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3818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几百几十减几十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几百几十减几十_二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例9、“想想算算”,练习四第5~8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几百几十减几十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

练习四第7题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做第17页复习题。

(1)      学生在书上做第一组题,然后口述计算过程。

(2)      学生在书上做第二组题,口答结果,指出:

几百几十都可以分成几百和一百几十。

2、板书:

650-200,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老师板书成:

650-200=450

600  50

3、引入新课。

将200改成20,要怎样算呢?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9第

(1)题。

(1)650-20与上面一题比较没有什么不同?

这道题是几百几十减怎样的数?

20要从多少里去掉?

你认为这道题要怎样算?

老师配合板书650 – 20 = 630

                600  50

 

谁能告诉大家650-20是怎样算的?

为什么要从50里减去20,而不从600里减?

(2)请小朋友在自己的书上把这道题算一算。

(3)     师小结。

2、教学例9第

(2)题。

(1)      按上面的一题要怎样算?

50减70不够减怎样办?

现在怎样算?

师配合板书:

650–70=580

        500 150

 

谁来说说50减70不够减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2)      请小朋友在书上完成。

(3)      这道题和上面一道题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讨论:

上面这两道题还可以怎样想?

4、师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1题。

2、做”想想算算”第2题。

3、口算练习四第5题。

4、做练习四第7题。

5、做练习四第8题。

让学生说说题意。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几百几十减几十要怎样算/十位上不够减怎么办?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6题。

课题:

认识“时刻”与“经过时间”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一天内的时间的计量,会区分“时刻”与“经过时间”这两个概念.

  2.会计算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题目.

  3.初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育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课铃一响,教师进教室,师生问好后,教师拿出小闹钟.上课铃声过后,即让学生观察钟面,这时闹钟的时针、分针正指示出八点三十分.

  师:

八点三十分就是现在,我们开始上课.(板书:

上课:

8:

30)

  2.教师用钟面教具(或演示动画“设定时间”)拨出下列时间,让学生观察后说出钟面所表示的时间.

  4:

25,10:

00,7:

30,8:

45,11:

55.

  3.教师口头报出时间,学生在自制钟面模型上拨时针和分针,同桌两人互相检查.

  8:

00,2:

40,6:

30,9:

15,3:

45.

  4.提问:

1小时是几分钟?

60分钟是几小时?

  二、新授

  

(一)通过直观,引出“时刻”概念.

  上课五分钟后,闹钟突然响了(老师事前拨好的),再让学生观察.这时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指出的位置是八点三十五分.(板书:

闹钟响:

8:

35)

  师:

(指板书)8:

30和8:

35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是从闹钟钟面上看来的)这些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时间告诉我们一天当中某一特定的“时刻”(板书).如上课时,时针分针指到8:

30,8:

30是上课的时刻;闹钟响时,时针分针指到8:

35,8:

35是响铃的时刻.我们平常说的六点起床,十一点三十分放学,晚上七点看电视“新闻联播”,六点、十一点三十分、七点指的都是时刻,它表示的是时针、分针所指的某一个位置的时候.

  让学生说出几个学习、生活中常用到的“时刻”.

  

(二)教学“经过时间”.

  1.引进“经过时间”.

  师:

从上课开始到闹钟响铃,即从8:

30到8:

35,中间经过了几分钟?

你怎样知道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钟面教具再演示一次,先把时针、分针拨到8:

30,然后把分针慢慢拨到8:

35上,使学生看出两个时刻之间间隔是5分钟.

  师:

我们平常说的课间休息10分钟,爸爸每天工作8小时,都是时针、分针运行时经过的时间.

  2.感受时间的久暂.

  

(1)3分钟有多久?

  师:

我们来体会一下,3分钟有多久.现在我发给大家每人一张要求写出得数的口算卡片.(8:

40老师宣布“开始算”,3分钟后,老师宣布“停止算”.问几个同学,各做了多少道口算题?

  师:

老师宣布“开始算”时是8:

40,“停止算”时是8:

43,中间经过了3分钟时间,就是说刚才做作业用去了3分钟时间.

  师:

3分钟时间虽短,但同学们口算了不少题,说明只要抓紧时间,时间短也能做许多事情.

  

(2)10分钟有多久?

(10分钟就是课间休息那么长短的一段时间.)  

  (3)师:

老师在“经过时间”的两个图里都标有一个“箭头”,你们能体会出它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

“箭头”表示方向,从8:

30到8:

35,从8:

40到8:

43.

  师:

对,“箭头”表示方向.这个“箭头”一直往前去,还表示时间是一去不回的.你想,今天上午的8:

43过去了,再来的8:

43是晚上的8:

43,明天的8:

43;今天是×月×日,明天可是×月的×日了.所以我们要爱惜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过去了.

  (三)“时刻”与“经过时间”.

  师:

“时刻”与“经过时间”的意义不同在哪里?

钟表上的时针、分针所指的每一位置,表达的是某一个时刻.前一个时刻到后一个时刻之差就是所经过的时间.时刻好比一条直线上的点,时间好比两点间线段的长(教师边讲边画出下图).

  师:

还要注意的是,“时刻”表达成几点几分或几时几分,时间(经过时间)说成几小时几分.

  举例对比.

  三、练习

  1.选择填空.

  

(1)电影《闪闪的红星》要放映________,电影院下午第一场是________开映.(1小时40分钟;1点40分)

  

(2)妈妈上午________上班,她一天工作________.(8时;8小时)

  2.搭配练习.(把下面左右两边有联系的句子连线)

  学校上午什么时候放学?

    20分钟

  上午在学校的时间是多少?

   2时

  课间休息多久?

        3小时

  下午第一节上课时钟面时间是  11点40分

  3.在下面这段文字中,哪些是指明时刻的?

用单线划出来;哪些是表达经过时间的?

用双线划出来.

  一列快车从甲城到乙城要行6小时,一列慢车从乙城到甲城要7小时30分钟.已知快车8点40分从甲城开往乙城,半小时后,慢车从乙城开往甲城,结果两车于12点14分在途中相遇.

  4.结合计算,巩固两个概念.

  

(1)看图在()里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并在□里填上两个时刻中间经过的时间.

  (4)看下左图的钟面,现在是上午()点钟,离中午12点还有()小时.

   看下右图的钟面,现在是下午()时,再过4小时是下午()时.

  四、游戏

  师:

一次数学作业,小明做完用了半小时,小芳用了20分钟.下面咱们来做个算时间的游戏.

  老师先后指定三个学生扮小明,由他们到讲台前即兴用教具钟拨出开始做作业的时刻,说:

“我×点×分开始做作业,你们猜猜看,我什么时候做完作业.”说完,算得最快的一个同学马上到讲台前用教具钟拨出小明作业结束后的时刻.如说对,大家鼓掌鼓励,由“小明”奖给他小红花.如说错,由其他同学纠正.然后再指定三个学生扮小芳,先后到讲台前说出自己结束做作业的时刻,由算得最快的同学接着说小芳开始做作业的时刻.

  五、总结

  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时刻”与“经过时间”(板书课题),初步掌握了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时间的方法.这节课是8∶30上课,现在下课铃响了,请大家看闹钟上的时刻(9∶10),这节课上了多少时间(40分钟).在40分钟时间里,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希望同学们上好每节课,珍惜每个40分钟.

  六、课外作业

  师:

看看钟表,上午你是几点几分离家上学的,几点几分回家,中间经过了多少时间?

  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意义,编制7的乘法口诀。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编口诀、用口诀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感悟口诀编制方法,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教学难点】:

熟记7的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

出示用七个三角形拼成的小船。

  师:

小朋友看小精灵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是用什么拼成的?

拼成这样一只小船需要几个三角形?

(师板书填表)师:

你是怎样知道的?

它表示几个几?

(1个7)  (师板书)师:

拼二只小船需要多少个三角形呢?

(14个)你是怎样想的?

(7+7=14) 师:

哦,是几个7相加?

(板书:

2个7相加)那拼3只小船需要几个三角形呢?

4只呢?

……7只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

  2、提出学习目标:

同学们想一想,7的乘法口诀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乘法意义,编制7的乘法口诀。

  

(2)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根据表格,学生独立学习,把表格内的算式填写完整,并编出7的乘法口诀。

请在书上试着填一填,完成后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交流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口诀。

  

(1)编出7的乘法口诀

  师:

你编出哪些乘法口诀,能解决哪些乘法算式呢?

你想说那句就说那句?

  预设:

  生1:

一七得七,能解决3×7=  或7×3=

  生2:

二七十四,能解决4×7=  或7×4=

  

(2)验证7的乘法口诀

  “五七三十五”这句口决,你有什么方法验证?

  预设:

  生1:

五七三十五表示5个7相加,5个7相加等于35。

所以五七是三十五 (板书1)7+7+7+7+7=35)

  生2:

五七三十五也表示7个5相加,所以五七是三十五(板书2)5+5+5+5+5+5+5=35)

  (3)、熟记7的乘法口诀

  a、发现规律,引导记忆

  师:

同学门,7的乘法口诀比较难记住,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特点、规律,我们就能牢牢把它记住,这些特点、规律你找到了吗?

  预设:

  生:

乘号左边的因数是1~7,从小到大,乘号右边的因数都是7,积也是从小到大。

  师:

你的发现很重要,当一个因数变化,另一个因数不变时,积也会随着变化,它变大,积也会变大,它变小,积也会变小(手指因数和积)

  师:

这些规律对记住口诀很有帮助,你们记住这这7句口决了吗?

让我们来试一试,有没有信心?

  (生背口诀)

  师:

在背口诀时,感觉哪句最好记,哪句难记一些?

  学生各抒己见,并说出理由。

例如:

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比较好记。

难记的可以利用前一句或者后一句口诀帮助记忆。

  b、利用规律,有效记忆

  师:

记忆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多动脑,多动口,就能熟记口诀,老师给大家提个要求,不管三七二十一,每位同学都要熟记这些口诀,难道背这口诀还要七七四十九天吗?

  师: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老师刚才的话中就包含了两句乘法口诀,还记得吗?

  生:

三七二十一和七七四十九

  生:

好的,现在就请同学们利用刚刚找出的规律自己来记一记7的乘法口诀。

  请学生集体背一背7的乘法口诀。

然后进行师生对口令的游戏。

  三、拓展延伸知识

  

(1)电脑出示:

请快速口算并说出它的口诀

  5×7= 7×3= 7×4= 7×6=

  7×7= 7×2= 1×7= 4×7=

  

(2)、应用练习

  出示古诗:

贺知章《回乡偶书》:

(诗略)

  师:

7是个奇特的数,我国古代与7结下了难解之缘。

下面我们来看一首古诗。

这首古诗是由唐代的贺知章写的,这首古诗的内容共有多少字呢?

你能用一句口诀算出来吗?

  生:

28,四七二十八

  师:

对,每句7个字,这样的诗又称7言诗。

  (3)出示

  每天上7节课,一周5天上几节课?

  爸爸到北京去了3个星期,去了多少天?

  一个人一天要喝6杯水,一个星期要喝多少水?

  (4)你能用7的乘法口诀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吗?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二)

  一、创设情境,铺垫孕伏

  1、谈话激趣。

  2、媒体出示找规律。

  7 14 21 ( ) ( ) ( ) ( )

  

(1)、引导学生找规律。

  

(2)、指名回答第一个括号该填多少?

并回答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其他括号里的数。

(媒体显示答案)

  (3)、7可以用1个7表示,那么14是几个7?

几个7是21?

  分别指名回答28、35、42和49。

(媒体显示答案,教师相机板书:

1个7、2个7相加……)

  二、自主探索,学习口诀。

  1、师:

1个7我们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谁来说?

  指名分别列出2个7到7个7的乘法算式。

(教师相机板书)

  2、师:

看到这些乘法算式,你会编出乘法口诀吗?

在编口诀之前,我们先想一想编口诀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

(1)、编口诀时要写汉字。

  

(2)、小数写在大数的前面。

  (3)、怎么读就怎么写。

  学生在书P62上自主编口诀。

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3、交流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口诀。

  4、你跟他编得一样吗?

谁愿意把你编的口诀展示给大家看看?

  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教师提问:

你们有什么想法?

  

(1)针对二七一十四这样的错误,师:

不算错,但二七十四表达更简便。

  

(2)针对三七二一,六七四二这样的错误,师:

为了准确表达得数,我们一般说三七二十一,六七四十二。

  5、小朋友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自豪地读一读7的乘法口诀。

  6、和你的同桌一起读一读、记一记口诀,老师给你们1分钟时间。

  指名背一背。

  7、在读的时候你感觉哪几句容易记?

  生1:

“一七得七”好记。

 生2:

“七七四十九”也好记。

  师:

对,“一七得七”“七七四十九”首尾两句容易记。

  生3:

我觉得“三七二十一”这句也容易记,因为二十一特别好说。

  师:

是的,“不管三七二十一”这句话在生活中说得比较多。

小朋友你们看过《西游记》吗?

喜欢孙悟空吗?

(屏幕出示孙悟空图片和相关文字)

  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睛,取经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关口诀,7的乘法口诀在这里出现了几句?

  9、师:

你觉得哪一句口诀最难记?

有什么方法记住它?

  生1:

三七二十一再加一个七就是四七二十八了。

  生2:

二七十四,两个十四就是二十八了,所以四七二十八。

  生3:

七七四十九减去一个九就是六七四十二了。

  10、师:

刚才这几句难记的口诀,大家交流了许多记口诀的好方法,现在我们再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记一记好吗?

自己读读、记记,再同桌互读读、记记。

  11、师:

现在谁来背给大家听听,说说你是怎样记的?

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吗?

再倒着背、间接着背。

  12、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好吗?

①师生打电话对口令。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用呢?

根据口诀能算哪些算式的积?

打开数学书第62页,完成想一想。

  2、完成第63页想想做做1

  指名回答后提问:

每组上下三题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左右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尝试练习7×7+7和7×8,指名回答并说明原因。

  试一试7×9

  尝试练习6×5+5和6×6,并说明为什么这两题的结果不一样?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2分钟之内完成。

  5、师:

让我们一起来轻松一下,欣赏一首唐代诗人张继的诗《枫桥夜泊》(媒体出示)你知道这首诗的正文一共有多少字,用一句乘法口诀表示出来。

  7真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古诗的一句话有7个字,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与7有关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1)、媒体出示月历,师:

我们来看一个星期有几天?

  

(2)、七星瓢虫有7个黑点。

  (3)、我国古代的七巧板有7块。

  6、师:

让我们利用这些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吧。

  

(1)、爸爸到北京去了3个星期,去了多少天?

  指名学生回答,并口答。

  

(2)、一个人一天要喝6杯水,一个星期要喝多少水?

  指名回答,集体口答。

  (3)、出示7个七星瓢虫,一共有几个黑点?

  指名回答,集体口答。

  四、总结全课

  1、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欣赏儿歌,编儿歌。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三)

  教材简析:

7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与前面1-6的乘法口诀类似,教材通过七巧板拼图导入1个7是7,2个7是14,3个7是21,4个7是28,5个7是35,6个7是42,7个7是49。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着编口诀,因为有了以前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学生困难不大。

通过编出的乘法口诀来运用到题目中,在练习的设计上,引导学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让学生熟练掌握口诀,并将7的乘法口诀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应用口诀过程中熟记7的乘法口诀。

  3、在自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继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4、培养学生从小观察生活,联系生活,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编、记、用7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茂密的大森林,住着一位漂亮的公主,她就是白雪公主。

你们看,她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们欢迎吗?

她还带来了她最好的朋友——七个小矮人。

他们在草地上快乐地玩着。

快告诉同学们,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运用课件,创设了情境,让学生一下子就走进了所讲内容,直观感受到了数字之间的规律,发现了本节课与七的关系。

  二、探究7的乘法口诀

  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说怎样编。

然后由一名记录员进行记录,能写几个就让学生写几个。

  2、个别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3、教师展示正确口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板书使用课件,让学生一目了然,同时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4、找出口诀的规律,并让学生说出具体方法,课件展示《西游记》中描写孙悟空的一段话,让学生对口诀三七二十一和七七四十九有更深的印象。

  (用课件出示,同时把描写口诀的一段话变一下颜色,直观地让学生发现了乘法口诀在生活中也有所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口诀的积极性。

  5、师生、生生对口诀。

  6、探究一句口诀所计算的两个乘法算式。

  (配合学生的说,用课件展示,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了电脑的神奇,同时对一句口诀所对应的两个乘法算式形成了较深的印象。

  三、巩固练习

  1、看算式说得数,并说出用了哪句口诀?

  2、出示大转盘 教师转动转盘转到哪个乘法算式,学生要说出算式和得数,并要说出用了哪一句口诀?

  3、在我们古代就有很多地方与“7”有关。

我们一起来看一首诗,。

《回乡偶书》

  让学生根据这首古诗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像这样一个句子有七个字的古诗,我们就把它叫做“七言诗”

  4、我国医学认为“7”与女性成长有关。

  (电脑呈现女性成长的不同时期,运用口诀计算年龄,这样做既让学生感觉清晰,而且方便、快捷。

  四、拓展、运用

  学生举例:

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7的乘法口诀?

  1、一星期有几天?

医生告诉我们:

人,每天要喝6杯水,一个星期要喝几杯水?

  2、电子琴的琴面上一共有几个白键?

(电脑呈现琴面,让学生直观感受琴的毽子与七的关系。

  3、3只七星瓢虫一共有几个小黑点?

  5、5幅七巧板拼图需要几块拼板?

  (学生还会说出许多生活中与7有关的例子,对正确的予以肯定,并提出问题加以解决。

  6、与白雪公主对口诀。

  (电脑出现示范,引导学生说的方向。

学生看到这两句儿歌,打开了思路,大大激发了说的兴趣。

  五、总结、升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从而让学生形成“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思想。

  反思:

  7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必须要记住、背熟的内容,它的本身比较枯燥。

本节课我在教学上容数学、语文、百科知识于一体。

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一直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

全课教学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上课伊始,用动画引出小朋友喜欢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美丽的画面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从小矮人过渡到他们手中的气球再到气球上的数字,从学生直接的对图像的兴趣转移到对数字的兴趣。

此时,老师提出“7、14、21”这三个数字是怎么排的?

这个问题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如课尾设计了七个小矮人的一首儿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接着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2、提供数学交流的环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学生感知了几个7是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编7的乘法口诀,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安排的是学生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知识达到互补。

其次,我很注意学生的学习情感,“能编几句就编几句”反应了教师对学生个性差异的肯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发明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在进行7的乘法口诀的练习时,教师找到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如“七言古诗”、“7与女性成长有关”、“七巧板拼图”、“电子琴的琴键”、“七星瓢虫”等等,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事物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学生倍感亲切。

与过去单纯的数字题相比,更丰富了数学的内涵,让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数学,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处处存在。

教学内容:

课本第90页。

教学目的:

1、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愿望,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2、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音乐情境,提出问题。

(播放生日快乐歌)

师:

同学们今天是淘气的生日,我们一起来为他唱首生日歌庆祝庆祝好吗?

(学生立即兴奋起来,情不自禁地拍手哼唱起来)淘气说他的生日是在12月,是在冬季出生的。

师: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在哪个月份出生的?

属于哪个季节?

生1:

我的生日是在6月,是夏季出生。

生2:

我的生日是12月,是冬季出生。

生3:

我的生日是4月,是冬季出生。

师:

到底你们说对了吗?

请看挂图:

三、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