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6743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亲情

单元教学要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亲情”的可贵和伟大为自己能够拥有浓浓的亲情而感到幸福,引发学生思考:

自己能为亲人做些什么?

2、认字18个,写字22个。

继续练习独立识字,能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

3、理解“寄托、关爱、期盼、滋润、收藏、相依为命、唯一、犹豫、震撼、一瞬间、郑重其事”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4、阅读时注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找出课文中的重要词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5、练习记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

6、自读《妈妈的葡萄》;通过“畅所欲言”、“笔下生花”等活动,进一步体会“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礼物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认字1个,写字6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前四小节的写法,仿写一段话。

4、体会每一个礼物都寄托着亲人的关爱与期盼。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写法,展开合理想象,仿写诗歌。

教法学法:

自主读文,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人人都有亲人,你收到过亲人的礼物吗?

亲人们为什么送你礼物?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歌礼物,板书:

礼物

2、出示或口述目标。

二、自主学习: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词,多读两遍,看能否读好下列词语:

渐渐泥土发芽指针奇妙精彩幼小

2、读,1一4节思考:

“我”在什么时间收到了谁的什么礼物?

这些礼物各自让“我”懂得了什么?

3、读第五节思考:

该节讲了什么?

把小小礼物比作什么?

(用“”标出比喻句)

4、背诵诗歌。

三、探究训练:

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少的收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展示一下我们的学习收获吧!

(一)读准字词,交流展示。

1、小组长用游戏的方式,检查本组同学的识字情况。

2、师抽读字卡,全班抢读,将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然后抽几名学生读,师适时指导,范读,最后让学生练习读一读。

(二)学习1—4节完成表格。

时间

人物

送的礼物

使“我”懂得

(三)学习第五小节。

1、小组赛读。

2、齐读。

3、思考:

透过小小礼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文中把“礼物”比作什么?

为什么这样比?

(四)指导背诵。

1、自由练习背2、同桌背3、指导背4、齐背

四、拓展训练:

在生活中你都收到过亲人们哪些礼物?

这些礼物承载亲人的哪些关爱与期望?

板书设计: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你和奶奶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为什么有趣?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发生在冬冬和奶奶之间有趣的事。

2.板书课题。

展示目标(同教学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

1.初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及多音字。

2.小组成员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根据自学提纲自主学习。

三、探究训练

过渡:

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少的收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展示一下学习收获吧!

(一)读通读准,交流展示: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相机提示,指导学生注意生字的字形结构与书写要点)

看望问候捎去撒上抹布收藏揽在

确实戴着砂糖陪伴搂着油漆遍地

2.学习多音字“抹”。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适时评价,引导学生真正读通全文,读准生字词)

4.小结激励。

(二)熟读理解,交流展示:

1.熟读课文,加深感知。

说说文中讲了冬冬和奶奶的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馈,小结评价。

四、拓展延伸:

说说你和奶奶之间发生的故事。

五、课堂检测:

1.听写生字词:

2.多音字组词: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3.懂得亲情的珍贵,学会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亲人。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激趣导入:

1.教师:

冬冬的奶奶收藏有许多铃儿,而她最喜欢的铃儿却不在其中,奶奶最喜欢的是哪只铃儿呢?

让我们一起去揭开谜底吧!

2.板书: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

(二)展示目标(同教学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圈画、标注)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冬冬看望奶奶是不间断的?

这段话体现了谁对谁的爱?

2.自读第二自然段,本段中体现了谁对谁的爱?

哪个词说明这种爱是长期的?

3.品读全文,思考:

奶奶都收藏有哪些铃儿?

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

为什么?

(二)根据自学提纲自主学习。

三、探究训练(读、思、悟)

过渡:

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少的收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展示一下学习收获吧!

(一)自学提纲1

1.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冬冬看望奶奶是不间断的?

指名朗读作答。

(从“每、都”可以看出冬冬看望奶奶是不间断的)

2.这段中体现了谁对谁的爱?

(冬冬对奶奶的爱)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重读“每和都”。

师小结:

冬冬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我们也要像冬冬那样做个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二)自学提纲2.

1.第二自然段中体现了谁对谁的爱?

哪个词说明这种爱是长期的?

2.指名反馈。

(这段中体现了奶奶对冬冬的关爱,“总是”说明这种爱是长期的)

3.奶奶为什么这么爱冬冬?

(1.冬冬每个星期六都会去看奶奶。

2.他会陪奶奶说话,并捎去爸爸妈妈的问候。

3.他会帮奶奶做卫生。

4.用“先······然后······最后······”说一段话。

(生点评)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三)自学提纲3.

1.奶奶都收藏有哪些铃儿?

指名反馈。

2.同桌分角色朗读冬冬与奶奶的对话,体会冬冬与奶奶间浓浓的亲情。

3.分组讨论:

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

为什么?

4.指名回答。

(奶奶最喜欢每个星期六早晨冬冬按响的那只门铃。

因为奶奶疼爱冬冬,盼望冬冬的到来!

5.品读第13段,看看前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后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

(动作、语言)写动作用了哪些词语?

(“揽在”和“搂着”)请学生说一说有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6教师总结:

是啊!

奶奶给了我们父辈生命和关怀,又给了我们无限的爱。

如今,她老了,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问候。

因此,常去看望她老人家,给她打一个温暖的电话,陪她聊天······让她感受到亲人的牵挂,这会使她感到幸福和满足。

四、拓展训练:

1、说一说: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关怀、孝敬我们的长辈?

2、教师点评、总结。

(关键是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亲人)

板书设计: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

奶奶疼爱冬冬

门铃叮咚冬冬关心奶奶亲情温馨

爸妈问候奶奶

教学反思:

平分生命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具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

同学们好!

现在我们先聊一个数学话题,能告诉老师什么叫平分吗?

(板书《平分生命》)

2、师:

平分生命又是什么意思?

面对这个课题,你肯定会有很多疑问,你想知道什么?

3、师:

是啊!

在这茫茫的人海中,令我们感动的事很多很多,里面包含的有浓浓的亲情,有温馨的友情……。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学习《平分生命》这一课。

(二)出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1、初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下列词语的字音读准。

唯一血型震憾渗出犹豫颤抖一瞬间挽起袖子

2、再读课文、说一说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谁和谁平分生命?

3、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二)围绕自学提纲自主学习

三、探究训练

我们比一比,看谁收获大。

(一)读通读准,交流展示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相机提示,指导学生注意生字的字形结构与书写要点)

相依为命降临需要医生抽血临床停止死亡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适时评价,引导学生读通全文,读准生字词)

3、小结。

(二)熟读理解交流展示

1、这篇课文讲谁和谁平分生命?

(指名说并板书)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小组说

(2)指名说

3、师小结

课文讲了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为病重的妹妹献出自己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感人故事。

(三)精读感悟,交流展示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反馈。

3、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相依为命、唯一”两个词语,感受兄妹孤苦的生活。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5、教师:

父母的早逝,是兄妹俩成了孤儿;他们只能相依为命。

然而,灾难又无情地降临到他们的身上。

他们又遇到了什么灾难呢?

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分生命。

四、拓展延伸:

说一说这篇课文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五、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男孩

平分生命

妹妹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的情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的情深。

教学方法:

自学探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认识了课文中的兄妹俩,相信他们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继续学习《平分生命》。

(板书课题)

(二)展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读画说)

1、默读课文,兄妹俩又遇到了什么灾难?

2、用“画出男孩抽血前、抽血时、抽血后的各种不同表现。

3、课文哪一句话点明了课题?

(二)围绕自学提纲自主学习。

三、探究训练

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相信大家收获很多。

接下来,我们一起展示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吧。

(一)自学提纲1

1兄妹俩又遇到了什么灾难、(指名反馈)

2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然而、再次、尽管……但……”,体会兄妹的不幸遭遇。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二)自学提纲2

1、用“——”画出男孩抽血前、抽血时、抽血后的各种不同表现。

2、指名反馈,依次出示以下词句:

①男孩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

②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③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颤抖地问:

“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

④真的?

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⑤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下,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

“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五十年!

3、指名朗读,评价。

从中体会男孩的勇敢,感悟兄妹情深、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4、过渡;我们已感受到了男孩的勇敢,此时此刻的医生面对这个勇敢地男孩,他的反应又如何?

文中哪个词最能突出医生的反应。

(指名说)

5、理解“震撼”的意思。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5、6自然段。

(三)自学提纲3

1、课文哪一句话点明了课题?

(指名说)

2、齐读(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五十年!

(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训练

1、说说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感人故事。

2、小结。

亲情的力量使文中的哥哥愿意为妹妹献出生命与平分生命,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享受着温暖与幸福,妈妈的细心呵护、爸爸的耐心教育,爷爷、奶奶的真心疼爱……。

那都是亲情,我们在享受亲情时更要懂得回报亲情。

五、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男孩

平分生命亲情可贵伟大

女孩

教学反思:

语文天地一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完成辨析形近字,摘抄词语,辨析词义。

2、辨析词义,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完成读一读,比一比,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完成辨析形近字,摘抄词语,辨析词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谁是火眼金睛

1、读一读这组词语,写下面加点的字,说说自己的应该注意什么。

2、小组讨论,说说记住它们的好办法。

3、全班交流。

二、摘抄词语。

1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然后抄写、积累。

2鼓励学生从文中和课外读物中再摘抄一部分自己喜欢的或是认为重要的词语。

3用一用,如用词造句,找近义词或反义词等。

三、抄一抄。

1、开火车读一读。

2、再次列举在抄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举行“错别字诊所”活动。

3、齐读。

四、读一读,比一比。

出示句子1,学生自己品读,并带上自己感悟的语气朗读。

出示句子2,学生自己品读,也带上自己感悟的语气朗读。

说一说自己的不同体会。

(通过对比,学生体会句子所表达的强烈的感情色彩,了解一种意思可以有多种表达的形式。

五、达标检测

1、比一比,再组词。

晚()唯()雄()

挽()难()推()

辛()俩(邻()

幸()辆()铃()

2、给多音字组词

难nán(降jiàng()

nàn()xíang()

3、完成“日积月累”中的第二题,读一读,写写加点的词语。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完成读一读背一背、开卷有益的练习。

2完成口语表达的练习

教学重点:

完成口语表达的练习。

教学难点:

完成口语表达的练习。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背一背:

1、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把古诗读顺。

遇到不认识的字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比一比,看谁能把古诗读顺、读准确。

3、评一评。

4、齐读。

5、老师大体讲解一下诗意,以帮助学生从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进行体会,把诗读懂,读出韵味、感情。

6、试着背一背。

二、开卷有益。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为什么奶奶最喜欢的是每个星期六早晨冬冬按响的那只门铃,体会奶奶对冬冬的疼爱与思念。

2结合课文说一说冬冬听了奶奶的话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进一步感受那浓浓的亲情。

三、畅所欲言。

让学生充分说一说和家人在一起的感受,从而使学生体会家的温暖,为拥有的亲情感到幸福、快乐。

达标检测

1、默写《游子吟》

2、《妈妈的葡萄》小狐狸吃的葡萄是哪来的?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次习作的内容。

2了解家人的工作、生活、健康等情况。

教学重点:

了解家人的工作、生活、健康等情况。

教学难点:

了解家人的工作、生活、健康等情况。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亲情”这一单元,使我们感到亲人之间的关爱与亲情。

那做为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对父母的工作和每天的作息时间表进行了解。

今天我们就将自己了解的在班上进行交流,并写下来。

二互相交流,感受父母的辛劳。

1同桌交流所了解的信息。

2指名全班交流,老师点拨。

三指导写文

1学生思考讨论:

怎样才能写出父母对我们的关爱?

2师指导:

充分利用手上收集到的资料,并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

要求:

语句要流畅,内容要真实。

四老师总结。

五学生打草稿。

师巡视并单独指导。

例文:

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是温暖的流泉,是严格的要求,是热情的鼓励,是……在我的眼中,父母对我的爱是严肃的表情,是热情的鼓励。

在我快乐的时候,母亲给我灿烂的笑容;在我失落的时候,父亲给我安慰;在我做了错事的时候,父母给我宽容……

记得又一次考试,由于我的马虎而考砸了。

我灰灰地回到家,“回来啦,考试成绩出来了没有啊?

考得怎么样?

”爸爸问。

我把试卷从书包里拿出来,低着头,脸火辣辣的,心想:

这次因为粗心,所以没考好,爸爸妈妈一定很生气。

爸爸妈妈看完了试卷后,让我拿一支铅笔,指点我把错误的都改正。

改完后爸爸对我说:

“这次没考好,没关系,下回一定要细心哦!

”我微笑地点点头。

还有一次,我向爸爸妈妈撒了谎,那天爸爸妈妈都不在家。

电视就像一块力量超强的此贴,深深地吸引着我,那就先看会儿电视吧,作业一会儿再做。

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爸爸妈妈推门而入。

“作业做完了没有?

”爸爸问。

“我……做完了。

”……他们知道我撒了谎以后十分生气。

“为什么不承认错误?

”爸爸板着脸说。

我不出声,心情很沉重。

“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了错事主动承认错误,那才是好孩子。

”妈妈语重心长地说。

父母热情的鼓励、严肃的表情,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