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7169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 III 综合复习指导.docx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IIIIII综合复习指导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Ⅰ、Ⅱ、Ⅲ》综合复习指导

【复习建议】

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Ⅰ、Ⅱ、Ⅲ,分别讲述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从古代走向现代的历程。

复习途径一:

按照教材编排顺序,依照章节次序复习。

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中,应从背景、含义、影响、评价等各个角度,全方位掌握教材涉及到的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政治人物。

“经济文明的历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生产力不断发展;二是人们的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势不断发生变化,社会财富逐渐增加;三是社会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方式不断变化。

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社会文化也经历了由低级、质朴向高级、成熟的发展历程;随着世界各地交流的频繁,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

复习途径二:

打乱教材顺序,把三本教材糅合在一起,按地区分布和时间顺序,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进行综合归纳,并注意进行中外历史对比。

如复习中国古代史,可以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等方面进行整合。

近代中国史包括“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思想解放的潮流”等。

现代中国史包括“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等。

古希腊罗马史,可以把必修Ⅰ“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和必修Ⅲ“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归纳到一起。

近代世界史主要包括“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近代科学技术”等几个部分。

现代世界史包括“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现代科学技术”等。

复习时要注意渗透新的历史观。

随着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以阶级斗争解释全部历史的观念逐渐被淡化,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越来越被学界重视,也越来越体现在当下的高考命题中。

现代化包含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自由化等几个层面,文明史观也把人类的文明分为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等。

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已深刻体现在新课标教材中,如政治民主化的历程,教材就分别从中国和世界的角度进行行了阐释,中国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民主、法治和宪政,西方的民主法治也从质朴走向完善。

全球化史观把将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就明显体现了全球化史观。

社会史观不仅要求关注大人物大事件,更要关注平民百姓的生活,如教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就是基于社会史观的设计。

此外,生态史观要求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经验和教训,力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同学们在在做具体的历史复习时,要留意文本所体现出来的历史观。

新课标教材打乱了时间顺序,所以大家要利用好教材所附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不然极容易出现历史事件时序颠倒的现象。

历史学习是一个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相结合的过程,既要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也要从微观上掌握知识的具体细节。

加之新课程观不再强调“以本为本”,这就要求我们从常识性知识、人生阅历、教材知识、课外阅读、悟性等各个方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单纯的教材知识满足不了高考的需要)。

【复习要点、难点归纳解读】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1.知识结构

2.先秦时期:

夏朝开始王位世袭制,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周朝实行分封制。

在保证王室强大的情况下,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给诸侯,打破了夏商时期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是一种制度创新。

宗法制按照父系血统远近,区别亲疏、分配权利、维护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礼乐制是维系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

夏商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由部族、方国联盟向天下共主演进。

3.从秦到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与民主政体相对立,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对立,特点是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一切受控于中央。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从中央看,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选官、监察等权力日益控制在皇帝手中,官吏日益奴化。

从地方看,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二、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发展

1.知识结构

2.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的史实及影响

战争

发动国

影响

鸦片战争

英国

国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丧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

中国丧失更多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

中法战争

法国

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

领土和主权进一步丧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

英法德俄美日意奥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辛亥革命:

广义的辛亥革命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包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政治纲领的制定,历次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等。

开始于兴中会的建立,结束于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狭义的辛亥革命特指武昌起义。

因为武昌起义发生在旧历的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是中国社会近代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自由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三、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

1.知识结构

2.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

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同纲领》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

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该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初步建立改制度。

1954年,全国人大正式确定了该制度,政协变成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1982年,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使该制度进一步完善。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作了更明确的规定;1984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

该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加强了民族团结,保证了国家的统一。

3.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的区别:

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同属于国家统一问题,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实行的政策原则上都适用于台湾。

但两者的性质不同。

台湾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不容许外国干涉;香港、澳门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涉及国与国之间(中英、中葡)的关系,是国际问题。

香港问题涉及外国侵略,必须恢复行使主权,因而解放军必须进驻香港。

台湾问题不存在外国侵略,主权一直掌握在中国人手中,它可以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

四、世界政治文明的进程

1.知识结构

2.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民主政治促进了雅典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

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的民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但就其民主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力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就其性质而言,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就其民主的方式而言,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造成外行治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往往演变为“多数暴政”,沦落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容易造成政局的混乱。

3.罗马法:

从形式上看,罗马法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从适用范围看,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从发展阶段看,经历了从零散的法律到系统的法典。

罗马法是是近现代法学的渊源和先驱,是当今许多国家法律体系(大陆法系)的基础。

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罗马法中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平至上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空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4.近代西方的代议制度:

⑴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内阁后来居上成立新的权力核心。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特点有:

国王是国家元首,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权力中心。

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首相是掌握实权的关键人物。

议会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权,内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执掌行政权,首相提名并由国王任命的大法官及议会上院行使司法权,体现了权力制衡的特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

⑵1787年美国宪法所体现的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家结构形式)是联邦制,中央和地方的权力结构是三权分立,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体现了民主共和原则。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法国国会以一票多数确立了共和政体。

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

众议院有立法权,参议院可以否决众议院的法案。

内阁起初由总统任命,后改为由议会中的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组成。

宪法制定之初,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⑷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年帝国宪法规定,其国家结构为联邦制。

政治体制为君主立宪制,宰相由皇帝任命且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权利很小,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德意志帝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形式实现统一的,其统一道路决定了帝国宪法的保守性,使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扩展到整个德意志,最终将德国推入战争的深渊。

5.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71年的巴黎公社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

巴黎公社与过去工人运动最大的不同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6.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二战后期,美苏首脑通过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定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即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但是具有明显的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之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两大阵营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展开“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

但另一方面,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双方都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7.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随着欧洲的联合、日本及中国的崛起,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彻底瓦解,使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五、中国的经济的发展

1.知识结构

2.中国古代经济:

中国古代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锄耕、铁犁牛耕等几个耕作阶段,其基本特点表现为:

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实行精耕细作,以小农户个体分散经营为主,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种植与家畜饲养相结合,以土地私有制为主,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从经济空间分布看,区域经济多元互补以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3.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鸦片战争前后,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拉开了中国经济近代化(机械化)的序幕。

与此同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发展,一战前后出现“短暂的春天”。

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快速发展,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新中国建立初期,进行“五反”运动,建立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1953~1956年,资本主义经济被改造为公有制经济。

4.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传播到中国;受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吸收西方文明,追求个性解放。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共和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都推动了思想的解放,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习俗。

加上历届政府的推动及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国人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六、世界经济的发展

1.知识结构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西欧国家贸易范围扩大,世界市场已显雏形。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借鉴,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二战后,很多国家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知识经济成为新的增长模式。

4.苏俄及苏联的经济建设:

列宁时期,一度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想借此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

在出现经济政治危机后,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是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

斯大林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农业集体化,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这种体制日益僵化,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并为后来苏东剧变埋下了祸根。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在不触动斯大林体制的前提下进行修补,均未取得最终成效。

戈尔巴乔夫从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脱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轨道,使苏联走向解体。

5.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之间的关系: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从矛盾的一面看,经济区域化具有排他性。

虽然有利于经济集团内的贸易自由化,但带有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它使统一的、联系日益密切的世界经济被人为的割裂了。

从相互促进的一面看,经济集团化也具有开放性。

任何一个区域集团都是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一个阶梯,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化发展的最终结果。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二者将同时存在,并行发展。

七、中国思想、文化与科技

1.知识结构

2.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命运:

春秋战国,儒家是百家中的重要一家,但不被统治者重视。

秦朝及西汉初年,儒家思想受到压制。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后,儒学开始“独尊”。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

两宋时期,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南宋以后成为封建专制精神的支柱。

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反对理学不合理的部分,具有反专制的民主色彩。

但他们并非全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批判与继承并行,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又一次发展。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儒家思想被赋予新意。

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儒家思想受到抨击。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文革时期,儒学受到巨大冲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对儒学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2.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大都服务于人们的实际需要,属于应用科学;多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处于现象描述即感性认识阶段,属于经验和描述的范畴,没能形成专门化的科学理论;古代科技只停留在直观经验阶段,技术化倾向严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学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而近代西方科学重视实验和分析,并能将实践上升到了理论层面并建立了理论体系。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经历了器物(洋务运动)—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文化(新文化运动)三个阶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经历了英日式(君主立宪制)—美法式(民主共和制)—俄国式(社会主义)的演变。

4.现代中国的文化、教育和科技:

新中国的文化教育与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建国初期,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制定正确的教育方针,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尤其是文革爆发以后,出现一些挫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转向正常的轨道。

建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因为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后来中苏关系恶化,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高新技术成果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

80年代后,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

八、西方思想、科技与文艺

1.知识结构

2.人文精神: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个时期。

智者运动率先吹响了人类精神觉醒的号角,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外衣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促进了近代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觉醒,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扫除了思想障碍,为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注入了精神活力。

启蒙运动把人文主义提升到理性的高度,动摇了欧洲的专制统治,描绘了未来社会制度蓝图,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直接影响法国大革命,并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如北美、日本、中国等)。

3.牛顿力学体系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

相对论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时空同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创立了新的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

相对论不是全盘否定牛顿力学,而是发展了牛顿力学。

牛顿力学作为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时的一个特例,被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经典物理学发展成为一个完美的科学体系。

相对论力学出现后,牛顿力学并没有失去光辉。

牛顿提出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仍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4.三次科技革命典型发明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机器大生产取代传统的家庭手工工场;工厂的设置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由近水、靠风建厂转到交通发达、资源丰富的地方,改变了原有的工业布局,形成了许多新兴工业城市;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为人类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把人类带进了万家灯火、通讯便捷的新世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产生了垄断组织,并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第三次的典型发明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

互联网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并推动了“新经济”的诞生。

5.近现代的世界文艺:

19世纪以来,欧美文学、美术、音乐先后经历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创作高潮。

20世纪,现代主义思潮兴起,呈现出多元化格局。

浪漫主义注重发掘人的感情,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满怀对未来的憧憬。

现实主义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以期社会革新。

一战后,以反传统为特征的现代主义流派开始出现在各个领域,文化艺术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易错易混知识】

1.宗法制中的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如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

2.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3.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而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

4.按照马列主义的理论,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

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

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

因此,天京变乱包含着必然性的因素。

5.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6.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但不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

7.“左”倾与右倾:

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左”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

两者都有危害性,尤其是“左”倾错误的危害性更大。

8.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9.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

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10.《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其临时宪法的职能终止于1954年宪法的颁布。

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1.1971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也不是“取代”台湾当局。

12.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是间接民主制。

13.俄国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14.清政府闭关锁国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如广州十三行。

15.中国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由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16.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17.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能说成是瓦特改良蒸汽机。

蒸汽机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

18.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并不能说明美元已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而是反映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

19.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二者的本质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0.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原子弹、氢弹。

2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天主教会与宗教束缚,并不是放弃基督教。

【规律总结及认识】

1.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时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是否健康的关键所在。

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法治、宪政不是哪个国家特有的产物,我们要充分借鉴和吸取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2.根据马克思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必然会被调整或者变革。

3.必须认识并承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根据自己国情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不能把自己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及其价值观念强加到别国之上。

4.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可以从资金、市场、劳动力、技术、政策(抑商或重商,闭关或开放)、资源状况(丰富与否)等角度考察。

5.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应,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都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本文原载《考试报·岳麓版》,仅供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