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6181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开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开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开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开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开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开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开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开题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开题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开题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开题报告.docx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开题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开题报告.docx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1.1选题的发展背景:

单片机的发展:

第一阶段(1974年-1976年):

单片机初级阶段。

因工艺限制,单片机采用双片的形式而且功能比较简单。

例如,仙童公司生产的F8单片机,实际上只是包括了8位CPU、64B的RAM和2个并行口。

因此,还需加1块3851(由1KB的ROM、定时器/计数器和2个并行I/O口构成)才能组成1台完整的计算机。

第二阶段(1976年-1978年):

低性能单片机阶段。

以Intel公司制造的MCS-48单片机为代表,这种单片机内集成有8位CPU、并行I/O口、8位定时器/计数器、RAM和ROM等,但是不足之处是无串行口,中断处理比较简单,片内RAM和ROM容量较小且寻址范围不大于4KB。

第三阶段(1978年-现在):

高性能单片机阶段。

这个阶段推出的单片机普遍带有串行口I/O口,多级中断系统,16位定时器/计数器,片内ROM、RAM容量加大,且寻址范围可达64KB,有的片内还带有A/D转换器。

这类单片机的典型代表是:

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Motorola公司的6801和Zilog公司的Z8等。

由于这类单片机的性能性价比高,所以仍被广泛应用,是目前应用数量较多的单片机。

第四阶段(1982年-现在):

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16位单片机、32位单片机推出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一方面发展16位单片机、32位单片机及专用型单片机;另一方面不断完善高档8位单片机,改善其结构,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要。

16位单片机的典型产品如Intel公司生产的MCS-96系列单片机,其集成度已达120000管子/片,主振为12MHz,片内RAM为232B,ROM为8KB,中断处理为8级,而且片内带有多通道10位A/D转换器和高速输入/输出不见(HSI/HSO),实时处理的能力很强。

而32位单片机除了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外,其主振已达20MHz,这使32位单片机

的数据处理速度比16位单片机提高许多,性能比8位、16位单片机更加优越[1]。

中断技术:

1

当单片机的CPU正在处理某件事情(例如,正在执行主程序)时,单片机外部或

者内部发生的某一时间(如外部设备产生的一个电平的变法,一个脉冲沿的发生或者内部计数器的计数溢出等)请求CPU迅速去处理,于是,CPU暂时中止当前的工作,转到中断服务处理程序处理所发生的时间。

中断服务处理程序处理完该事件后,再回到原来被中止的地方,继续原来的工作(例如,继续执行被中断的主程序),这称为中断。

CPU处理事件的过程,称为CPU的中断响应过程。

对事件的整个处理过程,称为中断处理(或中断服务)。

如果没有中断技术,CPU的大量时间可能会浪费在原地踏步的查询操作上,或者采用定时查询,即不论有无中断请求,都要定时去查询。

采用中断技术完全消除了CPU在查询方式中的等待现象,大大提高了PCU的工作效率。

由于中断工作方式的有点极为明显,因此在单片机的硬件结构中都带有中断系统。

单片机电子钟原理:

电子时钟是一个将时,分,秒显示在人的面前的计时装置,它的计时周期一般为24小时,显示满为23时59分59秒,另外还会有秒表,显示日期等额外的功能。

因此,一个数字钟的电路主要是由译码显示器,时、分、秒、星期计数器,校时电路,报时电路和振荡器组成。

主电路系统由译码显示器,秒信号发生器,时、分、秒、星期计数器,校时电路和报时电路组成。

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直接决定了计时系统的精确程度,一般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分频器制成。

将标准秒信号送入秒计数器(采用60

进制计数器)中,每当累计60秒时会发出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

分计数器(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当累计60分钟,就会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该信号会被送到时计数器中。

时计数器(采用24进制计数器),可以实现24小时的累计。

每当累计24小时,就会发出一个星期脉冲信号,该信号会被送到星期计数器中。

星期计数器采用7进制计数器,可实现7天的累计。

译码显示器将时,分,秒,星期计数器的输出状态显示出来。

整点报时电路是通过计时系统的输出状态产生一个脉冲信号,然后触发一个音频

2

发生器实现。

校时电路是用来对时,分,秒,星期显示数字进行校对调整。

1.2选题的意义:

电子时钟从原理上来说,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数字电路,它包含了组合逻辑电路以及时序电路。

传统电子时钟的设计方法有两种:

使用组合逻辑电路以及时序电路等一些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来设计;使用单片机的编程技术来设计。

这两种设计都有着硬件复杂,设计使用的时间较长以及成本较高的缺点。

电子时钟是一种采用数字电路实现显示时、分、秒数字的计时装置,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在个人,家庭以及办公室等公共场所中被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娱乐带来了许多便利条件。

而由于数字集成电路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时钟的性能相对于老式钟表有了更大的提高,变得更加准确、稳定,携带也变得越来越方便,并且还大大的扩展了原来所以的报时功能。

在许多方面,例如定时自动报警、时间程序自动控制、按时自动打铃、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都是在钟表数字化的基础上制成的。

因此,研究电子时钟还有发展它的更深的应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2.1单片机研究:

目前单片机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它在仪表仪器中的应用显得更加优越。

基于单片

机制成的电子时钟有计时准确、功耗较低的优点,因此,它在各个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单片机正处在微控制器的全面发展阶段,各个公司的产品在保证尽量兼容的同时,又向高速度、高运算能力、较大的寻址范围和小型廉价方面发展。

在单片机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应用系统的发展,而应用系统的发展,又会反过来对单片机有更高的要求,使得单片机的发展得到促进。

现今,国内外的单片机正向着功能更强、速度更快、功耗更低、辐射更小等发面发展。

而随着集成度的不断提高,众多的外围功能器件集成在片内已经变得可能,这也将是单片机以后发展的趋势。

随着单片机档次的提高(为了适应检测、控制功能的更高要求),使单片机除了一般必须要有ROM、RAM、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外,片内集成的器件通常还要有电源监控与复位电路,WDT,A/D转换器,DMA控制器,中断控制器,锁相环,频率合成器,CRT控制器等等。

 

3

由于单片机系统的优异的性能,可靠性以及较低的成本,被应用于各个技术领域

中,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应用系统,我们不但希望单片机系统能完成有关数据的采集以及处理,而且还想知道产生这些数据的时间,以更好更细地掌握现场情况。

所以,为单片机添加数字时钟将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新型工程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已经有许多有关数字钟的设计成果,而使用单片机设计的数字钟功能更强大,界面也比较好,更好的满足了人们对数字钟的智能化要求。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将是向大容量、高性能化,外围电路内装化等各方面发展。

为满足不同的用户需要,各公司竞相推出能满足不同需要的产品。

1.CPU的改进

(1)采用双CPU结构,以提高处理能力。

(2)增加数据总线宽度,单片机内部采用16位数据总线,其数据处理能力明显

优于一般8位单片机。

(3)串行总线结构,大大减少单片机外部引线,使得单片机与外部接口电路连接简单。

2.存储器的发展

(1)加大存储容量。

(2)片内RPROM采用E^PROM或闪烁(Flash)存储器。

(3)程序保密化。

3.片内I/O的改进

单片机都有较多的并行口,以满足外围设备、芯片扩展的需要,并配有串行口,以满足多机通信功能的要求。

(1)增加并行口的驱动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外部驱动芯片。

(2)增加I/O口的逻辑控制功能,大大加强了I/O口线控制的灵活性。

(3)有些单片机设置了一些特殊的串行接口功能,为构成分布式、网络化系统提供了方便条件。

4.外部电路内装化

4

随着集成度的不断提高,有可能把众多的外围功能器件集成在片内。

这也是单片

机发展的重要趋势。

除了一般必须具有的ROM、RAM、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外,随着单片机档次的提高,以适应检测、控制功能更高的要求,片内集成的不见还有A/D转换器、D/A转换器、DMA控制器、中断控制器、锁相环、频率合成器、字符发生器、声音发生器、CRT控制器、译码驱动器等。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及工艺的不断发展,能装入片内的外围电路也可以是大规模的,把所需要的外围电路全部装入单片机内,即系统的单片化是目前单片机发展趋势之一。

5.低功耗化

8位单片机中有二分之一的产品已CMOS化,CMOS芯片的单片机具有功耗小的优点,而且为了充分发挥低功耗的特点,这类单片机普遍配置有Wait和Stop两种工作方式。

综观单片机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单片机今后将向多功能、高性能、高速度、低电压、低功耗、低价格、外围电路内装化以及片内存储器容量增加和Flash存储器化方向发展。

但其位数不一定会继续增加,尽管现在已经有了32位单片机,但使用的并不多。

可以预言,今后的单片机将是功能更强、集成度和可靠性更高而功耗更低,以及使用更方便。

此外,专用化也是单片机的一个发展方向,针对单一用途的专用单片机将会越来越多。

2.2电子时钟研究:

电子时钟不仅仅只作为一个钟表的作用,它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也很多,广泛的应

用于各个领域。

目前电子时钟的设计大体相同,有所不同的是它的相关扩展功能,比如定时控制,整点报时,日历显示等等。

现今的科技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发展,对电子时钟的研究也应该有所加深。

目前电子时钟的发展趋势是:

体积变得越来越小巧,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比如增加了定时控制,闹钟,整点报时等功能,设计出来的电子时钟的外观更加的美观、时尚,随着人们的审美观的改变而改变着,而且,电子时钟的性能比之以前也更加稳定,时间上的误差越来越小。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难点,预期达

 

5

到的目标

3.1研究内容

利用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一个数字钟,主要由振荡器、LCD数码管显示、按键以及蜂鸣器等模块构成,实现时间、日期的显示,并具备闹铃功能。

1、振荡器数字钟的核心是振荡器,它的作用是产生一个频率标准时间频率信号,接着由分

频器分秒脉冲,所以,振荡器频率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决定了数字钟的质量以及数字钟

计时的准确程度。

通常我们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

一般情况下,振荡器的频率越高,数字钟计时的准确程度越高。

石英晶体振荡器分频后得到一个准确稳定的32768Hz的方波信号,这可以确保数字钟的准确以及稳定。

2、LCD数码管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我们经常使用的是点阵字符型的LCD显示器。

使用点阵字符型的LCD显示器的时候,一定要有相对应的LCD控制器和驱动器,用来对LCD显示器执行扫描、驱动,以及还需要一定空间的RAM和ROM,用来存储写入的命令以及显示字符的点阵。

目前人们已经把LCD控制器、驱动器、RAM、ROM以及LCD显示器用PCB连接在一起,统称作液晶显示模块LCM(LCDModule)。

使用的时候只要向LCM里面输入相应的命令和数据就可以实现显示所需要的内容。

这种模块与单片机的接口比较简单,使用起来灵活方便。

产品一般可以分成字符和图形两种。

本次设计使用LCD1602显示器。

3、按键

本次设计有4个按键,实现显示状态切换以及时间、日期、闹铃的设置。

采用中断的方式实现。

4、蜂鸣器蜂鸣器模块是由蜂鸣器驱动电路以及定时器/计数器组成。

选用压电式蜂鸣器,它

工作时大概需要100mA的驱动电流。

当定时器/计数器的输出为高电平时,蜂鸣器发

出响声,当定时器/计数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蜂鸣器不发出声音。

3.2研究方法

项目实现需要掌握和熟悉单片机,蜂鸣器,LCD显示和相关芯片的工作原理与实现方法。

 

6

(1)单片机应用

熟悉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键盘,显示模块的设计,外围IC的接口设计。

(2)蜂鸣器熟悉蜂鸣器硬件结构和相关知识。

(3)LED显示和相关芯片

熟悉使用单片机来进行LED显示的方法和相关的编程,另外还有接口电路。

(4)软件设计

 

7

开始

 

 

结束

3.3研究难点

对于单片机的研究还比较表面化,许多深入的东西还要继续学习相关知识,所使用的相关器件以及单片机的结构也要更深的了解过,对于要使用的电路分布要明确了解,不能出现差错,最后的调试过程要仔细,避免发生错误。

3.4预期达到的目标设计出来的数字钟符合要求,即能够显示时间、日期,具有闹钟功能,且整

点蜂鸣器响动报时,4个按键实现数字钟状态的切换以及时间、日期、闹钟的设定。

 

8

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2010.12任务书下达,查阅相关资料。

2011.1.10之前完成文献综述,2篇外文文献翻译。

2010-2011第2学期开学第1周完成开题报告。

2010-2011第2学期2-4周查阅并学习51系列单片机及其编程语言的资料。

2010-2011第2学期5-7周学习51系列单片机编程语言并熟悉仿真环境。

2010-2011第2学期8-9周用软件实现电子时钟的仿真。

2010-2011第2学期10-11周撰写论文。

2011.5.27-29毕业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张毅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8.

[2]潘晓宁,朱耀东.单片机程序设计实践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恒盛杰资讯.Protel电路板设计从入门到精通[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56-58.

[4]李广第.单片机基础[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5]胡建,刘玉宾等.定时/计数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5-19.

[6]夏继强.单片机实验与实践教程[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43-46.

[7]张迎新等.单片机初级教程[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8]肖洪兵.跟我学用单片机[M].北京航空航天大出版社,2002.

[9]钱逸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0]何立民.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11]赵润林,张迎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设,2005:

105-110.

[12]何立民.单片机中级教程——原理与应用[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13]关宗安,仲丛久.基于单片机实现的多路定时控制器的设计[M].沈阳航空工业,2004.

[14]张友德.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15]何希庆,高伟.MCS-51单片机原理、实验、实例[M].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9

[16]张毅刚.MCS-51实用汇编子程序设计[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187-194.

[17]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

[18]孙育才,王荣兴等.ATMEL新型AT89S62系列单片机及其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9]JacobMillman&ArvinGrabel,Microelectronics.McGraw-HillBookCompany[J].NewYork,2001.

[20]ClausKuhnel,KlausZahnert.BASICstamp[J].Newnes,2000.

[21]HarpritSinghSandhu.RunningSmallMotorswithPICMicrocontrollers[J].McGrawHillProfessional,2009.

[22]王勇.面向数字化印后设备的厚度检测仪与规格预置装置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

90-92.

[23]沙剑波.空间偏振编码信号检测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

39-41.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