归阙,出为河阳三城节度。

议者以为失责帅之义。

及再幸寿春回,左授继勋右武卫大将军,又以其掌书记陈南金裨赞无状,并黜之。

显德四年冬,复从世宗南征,及次迎銮,即命继勋帅黑龙船三十艘于江口滩,败吴兵数百,获战船二艘,以功迁左领军卫上将军。

宋初,加检校太尉。

太祖平泽、潞,继勋朝于行在,即以为昭义军节度。

是秋,率师入河东,燔平遥县,俘获甚众。

建隆二年冬,又败并军千余人,斩首百余级,获其辽州刺史傅延彦及弟延勋来献。

乾德二年,诏与康延沼、尹训率步骑万余攻辽州,太原将郝贵超领兵来援,战于城下,继勋大败之。

州将杜延韬危蹙,与拱卫都指挥使冀进、兵马都监供奉官侯美籍部下兵三千送款于继勋。

即遣内供奉官都知慕容延忠入奏,诏褒之。

未几,并人诱契丹步骑六万人来取辽州,复遣继勋与罗彦瑰、郭进、曹彬等领六万众赴之,大破契丹及太原军于城下。

开宝二年,太祖亲征河东,命继勋为行营前军都部署。

驾至城下,分军四面,继勋栅其南。

三年春,移镇大名。

太平兴国初,加兼侍中。

俄以疾求归洛阳,许之,赐钱千万、白金万两。

是秋,上表乞骸骨,拜太子太师致仕,朝会许缀中书门下班。

寻卒,年六十二,赠中书令。

(节选自《宋史·

李继勋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

B.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

C.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

D.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领指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判也指高位兼低职,而守则指低职代理高职。

B.阙为帝王宫廷大门外对称的高台,有装饰、瞭望等作用,借指皇帝居处或朝廷,如“朝天阙”。

C.显德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赠,古代朝廷敕令国史馆表彰功臣或其先人的事迹。

赠,古代朝廷对功臣或其先人追封爵位官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继勋被周太祖发现并重用。

周太祖领兵时,把他选用在军中,后来频繁升任官职并兼任官职。

B.李继勋在周世宗时仕途坎坷。

在寿州被打败,出京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后又贬为右武卫大将军;

南征有功,升迁为左领军卫上将军。

C.乾德二年,皇帝下诏命令李继勋等人率军进攻辽州,他们与救援守军的太原将领郝贵超在城下交战,李继勋大败敌军,迫使辽州将领杜延韬送了很多钱财给他。

D.太平兴国初年秋天,李继勋上表请求退休,皇帝授任他为太子太师职退休,朝会时可以站在中书门下班列之中。

“送款”是“投降”“归降”的意思。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是秋,率师入河东,燔平遥县,俘获甚众。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俄以疾求归洛阳,许之,赐钱千万、白金万两。

(1)这年秋天,他率领军队进入河东,火烧平遥县城,俘敌很多。

[“是”:

这年。

“燔”:

火烧。

俘获(敌)甚众(省略句)]

(2)他不久因病请求回到洛阳,宋太宗同意了他的请求,赐给他钱千万、白银万两。

(“俄”:

不久。

“以”:

因,因为。

“许”:

同意。

句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秋望

〔唐〕赵 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②学楚囚。

注:

①鲈鱼正美:

西晋张翰被执政的齐王司马冏任为大司马东曹掾,他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忽起,想念故乡的菜莼鲈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

②南冠:

楚冠。

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

春秋时楚国攻打郑国失败,楚人钟仪被俘,但他依然带着南冠以示不忘家乡故国。

8.本诗颈联有两个字用得特别好,请指出其中一个并作鉴赏。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

“静”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篱菊所处环境的凄冷和作者思乡而欲归隐的愁苦。

示例二:

“愁”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渚莲红衣落尽的凄冷和作者思乡而欲归隐的愁苦。

(答“静”用了比拟手法的说得过去,亦可给1分。

答“愁”的只要答到了以上给分点,就可以给分,最高给5分。

答“半”“尽”的也有道理,可在5分以下酌情给分。

9.请问本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

(6分)

本诗通过写凄凉的天云万物拂动着早晨的气流,汉家的宫殿高高耸立在秋空里,天上残星几点,雁群横斜着飞过关塞,我独自倚靠高楼横吹长笛,篱笆边黄紫艳丽的菊花静静地半开着,江渚边的莲花落下了它们红红的花瓣,显得一派忧愁的景色,营造了一种凄清孤愁的意境。

表现了作者羁旅思乡的愁苦寂寞之情。

(描摹景象时只要基本意思对就可给分;

概括意境特点时可用“凄”“冷”“清”“残”“孤”“静”“愁”等词来自由组合成短语进行概括,但要符合语法和组词习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空1分)

(1)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表现作者感叹光阴无情流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写秦统治者生活极尽奢侈,任意挥霍财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2)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每处1分)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道大题里的小题。

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镜 头

调进县新闻中心的第二天,县委宣传部邓部长就安排小米报道县委、县政府的访贫问苦活动。

小米兴高采烈地去了。

回来,小米摄制的新闻镜头很快出现在当晚的电视报道中。

小米自我感觉良好。

正沾沾自喜,家里的电话响了。

“小米呀,苏书记给贫困居民送红包的镜头拍得不错,可是,为什么没拍王县长呢?

”邓部长心平气和地问。

“王县长没给贫困居民送红包呀。

”小米小心翼翼地回答。

“这是讲不过去的,”邓部长陡地提高了嗓门儿,“王县长乃一县之长,他既然去了,能拍不到他的镜头?

“这——”

“不要申述了,你这是‘漏镜’,小米同志!

”邓部长当的一声放下了话筒。

第二次报道义务植树活动,是在大河洲上种植欧美杨。

坑早挖好了,树苗也早已植入坑中,余下的事情就是挥锹填土。

县里苏书记、王县长等主要领导都参加了活动。

小米吸取上次报道的教训,把所有县级领导都一溜儿摄入了镜头。

心想不会出岔子了吧,晚上也就安心地睡了一觉。

哪知第二天,新闻中心的胡主任就通知他进邓部长办公室了。

“小米呀,这次苏书记上了五次镜头,王县长四次。

还有,龙副书记二次,张副书记三次,马副县长三次,朱副县长二次……你说怎么回事?

”没等小米坐下,邓部长劈头就问。

小米努力镇定了一下,然后认真解释说:

“苏书记是一把手,王县长是二把手,所以……”

“就当你这个理成立,可是小米呀,龙副书记、张副书记、马副县长、朱副县长他们呢?

他们上镜头的次数是按职位高低敲定的吗?

‘歪镜’,典型的‘歪镜’啊!

”邓部长气得要拍桌子了。

小米察言观色,赶紧缩头乌龟似的出了邓部长的办公室。

不久,县里又组织县领导深入偏僻乡村,帮助农民抢插早稻,积极开展支农活动。

春暖花开。

那天参加支农活动的各位领导也兴致盎然。

他们的裤腿和衣袖都挽得老高,一下稻田就你追我赶地开展抢插竞赛。

稻田里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依然是小米负责新闻报道。

这次,他深刻反思了前两次失误的沉痛教训。

每位县级领导一律只上一次镜头,而且确保万无一失。

报道之后,立即有人打来电话,盛赞此次支农活动高潮迭起,壮观感人。

小米的心里好不快哉,他激动得要跳起来了。

万万想不到的是,邓部长竟会把他叫去,十分严厉地批评他:

“怎么搞的?

”邓部长脸色铁青,“苏书记竟然排在王县长之后,这是导向错误,‘倒镜’!

”邓部长把桌子拍得山响。

宛如五雷轰顶,但小米还是畏畏缩缩地解释说:

“那天的确是王县长插得最快,苏书记怎么也赶不上啊!

“你个小米,还要不要讲政治,啊?

”邓部长牙齿咬得格格响,“怎么就不对镜头作些处理?

“邓部长,是苏书记提到了这事吗?

”小米深知罪不可恕,只想弄清事情的原委。

“小米同志!

”邓部长如坐针毡了,“新闻报道无小事,新闻镜头关系到领导们的荣誉,荣誉啊!

因为你的三次闪失,我被批评了三次,三次了你知道吗?

如同哽噎着一枚酸枣,泪水很快从小米的眼角滚滚而出,一滴滴,晶莹透亮。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将三次新闻摄制事件后小米的自我感受和邓部长的反应做对比,表现了小米在新闻专业水平上的不足。

B.小说以漏镜、歪镜、倒镜等三个镜头,凸现了当前社会的一种不正之风,以小见大,构思巧妙。

C.小说对小米采用了心理描写,简洁而恰到好处,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单纯而无辜的小人物的同情。

D.“还要不要讲政治”的语言描写,具有讽刺意味,成功刻画了一个将“政治”庸俗化的官员形象。

E.小说结尾,小米的眼泪滚滚而出,是想到因为自己工作不到位,连累领导被批评,伤心自责而哭。

A项,这一系列对比,是为了表现邓部长以官本位思想指导新闻,而不是批评小米的新闻专业水平。

错误。

B项,本项是对全文主题和构思的梳理,正确。

但因较明显,故给2分。

C项,小米的形象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无辜”。

D项,本项是对语言描写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正确,给3分。

E项,小米的眼泪是委屈的泪。

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但是却无法被认可,感到委屈。

D项3分,B项2分,C项1分,A、E项0分

(2)小说中的“邓部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①官本位思想严重,是一个典型的官僚主义者。

②可悲可怜的人物形象。

他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工作的意义拴在了唯领导命是从之上,并且也屡遭批评。

(每点3分,共6分。

(3)文末邓部长说“因为你的三次闪失,我被批评了三次,三次了你知道吗?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①回应了小说前面的情节,解释了邓部长批评小米的原因。

②更好地塑造了“邓部长”的形象,凸显他对领导的唯命是从。

③反映了当时的官场庸俗之风。

三次批评,根据邓部长的分析,可以看出是不同的领导对他提出的。

这表明具有官本位思想的领导不是个别现象。

(每点2分,共6分。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小米”值得同情;

有人认为,“小米”这个形象值得反思,应该被批评。

你同意哪个观点?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①我认为小米值得同情。

小米刚刚开始工作,满怀对工作的热情,积极认真。

第一次采访,他是“兴高采烈地去了”,被邓部长批评后,他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都会特别用心去注意、改正。

他很单纯,完全不懂得新闻中所谓的“政治”。

小米开始报道新闻时,完全没有邓部长所要求的“政治意识”,只是基于新闻事实去呈现。

但是却在现实中屡屡受挫,非常值得同情。

②我认为小米应该被批评。

小米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在“新闻”与官本位思想的冲突中,从未想过质疑、反抗,而是一味顺从。

面对邓部长的批评,他没有质疑,没有尝试过抗争。

他的努力与积极都是用在如何迎合领导的口味上。

可以想象,多年之后的小米,将会是第二个“邓部长”。

(8分。

其中观点2分,具体理由3分,结合文本分析3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题。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刘重来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

1925年10月,卢作孚邀约友人,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

公司成立之初,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量为70吨的小轮船,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公司宗旨,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

当时,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卢作孚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上开辟新航线,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使公司站稳了脚跟,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

从1930年开始,民生公司“化零为整”,逐步壮大实力,先后收购了大批中外轮船,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挤出了长江上游。

经过多年拼搏,到1945年,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而且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

在抗战爆发、国难当头的时刻,他号召:

“国家的抗战开始了,民生公司应该首先行动起来参加战争。

”在他的指挥下,全体员工英勇投入到紧张、艰险的抗战运输中去。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长江咽喉、入川门户的宜昌,聚集了大批难民和从沦陷区运来的大批航空器材、兵器及轻重工业机器设备,急待撤往大后方。

但是,按照当时的实际运力,至少需要一年才能运完。

还有40天就是长江枯水期,日本飞机不断轰炸,日军节节逼近,形势十分危急。

在此关键时刻,卢作孚下令采用“三段航行法”,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使航程缩短了一半或大半。

硬是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

卢作孚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北碚乡村建设实验。

1927年,卢作孚被任命为北碚峡防局局长。

峡防局本来是一个主要针对盗匪的治安联防机构,但他却借此平台,提出“打破苟安的现局,创造理想的社会”的口号。

与民国时期其他乡村建设实验不同,他明确提出“要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就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

为此,他精心设计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以嘉陵江三峡为范围,以北碚为中心,要将嘉陵江三峡布置成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以供中国“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

经过努力,这个昔日贫穷落后、偏僻闭塞、盗匪横行的小乡镇,终于建设成为“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

陶行知参观后说,北碚的建设“可谓将来如何建设新中国的缩影”。

卢作孚也与晏阳初、梁漱溟一起,被称为“民国乡建三杰”。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公园,便酬报你一个美好的公园;

建设一个国家,便酬报你一个完整的国家。

这是何等伟大而且可靠的报酬!

它可以安慰你的灵魂,可以沉溺你的终身,可以感动无数人心,可以变更一个社会,乃至于社会的风气。

(卢作孚《工作的报酬》)

②乡村建设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苦痛,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福。

造公众福,急公众难。

……我们要做这样的事业,便要准备人、准备钱、准备东西、准备办法,尤其要许多人分工合作,继续不断地去办。

(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意义》)

③确立公众的良好秩序,完成一切物质基础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水准,使国家成为一个本身健全的现代国家,尤为吾人必须全力以赴的积极目的。

(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

④卢作孚先生作为旧中国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

(胡德平《发扬和借鉴老一辈民族实业家的精神和经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外国轮船公司垄断长江航运,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这直接促使卢作孚决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

B.为了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下令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实行分段运输,大大缩短了航程。

C.由于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辉煌成绩和完成抗战时期运输任务的卓越贡献,卢作孚不仅受到时人的称赞,也一直为后人所推重。

D.从北碚的建设实验中,卢作孚认识到,乡村建设固然需要人、财、物,需要实施办法,更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分工合作,不断努力。

E.在卢作孚看来,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急公众难,并为此身体力行,全力以赴。

A项,“外国轮船公司垄断长江航运”的说法不准确,原文是“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控制”。

B项,“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错,文中说的是“除了最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