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7128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docx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

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

1.《诗经》的《风》、《雅》、《颂》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于“风”、“雅”、“颂”,古人有很多解释。

 一、现在一般都承认“风”是乐曲的名字,所谓“国风”就是各国的乐曲,犹如我们现在说的山西调、河南调等等。

《诗经》里的国风有十五种,就是有十五个地方的乐曲。

二、“雅”也是乐曲的名称。

“雅”就是“正”的意思。

“雅”乐是京畿附近的乐曲,是相对地方音乐而言。

“雅”里又分“大雅”、“小雅”,大约它们的区别是它们的音乐产生的时代的先后,“小雅”中的诗在时代上比“大雅”晚,风格上比较接近国风,可能正是音乐上受到“风诗”的影响而有所变化,不同于旧的雅乐,因此才做了大、小雅的区分。

三、“颂”也是因音乐而得名。

根据朱熹等人的解释,“颂”是祭祀宗庙时的乐曲。

现在,《诗经》的《风》、《雅》、《颂》里共有305篇诗歌。

2.简述《诗经》的思想内容。

  一、祭祀诗:

祭祀诗是歌颂祖先的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祭祀诗全部收集在三“颂”里。

例如“周颂”31篇,有名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是“周颂”,也是整个“颂”诗里最优秀的诗篇。

二、赞颂诗:

赞颂诗是指赞美祖先功德、征战胜利、品德、技艺,甚至俊男靓女的诗。

大部分集中在二“雅”里。

例如“大雅”里的《生民》、《公刘》、《緜》、《皇矣》、《大明》等,“小雅”里的《出车》、《六月》、《采芑(qǐ)》等都是赞颂诗中的名篇。

三、怨刺诗:

怨刺诗是揭露时弊、感叹时艰、讽刺时政的诗歌。

它们多出现在二“雅”里,作者多为贵族、朝臣,“国风”中也有一些劳动者创作的民间讽刺诗。

如“大雅”里的《民劳》,“小雅”的《巷伯》,“国风”中“魏风”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黄鸟》等都是名篇。

 四、婚恋诗:

婚恋诗是婚姻、恋爱为题材的诗。

这类诗的绝大部分保存在“国风”民歌中。

爱情诗最著名的有“周南”的《关雎》、《汉广》,“秦风”的《蒹葭》,“陈风”《月出》,“邶风”《静女》等。

描写婚姻生活的诗著名者有“周南”《桃夭》,“郑风”《女曰鸡鸣》,“卫风”《氓》,“邶风”《谷风》等。

五、战争徭役诗:

这类诗主要描写战争徭役给劳动者带来的深重苦难和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巨大破坏。

著名的有“豳风”《东山》,“小雅”《采薇》、《何草不黄》,“魏风”《伯兮》、“鄘风”《载驰》,“秦风”《无衣》等。

3.《诗经》的艺术成就。

  一、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诗经》作品具体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形成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显示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

如“豳风”《七月》以素描式的手法描写了农夫一年四季的辛劳,是一幅色泽鲜明的风俗画。

“邶风”《谷风》真实地记载了弃妇的复杂的感情世界。

二、善于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一抒情写志、刻画人物。

例如“小雅”《采薇》以乐景写哀,把主人公悲喜交加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动人。

《蒹葭》、《汉广》、《月出》、《东山》等都是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佳作。

三、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和风、雅、颂合称“诗六义”,实则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则是《诗经》作品的表现手法。

著名的运用赋的手法的有《静女》、《溱洧》、《七月》等。

用比的诗有《相鼠》,以及一些诗歌里的一些运用比喻的句子,如“邶风”《柏舟》的“我心非石”、“我心非席”等。

“兴”的最著名的例子是《关鸠》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关鸠的鸣叫兴起对淑女的联想。

《桃夭》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兴起对新娘容颜美好的歌咏。

四、以四言为主体的诗歌语言形式。

(例子很多,不再举例了)

五、语言准确、生动、丰富多彩,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性。

表现在双声叠韵字词的运用等等。

4、什么是《诗经》的“赋、比、兴”?

  《诗经》的“赋、比、兴”和“风、雅、颂”合称“诗六义”。

其实“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则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一、简而言之,所谓“赋”就是不用比兴的直话直说,把所见所感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著名的运用赋的手法的有《静女》、《溱洧》、《七月》等。

二、所谓“比”就是打比喻,用别的事物比喻此种事物。

用比的诗有《相鼠》,以及一些诗歌里的一些运用比喻的句子,如“邶风”《柏舟》的“我心非石”、“我心非席”等。

三、所谓“兴”就是触景生情,借别的事物引起所咏之辞。

最著名的例子是《关鸠》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关鸠的鸣叫兴起对淑女的联想。

《桃夭》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兴起对新娘容颜美好的歌咏。

5.结合教材,试论《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孟子》文章具有巧妙的论辩艺术。

孟子好辩,他的辩辞曲折深入,使人不得不被折服。

例如《滕文公上》的《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等是著名的例子。

二、宏放豪迈的文风,文辞常常滔滔雄辩,气势旺盛,是《孟子》文章的另一特点。

例如《滕文公下》的回答学生关于“夫子好辩”的提问时的一段话,就气概豪迈,激情奔放。

三、《孟子》还善于运用比喻。

例如“缘木求鱼”、“揠苗助长”等比喻都成了脍炙人口的寓言了。

  四、语言浅显自然而又明快畅达,所以郝敬说:

“(《孟子》)七篇之言,近而远,浅而深,疏畅条达而详允精密。

不为钩深索引,而肯綮盘错,通会无迹。

”(《读孟子》)

6.试简要论述《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哲理与诗意的交融。

例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山神人”的描写,说明了“逍遥游”的哲理境界,而又诗意流淌,意境悠远。

二、异材纷呈的寓言故事。

《庄子》里寓言据专家统计共有180多篇,著名的有“朝三暮四”、“庖丁解牛”、“叶公好龙”、“东施效颦”、“井底之蛙”、“蛮触之争”等。

三、意出尘外的想象。

例如《逍遥游》中的想象。

四、汪洋恣肆的文章形式。

结构完整,主题突出,语言奇峭富丽。

7.什么是“楚辞”?

它是受到什么影响而产生的?

  一、“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

“楚辞”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鲁迅说它“以原楚产,故称‘楚辞’。

”(《汉文学史纲要》)“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汉代的刘向,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汇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和汉代人的仿作,编成专书,名之曰“楚辞”,后代才正式把这一体裁的作品称为“楚辞”。

“楚辞”又称“骚”或“骚体”。

二、“楚辞”的产生,首先是受到南方民歌的影响,如《越人歌》、《沧浪歌》的音调、风格、意境、形式都对《九歌》有明显的影响。

其次是受到楚国的巫风和地方音乐的影响。

这在《九歌》、《招魂》中有明显的表现;另外,对“楚辞”的产生发生重要影响的还有楚国的语言和地理环境。

如其大量运用楚地方言,并大量描写楚国的地理和楚国的民风民俗

8.屈原是怎样发展了《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的?

  一、屈原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但楚辞对《诗经》的赋比兴手法有很大的发展:

首先,《诗经》的赋多用来铺写描绘实际存在的事物,而屈原则根据塑造形象的需要,用赋的方法铺写想象中的境界。

其次,楚辞的比兴比起《诗经》也有重大的发展。

《诗经》中的“比”、“兴”比较单纯,其界限比较容易划分,而楚辞的“比”、“兴”已经融为一体,很难将它们分开。

另外,从摄取“比兴”的范围来说,楚辞用作比兴的事物已从《诗经》的山川河流、花木鸟兽扩展到人类社会,由现实扩展到历史,从人间扩展到神鬼的超人世界。

9.举例说明《史记》文章的抒情性。

  一、描写历史人物,融入了作者深挚的爱憎感情:

歌颂明主贤臣、忠臣良将、仁人志士;批判鞭挞暴君昏主、奸臣贼子、贪官酷吏、势利小人,例如……。

这就使《史记》的文章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充满激情。

二、史记》中有不少作品通篇像是一首抒情诗,像《伯夷列传》、《屈原贾生列传》等;有的文章虽然未能全篇如此,但其中有的段落也有较强的抒情性,像《刺客列传》中太子丹易水送别荆轲、《项羽本纪》中“垓下之围”里项羽作《垓下之歌》一段等。

  三、《史记》的文章常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这些议论往往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里作者借廉颇与宾客的对话抒发了作者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

不少人物传记的结尾,作者也用“论赞”的方式抒发自己的一番感慨,也使文章带有较强的抒情性。

10.就汉代文学而言,什么是乐府和乐府诗?

  乐府本来是个音乐机构,早在秦代就有。

汉武帝发展壮大了乐府这个机构,以管理统治者祭祀天地、祭祀宗庙和朝会大典等的音乐,汉代乐府机构的职能,一是写词配曲,演习排练;一是派人到各地去采集民间歌谣。

后人把乐府机关制作和采集的歌词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汉乐府”,而把其中从民间采集来的作品简称为“汉乐府民歌”。

顺便提及,后来晋南北朝一些诗人仿照汉乐府古题写作的诗歌,一般不配乐,称之为“拟乐府”;唐代元稹、白居易等诗人提倡并写作的关注时事、批评时政的作品,被称为“新乐府”;宋代发展起来的词、元代盛行的曲,由于也要配乐歌唱,也称为“乐府”。

不过,这些已经不是汉代意义上的“乐府”了。

11.简述汉代《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一、表现征夫游子的思乡,和家中思妇怀念远出未归者的痛苦心情。

如“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等;

二、表现男女之间的相思相恋之情。

如“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等;

三、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遇之情。

如“西北有高楼”等;

四、反映了一种颓废心理和及时行乐的心情。

如“驱车上东门”等。

12.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一、思想内容:

诗通过织女和牵牛两情阻隔的故事,表达了人世间男女爱情不得相谐的痛苦;

二、艺术手法:

①通篇用比体,写织女就是写思妇,写牛、女的两情阻隔,就是写人间男女的离别相思;②语言婉转浏亮,谐美动人,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③反复运用叠字叠词,使形象鲜明,情思宛转,让人回味;④诗人善于用远和近的不同空间距离来表达抒情主人公的主客观感觉的不同。

诗开头用“迢迢”写相隔的辽远,但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说出了爱人间咫尺是天涯的心理感受.

13.根据教材的论述,谈谈什么是“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古今学者有多种理解和解释。

教材认为,建安诗人的诗歌作品,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多艰,另一方面真实地表现了诗人们自己拯救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因此,形成了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篇所说的“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的特征。

这一特征,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14.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曹操诗《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一、思想内容:

诗是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乌桓凯旋途中(也有人认为是出征途中)路经碣石时所作。

诗人通过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统一国家的雄心大志。

二、艺术手法:

①写法之一是由远到近,再由近到远,由写实到想象。

站在碣石山上望海,总的看去,远处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而近处,诗人所立的山上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二句则是由近到远。

“秋风”句是近的感觉,“洪波”句是远的视觉。

但是诗人不止于写登高所见之景,而是由此进一步展开想象。

②语言夸张。

“日月”以下四句用极夸张的语言写出了海的大,仿佛吞吐日月,含孕宇宙。

③借景抒情。

借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囊括四海之志,包孕天下之心,是借景抒情法。

海的形象中被赋予了诗人的形象,单纯中有蕴藉。

诗重于写景,以景抒情,对后世山水诗当有一定影响。

15.简述曹植前期和后期诗歌的不同思想内容。

  曹植的生活和思想以曹丕称帝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他受到曹操的宠爱,过着安定和富裕的贵公子生活。

后期由于曹丕的猜忌、迫害和打压,屡遭贬抑名为王侯,实则无异于囚徒。

前期他虽过着贵公子的优裕生活,但他一向关心国事,渴望建功立业,表现了高扬的政治热情。

后期虽然政治上不得意,但仍然雄心不减,多次要求报效国家,建功疆场,但均遭拒绝。

前后期的政治遭遇和经历的不同,使他的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征也明显表现为前后两期的变化。

一、其前期诗歌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抒写自己的理想怀抱。

如《薤露篇》、《鰕鱔篇》、《白马篇》都是他前期诗歌的代表作。

强烈地表现了他的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报效国家的愿望。

而《公宴》、《侍太子坐》、《名都篇》等,均为他邺下时期生活和情趣的真实反映。

此外,还有一部分赠友诗,如《赠徐干诗》等,表达了朋友间的真挚感情;也有少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如《送应氏》其一、《泰山梁甫吟》等。

二、其后期诗更多地表现了壮志不得施展的苦闷、备受迫害的无限压抑和悲愤。

《杂诗》其五集中体现了其壮志难酬的激愤不平;《赠白马王彪》集中抒发了诗人对骨肉相残的满腔悲愤,深刻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尖锐的矛盾和残酷的斗争,揭示了统治阶级为争权夺利而冷酷无情的本质。

此外,《美女篇》抒写了自己美人迟暮之感慨;《吁嗟篇》描写了自己“十一年间三徙都”的处境和心情;而《野田黄雀行》和《七步诗》更表现了他对所受迫害的愤怒与反抗。

《七步诗》说: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表现的更为直接和惨烈。

有志难申的苦恼,无可奈何的愁怨,对迫害的愤怒与反抗,对生存的忧思与恐惧,共同构成了他后期诗歌悲愤的基调。

16.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陶渊明诗《归园田居》其一(少小无俗韵)。

一、思想内容:

本诗写对“误落尘网”的往事的回忆和对“归园田”后的景物和生活情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弃官归隐后的欣喜、舒畅的心情。

二、艺术特点:

①对比的手法。

开头几句把“少小”的“性本爱丘山”与“误落尘网中”对比。

又把归园田后的生活与“误落尘网中”的30年的“羁鸟恋旧林”对比。

②新颖的比喻。

以“尘网”喻官场。

以“羁鸟”、“池鱼”喻为官的拘束生活。

以“旧林”、“故渊”喻旧日的园田生活。

③情景交融的描写。

“方宅十余亩”以下对归园田后的描写,景中含情,意境优美。

④议论中含有哲理。

如“羁鸟”两句的比喻就含有朴素深刻的哲理。

17.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其五(结庐在人境)。

  一、思想内容:

陶渊明的《饮酒》诗共二十首,这是组诗的第五首。

这组诗题名《饮酒》,实则咏怀,正如萧统所说,是“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陶渊明集序》)之作,本诗更与饮酒无涉,只是写其村居归隐之悠闲和自适的情趣。

二、艺术特点:

①形象鲜明而意境优美。

“采菊”四句是景句,但情寓其中,透露出村居归隐的闲适和快乐。

而“飞鸟”句意境悠远,形象鲜明且有比喻象征意味。

②语言朴素而寄意深远。

对话语言如话家常,而其中“采菊”一联更是千古名句而为后人乐道不疲。

③叙述议论而富有哲理。

“结庐”四句是叙述,但寓议论于其中,富有哲理。

18.什么是“永明体”(新体诗)?

  齐梁时期,声韵学得到很大的发展,齐永明年间,周颙总结出了平上去入四声。

沈约等人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歌声、韵、调的配合,并指出作诗应该避免所谓“八病”(八种声律上的弊病),这就大大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声韵美,形成了一种新体诗,这种诗体由于产生于齐永明年间,故又称“永明体”。

但是,永明新体所提倡的“四声八病”过于繁琐复杂,一般诗人很难做到避免所谓的“八病”。

就是“四声八病”的提倡者沈约的诗,经过专家的验证,也大都不能完全符合“四声八病”的规定。

不过新体诗毕竟为唐代近体诗的格律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是我国古典诗歌从“古体”过渡到“近体”的桥梁。

19.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思想内容: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听说朋友王昌龄被贬官后所写,诗人通过欲以明月寄愁的心情描写,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和友谊。

二、艺术特点:

①首句以“杨花落尽子规啼”点明时间,并兴起以下的歌咏之辞;②第二句“问道龙标过五溪”,直叙其事,点题;③三、四“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想象奇特:

“愁心”不能被寄,更不能用“明月”来寄,“愁心”也不能“随君直到夜郎西”,想象出人意表;④语言简练而感情丰富。

四句28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左迁”的深切关怀和挂念,情溢意表。

20.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杜甫的《月夜》。

  一、思想内容:

诗人通过自己看月而忆妻、子,表达了他对妻、子的关切和怀念,同时遥想妻子的怀念诗人,更加浓烈地表达了人们乱世人生妻离子散的悲哀和痛苦。

  二、艺术特点:

①全篇是诗人的想象之辞,想象妻子的怀念自己,想象小儿女的“未解忆长安”,想象将来与妻子见面后的“双照泪痕干”,更加强烈地表达了对妻、子的关切和怀念;②明明是自己怀念妻子,却偏说妻子在怀念自己,双倍地表达了互相的思念,笔墨俭省,手法巧妙;③运用对比手法:

妻与子的对比;现实与想象的对比。

21.从艺术手法和思想意义上谈谈你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前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

  “沉舟侧畔前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的“沉舟”、“病树”可以说是诗人的自喻,诗人用此二句劝慰白居易:

我虽是“沉舟”、“病树”,但你们可要振奋精神,不要为我的贬官和老病忧伤。

表现了对朋友的关爱和自己心境的豁达坦荡,毫无消沉颓唐的意思。

但这二句诗被后人多所引用,往往用来指斥反动派的垂死没落和人民革命事业的欣欣向荣。

这虽不是诗的本意,但读者未尝不可以如此理解和运用。

22.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李商隐的《安定城楼》。

  一、思想内容:

这首诗通过诗人登高远望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回顾,表现了诗人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壮志难酬的愤慨,以及对腐朽势力的蔑视和讽刺。

二、艺术特点:

①在写景中抒发自己的理想壮志,情景交融;②运用典故抒发情感和讽刺现实;③意蕴深婉,辞采精美。

23.谈谈你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字的理解。

  这两句诗出自李商隐的名作《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一、两个“难”字写出了青年男女在封建桎梏迫害下难以偕合的痛苦:

前一个“难”字写其难以相见,所以说“相见时难”;后一个“难”字写其不愿分别,所以说“别亦难”。

二、两个“难”字同时表现了他们爱情道路的曲折和经历的辛酸,也表现了他们在爱情道路上的不屈和斗争。

“相见时难别亦难”,可见其爱情道路上充满着阻隔,充满着艰难困苦;但是爱情的艰难并不能阻隔他们的爱情,所以他们才不愿意分离,所以才“别亦难”。

“别亦难”是不愿,不忍分离,是表示对爱情阻隔的怨恨和斗争。

24.试鉴赏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

  一、思想内容:

词通过词人对现实的描写和对往事的回忆,表现了词人深切沉痛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恨。

二、表现手法:

①上阙前二句写梦醒之时,再倒叙入梦中情景;②上阙写现实,下阙是对“无限江山”的追忆和由此引起词人内心的无可奈何的追悔;③词的语言平白如话,而意蕴深长,有无限的言外之意。

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两句就不仅指春天的归去遥远,而且也比喻着过去的帝王生活的不可复返,同时也象征着人生如流水,生命如朝夕。

|

中国古代文学(B)1作业答案

作业1[先秦文学]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秦2\诗经西周春秋3\诗诗三百4\齐诗毛诗5\比兴6\尚书国语

7\左传战国册8\庄子孟子9\离骚九歌10\庄子屈原

二、单项选择题

1C2A3A4C5D6D7C8C9C10B11B12D13D14C15B16C17B18B19B20D

三、默写和填句题

1、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P1

2、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P72<国殇>

四、简答题

1、汉代学者有采诗的说法.班固说: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又说:

”孟春之月,群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较其音律,以闻于天子.”<诗经>形式统一,用韵规律和韵部系统基本一致,显然经过有意识的采集和整理.

2、先秦历史散文:

我国有着悠久的史官文化传统.,<汉书.艺术节文志>说: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尽管记言\记事的区分未必如此严格,但有各种史官记载国家大事和君子的言行,则是可以肯定的.这些史官以其历史记载为统治者提供借鉴,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这便是历史散文,如<尚书>、<春秋>、<国语》等.

  先秦诸子散文:

在诸子百家出现的战国时代,周天子的权威已婚不复存在,多个政治中心并存的现实使不同学说得以自由发展.为争取士的支持,寻找安帮定国的借鉴,一些统治者以优厚的待遇招揽游士,鼓励不同学派自由讲学议论,,处士横议、百家争鸣.这些记载不同学派的言论的散文便是诸子散文.

3、楚辞的产生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南方民歌的影响,这些民歌大多都是楚声楚调,它们简单、风雅,优美异常,音调和谐婉转,风格缠绵悱恻,抒情的意味极浓,在意境和形式上与<九歌》类似.

  其次,是楚国巫风和地方音乐的影响.楚俗信巫鬼,重淫祀”,祭祀时必用歌舞娱神,在歌、乐、舞三位一体的组合中,宗教性的音乐与诗歌关系最为密切.这种巫音、巫歌和它们之中的神话传说、宗教气氛,在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作品中都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第三,.楚国特殊的山川风物和人文传统,为楚辞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有利条件.

作业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政论,辞赋

2.《过秦论》

3.《吊屈原赋》、《鹏鸟赋》

4.司马迁,司马相如

5.《子虚赋》、《上林赋》

6.贾谊,《治安策》

7.《归田赋》,《刺世疾邪赋》

8.郭茂倩,乐府诗集

9.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0.古诗十九首,文选

三,默写《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四简答题

1.为什么教材认为,两汉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散文

两汉散文上继先秦,与战国时代的散文一道共同构成了我国文学史的第一个高峰。

之所以说两汉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散文,最重要的是出现了一部在散文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巨著《史记》。

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从史学上看,它以纪传体的形式,比较完整地记载了汉代当世和以前的许多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种种活动,使后代对这些人物有史可察,有案可稽。

从散文的发展史上看,《史记》无论是写人物、记场面都十分集中、完整;故事性强,结构谨严,匠心独具。

语言也平易简洁,生动传神。

它不但对历史散文有影响,而且对唐宋以后的古文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东汉班固的《汉书》,继承了《史记》的体制,后世常常《史》《汉》并称,但《汉书》的整体成就难以与《史记》比肩。

2.简要介绍乐府的含义

“乐府”有两个基本含义。

汉乐府本是汉代的音乐机构,“乐”即音乐,“府”即官府。

汉初有“乐府令”,汉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机构中有采风者、作词家、作曲家、歌唱着、演奏者等。

魏晋以后,人们将乐府机构采集配乐的歌诗也称为“乐府”,乐府便成为一种诗歌体裁的名称。

3试论述《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征夫游子的思乡,和家中妇女怀念远出未归者的痛苦之情。

(2)表现男女之间相思相恋。

(3)表现文人士大夫孤芳自赏,怀才不遇之情。

(4)反映了一种颓废的心理和及时行乐的情绪。

五论述题

1.鲁迅为什么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无韵之《离骚》”是说其文学成就。

司马迁著史绝非局限于文献的收集、整理、考证,也不是以一种冷漠的态度从外部客观地观察历史,他是带着深切的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