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4488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docx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细则

3、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4、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SARS、医院感染暴发流行预案

5、关于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预案

6、突发事件中群体伤员、中毒等患者抢救组织工作预案

7、抢救制度

8、急危重症救治的实施办法

9、院急救制度与流程

10、院前急救制度与流程

11、危重病人抢救程序

12、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治预案

13、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方案

14、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救援预案

15、防止火灾应急方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国国务院制定、颁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特制定本预案。

一、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医院领导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实行责任追究制。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有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成立医疗救护、消毒防疫、专家技术、后勤保障安全、政治思想宣传5个组和一支应急队。

医院各行政主管部门、各科室及各部门在各自职责围做好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三、此项工作应当遵循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依靠科学,统一领导,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加强合作的原则。

四、建立应急报告制度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立即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

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爆发、流行的;

2、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爱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疑似的病人;

3、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

4、发生或者发现群体性疾病;

5、发生毒剧物品、放射源物品等丢失的。

(二)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疑似的病人的应当在事件发生后6小时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

(三)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疑似的病人的应当在事件发生后12小时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

五、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院感室负责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六、医院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及演练。

七、任何单位及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八、接到报告后指挥部应当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取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及时报告调查情况并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九、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各个部门人员须立即到达规定岗位,服从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动。

十、应急预案启动后,办公室有权指挥各个职能部门及科室;有权调配各科室的仪器、设备。

办公室紧急征用五楼宣传中心办公室一间。

单独值班、设专线>4部,备有1~2部直拨及传真、录音、复印设备。

十一、应急预案启动后所有在职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指挥部及办公室的调动、安排。

十二、应急预案应当根据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补充。

十三、对于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可请示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和控制措施。

十四、在诊治中发现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应当在2日作出明确诊断。

十五、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疑似的病人死亡后,尸体由其所在科室负责消毒处理,处理后应立即火化。

十六、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疑似的病人转诊或死亡后,应对病人接触区域、仪器及物品等进行终末消毒。

十七、各部门应密切配合,相互协作,恪尽职守,积极配合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

十八、医院及时组织、培训第二梯队人员,适时接替第一批人员。

十九、医院停车场保留必要的车位、通道,由保卫处负责疏导、指挥车辆。

二十、附则:

本预案用语含义如下: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

符合《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的病人和疑似病人。

3、病原携带者:

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4、爆发:

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突然发生5例同一传染病病人。

5、流行:

指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二十一、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细则

总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医院广大职工及就医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及医院公众健康、环境安全及正常医疗秩序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核素泄漏、重大医疗事故、水、电、医疗设施等的质量事故、水灾、火灾、台风、地震、战争、动乱、恐怖事件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环境安全及正常医疗秩序的事件。

第三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应遵循依法管理、预防为主、强化培训、适时演练、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时应对、快速反应、措施果断、科学处置、协调合作的原则。

第四条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过程中,有不负责任、不履行岗位职责、不服从指挥调度、散布谣言、扰乱医疗秩序、危害公众健康等行为者,按照《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医院《奖惩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条医院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开展防治突发事件相关的科学研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调查、现场救护、传染源隔离、卫生防护、监测检验、监督检查等工作所需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的储备,做到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所需经费列入医院财务预算。

第六条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并根据其表现给予相应的奖惩。

组织管理

第七条医院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院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院长或其授权的分管院长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应在各自的职责围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第八条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管理。

医院突发事件大体可分为环境安全和公共卫生两类,医务部负责对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核素泄漏、重大医疗事故等)的管理;后勤保障部负责对环境安全类突发事件(包括水、电、医疗设施等的质量事故、水灾、火灾、台风、地震、战争、动乱、恐怖事件等)的管理。

第九条分类管理不是分开管理,各主管部门要注重互通信息、互相支持、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地做好应急事件的管理工作。

监测与预警

第十条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主管部门(医务部、保障部)应制定相应的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一个灵敏准确的监测体系,落实人员对监测数据及时进行科学分析与综合评价。

第十一条医院所属各科、处室均为突发事件的监测单元,每个职工均有监测的责任及报告的义务。

第十二条根据突发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围是局部还是全院,医院设定两个级别的预警及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仅影响医院部分地域或部分科室且危害较小的突发事件,定为黄色预警,应急响应为相关部门及人员;影响医院整体工作或危害较大的突发事件,定为红色预警,应急响应为全院所有部门及人员。

报告与信息发布

第十三条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医院职工对发生和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及其潜在隐患均应在发现情况后立即报告相关部门。

医务科:

8002(线),69525599(外线);后勤保障部:

8030(线);节假日休息报告院总值班:

8001(线),669545941(外线)。

第十四条职能部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的同志应将情况报告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并组织人员,分工明确,通讯联络,根据指挥部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或应对突发事件。

第十五条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根据情况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自突发事件发生时计算2小时向区卫生局报告。

第十六条任何科室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第十七条医院建立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

信息发布应及时、准确、全面。

由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指定医院新闻发言人,严禁其它人参与发布信息,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和权威性。

培训与演练

第十八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主管部门应认真研究各自主管围最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将排在前五位的突发事件作为重点,估计可能发生的情况,拟定应该采取的对策,制定培训计划,编写培训教材,对相关人员实施培训。

第十九条培训应是全方位的全员培训。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主管部门应对各级各类人员(包括临时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进行涵盖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识别、报告、应急处理技术、群体防护、个体防护、现场救护等容的培训。

对特殊人员应进行特殊技能的培训,如医院新闻发言人应进行媒体沟通技巧的培训等。

第二十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主管部门应根据应急处理工作中各责任人的责任与义务分别制订“应急反应手册”。

手册针对各个关键部门的具体负责人,明确其职责围、协调对象、主要对策、行事步骤、联系方式等。

手册容力求简明扼要,便于携带。

第十三条模拟演练每年1~2次,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制订模拟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

通过技术培训,模拟情景,实际演练,提高组织成员的应急反应能力,训练一支能打硬仗的应急团队。

应急处理

第十四条突发事件发生后,主管部门应立即组织人员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

第十五条启动医院应急预案,需经院务会批准,报区卫生局备案。

第十六条应急预案启动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为医院最高领导,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相关设施、设备等;必要时对人员疏散或隔离,并可依法对传染病疫区进行封锁。

所有科室及个人应当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相互配合,协作,各司其职,集中力量保证突发事件的有效控制,努力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第十七条应急预案启动后,后勤保障部要尽一切努力充分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备、物资包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药房要保证药品的供应。

第十八条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卫生防疫及相关专业人员应当先行一步,对事件现场进行紧急处置,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及可能受到影响的人群进行分类指导,制定相应的防护控制措施,保障人员安全,防止交叉感染,提供突发事件防治知识的宣传资料,为应急处理指挥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附则

第十九条本预案备有若干附件。

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有权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或失误及时修订、补充、调整和完善本预案。

第二十条每次突发事件处理之后,各主管部门要组织力量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认真总结应急处理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及失误的教训,做好突发事件后医院的重建工作。

第二十一条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总指挥:

万龙院长

医疗副总指挥:

吴俊副院长

后勤副总指挥:

文裕副院长

政治思想副总指挥:

学华书记

办公室主任:

何月琴

指挥部成员:

英、王逸娜

医疗专家组成员:

王心宽、郭盛军、闫勇、王丽杰、汪芗、王建华、吴俊、聪毅

医疗救护组成员:

兴国、黄文云、何力

后勤保障组成员:

龚胜华、关瑞芝、智明、郝连仲

消毒防疫组成员:

王逸娜、周月娜、启霞

政治思想组成员:

海波、斌

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SARS、医院感染暴发流行预案

 一、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正确指挥,快速反应,积极应对。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万龙

副组长:

吴俊学华文裕

成员:

王逸娜英王心宽郭盛军闫勇王丽杰兴国海波郝连仲何力龚胜华王建华

(二)技术专家组,对遇到的突发事件的处置进行指导。

(及联系附后)

医疗组:

吴俊王心宽万龙聪毅汪芗王建华

医技组:

王丽杰海波晓松

(三)及时报告请示;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按规定时间向相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时,同时将突发事件情况的措

施和现状简要进行汇报.

(四)及时对决策作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在收集信息基础上,计划执行过程一定要保持灵活性,必要时进行调整。

(五)重视与公众和新闻媒介合作;通过媒体,让社会了解事件的真相、医院态度;通过媒体树立医院在突发事件中的好形象。

二、强调分工合作,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强调相互配合,防止相互推委,做好人员、财产、设备等筹备工作:

医疗组:

负责诊断、治疗、抢救预防等工作.

后勤保障组:

文裕、龚胜华

后勤保障组:

负责药品、设备、器材、病房设施等工作

三、采取果断措施,切断一切感染途径

(一)认真进行教育以提高防护意识:

利用朝会进行动员,请专家对传染病暴发流行、SARS、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发病原因、诊断标准、治疗原则进行专题讲座及重点科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强化培训,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防治知识和技能,做好自我防护工作。

(二)准备防护用品预防用药:

筹备和购买防护用品及预防药品。

(三)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按要求对SARS成立发热门诊,传染病病人,重点可疑病人,上报疫情。

建立隔离区,对病区进行分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配备必要的设备。

(四)对病区医务人员实行隔离管理和重点保护。

医务人员参加传染病治疗期间,严禁离开隔离区,同时,为他们在病区提供必需生活用品等,在规定时间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五)严格污物和垃圾处理:

病区楼污物通道与医疗通道严格区分,各病区的污物和垃圾直接与病区从专门通道送到固定地点,能焚烧的立即焚烧;需要重复使用和不能焚烧处理应进行消毒浸泡处理直接通过专门通道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

加大污水处理的消毒剂量。

(六)加强消毒管理:

对全院医疗工作地点和病区,每天喷雾器进行空气消毒,感染管理科负责督促检查,工作人员接触每一病人后都要洗手并更换手套。

对隔离病区的污染物品要进行严密消毒。

(七)保护易感受人群:

为全院人员发放预防用药。

对重点科室及隔离病区的工作人员除发放预防用药外,还要配发隔离衣、防护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物品。

关于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预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市、区卫生局关于做好人间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院在防控禽流感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成立防控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院长

副组长:

副院长

成员:

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急诊科主任保健科主任门诊主任后勤主任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做好全院职工的禽流感培训工作,使全院职工充分认识做好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紧急行动起来,坚定信心,沉着应对,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阻止人间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2、加强院感和消毒工作,防止疫情在医院传播。

3、成立流调队,如出现疫情,立刻进行流调工作。

4、做好防控工作的后勤保障。

5、制定本院禽流感的防控措施,并监督检查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严格做好发热病人的筛查登记工作,检疫门诊、急诊、门诊更要常抓不懈,同时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防止院交叉感染,对发热病人问诊时,增加有无禽类动物接触史及是否到过疫区,发现可疑情况要及时通知医务科,请示院禽流感防控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防控。

三、加强就医患者的宣传工作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能力,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进对禽流感知识的了解。

四、加强信息沟通工作。

为了更好的掌握疫情播散情况及其它地方防控措施效果,要求院信息科及时了解每日疫情传播情况,院办公室要对防控文件快速传达,并且责任到人。

突发事件中群体伤员、中毒等患者抢救组织工作预案

一、准备阶段:

(1)接到后,通知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值班医生接诊准备.

(2)通知行政,医疗主管部门(行政负责人:

万龙吴俊医务科负责人:

英).

(3)通知相关科室医师,护理人员到现场集中.

(4)随时向医院领导汇报.

(5)通知手术室、血库等做好准备(值班医生、护士、主任、护士长).

(6)成立抢救领导小组:

医疗组:

负责诊断、治疗、抢救预防等工作。

医疗组成员:

吴俊王心宽万龙聪毅汪芗王建华

后勤保障组:

负责药品、设备、器材、病房设施等工作.

后勤保障组成员:

文裕、龚胜华

(7)通知医院宣传部门,进行必需的摄影、摄像工作,一方面可及时做总结,一方能为医院留档。

(二)预检分诊

(1)指定专人负责病人登记及统计.

(2)根据群体伤员病情进行预检分诊.如;危重病人与轻病人,科和外科作大致区分.对需紧急抢救的病人做到紧急处理;

(3)根据病人的主要伤情,确定首诊负责科室。

(4)组织对病员的输送人员,对重伤员需指定专人守护。

(三)输送安置阶段:

各项检查完成后,患者诊断已明确

(1)需急诊手术者应立刻送手术室.

(2)危重病人应收入到各相应专科及重症病房.进行抢救及治疗.

(3)轻病人相对集中安置,进行治疗.

抢救制度

第一条:

为了保证急危重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各级各类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心肺复技能,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及其他涉及急危重病人处理的科室工作人员要掌握急救医学理论和抢救技术。

第三条:

医院建立院急救、抢救网络及应对社会突发事件医疗小分队,成立院级急救、抢救小组,小组成员掌握急救医学理论和抢救技术,保持通讯畅通。

各科室配备的急救、抢救设备和物品要每日检查,确保完好。

抢救药品要每日清点,确保所有抢救药品在保质期,数量不足时随时补充。

第四条:

急诊、各病区必须设置抢救室,抢救室不得用于其它用途。

第五条:

对急危重病人严格履行首诊负责制度,开放急救绿色生命通道,对病人的诊疗进入优先程序,危急生命情况时,不得因病人未交钱等各方面的原因拒绝或延缓对病人的紧急处置。

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第六条:

抢救的同时应设法与病人的家属取得联系,尊重病人家属的知情权及取得病人家属的知情同意。

紧急情况时,患者病情危重,需进行有创诊疗措施,若无法同患者家属取得联系,为抢救患者生命,可在征得医务处或总值班人员同意后进行。

事后及时将诊疗情况向病人家属通报,并将通报的容和家属的意见记录在病历上。

第七条:

抢救结束后,经治医师应在6小时拒实补记抢救的过程。

急危重症救治的实施办法

医院的急诊担负着对急性病、伤与慢性病急性发作等突发疾病和意外灾害事故的治疗工作。

急诊病人具有疾病的突发性与危重性、病种的多科性、救治的复杂性与连续性、病人和家属的急躁性等特点。

针对我院的具体情况,我们按照层级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和院科两级的管理体制,为了避免医疗事故和严重差错发生,保证急危重症病人综合救治成功率,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强化医院应急能力和行之有效的急救组织系统,实施程序管理。

一、建立管理系统,明确岗位职责:

急危重症院综合救治的程序管理,就是按照医务人员不同的工作能力、工作岗位,通过综合组织协调,进一步放大院综合救治管理的功效。

具体措施:

1、成立决策层组织机构———以院长为组长,业务副院长为副组长的急危重症院综合救治领导小组,对院综合救治行使决策权和指挥权。

2、医务科与护理部是具体职能办事部门,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等进行全程监控,在综合救治过程中起组织、协调、反馈和辅助管理的作用。

3、为了弥补科室技术力量不足,医院分科成立急危重症综合救治专家小组,做为实施综合救治高层次的技术力量。

4、各科科主任与护士长、医技科主任等做为科室管理层,负责安排本科人员和设备,组织实施综合救治。

5、执行操作层则是由急诊科、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等一线的医护人员组成。

二、抓好科救治,提高环节质量:

各科科主任、护士长做为基层管理者是院综合救治的成功关键所在,负责科室的一切救治活动,负有指挥所属的门急诊与住院部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去具体执行操作相关的诊疗护理工作的职责。

各临床科室要完善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急救常规,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通过各种学习、每周的业务查房和每月的行政查房、医疗质量评比、病历评比、单病种医疗质量考核等多种方式,督促科室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疾病诊疗护理常规,抓好急危重症病人的接诊、检查、诊断、会诊、治疗、疗效评价各个诊疗护理环节。

三、发挥专家作用,实施综合救治:

急危重症综合救治专家组是由医护技药等专业领域经验丰富的高中级医务人员组成,负责为院综合救治提供技术保障。

1、急救专家小组的工作职责:

在医院院急危重症综合救治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下,共同参与科、科间急诊会诊、全院急诊会诊、院外会诊以及重大手术过程。

指导和参加对急危重症病人的综合救治和术前、术中和术后专业医疗活动。

2、急救专家小组的工作准则:

依照有关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开展医疗工作,个人充分发表专科诊治意见,经过集体讨论会商,最后形成综合救治方案并予以实施。

严禁科室各自为政,自行其事。

各科室之间的多学科协作在救治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求科间急诊会诊应做到随请随到,不误时机;临床科与手术麻醉、医技科、药剂科,一线与后勤之间等要有主动服务观念,确保急救绿色通道全天候畅通。

四、注重工作“盲点”,确保医疗安全:

实施综合救治时要特别注意“一个时间”,落实“二个重点”,实现“三个统一”,做到“四个到位”。

即注重节假日、夜间及交接班对病人就诊易于疏忽的时间;落实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标准;实现集体讨论会商与个人分工负责的统一,讲求诊疗原则与结合具体情况的统一,遵从规章制度与迅速实施救治的统一;做到有关救治人员要及时到位,诊疗护理行为要及时到位,医疗安全管理要及时到位,支持保障措施要及时到位。

五、树立时间观念,严格急诊程序:

急诊室是我院接诊救治急诊患者的第一道关口,各医护人员要树立非常的时间观念,严格执行急诊程序,确保及时接诊、及时救治、及时会诊、及时手术。

1、急诊室值班医护人员必须24小时坚守岗位,全面掌握急诊诊疗常规,熟练掌握急诊救护技能。

2、急诊值班医师24小时在急诊诊室候诊,外出不得超过5分钟,而且必须向保安及值班护士通告去向,急诊值班护士24小时在急诊治疗室候诊,不许休息。

3、一般急诊患者直接到急诊诊室就诊。

4、危急重症患者就诊:

(1)、急重症患者至医院,保安立即用轮椅或平车推至抢救室。

(2)、值班护士接诊后,立即初步处理简单抢救,如检查生命体征、吸氧、开通静脉通路。

并通知值班医师。

(3)、值班医师必须1分钟到抢救室,立即按操作程序进行抢救,沉着、冷静、紧,医护团结合作。

(4)、必要时通知二线医师参加抢救,二线医师5分钟到岗。

(5)、如遇重大情况,通知三线,立即启动相应急救专家小组,在院急救小组成员5分钟到岗,院外急救小组成员30分钟到岗。

(6)、患者病情经抢救平稳后,收至病房进一步治疗。

5、急诊患者直接就诊,不用挂号,收费处见处方或治疗单一律加收科室治疗费3.5元。

6、危急重症患者就诊,一律先抢救、先治疗、先检查、先用药、后开单、后收费,必要时实行急诊押金制。

药剂科、放射科、功能科、检验科等要全力配合,执行四先二后,做到床头检查、快速出具报告。

7、24小时急救120,由值班医护人员接听,并及时通知各相关人员到岗,做好一切准备。

8、120救护送我院病人,由急诊室设专用登记本,登记患者、初步诊断、时间、救护车牌号等。

六、维护急救设备,完备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