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6480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docx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docx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安全台帐之十五:

重大危险源管理

 

工程名称:

平昌县金宝新区金宝片区1#点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金属材料加工中心项目经理部

重大、重要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对本公司重大、重要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重大、重要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

3.相关术语定义

3.1危险物质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单元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公司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临界量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3.4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5生产场所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储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6储存区

专门用于储存危险物质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4.职责

4.1公司主要负责人

全面负责公司重大、重要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保证重大、重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需资金的投入。

4.2安技部门

4.2.1负责组织各相关单位对重大、重要危险源及一般危险源进行辨识、传递和建档。

4.2.2负责组织对重大、重要危险源及一般危险源进行定期评估,对重大、重要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查、监控及监督管理,发现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公司报告。

4.2.3负责制定重大、重要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传递至各相关单位和员工。

4.2.4协助人力资源部对重大、重要危险源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

4.2.5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形成演练和评价记录。

4.2.6负责将重大危险源形成报告,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4.3人力资源部

4.3.1负责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对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告知;

4.3.1负责组织对重大、重要危险源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

4.4各部门

4.4.1各部门负责人对重大、重要危险源负直接管理责任。

负责对本部门的重大、重要危险源进行检查、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并组织落实,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当及时报告公司及安技部门。

4.4.2组织对员工进行重大、重要危险源方面的安全教育,使员工能识别事故征兆并掌握应急处理的知识和技能。

5.工作程序

5.1重大、重要危险源的辨识

5.1.1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危险物质的界定,本公司的苯、甲苯、汽油,铬酸酐,硫酸属于应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危险物质。

5.1.2安技部门组织相应的生产单位,对存在危险物质的生产场所和储存区进行计算单元的划分,并对各单元进行最大储存量计算。

5.1.3安技部门根据各单元的计算结果,按危险物质临界量值对重大危险源或一般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

最大储量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为重大危险源;未达到临界量的单元为一般危险源,对于未达到临界量的单元,但是又具有重大风险,且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一次死亡1人以上或一次重伤2人以上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源应列为重要危险源。

5.1.4安技部门应对重大、重要危险源形成评估报告。

危险源的评估报告应包括:

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重大危险源等级、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5.2重大、重要危险源的管理

5.2.1报告与告知

重大危险源应按规定向有关部门上报,重要危险源应列入公司重点监控对象。

5.2.1.1安技部门根据危险源辨识及其风险评价的结果,对重要、重大危险源建立台帐(见附表1)。

台帐中应注明重要、重大危险源的名称、所属单位、所在地点、潜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发生严重危害事故可能性、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危险源级别、应采取的主要监控措施、单位责任人、管理人员等。

重大重要危险源台帐应发到各部门(项目),并由部门(项目)负责人签字保存。

5.2.1.2通过辨识确定的危险源(点),各部门(项目)要造册登记、绘制一览图上墙,告知员工。

5.2.1.3安技部门应将公司的重大危险源形成报告,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重大危险源报告应包括重大危险源的详细情况、可能产生的事故类型、安全措施与预防措施、应急预案等。

5.2.2重大、重要危险源的变更

5.2.2.1凡进入台帐的重大、重要危险源,未经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评审不得撤帐或降级。

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擅自撤消已确定的危险源(点)或者放弃管理。

5.2.2.2在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进行评审时,应同时评审重大、重要危险源。

公司应当至少每3年对重大危险源组织进行一次安全评估。

5.2.2.3重大、重要危险源出现下列情形时应当由安技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风险控制进行评审并对重大、重要危险源报告进行修订并报告相关部门:

(1)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

(2)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

5.2.3重大、重要危险源实行挂牌管理

5.2.3.1对所有危险源(点)必须悬挂警示牌并保持警示牌完整无损。

5.2.3.2公示内容包括:

设备(设施)名称、级别、公司级负责人、部门级负责人、现场负责人;潜在的主要危险、监控措施;公司级负责人、部门级负责人、现场负责人的检查周期等。

5.2.3.3因工作需要调整危险源(点)负责人,应在警示牌上及时更正。

5.2.4重大、重要危险源的检查与整改

5.2.4.1重大、重要危险源应列为各级安全检查的重点,各级负责人应当定期开展检查,及时填写检查记录(见表2),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应及时采取临时措施,并向上级管理部门反映情况。

5.2.4.2各级人员对重大、重要危险源检查周期

(1)公司级负责人每月检查1次,填写检查记录后交安技部门;

(2)部门级负责人每月检查2次,检查记录在月后2日内交安技部门;

(3)现场级负责人每周检查1次,检查记录在月后2日内交本部门负责人审阅并留部门安全员处保存。

5.2.4.3重大、重要危险源的日常安全检查应符合“三定”要求(即:

定检查时间、定检查内容、定检查责任人)。

“三定”的具体内容由部门负责人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班组制订并报安技部门备案。

5.2.4.4重大、重要危险源的事故隐患整改管理,要坚持实行闭环监控,做到:

有书面通知,有整改期限,有跟踪反馈,有验收手续。

5.2.4.5重大、重要危险源的监控及设备运行、维修等环节的工作,要做好书面记录,做到记录准确、完整、清晰、可追溯。

设备动力部定期(根据国家对设备规定的检测周期)对重大危险源的主要设备、安全设施和强检仪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复印件及时传递至安技部门。

5.2.5应急救援的演练

5.2.5.1重要危险源所属单位应制定相应的重要危险源应急救援处置方案,并报安技部门审核和备案。

5.2.5.2安技部门应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发至各单位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5.2.5.3安技部门、各生产单位每年应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演练计划,计划应包括演练时间、地点、人员。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5.2.5.4安全部门、各生产单位负责人在演练前应组织对参加演练的人员进行《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培训。

5.2.5.5安技部门对演练过程进行记录,参加演练的人员和观摩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安技部门将演练及评估情况做好记录。

5.2.5.6安技部门根据演练的评估情况,及时对《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

5.2.6应急资源管理

5.2.6.1各单位应成立应急救援队伍,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知识培训,做好培训记录

5.2.6.2安技部门根据应急措施计划,合理配置足够的应急器材,建立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台帐。

5.2.6.3各单位应急器材应定人保管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保持应急器材完好。

发现应急器材不完好,应及时报告安技部门。

5.2.7档案管理

5.2.7.1安技部门和有重要、重大危险源的部门,应建立并定人保管危险源管理档案。

5.2.7.2管理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1)重要、重大危险源台帐:

(2)重要、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

(3)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方案和记录;

(4)公司级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检查记录(安技部门保管);

(5)现场负责人检查记录(部门保管);

(6)培训教育记录;

(7)评审资料

(8)重大危险源的报表等。

6附则

6.1本制度自批准之日起实施。

附表一《重大、重要危险源台帐》

附表二《重大、重要危险源检查表》

 

附:

重大危险源如何等级如何分?

(一)一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

(二)二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

(三)三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

(四)四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

 

附表1

重大、重要危险源台帐

台帐编号:

01

设备、设施(或作业场所)名称

所在地点

所属单位

潜在的主要危险、职业危害

 

发生严重危害事故的可能性

预测事故

种类与形式

人员伤亡情况

破坏设备(设施)情况

有无二次危害

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后果

严重程度

该危险源级别

应采取的主要监控措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小组成员签字

 

本危险源所在单位责任人已于年月日收到台帐副本。

单位责任人签收

备注

主管:

制表

附表2

重大、重要危险源检查表

危险源

名称

1#厂房高支模体系

台帐编号

01

责任部门

众向劳务

责任人

陈照国

检查日期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检查人

签字

监控、整改及验收情况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