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7028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1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docx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

(1)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

(2)你如何看待这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

2.仔细观察下面图画,请你为其配一段画外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不超过100字。

3.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6分)

(1)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不能以“无题”为题)(2分)

(2)针对漫画的命名,结合画面,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4分)

4.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用简要文字介绍这幅漫画,不超过80个字。

(3分)

(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40个字。

(3分)

5.阅读下面漫画,按要求答题。

(4分)

(1)给漫画拟出标题。

要求:

切合漫画含义,不得用“无题”作标题,8个字以内。

(2分)

(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要求:

25个字以内。

(2分)

7.阅读下面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4分)

(1)请用简洁的文字描述这幅漫画(不超过60字)。

(2)请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8.

(1)阅读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5分)

图中文字

此山是我开,

此树是我栽。

要在这停车,

就扎你轮胎!

说明:

福州市的陈先生因为把车停在大妈们跳舞的“地盘”,结果他的车胎被几名跳广场舞的大妈扎破了,导致开车时车子突然失控,险些酿成事故。

①请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内容。

(2分)

②你对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有何看法?

请简要阐述。

(3分)

9.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明其寓意。

(不超过12字)(3分)

10.请简要描述下面的漫画,并揭示漫画的寓意。

要求:

表达鲜明、生动。

(4分)

内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

(2分)

1.

(1)有手机之前,三个人互相交流,脸上洋溢着笑容,其乐融融;有手机之后,三个人各自在玩手机,眼睛紧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彼此之间没有交流。

(2)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

手机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通讯工具,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手机,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而且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疏远。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漫画题。

漫画题的题型主要以下几种:

描述漫画内容,拟漫画的标题,品漫画的寓意。

描述漫画,首先要仔细观察画面,了解漫画的组成部分:

三个人,交谈,微笑,——手机,沉默;然后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将内容全部描述出来即可。

第二问,漫画所反映的现象要在读懂漫画内容的基础上,特别关注漫画上夸张突出的部分(有文字要关注文字“之前”“之后”),并结合生活,由表及里,由画面到生活,进行思考,挖掘出漫画蕴含的深刻哲理,最后概括寓意。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你方便了自己,可曾考虑过别人的安全?

你以为你得到了方便,知不知道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侥幸了几十年,你想过这一次也许你不再走运?

请遵守生命最基础的规则,稍等片刻!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观察所给图画内容以及文字性提示。

通过观察图画内容不难得出结论:

这是交通警察在制止步行者闯红灯的违法行为。

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要用两种修辞手法。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⑴题目:

愿望。

⑵内涵:

时间是个不可逆的人生历程。

少年时源于一种对生命的好奇与挥霍,老希望把时间前移;老年感慨于“夕阳无限好”,希望时间为自己倒流,抓住生命的美丽,弥补人生的遗憾。

这两种愿望都是人之常情,但又是不可实现的,所以要把握当下,珍惜人生的每个过程;以一种平和、坦然的心态面对时间的流逝。

【解析】

试题分析:

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也是重点。

分析时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

本题所供图片画了一只钟表,上面两个人,一老一少,少年时源于一种对生命的好奇与挥霍,老希望把时间前移;老年感慨于“夕阳无限好”,希望时间为自己倒流,抓住生命的美丽,弥补人生的遗憾。

这两种愿望都是人之常情,但又是不可实现的,所以要把握当下,珍惜人生的每个过程;以一种平和、坦然的心态面对时间的流逝。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1)画面正中有一个餐桌,表明该家庭正要搞家庭聚会,餐桌旁两男子和一女子低头自顾自在玩手机,看到这种现象,老人紧握拳头非常气愤,摔坏了盘子,并说:

“你们就和手机过吧!

”(3分)

(2)批评了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人们总是低头玩手机而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的现象。

(3分)

【解析】

解答此题,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

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1.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

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

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2.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

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

(1)“手”“机”合一、机不离手、手机“生根”;

(2)讽刺现代人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

【解析】

试题分析:

(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手机、手和树根等,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拟题。

(2)寓意,先联系生活,后挖掘道理,由表及里,由画面到生活,挖掘出漫画蕴涵的深刻道理,最后概括寓意。

考点:

图文转换,能力层次为E级。

7.

(1)画面中一个手持“学习进步奖”奖状的孩子,用脚把门踢得震天响,且高声喊着“爸、妈,快开门,我得奖了”。

(2)学习进步,得奖可贺,而用脚踢门所反映出来的道德水准却令人忧心,反映了眼下重智轻德的教育现象。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

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1.仔细观察画面。

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2.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

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3.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此题中,注意男孩的行为以及语言提示和他手中所拿的东西,不难回答。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示例:

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或:

任何过激的行为只会让矛盾更激烈化。

②大妈们跳广场舞,既交流感情又锻炼身体,本无可非议。

但公共场合就要讲公共道德与公共责任。

假如你的娱乐、健康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岂不太自私无德。

尊重老人是一个文明社会该提倡尊崇的,但老年人也应该自重。

将公共场所占为“私人地盘”,自己有违公德在先,却还扎破别人轮胎,人性的自私与丑陋暴露无遗。

人不一定要有多么高尚的觉悟,不一定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但任何人不能丢掉人性中的那点温暖与善良,唯有如此才能彼此生活得愉悦。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以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前提就是读懂漫画,阐述对漫画所反映的现象的看法,应从“公德”与“尊重他人感受”入手,辩证分析。

这幅漫画讽刺性较强,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应提醒考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也应多关注社会现实。

考点: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示例】寓意:

教育(1分)已成为农民家庭(1分)的沉重负担(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能力。

先根据漫画的构成要素,展开合理的联想,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述,然后联系社会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漫画创作意图角度分析其寓意。

由漫画中的家长身上背负的猪、粮食、大学录取通知单、大学校门等,很容易联想到农民家庭在教育支出方面的沉重负担。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0.

示例:

内容:

孩子背上长着美丽的翅膀,家长却正在用硕大的剪刀剪孩子背后的翅膀。

寓意:

翅膀象征着孩子奇妙的想象、自由等,剪翅膀是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自由。

【解析】

解答此题,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包括人物的神情,也是重点。

分析时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

内容上看,画面上画了两个家长和一个小孩,小孩身上有一双翅膀,家长正拿着一把大剪刀准备剪去孩子背上的翅膀。

第一问,考生只需把画面内容介绍清楚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寓意应联系现实来思考,孩子的翅膀应是象征想象力、自由、个性等内容,而剪去翅膀就是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个性。

考生只需把这些内容分析清楚即可。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

2.下图是2019年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1”模式的分解示意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加以说明,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是将九大学科分为必考和选考两种,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为必考科目,物理和历史只能选考其中一科,另外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可以任意选考两科,选考组合一共有12种。

【解析】【分析】本题所给的图是“2019年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1’模式的分解示意图”,要求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加以说明”,然后分析图的构成,把握构成的顺序,因为题干说这是“3+1+1”模式,所以应从“高一新高考改革3+1+2模式”开始,按照由左到右的顺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包括语文、数学以及外语这必考3科,第二个部分由限选一科和任选2科共计12种组合构成。

考生逐一把这些概括出来就可以了,拟写的时候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故答案为:

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是将九大学科分为必考和选考两种,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为必考科目,物理和历史只能选考其中一科,另外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可以任意选考两科,选考组合一共有12种。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3.下面是超市自助结账机的使用说明,为方便顾客使用,请为超市画出简要的流程图。

(每个方框内不超过8个字)

   先在自助结账机上扫描区扫描所选购商品的条码,扫描后选择支付方式,可以选择扫码付款或是扫脸支付。

选择扫码付款后打开手机支付软件中的付款码,在结账机上的扫描区扫描付款码就可以完成付款;选择扫脸支付,在结账机上扫脸,然后输入手机号码后四位,付款成功,打印小票,付款完成。

【答案】

【解析】【分析】本题是将文字转换成图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通读文字,筛选信息,抓关键词语和句子概括出答案,注意箭头指向和字数要求。

本题要求为超市自助结账机的使用说明画流程图,注意使用超市自助结账机的顺序进行筛选信息,“扫描所选购商品的条码”,“选择扫码付款或是扫脸支付”,“在结账机上的扫描区扫描付款码就可以完成付款”,“在结账机上扫脸,然后输入手机号码后四位”,“打印小票,付款完成”,在字数限制内,根据流程图的形式概括出答案。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4.某部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品牌认知调查,下面是统计与分析:

外国品牌

认为是中国品牌的比例

中国品牌

认为是中国品牌的比例

宜家家具

92.5%

达芬奇家具

21.5%

露华浓彩妆

75.8%

TCL家电

50.1%

舒肤佳香皂

90.9%

达芙妮女鞋

26.4%

(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________。

(2)原因是:

________。

【答案】

(1)把外国品牌认为是中国品牌的人数多(或:

把外国品牌认为是中国品牌的人数比例高)把中国品牌认为是中国品牌的人数少(或:

把中国品牌认为是中国品牌的人数比例低)

(2)外国品牌喜欢采用中文名,中国品牌喜欢采用外国名。

【解析】【分析】

(1)本题要求根据图表写出结论并分析原因。

图表显示,认为外国品牌“宜家家具”“露华浓彩妆”“舒肤佳香皂”是中国品牌的比例分别高达92.5%、75.8%、90.9%,而认为中国品牌“达芬奇家具”“TCL家电”“达芙妮女鞋”是中国品牌的比例则分别为21.5%、50.1%、26.4%,相对偏低。

可见,把外国品牌认为是中国品牌的人数多,把中国品牌认为是中国品牌的人数少。

据此可得出第一问的答案。

(2)比较两组品牌的名称和数据就会发现,“宜家家具”“露华浓彩妆”“舒肤佳香皂”虽是外国品牌,却都采用了中文式名称;而“达芬奇家具”“TCL家电”“达芙妮女鞋”虽是中国品牌,却都采用了外国名称。

由此可分析出第二问的答案,即,原因是外国品牌喜欢采用中文名,中国品牌喜欢采用外国名。

故答案为:

⑴把外国品牌认为是中国品牌的人数多(或:

把外国品牌认为是中国品牌的人数比例高)把中国品牌认为是中国品牌的人数少(或:

把中国品牌认为是中国品牌的人数比例低)

⑵外国品牌喜欢采用中文名,中国品牌喜欢采用外国名。

【点评】 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5.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简要说明画面的主要内容,并揭示漫画的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1)画面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2)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0字)

【答案】

(1)画面的主要内容:

画的右上角是一个母亲的头像,她唠叨的话如洒出的水珠,洒落在左下角的一株花身上。

(2)漫画的寓意:

妈妈的唠叨像雨露滋润孩子茁壮成长。

(或妈妈的唠叨呵护着儿女茁壮成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以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前提就是读懂漫画,右上角是一个母亲的头像,她唠叨的话如洒出的水珠,洒落在左下角的一株花身上。

寓意:

结合注释“妈妈的唠叨”,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⑴画面的主要内容:

画的右上角是一个母亲的头像,她唠叨的话如洒出的水珠,洒落在左下角的一株花身上。

⑵漫画的寓意:

妈妈的唠叨像雨露滋润孩子茁壮成长。

(或妈妈的唠叨呵护着儿女茁壮成长)

【点评】漫画是一种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加上文字等辅助要素,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讽刺与幽默的艺术特点以及教育和审美等社会功能。

试题从两个方面考查:

一是说明漫画内容,即描述画面;二是概括漫画主题,包括揭示漫画寓意,给漫画拟写标题等。

6.阅读漫画《失落的一角》,联系第一、第三幅图的文字,给另外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

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答案】示例:

②因为缺失一角,它滚动很慢,所以有机会停下来欣赏小花,但它并没有放弃寻找那一角。

④最终它发现,在它不完美时,它才最真实、最快乐,于是它丢掉了那一角。

【解析】【分析】题目中给出了四幅图画,要求联系第一、第三幅图画的文字,给另外两幅图画配上文字,并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

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所给图画,明确图画的内容,找出四幅图画之间的关联,写出答案。

本题所给图画的题目为《失落的一角》,第一幅提示一个圆缺了一角,它因不完美而不快乐;第三幅提示找到了那一角,圆完美了,但它却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依然不快乐。

可见是四幅图画是围绕圆的残缺与完美、快乐与不快乐展开的。

据此可推知,第二幅图中,缺了一角的圆与小花在一起时是快乐的,但此时它并没有忘了寻找自己缺失的那一角;第四幅图中,缺了一角圆在前面,而“一角”被丢在了后面,可见是圆主动丢掉了一角,它主动追求不完美,因为这样它才会真正快乐。

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写出本题答案。

注意语言通顺连贯。

故答案为:

示例:

②因为缺失一角,它滚动很慢,所以有机会停下来欣赏小花,但它并没有放弃寻找那一角。

④最终它发现,在它不完美时,它才最真实、最快乐,于是它丢掉了那一角。

【点评】本题是图文转换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漫画,明确漫画内容,最后根据第一幅和第二幅的漫画内容和题目要求对漫画进行描述,然后运用恰当的语言对漫画进行进行表述。

7.阅读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请简要描述画面内容。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

【答案】

(1)画面左侧,一个人右手拿着纸币卷成的香烟,左手戴着金戒指拿着苹果手机,身上的领带、钱包、西装都挂着高昂的价格牌。

他身后是他的影子,影子中人的脑子一篇混浊,还打了补丁。

(2)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汲于物质追求而轻视精神追求,漫画旨在提醒人们减少对物质的追求,增加对精神世界的建设。

【解析】【分析】

(1)本题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本身内容甲乙说明,,不可以超越漫画所给的图文信息添枝加叶,用主观想象代替漫画中不存在的东西。

画面上,从左侧看,可以看出一个人左手戴着金戒指拿着苹果手机,右手拿着纸币卷成的香烟,身上的领带、钱包、西装都挂着高昂的价格牌。

他身后是他的影子,影子中人的脑子一篇混浊,还打了补丁。

观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对画面进行客观描述。

(2)做此类题,首先要读懂漫画,然后揣摩画面中的含意。

理解这幅漫画的关键是这个人的穿着打扮和其身后的影子。

这个人穿着打扮体面,可是漫画中的影子只是一团黑影,而且特别展示了影子中的人的脑子的一片混浊,由此可以得出漫画讽刺的主体是物质与精神追求的不平衡,又根据题干要求“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所以答题时先指出其寓意,再提出做法的思考。

故答案为:

⑴画面左侧,一个人右手拿着纸币卷成的香烟,左手戴着金戒指拿着苹果手机,身上的领带、钱包、西装都挂着高昂的价格牌。

他身后是他的影子,影子中人的脑子一篇混浊,还打了补丁。

⑵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汲于物质追求而轻视精神追求,漫画旨在提醒人们减少对物质的追求,增加对精神世界的建设。

【点评】⑴此题考查把握漫画的能力。

画面内容用说明性文字表达,言简意赅按照一定次序描述。

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寓意一般是讽刺或者揭露社会现实中某些方面。

⑵​​​​​​​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

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8.右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答案】高一的学习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解析】【分析】这是高三学习的流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始时要通过自学发现问题,根据具体问题展开讨论或者听课,发现规律,在练习中使用这些规律,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再通过之前的流程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注意“问题”后的两个分支和“练习”后的返回。

故答案为:

高一的学习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要求是“如图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其次要认真分析学习流程图,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9.下面是某校语文教研组设计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流程图,请将此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答案】整本书阅读教学,首先要确定阅读单元主题学习目标,再划分若干阅读专题,并提出专题探究问题,然后设计学习活动过程,最后进行检测评价,再据此进行教学反思。

【解析】【分析】从图上来看,应该先按照由上往下的顺序进行叙述,接着就是由左到右;从图上各部分的组成来看,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即“主题单元学习目标”“阅读专题以及专题探究问题”“学习活动过程”“检测评价”以及“教学反思”,最后根据这一顺序进行拟写就可以了。

故答案为:

整本书阅读教学,首先要确定阅读单元主题学习目标,再划分若干阅读专题,并提出专题探究问题,然后设计学习活动过程,最后进行检测评价,再据此进行教学反思。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10.周末,你的一位同学正在甲秀楼游玩,你想约他在附近的“花楸树下”餐馆吃饭,但他不清楚路线。

请你从下图中选择必要的信息加以组合,给他发一条手机短信,告诉他沿着地标步行的最便捷的路线。

要求:

语言简洁,方位明确,地标清晰,不超过100字。

【答案】从甲秀楼出来即沿斑马线径直过马路,沿西湖路南行至观水路口,左转沿观水路东行,途经红发廊、芝林药房、中国银行至十字路口过马路,从中国邮政处向北继续前行即可至“花楸树下”。

【解析】【分析】从题干和图来看,这是一个方位图,要求考生写出最便捷的路线,拟写的时候要注意用语准确,还要方位要明确,地标要清晰,这就要使用诸如“东”“西”“左”“右”“从”“沿着”“转”等词语。

从图上来看,同学正在甲秀楼游玩,而要去的地方是“花楸树下”餐馆,这中间要走的路是“西湖路”“观水路”,在路途的转换上可以使用“沿着”“转”等词语,而经过的地方包括“红发廊”“芝林药房”“中国银行”“中国邮政”等,在描述途经地方的时候可以使用“经过”“途经”等词语。

同时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故答案为:

从甲秀楼出来即沿斑马线径直过马路,沿西湖路南行至观水路口,左转沿观水路东行,途经红发廊、芝林药房、中国银行至十字路口过马路,从中国邮政处向北继续前行即可至“花楸树下”。

【点评】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题型上属于图文转换题,对提供的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运用。

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内容的相互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注意流程图中的箭头指向,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