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资料教学实录和评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4428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资料教学实录和评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资料教学实录和评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资料教学实录和评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资料教学实录和评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资料教学实录和评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资料教学实录和评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资料教学实录和评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资料教学实录和评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资料教学实录和评析.docx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资料教学实录和评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资料教学实录和评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资料教学实录和评析.docx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资料教学实录和评析

《倍的认识》教学实录和评析

一、背景分析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编排在表内乘法

(二)中7的乘法口诀后面。

“倍”是小学数学教学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

“倍”这一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的,缺乏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主动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能够随着学生思维进行有效引导,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知识智慧共享的园地。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感受“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同时,由于“倍”的概念建立和解决倍数问题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把初步解决倍数问题列入本节课的目标之一。

二、教学设计及评析

1.创设情境,引出概念

师:

小朋友们,学习数学经常要和图形交朋友,现在夏老师已在第一行画了2个圆。

请看:

第一行:

○○

如果请你在第二行画圆,你准备画几个?

并想一想你画的圆的个数和夏老师画的圆的个数相比,有什么关系?

生1:

我画了4个○,比夏老师多2个○。

生2:

我画了5个○,比夏老师多3个○。

生3:

我只画了1个○,比夏老师少了1个○。

……

师:

夏老师也在第二行画了一些圆。

请看

第一行:

○○

第二行:

○○ ○○ ○○

你看了夏老师画的○,又想说什么?

生1:

夏老师在第二行画了6个圆,比第一行多4个○。

生2:

夏老师画的是2个一堆,2个一堆。

师:

如果接着再继续画下去,你猜一猜该是怎样画?

生1:

应该还是2个一堆2个一堆(其他学生也赞同)。

师:

我们一起来揭晓这个谜底。

看看你有没有猜对了?

第一行:

○○

第二行:

○○ ○○ ○○ ○○ ○○

…… ○○

师:

这样2个、2个继续画下去,很多很多。

因此,一般我们用省略号,最后再画上2个圆来表示。

夏老师摘取其中的一部分,你们觉得现在第二行有几个这样的2?

第一行:

○○

第二行:

○○ ○○ ○○ ○○

生:

4个2。

师:

第二行画了4个2,我们一起依次来数一下,1个2、2个2、3个2、4个2。

第一行有1个2,第二行有这样的4个2,我们就说,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

全班同学一起来说一遍。

师:

谁能结合这幅图,同桌两位同学说一说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是什么意思?

生:

第一行有1个2,第二行有4个这样的2,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

师:

看来,两个数之间除了相差关系,还有倍数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倍”(板书课题)。

教学评析: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相对比较开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画的个数,并进行比较。

通过让学生比较,渗透“倍”是由两个数量相比较而产生的大背景。

同时由于在先前的学习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主要存在的是相差关系,也可以这么说,在学生的头脑中相差关系已经形成了深刻的认知结构。

鉴于此,既要沟通两个数之间的相差关系,又要拓展除了两个数之间存在的相差关系以外的关系,因此,教师事先准备了讨论的学习材料,即:

第一行:

○○

第二行:

○○ ○○ ○○

你看了夏老师画的○,又想说什么?

如果接着再继续画下去,你猜一猜该是怎样画?

教师呈现的学习材料,创设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能够引导学生有序思维,积极发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师生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交流中,在对话过程中让学生讲清“几个几”,为新知同化提供生长点,教师也审时度势地揭示“两个数之间除了以前的相差关系外,还存在倍数关系”。

2.动手操作,理解概念

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当第一行是1个2,第二行是4个2时,我们就说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

现在夏老师要考考你们,第一行:

○○,如果要画出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

又该怎么画?

同桌先商量一下,然后独立在练习纸上画一画。

呈现学生作品。

A.第一行:

○○

 第二行:

○○ ○○ ○○

B.第一行:

○○

 第二行:

○○ ○○ ○○

师:

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你是怎么想的?

生:

第一行有1个2,第二行有3个这样的2。

我们就说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

师:

你们觉得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吗?

生:

都是可以的,不过我喜欢第一种方法。

师:

你为什么喜欢第一种方法?

生:

因为留空隙可以一眼就看出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师:

接着夏老师又要考考你们,画出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会画的小朋友请举手。

生:

我是这样画的:

第一行:

○○

第二行:

○○ ○○

我的想法是:

第一行有1个2,第二行有2个这样的2。

我们就说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师:

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学得真棒。

不过现在夏老师把第一行2个圆换成3个圆,也让小朋友画出第二行是第一行的2倍。

你会吗?

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桌。

生:

我是这样画的:

第一行:

○○○

第二行:

○○○ ○○○

因为第一行有1个3,第二行有2个这样的3,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师:

同学们有没有觉察到,这两题第二行的个数都是第一行的2倍,可是第二行的个数却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呀?

能说出其中的奥妙吗?

A.第一行:

○○        第二行的个

 第二行:

○○ ○○     数是第一行的2倍。

B.第一行:

○○○       第二行的个

 第二行:

○○○ ○○○   数是第一行的2倍。

生1:

上面这一题,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就是说第二行的个数是2的2倍。

而下面这一题,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就是说第二行的个数是3的2倍。

生2:

很显然2的2倍(也就是2个2)、和3的2倍(也就是2个3)是不同的。

师:

除了第一行有1个2,第二行有这样的2个2,第一行有1个3,第二行有这样的2个3,表示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方法以外,你们觉得还可以第一行和第二行分别画几个圆,也能表示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方法1:

第一行: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行:

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2:

第一行: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行:

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3:

第一行: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行:

____________________

生:

当第一行有1个圆,第二行就有2个圆;当第一行有4个圆,第二行就有8个圆;当第一行有5个圆,第二行就有10个圆;当第一行有6个圆,第二行就有12个圆;当第一行有7个圆,第二行就有14个圆;很多很多……都能表示第二行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

教学评析:

在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反复操作画圆,反复同桌互说,使学生在操作、交流中充分暴露自己学习的原始状态,并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形成表象,力争扎扎实实亲历概念形成的全过程。

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随着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

当学生出现两种不同的画法时:

A.第一行:

○○

 第二行:

○○ ○○ ○○

B.第一行:

○○

 第二行:

○○○○○○

教师并不急于表态,而把评价抛给学生,丰盈的判断给了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也促成了真正的生生互动。

其二,在活动中设置了不同的变式情境,使学生动态地感受变化过程,譬如第一行2个圆,第二行依次画出是第一行的3倍、2倍。

第一行2个圆换成3个圆,也表示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不同的变式情境,主要是想不断激起学生认知的冲突,促成挑战,让学生通过研讨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3.拓展意义,升华意义

师:

解答了几道题后,我们一起来轻松一下。

信封里有6个纸片,请设计一个方案,把纸片排成两行,然后用“倍”来说一句话,表示()是()的几倍。

生1:

第一行:

○○○

第二行:

○○○

我是这样摆的,表示第一行圆的个数是第二行的1倍。

生2:

第一行:

○○

第二行:

○○ ○○

表示第一行圆的个数是第二行的2倍。

有学生举手发表不同意见。

生3:

我觉得应该表示第二行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因为第一行是1个2,第二行是2个2。

师:

如果第一行圆的个数是第二行的2倍,那又该怎样画呢?

生3:

第一行:

○○ ○○

第二行:

○○

师:

看来第一行圆的个数是第二行的2倍和第二行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生4:

第一行:

○○○○○

第二行:

表示第一行圆的个数是第二行的5倍。

生5:

第一行:

第二行:

○○○○○

表示第二行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5倍。

师:

通过小朋友积极开动脑筋,我们能用多种方法来摆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回答得相当出色。

老师这里最后还有一幅图,你能不能也用“倍”来说一句话,行吗?

第一行:

○○

第二行:

○○ ○○ ○

生1:

第二行圆的个数比第一行的2倍多1个。

生2:

我觉得还可以表示第二行圆的个数比第一行的3倍少1个。

师:

你能不能对“第二行圆的个数比第一行的3倍少1个”这句话的意思再介绍一下?

生2:

只要在第二行上再画一个圆,就表示第二行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

少了一个圆,就表示第二行圆的个数比第一行的3倍少1个。

第一行:

○○

第二行:

○○ ○○ ○○

师:

看来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倍”的含义,就能从多种角度用“倍”来进行介绍。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5的3倍”这一句话。

你能用“图”或者“算式”来表示吗?

生1:

△△△△△ △△△△△

△△△△△

师:

能把你的图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生1:

5+5+5=15。

生2:

5的3倍就表示3个5,用乘法算式表示就是5×3或3×5。

……

教学评析: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更多地侧重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习者学习能力、习惯和态度的形成,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求知与实践参与。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就要求结合有关内容,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进而学会学习。

“倍”这一概念是学生首次接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再次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空,让每个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议一议、评一评中,凸现学生思维的真实状态,并在不断的挑战中修正、提升。

由于“倍”的概念建立和解决倍数问题,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把初步解决倍数问题也列入本节课的目标之一,两者一起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倍”的本质的理解。

当学生已较好地掌握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之后,教师又在原有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老师这里最后还有一幅图,你能不能也用“倍”来说一句话,行吗?

第一行:

○○

第二行:

○○○○○

从学生的精彩回答,说明适度的教学提升,学生完全有能力同化新知识、内化新内容,为后继学习埋下可持续发展的伏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