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遂事故报告管理规定附表格.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4444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遂事故报告管理规定附表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未遂事故报告管理规定附表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未遂事故报告管理规定附表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未遂事故报告管理规定附表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未遂事故报告管理规定附表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未遂事故报告管理规定附表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未遂事故报告管理规定附表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未遂事故报告管理规定附表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未遂事故报告管理规定附表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未遂事故报告管理规定附表格.docx

《未遂事故报告管理规定附表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遂事故报告管理规定附表格.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未遂事故报告管理规定附表格.docx

未遂事故报告管理规定附表格

未遂事故管理和事件报告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未遂事故管理,全面分析未遂事故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并落实纠正措施,形成对事件原因和预防措施的经验分享,建立公司未遂事件数据库,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事件的报告、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必须坚持及时、准确的原则,我公司对事件的报告、安全经验分享实行奖励政策。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的各部门/车间。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本部门/车间安全负责人负责未遂事故的统计、分析和资料的备案建档,以及未遂事故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五条本车间/部门安全员本单位未遂事故的上报、统计、分析和相关资料的备案建档,并对可能造成一般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出具、上报未遂事故调查报告,落实验收纠正措施。

第三章未遂事故、事件的分级

第六条未遂事故的定义为:

凡因操作不当,维护不周、设备管道在制作、安装过程中存在固有缺陷等各种原因,已构成事故发生条件,足以酿成事故,幸亏及时发现,得到挽救,侥幸未造成严重后果者,称为未遂事故。

第七条未遂事故的处理原则,构成未遂事故的条件,必须按事故进行处理,建立未遂事故记录档案,按照❽四不放过❾的原则,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进行事故分析。

查清原因,定出防范措施。

第八条发生未遂事故的条件时,一般按一下顺序制定防范措施,消除:

采用有效办法消除事故条件;预防:

通过设备、操作等方面的措施,预防事故条件的发生;减弱:

在无法消除的情况下,采用减少危害的措施。

第九条按照未遂事故、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将未遂事故、事件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三级,进行分级管理。

第十条凡重点部位、重大危险源,关键设备等存在缺陷,如✉✉✉✉✉✉✉✉✉✉✉✉✉✉✉✉✉✉✉✉✉✉✉✉✉✉✉✉✉✉✉✉✉等属于重大未遂事故事件。

第十一条重大未遂事故、事件由公司管理控制,如发生重大安全事件将直接威胁安全生产,岗位应立即向调度汇报,紧急情况有权先停车后报告。

当班调度收到情况报告后。

应立即命令停机、停车、停产。

并将情况向公司领导汇报。

第十二条✉✉✉✉✉✉✉✉✉✉✉✉✉✉✉✉✉✉✉✉等属于较大未遂事故、事件。

第十三条较大未遂事故、事件由部门/车间管理控制。

接到岗位的事件报告,主管部门/车间的主要负责人应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对事件进行处理,恢复正常工况。

如不能达到目的,则组织装置停产处理。

第十四条✉✉✉✉✉✉✉✉✉✉✉✉✉✉✉✉✉✉属于一般未遂事故、事件。

第十五条一般未遂事故、事件由车间管理,属于设备问题的填写检修联单,由维修工负责检修处理,。

暂时无法彻底处理的应采取措施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在事件点挂牌警示,并将情况如实填写在安全事件台账上。

待装置停车一并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凡因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或操作不当发生的未遂事故、事件,除按规定采取措施外,应对造成事件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进行处罚。

未遂事故、事件的报告整改

第十七条发现人发现未遂事故、事件后,要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报告上报值班长、工段长、车间/部门。

第十八条发现人可直接向安全管理部、计划调度部、工程设备部、分厂副总、分厂总经理进行反映。

第十九条接收人接到未遂事故、事件报告后,立即对未遂事故、事件进行核实,能整改的要立即安排整改,不能整改的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防止未遂事故、事件进一步扩大化,并立即逐级汇报。

第二十条各部门/车间设立未遂事故、事件台账,对职工发现的未遂事故、事件进行记录。

对于发现未遂事故、事件产生的奖励,每月的25日前将奖励汇总发放。

第二十一条事故本身没有截然界线,未遂事故、事件分级管理控制的目的就是防止人身伤害和其他各类事故的发生,所以我们在从事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要事先多设想一些危险,把一切、所有未遂事故、事件都当做已经发生的事故来控制、来管理、来考核。

这是防止事故真正发生的最有效办法。

未遂事故、事件上报激励

激励标准

第二十二条对于发现一般未遂事故、事件,单位可酌情给予10-50元的奖励。

第二十三条对于发现较大未遂事故、事件,根据事故、事件的大小给予50-200元的奖励。

第二十四条根据发现的重大未遂事故、事件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大小给予200-500元的奖励,隐患重大的可给予重奖。

第二十五条明知道本岗位存在未遂事故、事件但未及时报告而由此发生的事故要对责任人严肃处理。

奖励程序

第二十六条接收单位对所接收的一般未遂事故、事件进行逐一评审,经核实后进行通报表扬,并报☜☟S综合办给予办理奖励手续。

第二十七条对于查出较大以上未遂事故、事件,由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评审,根据隐患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大小给予相应奖励,全厂通报表扬。

第二十八条各单位应积极发动职工查找隐患、提合理化建议并加大奖励力度,由公司安环部对开展发现未遂事故、事件突出的单位进行嘉奖。

第二十九条发现的未遂事故、事件在哪个单位,由相关职能部门对其要求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本规定自2018年03月08日起执行。

附录✌

未遂事件报告

调查组成员

职务

单位

专业特长

事件发生单位或承包商名称:

事件编号:

事件调查部门:

事件报告时间:

事件当事人或报告人基本信息

姓名:

出生日期:

性别:

  男  女

住址:

联络电话:

聘用日期:

工种:

从事目前工作年限:

事件基本信息

事件发生时间:

事件发生地点:

目击者:

1.

2.

3.

住址和联络号码:

事件经过描述:

 

事件的原因分析:

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

                完成时间:

       责任人:

 

跟踪验证结果:

 

员工返岗日期:

监督人:

时间:

审核意见:

 

☜☟S部门负责人:

时间:

事件的附件(参考):

1、现场调查材料、图纸、照片

2、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3、物证、人证材料

4、直接和间接的损失材料

5、事件责任者的自述材料

6、发生事件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

附录B

《事故/事件潜在原因和纠正与预防措施列表》

原因

纠正与预防措施

人的因素

缺乏工作程序

进行安全分析,制定安全工作程序

不知道正确的程序

提供培训,增加员工获知正确程序的渠道

知道程序但未遵守

找出未遵守的原因;鼓励员工报告关于程序的问题,如必须修改程序,与员工讨论程序并修改,通知到相关的人员;加强监督

因心理或生理原因不能完成工作

加强沟通,或必要时按规定调整岗位

工作中任务难度大而不能实施

重新设定工作任务指标或改变工作程序

缺少个人防护装备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不知道需要个人防护装备

提供培训

知道需要个人防护装备,但不会使用

与员工讨论其使用方法,并进行使用练习

缺乏应急设施

提供必要的应急设施

应急设施没有正确地发挥作用

建立对应急设施的检查程序;立即修理或更换应急设施

不知道如何使用应急设施

提供使用应急设施的培训

设备和物料

质量或条件有缺陷

进行检查、维护、修理、更换或者向上级报告;检查质量控制或巡检等工作程序,如有缺陷及时修订

设计缺陷

改变设计;评审设计管理程序或设备的采购程序;鼓励员工报告设计缺陷或设备的危害

未识别出危害

提供危害识别培训;加强对施工前危害识别的监督;提供检测条件以检测危害

危害性条件未报告

与员工讨论危害报告程序,查出原因,鼓励员工报告

危害性条件识别了、报告了,但未及时采取措施

查明原因;加强监督

缺乏设备检查

评审设备检维修程序;加强监督

检查未能检测出危害

评审检查程序,必要时做修改;检查现场人员是否会使用检测设施,必要时进行培训指导;检查检测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使用不适当的工具或物料

提供适当的设备、工具或物料;进行使用代用品中避免危害的培训

没有适当的设备、工具或物料

提供适当的设备、工具或物料;评审采购程序;预测未来的需求

设计时未考虑操作因素

改造设备,使之更加适应操作者的能力和局限

环境的因素

设备或员工的位置缺陷

实施工作安全分析;改变位置、方位或设备的放置;改变员工的位置;提供护栏、路障、屏障、警示标志等

危险区域

评审工作程序;培训员工避免该区域的危害;提供护栏、路障、屏障、警示标志等

工作空间不够

评审工作场所的需求,必要时改变

涉及下述的不安全状态:

照明/噪音/空气污染/极端温度/通风/振动/辐射/地面和工作面

必要时监测工作条件,将结果与可接受的水平进行比较;进行必要的改变以控制照明、噪声、空气质量、温度、通风、振动和辐射在可接受的范围

管理的因素

监督人未能发现、阻止或报告危险条件

提供培训,改进监督人员在识别和报告危害方面的技能

监督人未能发现、阻止或报告违章的现象

评审程序;增加监督人员监测频次;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培训和约束

管理人员没有将存在的或可能的危险通知员工

加强沟通;评审危害沟通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改

管理人员没有使员工和监督人对安全负起责任

管理人员进行检讨,并对工作场所的每个人,清楚地沟通并确定其安全责任;提供安全培训;采取安全激励措施

缺乏对监督人的培训

为监督人提供必要的培训

管理人员没有对已知的危险状态采取纠正措施

查明原因,按规定进行处理;加强培训指导

附录C

安全经验分享

事件基本信息

事件发生时间:

事件发生地点:

受伤的性质(如果有):

受伤部位(如果有):

治疗情况简述:

事件的性质:

    损工    限工    医疗    急救☎箱✆未遂事件

事件经过描述:

 

事件的原因分析:

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

                

 

有助于经验分享的附件,包括(供参考):

机具、设备、工作流程示意、化学品的样品、破损的部位或碎片等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