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7232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docx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

2017—2018学年下期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试题

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用时90分钟。

2.第I卷的答案,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标号内;第II卷的答案,须用黑色水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方框内。

3.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

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计48分。

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出土于河南安阳,骨版巨大且完整,背面字内填朱,色彩炫丽,可见是吉祥卜。

内容涉及商王武丁进行祭祀的活动,商王室人员的伤、病、死以及当时的天象。

据此可知

A.商代君主权力实现高度集中

B.殷商时神权与王权密切相关

C.甲骨文是五种主要字体之一

D.该文物是研究殷商唯一史料

【答案】B

【解析】商朝时期政治制度最大特点是神权和王权的结合,材料“可见是吉祥卜。

内容涉及商王武丁进行祭祀的活动”说明了商朝政治制度特点,B正确;先秦时期没有实现权力高度集中,A错误;材料没有突出甲骨文的字体特点,C错误;D中唯一史料说法绝对,排除。

2.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家国一体,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和相关所学,九卿主要为皇帝、皇室服务。

分析各选项,A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联;C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反映,选B。

3.有人认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

”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

A.该时期民族融合的作用

B.察举制的积极作用

C.江南经济的发展超过北方

D.君主专制逐步的加强

【答案】A

【解析】从民族关系上来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

五胡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等等,都使中原文化和周边的少数民族文化交融,促进了民族融合。

故答案为A项。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排除B项;宋元时期,南方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排除C项;从材料信息来看,题干所问“忽视”的应当是这一时期的进步之处,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4.唐制,皇帝朝见百官后,另和宰相讨论,旁人不得参加,门下省的谏官例外。

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可以由这些“言者无罪”的谏官来讲。

由此可知,唐朝谏官

A.主要的职责是秉笔直书

B.一定程度缓冲了君相矛盾

C.是门下省的上一级机构

D.限制相权凌驾于皇权至上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可以由这些‘言者无罪’的谏官来讲”等信息来看,谏官在当时的君相之间起到一定的沟通协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君相矛盾,故答案为B项。

A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从材料中的“门下省的谏官例外”,说明谏官属于门下省,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谏官对宰相权力的限制,排除D项。

5.《宋史•职官制》记载:

“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削弱相权

B.加强皇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减少决策失误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宰相权力被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受到诸多限制,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故答案为B项。

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A项是手段,不是根本目的,排除;C、D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且不符合题干中“根本目的”的要求,均排除。

点睛:

宋朝为制约宰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因此,宋朝是通过对宰相分化事权得到加强皇权的目的。

6.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A.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B.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C.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D.对宋朝的忠诚

【答案】C

【解析】材料“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中的“贞观”是指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因此,王安石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唐代盛世的向往,故答案为C项。

材料没有涉及“冗兵冗官”现象,排除A项;王安石向往的是封建治世,不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点睛:

唐太宗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繁荣的局面,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7.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

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

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

这反映出

A.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

B.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

C.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

D.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条约已经明确规定英方人员的相关权力,但是材料表明清政府还有抗拒情绪,故C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南京条约》已经签订,英国已经获得特权,B错误;D不符合材料,排除。

8.1874年中日因琉球问题发生冲突,但很快达成协议。

总理衙门大臣文祥在奏疏中说:

“夫日本东洋一小国耳。

新习西洋兵法,仅购铁甲船二只,竟敢藉端发难,而沈葆桢及沿海疆臣等,佥以铁甲船尚未购妥,不便与之决裂。

是此次之迁就了事,实以制备未齐之故。

”文祥的奏疏

A.希望政府在海防方面有所作为

B.促进了洋务运动兴起

C.增强了民众海防意识

D.为涉事人员妥协迁就寻找借口

【答案】A

9.下表反映了晚清有籍可查的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人才籍贯分布情况

省籍

广东

广西

四川

山东

江西

河北

福建

湖南

江苏

浙江

贵州

八旗

湖北

台湾

安徽

人数

50

1

1

2

3

1

11

8

28

23

4

16

2

1

16

 

此表可用于说明晚清

A.地方政治派系林立

B.满洲贵族势力逐步被削弱

C.中体西用思想盛行

D.沿海与内陆开放程度有差异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晚清有籍可查的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人才籍贯分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的的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人才较多,当时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高于内地,故外交人才的培养量高于内地,故D选项正确;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人才不能说明政治派系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数据中八旗的外交人才为16人,处于较高水平,故材料不能体现满洲贵族势力逐步被削弱,故B选项错误;外交人才籍贯分布与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是两个概念,不能混同,故C选项错误。

故选D。

10.《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述:

台湾重归清朝怀抱,清朝经此教训,对台施政开始舍弃“以不治治之论”,改行“实效管辖领有论”,不但积极开山扶番、开路垦荒、兴学教化、铺筑铁路、充实防卫,……光绪十一年(1885),更宣布台湾建省,直辖中央,转型成为西方式的管辖体制。

这表明

A.台湾建省主要是吸取中法战争教训

B.“实效管辖领有论”是中国传统的主权理论

C.清政府借鉴西方的国家管理体制

D.台湾开始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更宣布台湾建省,直辖中央,转型成为西方式的管辖体制”和其他信息可以看出,清政府加强了对台湾的有效管辖,强调对台湾的主权和治理,借鉴了西方的国家管理体制,故答案为C项。

台湾建省受中法战争的影响,但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实效管辖领有论”是西方关于主权国家的理论,排除B项;D项“开始”说法错误,排除。

11.莫理循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曾写道:

“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

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起义。

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

”材料描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答案】C

【解析】天平天国运动失败于1864年,时间不符,排除A;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对清王朝丧失警惕,排除B;辛亥革命是要推翻清王朝的资产阶级革命,故选C;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时间不符,排除D。

故选C。

12.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向全国颁发了《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

“中华民国改用阳历。

”参议院接着补充规定:

新旧二历并存,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吉凶神宿一律删除。

变化表明

A.近代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和科学性增强

B.宪法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了社会风俗的变迁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中外融合,新旧并存

D.南京临时政府反对封建迷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中华民国改用阳历”说明主动与世界先进文化接轨,具有开放性,“新旧二历并存,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吉凶神宿一律删除”说明兼顾中国的实际情况,并把迷信部分去除,具有科学性,故A项正确;该文是孙中山向全国颁发的《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与宪法不符,故B项错误;此方案由政府官方公布,与“社会风俗”不符,故C项错误;通电将“吉凶神宿一律删除”体现了科学的精神,与实行中外历法合用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

13.1932年4月25日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发表谈话,宣称:

“如左派之共产党与夫右派之国家主义派,只要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则当许其结集政治团体,许其作政治竞争。

”这反映了国民党

A.释放出缓解国共关系的信号

B.放弃了围剿红军的政策

C.为应对国内舆论而故作姿态

D.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32年4月”、“左派之共产党……许其结集政治团体,许其作政治竞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缓解国共关系的态势,故A选项正确;1932年国民党政府仍然在围剿红军,故B选项错误;当时国内社会没有形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的舆论,故C选项错误;材料中的“许其作政治竞争”不能等同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14.“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

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

”这一决定的提出

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

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

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D.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重大转折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说明当时红军已经失去根据地,在贵州一带活动,材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调整,故D正确;此时中央革命根据地已遭到破坏,排除A;中央红军长征从江西开始,排除B;“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说明第五次反“围剿”已经失败,红军长征已经到达云贵川地区,排除C。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联系红军长征的知识分析解答。

15.毛泽东评价正面战场抗战说:

“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国民党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

”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A.国民政府组织大规模会战

B.独立自主地进行游击战争

C.为敌后战场开辟创造条件

D.配合了各国反法西斯战争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

材料中的时间是从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这是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发动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大会战,抵抗日本侵略者。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抗日战争

16.1941年,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档案部门的同志专门访问了当时在延安的、参加过党的一大的代表毛泽东和董必武,请他们帮助回忆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

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20年,加上个人的记忆有限,他们只记得是1921年7月,天气非常炎热,但具体哪一天记不清楚了。

据此可知

A.确定中共建党日比较随意

B.个人回忆不能作为史料来运用

C.个人回忆需要与其它史料相佐证

D.个人回忆的价值需要看其记忆力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他们只记得是1921年7月,天气非常炎热,但具体哪一天记不清楚了”,说明光凭人的记忆难以确定史实,还必须要有其他史料相佐证,才能发现历史真相。

故答案为C项。

A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说法绝对,排除;个人回忆的价值要看其真实度,排除D项。

17.“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D

【解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宪法明确规定的执政党,其他党派是参政党,中共与其他党派精诚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因此这一制度与材料信息相符,故答案为D项。

其他三项政治制度不能体现出“好花”与“绿叶”的关系,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C项。

.....................

18.1949年,在讨论《共同纲领》草案时,有代表提出应该把“实现社会主义”写进,但中共党中央没有同意该提议。

对中共党中央所持态度的合理解释是当时

A.中共对革命前途缺乏清醒认识

B.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

C.《共同纲领》暂不具有宪法效力

D.中共力求避免重蹈右倾覆辙

【答案】B

【解析】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全部完成,还需要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中国还不能马上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故答案为B项。

A项说法错误,正是因为对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清醒认识,中共中央才没有同意这一提议,排除;《共同纲领》在当时具有临时宪法的效力,排除C项;这一决定与右倾错误无关,排除D项。

19.有老人这样描述他们当时的结婚证:

除了双方姓名、年龄外,正中央是毛主席像,下面写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几个大字。

这体现出

A.婚姻受阶级斗争的影响

B.国家政治决定婚姻

C.意识形态制约人们的生活

D.个人崇拜已影响人们的生活

【答案】D

【解析】结婚证中的正中央是毛主席像,还有“大海航行靠舵手”,是突出毛主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这时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故选D;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20.1979年全国人大对《选举法》进行了修订,取消了举手表决,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

1,但这一比例在2010年修改为1:

1。

这表明

A.中国开始实践启蒙思想家思想

B.无记名投票更公平公正

C.新中国民主政治在不断地完善

D.城乡平等是中国民主建设的根本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1979年《选举法》的规定和2010年作出的修改,均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对人大制度中具体内容的修改,说明我国的民主政治在不断完善。

故答案为C项。

启蒙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关系不大,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且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排除;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民主建设的根本,排除D项。

21.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关注更多的是从阶级本质出发,意识形态色彩较浓。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者们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西方政治制度,无论在体系结构还是在制度分析上较之前都有很大进步。

史学研究出现此种变化是

A.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原则的需要

B.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需要

C.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需要

D.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研究是从阶级本质出发,意识形态色彩较浓;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者们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西方政治制度,这种变化主要是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D项正确;AB项属于改革开放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表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说法错误。

所以选D

22.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致函“海基会”:

“为使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问题商谈早日克竞全功,现将我会拟作口头表述的要点函告贵会:

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

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

”对此函解读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九二共识”的达成

B.体现出求同存异的务实精神

C.明确了两岸关系的根本原则

D.推动了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注意题干反映了“海协会”致函“海基会”,但没有说明“海基会”的回应,因此无从得出双方达成“九二共识”,故A正确。

根据题干中“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可见B解读正确,排除;根据题干中“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可见CD解读正确,排除;

考点: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3.从1949年到1971年,苏联对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态度经历了从坚定支持,到支持但不再提案,再到只支持、不发言、不提案三次不同的转变。

这表明

A.苏联态度的转变与中美关系变化密切相关

B.中苏关系恶化使苏联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

C.苏联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中苏关系发展状况

D.苏联对华政策中的利己主义倾向日趋明显

【答案】C

【解析】任何国家处理外交关系的最根本原则就是自己的国家利益,苏联对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的态度变化,则取决于苏联根据国家利益的需要对中国采取的外交政策及其相互关系,故选C。

点睛:

在外交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包括在冷战背景下,虽然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和考虑,但是这也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根本利益,或者说这是其中的表现。

因此,在考虑国际关系或者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的题目时,尤其需要关注国家利益,这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总统由选民选举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

乔治·华盛顿于1789年被选举为美国第一届第一任总统,1793年获得连任,1797年3月4日卸任归乡。

由此,美国形成惯例,一位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

1951年2月2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规定总统最多连任一次。

至此,一位总统任期不超两届的“惯例”变为“法定”。

这说明

A.美国完善“权力制衡”制度

B.美国总统产生方式变化

C.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

D.美国总统权力缩小

【答案】A

【解析】美国的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本来只是华盛顿创下的惯例,并不是宪法的规定。

1951年的宪法修正案规定总统最多连任一次,表明美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对总统任期作出规定,以完善1787年宪法的原则即“权力制衡”制度。

故答案为A项。

这种规定与总统产生方式无关,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不能反映美国总统的权力缩小,排除D项。

第II卷(非选择题,本卷计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

……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

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

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

唐人杨绾云:

“隋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

”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

……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唐不同的选官标准。

(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四,概括考试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并说明两者的关系。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答案】

(1)标准:

西周以血缘为标准;汉初以德行为标准;魏晋以门第为标准;隋唐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察举制:

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

科举制:

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

(3)影响: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分别是西周世官制,汉朝的察举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联系所学史实可知,选官标准分别是血缘、德行、门第和才学。

(2)根据材料中的“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可知,汉朝的察举制中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

根据“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可以看出,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从材料中的“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等信息可以看出,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

(3)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历史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科举制的影响如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和促进文化教育的普及繁荣等方面来回答。

26.有人将近代中国革命、改良与近代化间的关系作图如下:

请概括图示的革命、改良与近代化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图示里中国近代史的两例相关事实进行论证。

【答案】关系: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它们共同促进了近代中国走向近代化。

论证:

,每例,总结语言。

注意本题要求学生“论证”图示的关系,如学生对该关系进行修正、补充、否定,本部分均不得分。

【解析】从图示反映的革命、改良与近代化之间的关系来看,材料认为革命和改良均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的出路而作出的努力和斗争。

本题的解答首先应当根据图示确定改良、革命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然后联系史实来说明。

如在改良活动中,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如在革命活动中,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