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自评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6088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7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自评报告.docx

《学校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自评报告.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自评报告.docx

学校自评报告

一、学校自评报告

江苏省宿豫职教中心始建于1958年。

1997年创成省级重点职业中学,2003年创成江苏省合格职教中心,2004年创成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

2003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职教兴教、职教兴区、职教兴城、职教富民”战略方针指引下,学校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迈开了跨越式、超常规发展步伐,短短几年时间,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一所占地68亩、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普通农职中一跃发展成占地300亩、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

目前已开设机械加工技术、电子技术应用、汽车维修与应用、数控、计算机技术、烹饪等10个专业;在校学生4639人,教职工412人,其中专任教师221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高级教师30人,研究生11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72%。

学校固定资产1.2亿元,其中实验实习设备总价值达2415万元。

学校已形成集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于一体的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同时宿豫职教中心作为宿迁市职业教育集团的核心学校、龙头学校,在引领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技能人才培养与培训、服务“三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周边地区形成了强劲的辐射功能,成为苏北大地上一颗璀璨明珠!

一、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

1.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办学理念。

在全民大办职教的形势下,学校与时俱进,创新办学理念,坚持“面向市场,培养实用型、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以“管理企业化、专业市场化、教育现代化、学生产品化、产教研一体化、后勤社会化”为办学指导思想,全力打造品牌学校;确立了“立足宿迁,面向苏北,辐射淮北,放眼全国,苏北最大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基地”的奋斗目标,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经过多年办学实践和探索,学校通过市场化运作,集团化经营,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档次。

形成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远程教育与校内教育结合、产学研相互贯通,大规模、多功能、多专业的鲜明办学特色。

2.加大投入,不断美化校园环境

宿豫职教中心建校之初,只有几十间低矮的校舍。

2003年6月,区委区政府提出“科教兴区、职教兴教”战略,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并以职教中心为核心,规划占地300亩的宿豫职教园区,组建宿豫职教集团。

同年7月,市委市政府在宿豫职教园区的基础上,向南又规划600亩土地,建成占地900亩的宿迁职教园区,并组建宿迁职教集团。

学校抢抓机遇,多方筹集资金1亿多元,先后建成体现现代人文气息、配备现代化设施设备的实训楼、餐厅楼、浴室楼、专家楼、综合楼、实习工厂、运动场及体育看台、学生公寓楼,铺设了四通八达的道路和管网,建成校园网络和监控系统,校园整体布局合理,四区分明,绿化面积达50%以上,实现了绿化、净化、亮化、香化,校容校貌得到彻底改观。

3.做优品牌,创建工作结硕果。

学校确立以创建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

自2003年以来,先后创成“省合格职教中心”、“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国家星火学校”、“省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创建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7年6月机械加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应用两个专业再次通过省级示范专业验收;2007年8月份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12月份汽修维修与应用专业创成市级示范专业。

2008年6月汽车应用与维修省级示范专业、电子技术应用省级课改实验点顺利通过验收。

4.内培外引,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多年来致力于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2004年以来,先后共投入200余万元,内培外引,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是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其中,出国培训16人、国家级教师培训12人,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和省级“四新”培训102人。

二是加强与高职院校、企业合作培训。

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高校深造,利用节假日派专业老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领略市场最前沿的技能本领。

三是建立客座教师人才库。

积极引进高职院校优秀本科毕业生到校任教,聘请高校名教授和企业专家定期到校讲学指导。

目前学校已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5.创新举措,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模式。

学校长期践行“德育兴校”理念,强化常规管理,形成以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线的德育管理特色。

校本课程《宿豫职教中心文明礼仪“三字经”》朗朗上口,在广大学生中广为传诵,提高了学生文明素养。

对毕业生实行以“素质+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七证齐发”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2007年1月全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现场会在我校成功召开,学校的德育成果得到来自全省专家的高度评价。

2007年8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

二是实行“订单培训”,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主动与企业联姻,先后与江阴海澜集团、苏州创元集团、江苏秀强玻璃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分别举办“海澜班”、“创元班”、“王品班”、“秀强班”等。

通过“定向培养”、“订单培训”等形式,直接为企业输送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三是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制度。

参照企业岗位能力标准,着力提高学生“能说、会写、善干”的素质水平。

学校定期派学生到企业顶岗见习,把课堂搬到企业,使学生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让他们感受企业的氛围、了解企业管理制度、熟悉企业生产流程等,强化他们的技能水平,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企业的需要。

四是引企入校,形成“前店后厂”培养模式。

“以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校办企业的发展,以校办企业的运营机制和经营收益支持学校建设。

”学校充分利用电子和汽修两个省级示范专业的品牌优势,积极创办电子产品生产实习基地和汽车驾驶技术培训及汽车二级维修站(校办产业),依托专业创办产业,以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

一方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对稳定的教学实验、技能实训和生产实习的基地,为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劳动获得实习补贴,用于贴补学习期间的生活和学习费用,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确实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

6.开放办学,短期培训服务力不断增强。

学校充分依托“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国家星火学校”、“省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整合优质培训资源,成立短训处,专门负责短期培训工作。

现已形成了多专业、多行业、多层次、范围广的培训特色。

他们走进田间地头送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深入行业开展园艺、师资、护理、家政等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深入企业,为本地开发区三元轮胎、江山大酒店、风桦丽致酒店等企业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免费为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培训,帮助他们再就业。

目前学校的培训触角已延伸到安徽、徐州、连云港、山东、淮安等周边地区,形成了强有力的辐射功能。

仅2007年就培训各级各类人员近7000人次,为服务“三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7.创新思路,招生就业大拓展。

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竞争激烈的招生形势,学校创新工作方法,自2004年起,连续3年招生总数都在1000人以上,特别是2007年,学校招生总数首次突破1400人,创历史新高。

学校在立足市内招生市场基础上,放眼全国,不断拓展招生领域。

先后在山西、云南、河南等中西部地区建立招生网点,把当地学生吸引到宿豫职教中心就读。

目前省外在校学生总数超过600人,分布于10多个民族。

“招得进,管理好,输得出”一直是学校办学的宗旨,学校成立就业处,安排专人跑企业,调研市场,加强与本地和苏南地区大中型企业合作。

目前我校毕业生主要在本地开发区的秀强公司、长江润发集团、娃哈哈集团、芬娜丝袜业及苏南的长江电子集团、富士康集团、上海王品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实习就业。

特别是2007年3月,学校有20多名数控专业毕业生首次走出国门,远赴越南就业。

许多毕业生成为所在公司的主管和技术骨干,少数毕业生还自己创业成为小老板。

8.硕果累累,社会声誉大提高。

由于管理科学、规范,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一是对口单招成绩突出。

自1999年实行对口单招以来,我校对口单招上线率始终居全市首位。

二是各级各类比赛战果喜人。

在全省首届创新大赛和技能大赛中,有15名学生、12名教师获奖,获奖人数和名次均位居全市第一。

其中张进成老师荣获全市唯一的一个二等奖;在不久前的省技能大赛上,我校张萍萍、张进成老师又分别获得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此外,在市级各类大赛中有较高的获奖率,其中苏雪松等老师研制的“转印法电路板”获宿迁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是科研氛围更加浓厚。

近三年来,学校已有2个省级课题结题,3个市级课题结题。

目前学校拥有立项的3个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

教师论文获奖率高,近三年共有各级各类发表、获奖论文130多篇,其中国家级10篇,省级55篇。

宿豫职教中心跨越发展,引起了国家及省、市领导的关注。

中组部部长、原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省委书记梁保华、市委书记张新实等国家、省、市级领导前来视察指导工作。

两次全省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现场会到校观摩,全省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现场会在校隆重召开,市委工作会议也多次将其定为重要观摩点。

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办学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广大百姓中有极好的口碑。

《江苏教育》、《职教通讯》、《淮海经济》、《宿迁日报》及江苏卫视、江苏教育台、宿迁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办学经验和办学成果。

山西、山东、河南、福建、江西、云南、安徽等省及省内周边市县兄弟学校多次来校交流学习,誉学校为“职教楷模”、“苏北明珠”。

二、存在问题及困惑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关心和支持下,特别是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投入,学校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是,由于宿豫区处在苏北欠发达地区,是典型的贫困县区,在飞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困惑,表现在资金短缺制约学校的发展,优秀教师成长的长期性影响学校的品牌提升,学生素质偏差及其多重性格导致学校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等。

三、整改思路及措施

针对目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学校创新思路,确立“由建设学校变为经营学校”的办学理念。

举全员之力,打造专业品牌,实现教育教学的精明增长。

一是在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的同时,着力内部挖潜。

加大依托专业办产业的力度,在已有的电子、汽修校办产业基础上,计划在本学年度创办烹饪和旅管两专业的校办产业。

在实现学生与学校双赢中,学校获得经营性收入。

二是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深入落实《宿豫职教中心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培训、进修、转培、外引、外聘等形式,促进优秀教师成长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化。

确保到“十一五”末,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完全适应学校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三是不断更新实验实习设备。

实训设备部分陈旧,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投入,更新和添置一批先进设备。

让学生运用的实训设备跟上科技发展步伐。

总之,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水平等方面达到一定层次,具有明显的办学特色,符合省四星级职业学校的评估标准。

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顺利通过本次省四星级职业学校评估验收。

学校(公章)校长(签字)

年月日

本人已仔细阅读并认真审核了本表内容,完全明白信息和数据不实将会给学校带来不良后果,现郑重确认:

自评表所填内容真实无误。

法定代表人:

年月日

经审核,《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学校自评表》所填内容真实无误,同意上报。

省辖市教育主管部门(公章)

年月日

一级指标

学校总体概况(Ⅰ)

二级指标

领导班子(Ⅰ—1)

评估标准

1、办学思想端正,依法治校,办学行为规范。

2、学校发展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3、校级领导成员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群众拥护,所学专业与学校的办学要求相适应。

4、成员全部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二分之一以上有高级职称。

5、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熟悉职业教育规律,积极探索创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管理能力。

分项自评概述

主要工作与成绩

学校领导班子共5人,年富力强(平均年龄不到40岁),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管理科学,成绩显著。

领导班子重视思想理论学习,与时俱进,形成“以富民为主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善于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和谐共为,带领教职员工务实苦干,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内涵不断提升,特色和品牌进一步彰显。

校长张兵营自2005年德国学习回来后,积极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制度,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学生评价体系,实行“七证齐发”制度;他主持了《职中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研究》等省、市级课题,并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浅谈职中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市场主体意识,提升职业教育发展》等十多篇文章,其中《实施德育兴校,构建和谐校园》在全省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现场会上交流;他指导编印校本教材《职校生文明礼仪“三字经”》在全省推广。

他本人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个人”,多次获得“市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区劳动模范”称号、区名校长。

马文振、程加强等校领导理念比较先进,科研成果也比较突出。

由于领导有方,学校自2003年以来,迈开了跨越式、超常规发展步伐。

先后创成省级合格职教中心、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国家星火学校、省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育宿豫教学站、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

学校多次获得全国、省、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主要问题和不足

量化指标达成情况

领导班子5名成员均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职称。

此项已达到中等职业学校四星级评估标准。

关键信息要目

1、学校办学思想的相关文件和材料。

存放地点:

学校档案室

2、各项管理制度及管理过程性资料。

存放地点:

学校档案室、各处、系档案室

3、班子成员基本信息及其科研成果。

存放地点:

办公室档案室

二、分项自我评价

一级指标

学校总体概况(Ⅰ)

二级指标

校园(Ⅰ-2)

评估标准

1.校园布局科学,环境整洁。

2.校园占地面积不少于150亩,建筑总面积不少于5万平方米。

3.各项安全措施得以落实。

分项自评概述

主要工作与成绩

1、校园坐落于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宿豫教育园区;校园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

2、近五年学校投资了近1亿元的建设资金,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增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

现建有1幢综合大楼,1幢教学楼,2幢实训大楼,二座实习工厂,1幢餐厅楼,1幢浴室楼,1幢专家楼,10幢学生宿舍楼,1个经国际田径认证的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和5000平方米的体育看台。

3、校园建设规划采取高起点、高标准,校园规划布局科学合理,体现实用性和教育性,整体建设分为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运动区;同时学校重视人文环境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校园绿化达到了美化、净化、香化的较高水平,体现了现代气息与自然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4、校园信息网络畅通,建有校园网和校园监控系统,技防设施功能完备;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得力,有力地保障了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主要问题和不足

量化指标达成情况

1、校园占地面积300亩。

2、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

此项已达到中等职业学校四星级评估标准。

关键信息要目

1、基建材料。

存放地点:

后勤处档案室

2、校园安全管理网络及安全管理制度。

存放地点:

学工处档案室

3、看校园布局是否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和谐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教育性。

4、校园布局科学,环境整洁(实地察看)。

 

一级指标

领导班子(Ⅰ)

二级指标

校企合作(Ⅰ-3)

评估标准

1、积极探索实践多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落实,管理制度落实。

2、学校各专业均有若干个长期、稳定、实质性的行业企业合作伙伴,在学生实习、教师实践、员工培训、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和技术合作方面发挥较好作用。

3、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成为学校重要的办学模式和特色,校企合作思路明晰,成效明显。

分项自评概述

主要工作与成绩

学校积极探索办学模式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扩展和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成立校企合作办学管理机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各系主任担任组员,制定《宿豫职教中心校企合作办学管理规定》。

1、学校一贯重视校企合作与产教结合,建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有关人员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依托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企业接纳专业教师参加实践活动。

2、学校每学期至少聘请一次行业专家到校举办一次学术讲座。

每年召开一次校企合作洽谈会,并根据企业需求和发展变化情况,通过分析、研究、研讨和咨询等活动制定专业领域具体的培养培训计划和培养方案,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并对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指导。

3、学校通过不同途径寻求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

多年与江阴长电股份有限公司、常发集团、王品集团、苏州迪欧咖啡、江阴海澜集团、苏州正雄丝绸、娃哈哈集团等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及订单办学协议,建立了长期而稳定的学生学习、就业基地。

4、学校为浙江新明达公司、南通新福达和本地的腾瑞光电、江苏秀强玻璃等1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定期为其培训和输送员工。

5、学校充分发挥省级示范专业的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和设备的优势,建成2万平方米的汽车驾驶训练基地,与腾瑞光电有限公司合作引进了3条先进的校内电子生产线,可同时满足200多名学生生产实习的需要,真正实现了“前店后厂式”新型学生培养模式。

6、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育人模式,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让学生到企业顶岗见习,把课堂搬进企业,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近两年,我校与腾瑞光电、海天制衣、昆山仁宝集团等企业密切合作,培养、培训学生近千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主要问题和不足

量化指标达成情况

各量化指标均达成

关键信息要目

1、校企合作办学管理机构及相关制度。

存放地点:

招生就业处档案室

2、校企合作办学过程资料及成果。

存放地点:

招生就业处档案室

3、产教结合相关资料及成果。

存放地点:

教务处档案室

一级指标

学校总体概况(Ⅰ)

二级指标

学校办学特色和社会声誉(Ⅰ—4)

评估标准

1、具有本校特点和风格的校训、校风。

2、主干专业具有自身的特色。

3、学校在相关的行业和职业界具有较好的声誉。

4、学校整体和主干专业均具有明显特色,在省内外同类学校和专业建设中形成品牌效应。

5、学校在相关行业和职业界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6、创新、创业、创优等工作成效明显。

分项自评概述

主要工作与成绩

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已形成了具有鲜明职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用“诚信、博学、慎思、笃行”的校训激励学生,用“严谨求是、高效和谐”的校风引导学生,着力打造不同规格、不同层次的技能型人才,努力培育学生的创业、创新、创优意识,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塑一等品质,学一流技术,创一生事业”的办学理念已经形成,并且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1、优化专业建设。

目前已形成机械、电子、汽修三个省级示范专业为龙头专业群和专业链,其中电子、汽修两个专业还形成“前店后厂”,使专业设置与实际运用紧密配合。

2、深化教育教学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形成以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线的德育管理特色,深入推进“七证齐发”的综合评价体系,努力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在学生中推广《职校生“三字经”》,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大力弘扬“三创”精神,深化教科研工作,定期开展师生技能大练兵、大比武,积极参加省、市各级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并屡获佳绩。

3、创新学生培养模式。

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加大“半工半读”和“顶岗见习”力度,将课堂搬进企业,同时主动将企业引进校园,建立校办产业,以产业促进专业建设。

4、拓展招生市场。

制定“立足宿迁,放眼全国”的招生政策,建立中西部招生网络。

目前在校的省外学生已达600余人。

5、大力开展短期培训。

学校利用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站、国家星火学校等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每年为社会培训各级各类人才达6000多人次。

学校特色办学,得到了政府和老百姓的充分认可和广泛赞誉,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省委书记梁保华、市委书记张新实等领导到校指导工作;《江苏教育》、《职教通讯》、《宿迁日报》及江苏卫视、江苏教育台、宿迁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办学经验和办学成果。

山西、山东、河南、福建、江西、云南、安徽等省及省内周边市县兄弟学校多次来校交流学习,誉学校为“职教楷模”、“苏北明珠”。

主要问题和不足

量化指标达成情况

办学特色鲜明,成果显著,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达到98%。

此项已达到中等职业学校四星级评估标准。

关键信息要目

1、学校文化建设相关材料。

存放地点:

学校档案室

2、反映学校办学特色材料。

存放地点:

学校档案室

3、“三创”成果材料。

存放地点:

学工处、各系档案室

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表。

存放地点:

招生就业处档案室

5、各类表彰和经验推广资料。

存放地点:

办公室档案室

一级指标

教师队伍(Ⅱ)

二级指标

专任教师(Ⅱ-1)

评估标准

1、教职工与学生比1︰11,师生比1︰16—20。

2、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占5%。

3、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70%以上,满足技能性、实践性教学要求;

4、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素质较高。

实践教学指导教师50%以上具有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以上证书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5、专任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者占50%以上。

主干专业具有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创意论坛中获奖的教师或团队。

6、具有若干名在省内外同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带头人或若干个在省内外同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的教师团队。

分项自评概述

主要工作与成绩

学校现有教职工412人,其中专任教师221人,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研究生11人,“双师型”教师95人,占专业教师比例为72﹪;专任教师副高以上职称30人,中级职称121人,教师师德修养良好,整体素质较高。

近年来,全校师生在省级技能大赛和创新大赛上多次获奖,其中苏雪松老师获江苏省技术能手称号;苏雪松、张进成指导学生获江苏省创新大赛二等奖,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张进成、张萍萍获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另有多名教师在创意论坛、创新大赛、技能大赛中获奖;韩光友、陈树国两位同志被聘为江苏省示范专业验收专家组成员;苏雪松、程加强两位老师为省级名师,市级学科带头人10人,区级名师5人。

教师项目开发成绩显著,电子专业教师苏雪松、张进成等研制开发的“转印法印制电路版”项目获市级科技进步奖。

主要问题和不足

量化指标达成情况

1.教职工与学生比1:

11,师生比1:

17.6

2.专任教师数221人,本科人数210人,研究生人数11人,占5%,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60.2%

3.“双师型”教师95人,占专任专业教师数的72%。

4.实践教学指导教师30人,其中具有国家职业资格2级以上证书或中级以上技术职务的占53.3%。

此项已达到中等职业学校四星级评估标准。

关键信息要目

1、本年度人事报表、学年初报表;存放地点:

办公室档案室

2、人事管理软件、专任教师花名册(含学历、教师职称、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国家职业资格等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