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5874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教材分析:

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

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本文由通讯改写而成,是一篇略读课文,富有浓厚的现代气息。

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本单元围绕国际理解和友谊来组元,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

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

文章先写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救援队的感激(新闻文体一般要求先介绍最重要的信息),再回溯整个事件的过程。

在整个事件的报道中,既有救援工作的总体介绍,又有细节的描写,如搜索犬救出男孩的事。

学习目标

1.读准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在读悟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真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

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学情分析:

本文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前面两篇课文《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都是外国对中国人民的友好,这篇课文就介绍中国人民对外国的友好,这样就让学生全面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世界上各国都是一家人,和谐共处。

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国际救援队”是一个怎样的组织,课文后的“资料袋”进行了介绍,放在教学课文前作为新闻背景来阅读,以增加学生对这一组织的了解。

在课文结束也可以加入去年我国发生的5、12汶川地震发生时,世界上很多国家也派了国际救援队来我国灾区进行帮助的事例,体会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查找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看课件,结合课前收集到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向大家介绍。

2.简介“中国国际救援队”:

这支队伍成立于2002年初,是我国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而组建的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3.中国国际救援队于2003年5月赴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地震灾害抢险救援行动,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生齐读──(生自豪地齐读)

4.中国国际救援队到底“棒”在哪儿呢?

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亲自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杰出表现吧!

【设计意图】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以新闻、广告导入新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

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

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同桌之间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指正。

3.朗读展示:

三、再读课文,品析、体会、感悟。

1.那么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呢?

就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然后在小组内解决问题。

2.小组讨论。

3.交流反馈:

⑴了解救援队的“处境”:

出示:

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生自由读──谈感受──齐读。

出示“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臭气。

①自由读课文,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②分析朗读感悟:

想想哪些是重点词句,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

③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

引导学生自己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提高了学生的感悟能力,也为体会其他情感做了铺垫。

⑵体会救援队的“真棒”:

出示: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着……”

①自由读,划出队员们怎么做的相关词语。

②进入情境体会队员们为什么这样做?

他们在想什么?

当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的时候,他在想。

当队员细心地捕捉着废墟发出的声音的时候,他在想。

当……的时候,他们在想。

③联系当时环境再一次感受:

幻灯出示句子,学生读,谈感受。

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

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

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

④反复朗读体会:

幻灯出示国际救援队救灾的有关图片。

引:

面对这样的国际救援队,你想说些什么吗?

生自由发表感受。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由衷的话: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生读课题。

⑶感受搜索犬的“超强”:

过渡:

真棒,不仅表现在这些普通队员的身上,连搜索犬──一个国际救援队的特殊队员“超强”,也表现得让人交口称赞。

①自由读读课文,想想它有哪些不俗表现。

②生默读课文第四段,划出相关句子。

③同桌练说故事大概。

④推荐代表说。

【设计意图】通过划、读、说、想让学生多感官、多渠道、多形式参与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的兴趣得以维持,效果比机械练读要好。

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这就是我们的国际救援队,不仅在阿尔及利亚,在世界各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有队员们的身影出现。

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他们的风采吧:

2003年月日12月26日当地时间凌晨5点燃8分,(北京时间9点分)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古城地区当天早晨发生的里氏6.3级地震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伊朗内政部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社会向伊朗提供紧急援助。

北京时间2003年12月27日夜23点50分,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伊朗科尔曼省省会科尔曼市,这里距离地震中心巴姆市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

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第一支到达伊朗地震灾区的亚洲救援队。

一到巴姆市灾区,中国国际救援队顾不上休息,就展开了紧张的搜救工作12月28日夜,中国救援队在进行了1天的搜救行动之后,才开始搭建营地。

12月29日,在搜救过程中,搜索犬作为特殊的“队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月31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人道主义救援任务,撤离灾区。

2004年1月1日上午10点,中国国际救援队回到北京,

2004年12月2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印度洋大海啸,给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带来严重灾难,夺走了10多万条生命。

经联合国有关部门批准,中国政府决定派出国际救援队赴印尼进行抢险救援。

搜索抢险分队队员不顾旅途劳累,冒雨搭设了帐篷,迅速展开了搜索工作。

连长袁本航是搜索抢险分队的队长。

他带领8名队员受命寻找掩埋在倒塌房屋中的遇难者遗体。

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很多遗体开始腐烂,有的已经生蛆,尽管每位队员都戴了3层口罩,可气味仍令人窒息。

但他们毫不畏缩,小心翼翼地把遗体装入专用的口袋,轻轻地搬运到遗体存放处。

就在搜索抢险工作紧张进行时,灾区出现了霍乱疫情。

为了防止传染,搜索抢险队员执行任务时不能喝水,中午不能在搜索现场吃饭。

他们每天一早就出工,傍晚时才撤回营地,午饭晚饭并成一顿吃。

由于流汗多,又不能喝水补充,穿着厚厚隔离服的多名队员出现不同程度的虚脱。

那段日子,他们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在各国救援队中,他们搜索和处理的遗体人均数是最多的。

听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批队员要返回国内,当地政府官员和群众带着水果等慰问品来慰劳他们,并纷纷称赞:

中国救援队,真棒!

2.回归读题。

3.教师小结:

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

(学生齐: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教材无非是例子。

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

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

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们说吧?

【设计意图】作业任务也兼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理想,并以自主活动的方式进行。

为了解决自己热衷的问题,学生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到社会上做调查、写出报告等等。

由于这些活动多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所以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带给学生由衷的快乐。

板书设计

                  速度快

      28、中国国际救援队  不怕危险   真棒!

                  援救技术高超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