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隐匿式化学物中毒以及治疗方法有哪些(共3页)17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045554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防止隐匿式化学物中毒以及治疗方法有哪些(共3页)17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防止隐匿式化学物中毒以及治疗方法有哪些(共3页)17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防止隐匿式化学物中毒以及治疗方法有哪些(共3页)17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防止隐匿式化学物中毒以及治疗方法有哪些(共3页)17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防止隐匿式化学物中毒以及治疗方法有哪些(共3页)1700字.docx

《如何防止隐匿式化学物中毒以及治疗方法有哪些(共3页)17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防止隐匿式化学物中毒以及治疗方法有哪些(共3页)1700字.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防止隐匿式化学物中毒以及治疗方法有哪些(共3页)1700字.docx

如何防止隐匿式化学物中毒以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隐匿式化学物中毒是指中毒患者在工作或生活中从未意识到自己接触毒物,自吸收毒物到发生中毒都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发生,谓之隐匿式中毒。

它是一种特殊的中毒方式。

随着化学物质品种的不断增加与广泛应用,人们接触化学品的机会大为增多。

这种方式所发生的中毒病例数也随之上升。

由于此种中毒方式隐蔽,毒物剂量、中毒途径及时间不明,影响的脏器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造成误诊。

因此了解隐匿式中毒的预防方法将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采取有效的处理,以控制中毒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一、隐匿式中毒常见原因

  1.职业因素

  职业中毒一般不属于隐匿式,但在特殊条件下,患者不了解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接触毒物,又未采取防护措施,致接触者中毒。

  如XXXX年&;XXXX年,广东省的三资企业在玩具厂及塑料制品厂的粘合工人中不断有人发病,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嗜睡、意识模糊,重者昏迷、抽搐,病程中不发热。

曾考虑是病毒性脑炎,病情可突然恶化死亡。

工人不知接触何种毒物。

经职业流行病学、毒理及毒物分析,查清了中毒原因,是二氯乙烷中毒。

因工人接触的粘合剂中XXXX年胶的溶剂和溶剂514各含79%和98%二氯乙烷。

针对病因采取了正确的治疗与防护措施,控制了病情发展。

  另一种中毒原因是原接触物质不引起中毒,但在特殊条件下起化学反应,产生剧毒物质,又未采取积极防护措施,致接触者中毒。

如运载硅铁矿,因矿石中含磷化钙,遇水或潮湿空气时可因潮解而产生磷化氢气体,有剧毒。

负责押运的工人因在密闭条件下吸入高浓度磷化氢而发生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2.食品污染

  由食品污染毒物所致急性化学物中毒,其特点:

  

(1)早期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易误诊为胃肠炎。

  

(2)中种以杀鼠剂为多见,此外有亚硝酸盐、碳酯钡、铅、砷、铊及有机磷农药等。

  (3)中毒类型。

可一次大量造成大批人群中毒,或多次少量致中毒反复出现。

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明显降低毒作用,控制中毒事件的发展。

  由毒物污染食品所致中毒常见的有毒物直接污染食物;含毒物的容器盛装食物、饮料;将毒物误作调味品、发酵剂。

如XXXX年初发生在江西赣南地区的XXXX年余例猪油中毒事件就是因部分容器中原盛装过的三甲基锡污染了猪油所致。

  3.水源污染

  多见于化工厂将废水、废渣未经处理即排入江河中,污染水源。

如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发生的水误病,经10多年的调查研究才确认为有机汞中毒。

  4.空气污染

  多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污染空气而不易引起警觉。

如多次发生在破旧汽车内的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其原因常是一氧化碳从排气管通过汽车底盘裂隙进入车厢内而导致乘客一氧化碳中毒。

  5.滥用毒物及用毒物谋杀

  近年来因禁用灭鼠剂毒鼠强或氟乙酰胺、有机磷、铊化合物等发生的中毒较为多见。

  二、隐匿式中毒的诊断

  1.医务人员要树立中毒诊断意识

  对病因不清的疾病,要突破本科疾病的圈子,考虑有无中毒的可能。

如患者出现腹绞痛而不能用常见的内外科疾病解释时,应考虑有无铅绞痛。

为此,要熟悉毒物的毒性、毒理及其中毒的临床表现。

  2.获取化学物中毒可能性的线索

  

(1)从病史中获取线索。

要求系统、全面地询问病史,特别是要了解有无可疑毒物存在及同工作同生活人群的发病情况。

  

(2)通过体格检查,发现可能的中毒线索。

如有机磷中毒患者呼出气中有蒜的臭味;脱发见于铊、氯丁二烯中毒;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安眠药及类中毒;下肢皮肤痛觉过敏见于砷、铊中毒;大汗见于五氯酚钠、二硝基酚、有机磷农药中毒;皮肤粘膜紫褐色见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樱桃红色见于一氧化碳中毒;指甲线见于砷、铊中毒等。

  (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当中毒在临床上难以找出可靠的线索时,现场调查十分必要。

对患者生活、工作的地方进行仔细调查有无可疑的化学毒物。

  (4)毒物检测。

结合临床,对现场空气、水、食品、进食所用盛具、土方、偏方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毒物检测,并对患者的血、尿进行毒物分析,以了解毒物的品种和吸收量。

  3.作好鉴别诊断,防止误诊

  通过以上步骤,综合分析,以得出毒物和疾病确有因果关系,找到隐匿中毒的明确病因。

  三、隐匿式中毒的预防

  1.加强对毒物的管理。

  2.贯彻食品管理法规及对&;三废&;的治理。

  3.遵守劳动保护法律法规。

  4.提高临床工作者对化学物中毒常见原因的认识。

  5.开展科普教育,提高全民对预防化学物中毒的警惕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