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 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6722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 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 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 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 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 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 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 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 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 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 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 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 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 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 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 4.docx

《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 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 4.docx

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周周测4

周周测4 语言文字运用+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在红色家风中,最深沉绵长的就是爱民、敬民、惠民的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此不仅身体力行,并且一以贯之。

②没有谁的青春能够一直走在红地毯上,青年人欲成大事,就必须沿着既定目标前进,并付出旷日持久的努力。

③台风“天秤”在2017年12月22日凌晨,以石破天惊之势在菲律宾南部登陆,使当地防灾救灾体系受到了沉重打击。

④孩子在幼儿园得到的应是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呵护,而不是耳提面命、针扎喂药之类的伤害。

⑤所谓“洗稿”,就是通过东拼西凑、改头换面炮制“原创”作品。

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互联网生态环境。

A.①④         B.②③

C.①⑤D.③⑤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考查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

①一以贯之:

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

使用正确。

②旷日持久:

多费时日,拖得很久。

此处不合语境。

③石破天惊:

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使用对象错误。

④耳提面命:

形容恳切地教导。

这里望文生义。

⑤改头换面:

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

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制了我国首台具有体验交互功能的美女机器人“佳佳”,不仅有和常人一般逼真的面庞,还能像真人一般和普通人交流。

B.村委会班子认为,在现代化形势下,财富的充足和可持续增长需要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要让村民真正富起来,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

C.“互联网+”创业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D.只要我们沿着红船航向大力弘扬首创精神,进一步提振全党全国人民的精气神,就一定能够让“红船精神”凝聚起更为磅礴的民族复兴伟力。

答案:

D

解析:

A项,偷换主语,可将“研制了”改为“研制的”,或者在“不仅”前加上“佳佳”。

B项,句式杂糅,删去“起决定性作用”。

C项,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引导和推动”不能与“氛围”搭配,应在“引导和推动全社会”之后加“形成”。

3.下面是一位高中毕业的学生在教师节给自己高中老师发来的短信,其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处是(3分)(  )

''虽已毕业一年,但学生仍感念师恩。

感谢您曾惠赐我知识与智慧,也感谢您曾斧正我的错误,是您用自己的光,照亮了我的前程。

今天是教师节,遥寄鲜花一束,区区此心,请您收下!

并恭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A.感念B.惠赐

C.斧正D.区区此心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C.斧正:

敬辞,用于请人改自己的文章。

此处使用范围错误。

A.感念:

因感激或感动而思念。

使用正确。

B.惠赐:

尊称他人赐予的敬辞。

使用正确。

D.区区此心:

常用作谦辞,用来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使用正确。

4.[2019·南充质检]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脱口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格兰地区的咖啡吧集会。

然而,脱口秀得到真正的发展是在美国。

与今天不同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没有听众的参与。

随着时代发展,许多新的脱口秀形式出现,观众也有机会主动加入到讨论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目内容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脱口秀为美国风云变幻的社会增加了些不稳定因素,日间的电视脱口秀节目热衷于揭露隐私,被称为“电视垃圾”,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那时的脱口秀大都是一言堂 ②脱口秀主要关注社会问题 ③为许多人所反感(或“招致了许多批评”)

解析:

文段的中心内容是脱口秀的历史。

①处,注意前后文“与今天不同的是”“没有听众的参与”“观众也有机会主动加入到讨论中”,应填写彼时的脱口秀与今日的区别,如“那时的脱口秀大都是一言堂”。

②处,后面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可用一个词“社会问题”来概括,应填“脱口秀主要关注社会问题”。

③处,由前文“电视垃圾”可知,应填“脱口秀遭到了批评”之类的语句。

5.[2019·六安月考]仿照示例,感受和理解下面两个画面形象的内在含义,请为它们分别设计画外音。

要求中心明确,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5分)

【示例】

画面:

一个女孩在“有需要可自取”的零钱箱前驻足,把自己手中的硬币放了进去。

画外音:

你相信良善,提供便利;我心怀感恩,传递爱心。

画面一:

17:

35,天色昏暗,秋风瑟瑟,秋雨潇潇,校门口栅栏外站满了等待孩子的家长。

画外音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二:

四川九寨沟地震中,前方落石滚滚,一个身着迷彩服的士兵与人们逆向奔跑,跑向救灾前线。

画外音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画外音一:

感谢父母,陪我们走过风雨;感谢父母,给我们送来温暖;感谢父母,为我们筑起温馨的港湾。

画外音二:

他们也是血肉之躯,却义无反顾;他们也有家人朋友,却无惧无畏。

解析:

题目要求仿照示例,为另外两个画面分别设计画外音。

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示例,画面是一个女孩把自己手中的硬币放进“有需要可自取”的零钱箱,可以看出女孩的举动是在提供便利的良善举动感召下而有的一种自觉行为,所以配的画外音是“你相信良善,提供便利;我心怀感恩,传递爱心”。

然后分别分析画面一、二。

画面一是傍晚在风雨中等待孩子的家长,考生应围绕“感恩”“亲情”“父爱母爱”等来设计画外音。

画面二是一个身着迷彩服的士兵逆着人们跑向救灾前线,考生应围绕其身份从“爱民”“使命”“责任”“勇敢”等来设计画外音。

还要注意题目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可使用我们熟悉的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7题。

(9分)

菩萨蛮·六军阅罢,犒饮兵将官①

王安中

中军玉帐旌旗绕,吴钩锦带明霜晓。

快马去追风,弓声惊塞鸿。

分兵闲细柳②,金字回飞奏。

犒饮上恩浓,燕然思勒功③。

【注】 ①此词是作者任燕山府路宣抚使时所作。

②细柳:

本为地名,因汉代名将周亚夫扎营于此且军容整肃而闻名。

《史记》载,汉文帝慰劳将士,至细柳营被告知“不得驱驰”,只好“按辔徐行”。

③《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追讨北单于,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

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词的上片展现了一幅兵强马壮、军威雄伟的画面。

“霜晓”点明了检阅军队的时间,“塞”点明了地点。

B.下片首句对应“中军玉帐旌旗绕”,用典贴切,且照应标题,由“六军阅罢”引出“犒饮兵将官”之意。

C.“分兵闲细柳”的“闲”字看似寻常实则绝妙。

边防力量强大,敌人不敢侵犯,守军自然显得“闲”。

D.“金字回飞奏”的“回”字极言回报朝廷之速,“飞”是“金字”下达后的行动反响,凸显将士的忠君爱国之情。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

D项,“‘回’字极言回报朝廷之速,‘飞’是‘金字’下达后的行动反响”错,应是“‘回’是‘金字’下达后的行动反响,‘飞’字极言回报朝廷之速”。

7.“快马去追风,弓声惊塞鸿”与辛弃疾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语意相似,但艺术手法和写作目的不同,请具体谈谈二者的不同之处。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手法不同:

王词用的是夸张手法;辛词不仅使用了夸张手法,还使用了比喻手法。

(2分)②写作目的不同:

王词写边防战士的骑艺高超、箭术精湛,是为了显示出军队的训练有素、能守能攻,侧面赞扬指挥者的高超能力;(2分)辛词写想象中的将士驰骋沙场、冲锋陷阵,是为了抒发自己空有报国之志却不得施展的无奈。

(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诗歌鉴赏】 上片,极写边防军队的军容整饬,将士英武,展现出一幅兵强马壮、军容严整的雄伟画面。

前两句突出军帐的威仪和装备的精良,显示出边防军队的强大声势。

接下来两句赞扬边防战士的骑艺高超,箭术精湛,进一步显示出边防军队治军有方、训练有素、能守能攻的雄厚实力。

下片概写犒饮将士,回奏军情,反映出士气高昂、思报国恩的振奋心情。

首句承写“六军阅罢”,引出“犒饮兵将官”以尽题意。

暗用“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用典贴切。

“闲”字用得极妙,边防力量强大,敌人不敢侵犯,守军自然显得“闲”。

“回飞”二字连出,“回”是“金字”下达后的行动反响,承上启下;“飞”字极言回报朝廷之速。

末两句说皇上御赐犒饮六军,恩重如山,全军将士深感皇恩,决心为国立功。

全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显示事件的过程和人物的活动,使人物相生,情景相融,叙议相合,充分表现了勤于国事、忠于职守、保家卫国的主题和爱国精神。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19分)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

诩年十二,能通《尚书》。

早孤,孝养祖母。

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

诩辞曰:

“祖母九十,非诩不养。

”相乃止。

后祖母终,服阕,辟太尉李脩府,拜郎中。

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

故旧皆吊诩曰:

“得朝歌何衰!

”诩笑曰: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

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及到官,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自掾吏以下各举所知,其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带丧服而不事家业为下。

收得百余人,诩为飨会,悉贳其罪,使入贼中,诱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遂杀贼数百人。

贼由是骇散,咸称神明。

迁怀令。

后羌寇武都,邓太后以诩有将帅之略,迁武都太守,引见嘉德殿,厚加赏赐。

诩始到郡,户裁盈万。

及绥聚荒余,招还流散,二三年间,遂增至四万余户。

盐米丰贱,十倍于前。

永建元年,代陈禅为司隶校尉。

数月间,奏太傅冯石、太尉刘熹、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百官侧目,号为苛刻。

三公劾奏诩盛夏多拘系无辜,为吏人患。

诩上书自讼曰:

“法禁者俗之堤防,刑罚者人之衔辔。

今州曰任郡郡曰任县更相委远百姓怨穷以苟容为贤尽节为愚臣所发举臧罪非一二府恐为臣所奏遂加诬罪。

臣将从史鱼死,即以尸谏耳。

”顺帝省其章,乃为免司空陶敦。

诩好刺举,无所回容,数以此忤权戚,遂九见谴考,三遭刑罚,而刚正之性,终老不屈。

永和初,迁尚书令,以公事去官。

朝廷思其忠,复征之,会卒。

临终,谓其子恭曰:

“吾事君直道,行己无愧,所悔者为朝歌长时杀贼数百人,其中何能不有冤者。

(选自《后汉书·虞诩传》,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今州曰/任郡郡曰/任县更相委远/百姓怨穷/以苟容为贤/尽节为愚/臣所发举/臧罪非一/二府恐为臣所奏/遂加诬罪

B.今州曰任郡/郡曰任县/更相委远/百姓怨穷/以苟容为贤/尽节为愚臣所发举/臧罪非一/二府恐为臣所奏/遂加诬罪

C.今州曰任郡/郡曰任县/更相委远/百姓怨穷/以苟容为贤/尽节为愚/臣所发举/臧罪非一/二府恐为臣所奏/遂加诬罪

D.今州曰/任郡郡曰/任县更相委远/百姓怨穷/以苟容为贤/尽节为愚臣所发举/臧罪非一/二府恐为臣所奏/遂加诬罪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题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关键词语及句意,根据常识,“曰”后一般表示说的话,要停顿,但此处“曰”是“推说”之意,“曰”后断句无法理解,且“州曰任郡”“郡曰任县”结构对称,因此排除A、D。

“尽节为愚”与“苟容为贤”一样,主语是“朝廷”,“臣”应与“所发举”相连,做主语,故“臣”前应断开,排除B,选择C。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简称“书”,与《诗》《礼》《易》《春秋》合称“五经”。

B.服阕,古代守丧时的礼节,指在守丧期间要穿丧服,忌穿着鲜艳。

丧服一般用粗麻布做成。

C.太守,是秦至汉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后来也作为刺史或知府的别称。

D.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东汉曾设太尉、司空和司徒,并称三公。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服阕指守丧期满除去丧服。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C项,不熟悉古代文化知识的考生会误认为“太守”“刺史”“知府”是不同的官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虞诩孝敬长辈。

他早年丧父,担负起奉养祖母的责任。

国相认为他非凡出众,打算任用他为府吏,他却因祖母年老需亲自奉养而婉拒。

B.虞诩治理有方。

他任朝歌长时,设计平息贼乱,众称神明。

他担任武都太守时,抚恤百姓,仅用两三年就让武都人口增加,物丰价低。

C.虞诩自省悔过。

他面对三公对自己的弹劾能够主动检举自己,而对平息朝歌叛乱时可能错杀无辜之事,他耿耿于怀,临死都不能释然。

D.虞诩刚正不屈。

他任司隶校尉时不畏强权,弹劾多人,百官为之惧怕,都说他过于严厉刻薄;他也因此遭到弹劾,但并不屈服。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文中的“自讼”是自我辩解的意思,而非“主动检举自己”。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

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诩好刺举,无所回容,数以此忤权戚,遂九见谴考,三遭刑罚。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求容易的志向,不回避困难的事,这是做臣子的职责。

不遇到盘根错节的难题,用什么来分辨利器呢?

(得分点:

“易”“难”“职”“别”各1分,句意1分)

(2)虞诩喜好批评举奏,毫不曲法宽容,多次因此触怒权臣贵戚,由此多次被谴责拷问,再三遭受刑罚。

(得分点:

“刺举”“回容”“忤”“九”各1分,句意1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回归教材】 翻译文言句子,可以回归教材,联想重点词语的翻译,比如

(2)中“九”可联想《离骚》“虽九死其犹未悔”,翻译为“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这里的“九”也解释为“多次”。

【参考译文】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

虞诩十二岁时,便能通晓《尚书》。

他早年丧父,孝养祖母。

县里推选他为顺孙,国相觉得他很奇特,想让他担任府吏。

虞诩推辞说:

“祖母已经九十岁了,只能靠我供养了。

”国相便不再任命他。

后来祖母去世,他服丧结束,受太尉李脩征召,被拜为郎中。

后来朝歌贼寇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连年聚集,州郡禁止不住,于是便任命虞诩担任朝歌长。

他的朋友都来慰问虞诩说:

“得任朝歌多么倒霉啊!

”虞诩笑着说:

“不求容易的志向,不回避困难的事,这是做臣子的职责。

不遇到盘根错节的难题,用什么来分辨利器呢?

”到任后,设立三科用来招募壮士,自掾吏以下各自推举自己所了解的人,那些攻击劫掠的作为第一等,伤人偷盗的为第二,服丧而不从事家业的排在最后。

招来一百多人,虞诩为他们设宴,全部赦免了他们的罪,命他们潜入贼中,诱骗贼兵去抢劫,然后埋伏士兵等待贼兵,于是杀死贼兵数百人。

贼兵因此害怕并散去,于是大家都称赞虞诩神明。

迁升为怀县县令。

后来羌人入侵武都,邓太后因虞诩有将帅之才,升迁他担任武都太守,在嘉德殿把他引见给皇帝,皇帝对他厚加赏赐。

虞诩刚到郡任职时,当地人口仅有一万户。

等到他安定聚集荒野之外的百姓,招还流落失散之人,两三年间,(人口)便增加到四万多户。

盐米又多又便宜,是从前的十倍。

永建元年,虞诩代陈禅任司隶校尉。

数月之间,上奏弹劾太傅冯石、太尉刘熹、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人,百官侧目而视,都说他苛刻。

三公上奏弹劾虞诩盛夏拘捕许多无辜者,成为吏民祸患。

虞诩上书自我辩解说:

“法禁是世俗的堤防,刑罚是人的约束。

如今州推说委任郡,郡推说委任县,相互委派,百姓怨恨无穷,朝廷却以苟且纵容为贤明,竭尽志节为愚蠢。

臣所揭发检举的人,不止一种罪过,二府恐怕被臣所举奏,于是便加以诬陷。

臣将仿效史鱼,用尸体来进谏。

”顺帝阅读了他的奏章,便由此罢免了司空陶敦之职。

虞诩喜好批评举奏,毫不曲法宽容,多次因此触怒权臣贵戚,由此多次被谴责拷问,再三遭受刑罚,然而刚正之性,到老不变。

永和初年,升迁为尚书令,因公事辞官。

朝廷惦念他的忠心,又征召他,正赶上他去世。

临终前,他对儿子虞恭说:

“我以忠正之心侍奉君主,自觉于心无愧,所悔恨之事是任朝歌长时杀贼数百人,其中怎能没有被冤枉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19分)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

弘治八年举乡试,入太学。

与同县崔铣及寇天叙、马卿、吕柟辈相砥砺,以学行闻。

十八年成进士,授广信推官。

正德六年,入为御史。

巡盐河东,劾去贪污运使刘愉。

建正学书院,兴起文教。

九年,乾清宫灾,上疏曰:

“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暱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几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致民困盗起,财尽兵疲。

祸机潜蓄,恐大命难保。

”不报。

出按凤阳。

织造中官史宣列黄梃①二于驺②前,号为“赐棍”,每以抶人,有至死者,自都御史以下莫敢问,士隆劾奏之。

又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

“铠虐陕西,即其父鹏虐河南故习也。

河南以鹏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

乞置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陕人之愤。

”銮,铠所从镇陕西者也。

钱宁素暖铠,见疏大恨,遂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

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倖,尤善宁。

与从弟凤翔有隙,嗾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

刑部疑有冤,并捕鞫凤鸣。

凤鸣惧,使其妾诉枉,自刭长安门外,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

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

宁怒,令凤鸣女告士隆、完治狱偏枉。

遂下诏狱,谪士隆晋州判官。

久之,擢知州。

世宗立,诏复故官,出为陕西副使。

汉中贼王大等匿豪家,结回回为乱。

士隆下令,匿贼者罪及妻孥无赦。

贼无所容,遂就擒灭。

筑堰溉田千顷,民利之。

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张士隆传》,有删改)

【注】 ①梃:

棍棒。

②驺:

文中指骑马驾车的随从。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暱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几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B.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暱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几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C.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暱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几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D.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暱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几/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

根据对偶句的特点,“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之间应该断开,排除A项。

根据句意,“无度”并非修饰“狎暱”,故应断为“方且兴居无度/狎暱匪人”,排除C项。

“万几”指帝王日常处理的纷繁的政务,根据句意,“万几”并非作“燕游”的宾语,排除D项。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乡试亦称“秋闱”,是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会元”。

B.文中“正德”为年号。

封建社会里,一位帝王可以有多个年号,更换新的年号纪年称为“改元”。

C.“锦衣”即“锦衣卫”,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设置,职责是掌管刑狱和巡察、缉捕。

D.“擢”表示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同样表官职提升的还有“陟”“超迁”等。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乡试第一名称之为“解元”,会试第一名才是“会元”。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士隆品学闻名。

他在弘治八年乡试中举,和崔铣、寇天叙、马卿、吕柟等人交往,以学问和品行闻名;弘治十八年考中进士。

B.张士隆耿直不阿。

刘愉贪污、史宣滥杀无辜、廖铠非法牟利,都因张士隆的上奏弹劾而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C.张士隆仕途不顺。

张士隆得罪了钱宁,钱宁趁他调查薛凤鸣案之机,让薛女状告张士隆审案不公,张士隆被关入诏狱后贬官。

D.张士隆心系百姓。

世宗即位后,张士隆官复原职,并出任陕西副使,做了一些有利百姓的实事,如肃清盗匪、修筑堤堰灌溉田地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都因……而得到了应有的惩处”错误,原文并未提及弹劾史宣和廖铠的结果。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与从弟凤翔有隙,嗾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薛凤鸣)与堂弟薛凤翔有嫌隙,唆使侦缉搜捕的人揭发他的隐私,交付司法官吏审讯,(薛凤翔因此)被判处死刑。

(得分点:

“隙”“嗾”“论”各1分,句意2分)

(2)张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调查惩办(此案),又逮捕薛凤鸣对证,释放了周在并恢复了他的官职。

(得分点:

“按治”“对簿”“释”各1分,句意2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参考译文】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

弘治八年乡试中举,进入太学。

与同县的崔铣及寇天叙、马卿、吕柟等人相互勉励,以学问品行闻名。

(弘治)十八年成为进士,授广信推官。

正德六年,(张士隆)入京任御史。

巡查河东盐政,弹劾除掉贪污的盐运使刘愉。

创建正学书院,兴办文化教育。

(正德)九年,乾清宫发生火灾,上疏说:

“陛下之前有逆贼刘瑾的变故,然后又遭蓟州盗贼的扰乱,还不知警惕。

而且正起居无度,亲近行为不端的人。

在宫禁之中积聚武将败类,在卧室之内耍弄兵器。

彻夜宴饮游乐,不理政事。

宠爱信任内侍,搅乱朝纲。

致使百姓困苦而盗贼四起,财物耗尽,军队疲惫。

潜伏的灾祸在暗中蓄积,恐怕上天命授的大位不保。

”没有回复。

出京巡按凤阳。

织造宦官史宣(出行时)在车夫的前面放两根黄色的棍子,称为“赐棍”,常常用来打人,有被打致死的,从都御史以下无人敢过问,张士隆上奏弹劾他。

又弹劾锦衣卫千户廖铠非法牟取利益之事,并且说:

“廖铠凌虐陕西,正是他父亲廖鹏凌虐河南的旧习气。

河南因为廖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