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6561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docx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

MOST计算数据卡的使用

MOST计算方法,只有三个实际系列是描述手工作业的,因此,MOST技术包括下列基本排列模式:

一般移动排列:

一个物体自由穿过空气的空间运动

ABGABPA

受控移动排列:

一个物体在活动中保持接触到一面或附在另一物体上的活动

ABGMXIA

工具使用排列:

一般手工工具的使用

ABGABP[]ABPA

时间计算按如下执行:

1.加起所有用圆括号括起来的特性指数数值

2.乘以出现次数的值(在圆括号内频率栏的数值)

3.加上这个值到剩下特性指数数值

4.将总值乘以10转换成TMU

如果一整套系列发生多于一次,则发生的次数放在无括号的频率栏中。

时间计算是由这个排列模式的总TMU乘以发生次数形成的。

例如:

抓一把垫圈,在每隔5英寸的6个螺钉上放一个垫圈

A1B0G3(A1B0P1)A0(6)

拿:

A1:

伸手拿一个垫圈

B0:

无身体活动

G3:

收集一把垫圈

放:

A1:

伸手放一个垫圈

B0:

无身体活动

P1:

松手放垫圈

回:

A0:

不返回

如上指示,在这个排列模式中的仅放置部分的特性重复6次,操作者伸手A1,无身体移动B0,放一个垫圈P1,时间计算步骤是:

1.(A1B0P1)=1+0+1=2

2.2*6=12

3.1+0+3+12+0=16

4.16*10=160TMU

这四个步骤可以写成[(1+1)*6+1+0+3]*10=160TMU

另外,如果整个排列(放置6个垫圈)发生两次,就应用下列分解式:

A1B0G3(A1B0P1)A0(6)2

[(1+0+1)*6+1+0+3+0]*10*2=320TMU

以上情况中,在系列类型中的放置部分被重复,举例说明了包含可能发生频繁的无数情况中的仅仅一种情形。

实际上,任何一种或任何团体的特性可以有机会应用他们,频率可以是一个整数、小数或分数。

注意:

每种排列模式仅仅允许用一套括号。

一般移动排列:

系列类型:

ABGABPA

这里,A指移动距离,B指身体移动,G是握取控制,P是指放置。

特性定义:

A:

移动距离

这个特性包括所有空间移动或手指,手,脚的活动,不论受载或不受载,任何这些被环境活动控制则需要用其他特性

B:

身体移动

这个特性是指身体垂直(上或下)移动或有必要克服障碍物或有隘身体活动的活动

G:

握取控制

这个特性包括所有手工运动(主要指手指,手或脚),被使用到获取一个物体的完整手工控制以及后来放弃控制,这个特性可以包括一个或几个变握移动,其目的是在移到另一位置前获得物体的完全控制。

P:

放置

这个特性指一个物体对准及定位的移置或是物体在放弃控制前与另一物体结合在一起的最后一个步骤。

特性指数:

一个物体通过空间的转移,用三个清晰的短语阐述,如下列一般移动排列分析:

获取放置回位

ABGABPA

第一个短语如获得所指,描述伸手拿物体,伴随身体移动(如必要),获得物体控制的活动。

A特性指明手或身体拿物体时经过的距离,而B指明在移动的过程中需要的身体活动,获得物体控制所遇到的困难程度在G特性中描述。

排列模式中放置短语描述移动一个物体到另一个位置的活动。

如前所述,A和B特性是指明在物体防止前借助身体移动拿物体时手或身体经过的距离,而放置物体的方法在P特性中描述。

第三个短语简单的描述操作者放置物体后回到工作台所经过的距离。

●移动距离(A)

移动距离包括所有空间移动或手指,手或脚的活动,无论受载或不受载,这些活动受或环境的任何控制则需要用其他特性。

A0<5cm

手指,手或脚移动距离≤5cm,将给一个0指数计算。

这些短距离的时间包括在握取控制及放置特性中。

如:

用一个小型计算器按数字键或放螺丝或垫圈在相距小于5cm的螺栓上。

A1:

“伸手可及”范围

由以肩膀为支点的手臂外,深厚范围所限制的活动,伴随身体帮助有一个小弯曲或身体弯腰转动。

“伸手可及”范围可以延伸到某些地方,然而,用一步或更远范围超出A1极限,那就必须用A3分析。

这个特性数值A1可应用于手或脚伸取一个物体,杆或蹋板,如果身体的躯干移动时,这个活动必须考虑用一步(A3)。

A3:

一步或两步

身体的躯干被移动或步行转移,走到一边或用一、两步转动身体,步数是指每只脚落地的总次数。

●身体活动(B)

身体活动是指身体垂直移动(上或下)或有必要克服障碍或有隘身体移动的活动。

B3:

弯曲,起身各占50%

在重复的活动期间,弯曲、上升各占50%的时间。

例如:

堆放或取下一些物件,堆放时,第一次的几个物体可要求一个完弯曲或起身来安放物件在地板上,当堆放高了,最后的物件就完全不需要身体活动。

B6:

完全弯腰或起身

从一个数值站着的位置,身体的躯干从腰或膝处弯曲下去,允许手伸在膝以下,以及后来回到垂直位置,它不一定很必要,但手确实伸到膝盖以下。

可能简单是腰弯曲而膝站直,双膝跪着弯下来或一个膝跪下来。

B10:

坐或站

当坐下来或站起来的活动要求几个手,脚及身体活动来移动一把椅子或凳子到一个允许身体坐或站的位置上。

用一个B10,所有操纵椅子和身体的活动,都包含在B10身体活动中。

如果椅子或凳子固定,则一些脚和身体的活动是有必要使身体在座位上舒服或爬上爬下凳子,可以应用一个B10。

注意:

B10包括站或坐,不是两者都。

工厂里可能遇到的一个特殊情况是当一个操作员,不移动椅子的坐或站,例如坐在一个长凳上,则一个特殊的B3指数数值可用于这种不移椅子的坐或站。

B16:

通过门

经过一个门通常由抓住并转动门柄,开门,穿过门然后关门几个动作组成。

这个特性分别包括任何单、双式镶嵌门。

注意需要三步或四步穿过门道包括在B16数据内,这个步数不能加在距离特性活动中或从中扣除之。

B16:

爬上或爬下

这个特性数值包括爬上或爬下一个工作台或任何抬高的表面(接近1米),用一系列手或身体的移动来抬高或放低身体。

首先放一个手按住边缘,然后抬一只膝到平台上完成爬上平台的动作,通过放另一只手到平台,然后向前弯曲,身体的重量转移,允许另一个膝抬到台面上,通过两膝的抬高完成了活动。

爬下平台由同样的动作组成,仅仅按相反次序进行。

例如:

爬上装配线上的卡车柜架,接触排气系统的托架。

●握取控制(G)

握取控制包括所有用来取得对一个物件的完整手工控制,主要指手指,手或脚,而后脱离控制的活动。

G特性可以包含一个或几个短变的活动,以使物体在移到另一位置前获得完全的控制。

G1:

轻物体同步抓取

同步抓取是指由身体不同部分同时执行的手工活动,那就相当一只手获得轻物体的控制。

总时间不会超过获得一个轻物体握取控制所需要的时间。

例如:

用双手拿起各一边的锤子和钉子,用两只手拿起两只小衣箱,用两只手拿一只铅笔及直尺。

G1:

轻物体

任何类型握取可用在没有象G3特性中描述的困难之中,物体可能和其他物体混杂,靠一平台放,或简单的自己放置。

这是,握取控制可简单的用手指,手或脚接触物体(接触握取)或可能发生更困难的握取活动,如需要从一堆混杂物体中拣一物体,可用一只手或两只手。

只要取得一物体且这个物体接近两只手同时发生后的握取。

如果几个物体组在一起或它们可以象一个物体拣起来,G1仍可应用。

G3:

不同步

由于工作属性或在工作形成的条件下,操作者不能获得两件物体或同时抓住一个物体两个合适点的控制。

当一个手握取一件物体,另一个手必须等待抓另一个物体。

依次,获得控制的时间必须是两只手,因此用更大的指数G3。

一个操作者同时进行活动的能力很的的依靠获得实践机会的次数。

例如:

一个装配工不断从两个同样位置拿零件就没困难形成同步活动,重复一段循环后,操作者发展为对每个零件的每个位置做自动反应。

另一方面,同步活动有时回在一个工作间变得困难,因为许多操作者不常这样做的缘故,操作者将有少许实践经验来获得形成同步活动的自动技巧。

考虑同步对不同步特性的选择,分析者要观察操作者尽可能的动作。

一般地,同步活动可容易的被认识到由他们自动出现。

G3:

重物或笨物

重物或笨物的控制仅仅可以通过力量拉紧到克服重量、形状、尺寸困难因素的一点来完成。

我们可以识别这种犹豫及用来移动物体所达足够力量的停留的不同。

这个因素不仅由物体实际重量所影响,而且也由物体的位置同身体有关。

把手或手柄的存在可更易握取,甚至一个人的强壮也会影响。

比如尽管是重的或笨物体,可以要求少许犹豫或身体反应活动或增加杠杆作用的力量控制,用手柄或其他易以握取装置正确对这些物体定位,则重量的影响可大大减少。

因此,当考虑到获得控制的特性指数数值主要的因素,不是物体实际重量,而是犹豫或用来移动物体所达足够力量的停留。

例如,抓取地板上的一个汽车蓄电池;在推之前要抓住一个受载的手推车;拿一个其他包装取公事提包;支住身体推一个重卡通过工作台;那一个大的空电视箱等。

一个重或笨的物体可形象握取控制的防范,在一个笨或重物完全控制之前,它可能有必要移动或再定物体的方向,这就可能需要去获得一个短暂的紧握,并使物体滑行到身体旁边。

如有需要,要通过附加参照物的使用或排列模式来进行分析。

例如,用一个控制移动排列模式来分析将物体切成片,然而,如可能,我们建议在这种情况下要复查及改进方法。

G3:

盲目或被妨碍

接近物体的机会因为受妨碍而被限制,无论是操作者视线或当企图握取物体控制时对手或手指产生障碍。

如果位置是盲目的,操作者在握取物体时感觉周围物体。

当一个障碍物阻碍它自己,手指或手在物体前必须在妨碍物周围工作。

例如,从放在板后面的大头针中取一个垫圈(盲目),在电气安装中在线周围用手指取一个零件(妨碍),从口袋中拿一个小刀。

G3:

使脱离

让一个物体从它周围接触出来需要力量,使脱离是由压力的应用(克服阻力)表示特征。

跟随着物体的急速活动使物体跳开,当然,必须跟随不受限制的通过空间(不要同杠杆、摇柄或其他受控装置的退位混淆起来)。

例如,从一个齿轮工具中移动一个绷紧的插座,拔出一把刺入木头的小刀,从一个酒瓶中拔出木塞。

G3:

收集

完成几个混杂在一堆或展开在一个表面的物体的控制。

如果完成对混杂起来物体的控制,靠手挖掘。

如果完成对展开物体的控制,如果这些物体非常接近于另一个可以独立的拣起来的物体,可以用手,手指扫在一起,象拣一个物体一样拣起来。

如果更多项目独立的被握取,G3将包括获得每只手两个以上物体(重握)的控制。

(如果两个手同时使用则总共是四个)。

则可看到G1系列或加上G3握取活动。

如果需要包括重复或加A1,注意,如果确实需要的附加握取应该保证用最好的方法。

例:

从箱子中抓一把钉子,收集桌上的几张纸,从口袋抓一把零钱,用手收集散在桌上的钢笔,笔及黑板擦,从工作台上独立收集两只靠很近的瓶子。

放置(P)

放置是指一个物体的移置对准定位或在这个物体放弃控制前与另一物体结合在一起的最后一个步骤。

基本上这个P特性的指数数值由放置这个物体时遭遇的困难度来选择。

P0:

握住

这个放置特性还未发生,物体被拾起握着,放置在后来的模式中发生。

例如:

捡起一本书,捡起一个工作卡。

P0:

放置特性还未发生,物体在移动期间(活动距离特性)被释放,但还没有放置活动或指向目标的停顿,例如:

抛一个做完的零件到瓶子中,抛一完成装配件到一下落的轨道中,把一个揉成球状的纸团扔进废纸篓。

P1:

放一旁

物体简单的放在无明显对准或校准位置的附近的活动。

放置需要用心理视线或力量感觉来低度控制,例:

用完后放一把工具在一边,放一支铅笔到桌上,放一本手册在桌上。

P1:

松置

物体放置在比放一旁更具体的位置,放置有必要允许最适度的心理视觉和力量控制。

两个结合零件间的许可要足够松以至于不需要用压力来固定或安放这个物体的简单调整活动。

例如:

放一个垫圈在螺钉上,放电话话筒到机座上,放一件外套挂在挂物架上。

P3:

调整

调整定义为当困难的拿物体(严格规定,没有均匀安排的零件或不舒服的工作条件下)有安放点无意识的行为发生。

这些调整是在放置对准,定位或结合物体时发生明显笨拙、犹豫及改正行为。

例如:

放钥匙在锁孔,对齐冲床中心线来画线做记号,放一个螺母到螺纹结合点然后开始拧螺母,放在物体末端开始绕一团线。

P3:

轻压

由于严格公差或周密放置,固定物体时需要应用力量,即使在最初的定位活动可能分类为松置(P1)。

这可能发生,类似象副顶一个插座到棘轮上需要的胶合动作。

例如:

贴一枚湿润的邮票在包裹上,压一个平头钉到软木上,插一个电子元件到插座中。

(在用一个简单调整后物体的安整需要轻度力量)

P3:

双重放置

在整个安放期间用两个不同的安置。

例如:

安置两个在支架上的零件,在用另一个手放一个螺母到螺栓之前,螺栓要通过两个零件中的一个孔安放。

首先是螺栓通过孔,其次是螺母放在螺栓上的第二个安放。

这个特性可以应用到一个物体放置到两个不同记号,也使用P3。

但两个记号之间彼此相距应该在10cm之内,如果两个记号超出10cm,需要特殊的眼看次数而细心安置(P6)。

(更详细的信息,看对准控制移动系列)。

例如:

放一物体在复印机上的两个标志之间。

P6:

小心及精确

放置一个与另一个物体相距非常近的物体要非常小心。

指数数值变化的发生是由于观察需要高度集中心理,视力及力量的合作而表现出来的安放活动。

例如:

穿一根线,放一个烙铁到拥挤的线路板上。

P6:

重压

由于一个严密公差而非简单是一个物体重量的结果。

需要在物体上加非常大的力,在实践中难得发生。

当再握取物体感觉力量及身体较早用压力的预备时,重压可以很容易的认识到。

例如:

放一本书在非常紧的书垛夹缝中。

注意:

P的指数数值永远不会简单的与物体重量有关,但重量可能严重影响放置时,就比较难以决定选择P的指数数值。

例如:

一个重的衣箱可能简单放在地上,则这种情况选择P1,而当一个轻包被挤进两个箱中间非常紧的空间时,则可能使用P6。

P6:

盲目或被妨碍

条件与在握取控制特性中盲目或被妨碍相类似,接近物体位置点因受妨碍而限制,无论是操作者视线受阻还是当企图放置物体时手或手指产生妨碍。

如果位置是盲目的,操作者必须在物体准确调整被放置前感觉周围的物体,当一个障碍物妨碍它自己,手或手指在放好物体前必须在妨碍物周围工作。

例如:

放一个螺母在一个被挡住的螺栓上,在分线器中间工作的手放一个火花塞在工程阀中。

P6:

中间活动

当物体放在最后位置前需要一些中间活动,这些中间活动是必要的,因为物体自然属性或物体周围条件阻止它直接放置。

由于重量、体积、或难以抓到物体。

这些特性被认识到,诸如在最后放置前的一系列放置,变换握取及移动活动,附加行为有必要用来克服物体的笨拙。

例如:

将椅子排列整齐是通过先放下一个椅子,然后用后来的放置位置对齐它。

将一个大箱子放下才能推动它到指定的位置,将重而大的箱子放在卡板上然后堆放整齐。

有一种特殊的情况是从手中不同的物体中拿一个指定的物体。

在准确放置物体前,需要几个手指和手的活动来选择及将物体从手心转移到手指尖上。

这个脱离手心的活动比一个简单的再握难,手首先必须反转来允许合适物体的外观选择,在放置前需要几个混合手指活动(中间活动)用来将物体移到手指尖。

注意:

这种情况(P6)仅应用于一把不同的物体,如果手心中的物体是一样的,外观选择就不必要。

因此,一个简单的再握就足够脱离手心物体中的任一个。

象这种再握一般发生在放置物体的活动距离无附加再握时间的情况。

P值要从大量放置物体的困难需求中选择。

P6中间活动特殊情况的例子:

从一把零钱中,用大拇指推一枚硬币到手指尖,然后放进售货机中;用大拇指从一把各式各样的螺母垫圈中选择一个5的垫圈放在螺钉上。

特殊特性变值

数据卡中发现的特殊性变值定义为包括在一般生产情况下的许多活动。

然而,特殊情况总可能发生且必须分析。

由MOST分析家观察到的这样两种情况可能在工作中出现并定义如下:

它们不常发生的情况不值得放在一般移动数据卡中,然而有必要考虑到构成分析方法及定义的需要。

B3:

不移动椅子的坐或站

当身体简单地从一直立姿势坐进椅子,没有手或脚需要熟练使用椅子的活动,都或没有手、脚活动辅助从一个坐姿站起来。

那么使用不移动椅子的坐或站(B3)是合适的。

注意这个数值包括坐或站,不包括两者同时发生。

例如:

身体坐在长凳上,从戏院座位上站起来。

P3:

盲目松置

条件类似与在握取控制特性的盲目松置遇到的,在这种情况下,操作者在松开放置发生前必须感觉位置周围。

例如:

插入放置

偶然的随着最初位置,一个物体可能插到他的目的地。

这种插入技术性上称为受控移动。

可以在一般移动排列模式中的最后一个A值表示。

这种协定建立在简化分析过程,否则,需要一个附加控制活动排列模式来描述。

仅仅这一特征(M),当使用最后一个A,如一般规则,A1必须跟随P特性来象征一个物体从5cm到包括30cm的插入。

受控活动系列

系列类型

这个排列模式形成一系列字母代表受控活动排列的每个变值主要活动。

(称为特性)

ABGMXIA

这里,A=活动距离

B=身体移动

G=抓握控制

M=受控移动

X=运作时间

I=对准

特性介绍

只需要介绍三个新特性,A、B、G特性已在一般移动排列中讨论过,这里保持不变。

M:

受控移动

这个特性包括所有手工引导活动或通过一个受控路线的活动。

X:

运作时间

这个特性描述的是由程序或机器而不是手工活动控制的那部分工作

I:

对准

这个特性是指跟随受控移动或在运作时间结束时物体对准的手工活动

特性指数

受控活动是在两个条件之一的情况下形成。

物体或装置通过贴着另一物体而受限制。

例如按钮、天平、门或曲柄。

或者在移动期间通过接触另一物体的表面而受限制。

例如在桌子上推一个箱子。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物体不能自由的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否则,如果没有影响移动的条件,就必须认为是一般移动。

受控移动排列模式象一般移动类型一样,在活动过程中包括三个阶段。

握取移动或使活动回位

ABGMXIA

受控移动的短语中握取及回位可借用一般移动排列模式中相同的短语,因此描述相同的动作。

两者根本的不同点是G后面的活动。

这个短语描述了简单移动一个物体通过受控路线或使一个受控物体活动。

一般的,移动必须具备包含排列模式M和I特性,同时通常要应用M和X的参数。

当然,也应该考虑,在排列模式中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情况(移动或使活动)全部特性都可以使用。

●受控移动(M)

受控移动包括说有手工引导移动或通过受控通道的活动。

M特性的指数数值在受控移动数据卡上被分为下面两个不同的类型。

最频繁出现的受控移动特性指数一般居前列的推、拉、转,而摇动应用于受控移动出现摇柄、手轮或其他需要摇圈运动的装置的特性类型。

下列指数数值应用与一个物体或装置挂在或转在某点的活动。

(例如:

一个门杆或门钮)或由它周围物体限制的活动(如:

导块,导向槽,表面摩擦)

M1<30cm

一个物体的转移有手,手臂或脚不超过30CM的活动来到达到。

例如:

用剪脚机上的短杠送料,用脚一个轻离合脚蹬,打开一小工具箱的盖子,推一个盒子通过25CM的工作台。

M1:

按钮/开关/键

装置由一个手指,手腕或脚的轻压,移动或旋转启动。

例如:

按电话按钮,按照明灯的按钮,转动门钮。

M3>30CM

物体转移由手,手臂或脚超过30CM的活动来控制物体的最大转移,包括由手臂加上身体辅助的范围发生的特性。

例如:

推一卡板箱通过运输通道,拉一起重机的长绳,通过拉门关闭橱柜,开一个文件柜。

M3:

有阻力,定位/退出

物体或装置的周围条件要求无论在受控移动之前,期间或过后克服阻力。

这个特性指数数值包括应用于固定或退出物体的力量。

如果必要使用短暂手工活动拉住或不拉住这个物体,物体还有一个贯穿移动的阻力。

例如:

使用紧急情况的刹车,扭紧一散热器帽,推一重物通过桌面。

M3:

高度受控

在控制移动期间保持或建立物体一个特别旋转或对准时需要特别小心。

由高度视觉集中表明这个特性指数数值有时可由非常小心的慢慢移动来保持公差要求或避免损坏或破坏。

成功执行这个高度受控移动特性要求眼睛在移动期间或移动结束后一直接触物体或它周围的环境。

例如:

转动暗码锁的拨号盘拨一个特殊的号码,滑动一个工作台上的木板到一个作记号的的位置使锯切断木板,滑动一个易碎的物体小心的通过工作台。

M3:

两段<30CM

一个物体在不放弃控制的条件下改变两个方向或增加不超过30CM的距离。

例如:

使用启动然后停止给剪脚机的短杠送料,打开然后合上一个箱子,用一个手工变速装置从第一档转到第三档。

M6:

两段>30CM

一个物体在不放弃控制的条件下改变两个方向或增加超过30CM的距离。

例如:

开然后关一个橱门,向前或向后转移一个手杆各超过30cm,打开然后关上复印机的盖板。

M10:

三段~四段

一个物体在受控的状态下,改变3~4次方向或增加量。

例如:

从相反的位置转到汽车转换器的第四档的第一个齿轮。

把进料/速度选择器固定在车床上。

注意:

对那些两段移动的情况,物体被移动的距离如果一段小于30cm,而另一段大于30cm,则需要应用两个受控系列类型,两次移动将看作两个相对独立的移动。

摇动

这种受控移动是指使用旋转物体,诸如曲柄、手柄、卷轴的手工活动。

这些“摇动”活动是由移动手指,手,腕或前臂在超过半圈的环型通过所形成的。

任何少于半圈的活动不认为是摇动,而必须作为推/拉/转来对待。

当重复旋转运动时,手占的总距离比其他部分的都大。

这就是在受控中提供一个分离栏目的原因。

也就是在受控移动数据卡中的“摇动”这个分离栏目的原因。

另外,“摇动”的实际“摇动时间”的指数数值,也包括有时转动开始或转动后的活动因素。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用力固定或退出曲柄或用来结合或离合摇动运动装置的很短的手工活动。

运作时间(X)

运作时间的发生是由于程序或机器控制工作的那部分延迟,而不是手工活动控制。

受控移动系列的X特性主要包括比较短的持续时间的固定运作时间。

更长的时间及可变运作时间,诸如机器进料速度时间一般认为另外处理。

运作时间的例子:

按了按钮后,直到照相式复印机发生拷贝的动作发生了6秒的运作时间;在合上开关后,阴极射线管有一个升温的延迟过程;按了手闸1.5秒之后才开始压力循环。

对准(I)

对准是指在受控移动模式中的手工运动或者在运作时间结束时获得的对准或物体特殊旋转。

通常,在包括M3受控移动在内的任何调整调整活动都需要对准。

但是,这个参数的数值不包括受控移动后固定在一点或更多点的活动。

这种对准形式受眼睛同时对焦在各点能力的影响。

一只眼睛对焦的平均面积是有在正常读数范围离眼睛40CM远时一个直径10CM的圆。

在“正常视觉范围”对准那些点可以不需要任何附加的“看的时间”。

如果两点之一落在这个范围之外,则需要两次对准,因为眼睛不能同时聚焦。

事实上,是首先被对准在一点,然后眼睛做最后的调整从第一点矫正,调整出一个偏差值。

正常视觉范围因此基本上是以对准参数的不同而不同。

I1:

对准一点

在受控移动模式中,物体对准一点。

当要求单个精确对准时可以安全的使用。

这个区别类似与P1要求使用在受控移动而不是一般移动的状况下。

例如:

对准厚模板上的记号到桌边。

I3:

对准两点,其间隔<10CM

物体受控移动后对准两个相隔小于10CM的点。

例如:

一直尺对准两个相距7.5CM的标记。

两点在正常视觉范围内,在精确对准的情况下需要增加指数数值。

这里包括使物体在正常视觉内修正位置的时间。

I6:

对准两点,其间隔>10CM

物体受控移动后对准两个相隔大于10CM的点。

例如,一直尺对准两个相距20CM的标记。

因为一个点超出了正常的视觉范围,所以必须增加眼睛看的时间。

几个修正活动以及眼睛的聚焦活动包括在允许手眼配合使用的时间内。

I16:

精确对准

物体受控移动后对准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