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5943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docx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1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摘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信息化的科学教育不容忽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受用,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要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落后,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且相应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在与其他教学科目共同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要在发展中不断进步,在进步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论文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

摘要: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当下发展俨然处在了一个瓶颈期:

重视度低、教育观念落后、教师质量差、设施老旧等。

而面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逐渐显现,积极探究相关的破解策略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重视程度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信息国际化的范围不断扩大,提高我国信息技术水平、培养信息技术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本文则主要分析当下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从而提出相应的破解策略。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

”为此,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在各地大力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在我国小学中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并不只是培养小学生的对计算机的知识了解、技术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小就接受并养成良好的全方位的信息素养,让学生自发地去学习,成为社会的全方位人才,适应新时代的到来。

但是在一些调查中显示,对于学校设置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分为“重点为学生普及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技巧”和“重点树立学生信息素养”两方面,并且比例为6∶4。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低

在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等的重视度仍达不到标准,认为学生学习的重心主要是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尤其是在个别的农村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可能完全没有设置。

对于从小就培养孩子的信息技术技能的意识还没有在农村家长、教师等思想内部形成。

在个别城市里,小学的整体教育风格也是主抓文化课,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安排量少之又少。

例如有某些小学学生反映,他们正常的信息技术课是每周一节,学生对这个稀有课程还是满怀期待的,但是有时候一些主课的任课老师就会随便找一个理由,让学生进行文化课的复习,也就堂而皇之地把每周只上一次的信息技术课给占了。

由此可见,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度实在是令人堪忧。

根据一项关于“小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情况”调查显示,在个别信息技术课程专业知识上,如编程、使用学习软件,会的和不会的学生占的比例约为1∶9;对于Email、输入文字、画图等的掌握上,会与不会的比例为6∶4;而打游戏、听歌或下载音乐、电影等,比例为7∶3。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观念落后

对于信息技术教育这个新型的教育课程,习惯于传统教育方式的教师在其教育观念上仍很难改变。

例如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时,更侧重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主体性地位越加明细,教师扮演的角色也正在向“引导者”转变。

但是传统的教育理念则是教师的主体地位更重一点。

这样就完全挖掘不出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主动性,并且实际操作能力的欠缺,导致达不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

一些数据曾表明,教师和校长对于学生使用计算机、上网找资料的态度各不相同。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师素质能力差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具有超高技术含量的课程,因此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但是根据实践调查显示,在大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里,教师们的整体的素质能力较低。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专业技术不成熟。

很多的小学在招收信息技术教师时,门槛较低。

导致很多教师只是了解基本的信息技术,对于较为专业化、深层次的技术则没有接受专业的学习,因此在教授小学生时也是皮毛。

再加上,当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化发展,技术的领域、知识等都在更新换代,而一些在职教师所接受的是相对落后的技术,从而造成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整体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例如一项关于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技能的情况调查表,会和不会的情况比例:

文字处理,71∶29;页面设置、排版打印,57∶43;对象插入及超级链接,46∶54;输入汉字,57∶43;多媒体设备,76∶24;博客,33∶67;检索信息,43∶57。

检索信息、对象插入及超级链接等信息技术都是最为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水平让人堪忧。

第二,教师的综合素质低。

这里主要指的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态度、面对信息技术问题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处理措施等。

(四)信息技术教师事务过多

众所周知,计算机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对学校建设、发展等都发挥着支撑性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学校信息网络、现代教学设备等基础建设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教师不仅是教授学生专业的知识,还要从事项目策划、工程建设、进程实施、效益评估等工作。

除此之外,学校的信息网络以及设备运行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信息技术教师们进行管理;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等也依赖着信息技术教师的大力支持。

由此看来,信息技术教师们的责任重大,事务繁忙。

虽然这主要依赖于信息技术教师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但是过多的工作内容反而阻碍了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忙不过来时很可能造成对学生本身管理的缺失。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

(一)改变教育理念,重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学校方面,学校领导、任课老师等都要立足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地重视在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状况,在教育理念上抛弃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对信息技术课程尊重、重视,并加以资金支持、完善学校信息技术课堂设备。

要根据实际情况,如学生的数量等,购置一定数量的信息技术教学素材等硬件设备,不断完善小学信息技术设备的数量。

在面对设备的防护和维修上,也要加以重视,采用专业的修护设施、方式进行后期的保护;要对学生的上机行为进行规范,爱护设备。

(二)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教师拥有较高的计算机技术,但是想要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还是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注意专业的发展。

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首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

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之上并不是单纯地为学生讲述课程,还要兼具对自我能力的提升。

上课之前的备课必不可少,课后总结也同样重要。

其次是竞赛辅导过程中。

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

而信息技术教师在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的同时,对学生的精神培养不能放松。

多给学生提供一些竞赛机会,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己在对学生做辅导时也能提升自我的专业辅导的经验与修养。

最后是课题研究过程中。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空余时间里应该多进行课题的研究,加强学校的信息技术理论,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与此同时提高自我的专业素养能力等。

(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信息技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一定要做好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养的基础上,创新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多加体验实践。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年级的高低,实施不同水平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学,循序渐进,并且要确保小学的各个年级所接触到的信息技术内容的不同、教学目标的不重复等。

在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堂之上,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在讲授知识之后,布置一些与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小作业,让各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完成。

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竞争精神等,还可以让学生上手操练信息技术,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掌握。

而学校方面则可以举办一些关于信息技术的比赛,并设置笔试和机试双重考核,在严格遵循公开化、公平化等原则下,积极倡导学生们的参与。

对获胜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充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充满热情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断提高。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上仍存在着较多的弊病,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瓶颈时期,但是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我国小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会突破瓶颈,为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好后援,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作者:

薛锋单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文化内化研究

摘要:

本文结合现阶段在小学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问题,重点阐述了小学教育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教育文化内化的必要性,最后,给出一些关于如何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文化内化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文化内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预示着,社会未来需要的是计算机人才,而IT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小学开始。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的社会,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之后,更好地使用计算机技术,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社会上的急需人才,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更好地发展。

所以在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1],已经成为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的小学,它们的信息技术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校领导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的观念淡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基本设备欠缺等现实问题。

1、现阶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

虽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学已经开设了有关信息技术的课程,但是,中国的教育一直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

国家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政策,但是不管是升学,还是进入各行各业去工作,第一道门槛就是成绩,就是考试,所以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21世纪,人们更加重视的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看中的还是应试教育,这是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更改的观念和社会现状,而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所以家长和学校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和家长为了让学生进入一个重点中学,而让学生放弃或减少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无关紧要,只注重主课的学习和考试成绩。

校领导对于计算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造成信息技术课程并没有真正的走入小学课堂,有的学校因为无力筹建微机室而选择放弃开设这门课程,有的学校是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教师而不开课,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而没有将信息技术课程真正作为主课来上,只是浪费了资源。

其次,一些偏远的山区小学,没有基础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使得这些小学生无法接触到计算机,无法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

2、加强小学信息教育的必要性

21世纪是科技、信息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受教育的程度加深,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想要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使自己变成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在当今社会上生存和发展。

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如果一个不懂得电脑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很好发展的。

这就需要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加强自身的计算机技术,了解信息化时代,适应信息化时代。

在小学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有利于学生提前了解计算机,认识信息化时代,在用到电脑时不会手忙脚乱;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将计算机技术变成自身的一项技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字文化素养[2];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文化内化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受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素养也在逐渐的提高,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家长和学校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但对于学校的教育来说,只教授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是不够的。

信息技术的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技术层面,信息技术教育还应该赋予学生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将这种文化信息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掌握信息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技术不是很困难的事,但是将信息技术内化为自己的文化内涵,不是很容易。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

学校不应该只满足于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应该致力于教会学生如何将信息文化教育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

如此,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只有加强小学信息教育的文化内化,才能使学生在信息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领悟到信息技术的方法,才能最有效的作用于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

4、如何加强小学中的信息教育的文化内化

现阶段,针对于小学生展开的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信息技术教育,而这种信息技术教育一般包括三个步骤:

领进门、个性塑造和文化内化。

领进门是个性塑造和文化内化的基础,文化内化是领进门和个性塑造的本质升华。

这三步,最重要的是达到文化内化的水平,最困难的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将信息技术教育文化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习惯。

信息技术教育不能单纯的被理解为学习计算机的使用和认识,不能只定位于服务学生当前的学习和生活,要以作用于学生的未来生活为主要目标。

想要促进学生学会将信息教育的文化内涵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在信息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将其他学科中的知识与信息技术课程融合在一起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联系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形成系统。

除此之外,教师要发挥很好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3],独立思考,自主领悟到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并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学习方法的习惯。

只有学会如何将信息教育文化内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小学的信息教育才真正完成了教学任务。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策分析

素质教育的今天,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教育人贯彻始终的教育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从强化中小学生教育开始,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即优化主要科目的同时,还要强化信息技术教育等副科。

但目前诸多中小学校并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导致信息技术教育效果不佳。

对此,本文将以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为切入点,明确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究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信息传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将持续改变人们的生活。

为了能够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灵活的运用信息技术来生活和工作,在中小学时期就积极、正确的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但因当前一些中小学校对信息技术认识不足或传统思想固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效果不佳。

所以,分析研究信息技术教育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加以整改很有必要。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水平不同,各个地区教育发展现状也千差万别,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有资金的支持,加之人才、信息、资源等优势的存在,使得当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局面,即实现多媒体教室与网络教育的形成,因此当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教育任务超额完成。

但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模式选用等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当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良好发展。

而一些地区经济匮乏,难以为学生提供健全的、配套的多媒体、计算机等先进的基础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际操练,如此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机会少之又少,再加之课程安排随意、教学模式单调、教学内容单一、师资力量的匮乏等问题的存在,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育整体水平跟不上。

二、解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

基于以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分析,可以确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不佳与教育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匮乏、课程设施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息息相关。

因此,强化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应提出有效解决对策,解决以上问题。

(一)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硬件设备的支持,即加大计算机、多媒体等设施的投入。

所以,当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了解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情况,合理拨款,使学校可以有资金来引进教学多媒体,组织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信息技术教育,提升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水平。

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向上级申请资金或向企业、社会人士筹集资金,投入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为学生配备教学多媒体,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

(二)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了避免因教师问题而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不佳情况的出现,中小学校应当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体的做法是:

其一,加强教师培训。

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活动,加强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开展软件设计、软件制作等方面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其二,聘用优秀人才。

从师范类学校或社会中,聘用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热爱且关心学生的优秀人才,使其负责本校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在当前一些中小学校领导及教师依旧秉持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将信息技术设置为副科。

为了真正意义上改变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中小学校领导及教师应当深入了解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客观评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从而改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引领整个信息技术教育有效实施,教授和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所以,为了推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中小学校革新教育理念是正确的选择。

面对我国各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参差不齐的局面,我国教育部应当通过下达政策或指示等,大力支持和扶持各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此同时,各地区中小学校应革新教育观念、强化师资力量等,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提升信息技术教育水平。

总之,在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不佳的今天,通过调整教育观念、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教师队伍等举措的实施,优化信息技术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一、前言

随着当前素质教育、人本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在中小学课程改革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回顾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发展过程,我们发现: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之我国中小学教育体制的种种限制,那些传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

相比于传统课程,信息技术是一门面向新技术的课程,比较新颖。

从中小学开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信息技术也是每一个未来国家的建设者需要具备的能力。

基于对课程改革的探索,社会需要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来打破现有的格局,本文通过对当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希望能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帮助。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形式相对单一

在中小学中,课堂教学依然是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虽然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加入了其他的教学方式加以改善,但总的来说还是不能撼动课堂教学的绝对地位。

长期对应试教育的推崇,使得中小学对于理论教育非常重视,对于像信息技术这类的动手实践比较多的课程则关注度不够。

这种培养方式从长远上看是非常不利的,但是也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哪一方的责任,这是社会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传统的教学形式非常单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意识到了多方面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

可迫于升学等压力,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并没有得到科学对待,大量单一的课堂教学挤占了本该属于学生去探索和实践的信息技术课程。

(二)对学校学习的误读

长期的传统教育让人们有个根深蒂固的看法,那就是学校是教学的唯一场所,离开学校就不能接触到高品质的学习效率了。

很显然,在当今的社会发展的情况下,这种观念显得很落伍了。

当今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学校开展,可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已经转移到了学校之外。

信息技术无处不在,并不是只有在学校里经过教师讲授才是真正的学习,其实自身在体验和实践中学到的东西更多。

要想获得真正的素质能力,不仅要在学校接受教育,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之外也能不断学习。

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如果仅仅靠在学校学习来掌握,最终会发现学到的东西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

而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旦由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压力需要占用其他课程时间的话,信息技术课程往往非常容易就被取消。

(三)片面强调课程的本位地位

一直以来,课程就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主体,一旦离开了课程仿佛没什么可以学的了。

在学校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观点需要改变。

以前每一个课程都是独立的,学科与学科之间没有联系,但是知识体系的联系却不是如此。

有些相似的学科可能让学生学习同样的知识,这不仅仅耽误了学生的时间,对于教育资源来说也是一种浪费。

过去对课程的重视和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是违背的。

而信息技术这样的学科综合性很强,而且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要求很高,单独的划分课程容易形成能力的孤立,对综合学习和运用各种知识是一个不小的阻碍。

我们不能视信息技术单单为一门课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应该是每一个人在未来需要接触和掌握的一门技术。

课程的学习会随着考试而结束,可是技能的要求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探索,去运用。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究

(一)对教学理念进行改革

在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开设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启蒙,希望学生从小就开始能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

因此,教师在教授的时候不仅仅是完成书本上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走进信息技术的世界,从内心去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作用。

中小学正是打基础的好时候,这个时间段发展好了,对以后人生的选择会有很多有益的影响。

相反,如果一开始就对一门课程不感兴趣,那么日后也会错失很多的机会。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将信息技术的启蒙落实到位。

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学生所想,这是对于素质教育、人本教育理念的有力贯彻。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体发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一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意识到了学好信息技术不是在完成学校的任务,而是对自己的发展真实有益,那么学生就能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这也是中小学教育需要达到的教学状态。

相反,如果忽视了学生的需求,一味以考试为目的进行教学和培养人才,那么最终会取得相反的效果。

学以致用的理念需要时时贯彻到教学当中,即使是一件非常小的教学举措,很可能埋下希望的种子,最终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中应当理论联系实际

由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中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远远不如传统的课程那么熟悉。

在课程教学中,相关的知识都比较抽象,很难去理解,学习起来也不如其他学科那么轻松。

鉴于这种情况,将理论教学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东西能够在课后使用的话,学习起来的兴致就会浓厚得多。

扎根于生活的知识往往最具有生命力,学生不是在学习一些用不到的知识,而是在运用课堂所学改善生活,这样的知识才能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相对其他的学科来说动手操作性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作为教学的难点,将枯燥抽象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对教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具体来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在一边讲解的时候要主动引导学生去练习去探索,这样不仅仅能巩固学过的知识,对于自身好奇心的开发也能起到保持的作用。

当堂课的内容要及时得到巩固,因为信息技术只有得到亲自去使用才能明白其中的奥秘。

将课堂的学习渗透到实践中去,最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主动参与性,教学效果自然会提高。

(三)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

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方法和其他的学科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多进行提问类的互动。

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