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7245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docx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

第一部分: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概要

名称:

年产10吨虾青素生产项目开发。

开发内容:

虾青素工业化生产工艺技术及配套生产设备装置。

设计生产规模:

年产10吨虾青素。

总投资额:

6500万元(人民币);

其中:

固定资产4500万元;

流动资金2000万元;

主要经济指标:

年新增销售收入:

1.5亿元(人民币)

年创利润:

3216万元(人民币)

年创税金:

879万元(人民币)

投资利润率:

49.8%

投资利税率:

29.4%

贷款偿还期:

5.5年

投资回收期:

5.35年

建设期:

18个月

项目主办单位:

陕西森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合作单位:

安徽工程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项目建设地点:

安徽省芜湖市湾里镇境内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

1.2项目提出的背景

1.2.1虾青素的推出导致抗氧化剂市场的革命,有人甚至说:

21世纪将是抗氧化剂的世纪。

天然藻源的虾青素及其提取物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知道虾青素的人还很少,中国目前还只是科学界和时尚美容界少数人事知晓。

哈佛研究人员PrestonMason称,Astaxanthin(虾青素)这种天然类胡萝卜素成份极具潜力成为新型(抗氧化/消炎制剂),并且有望在他汀类和抗血小板药之后掀起第三次预防性药物的浪潮。

同时虾青素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

第一,在化妆品领域应用:

由于其强大的抗氧化性,全球差不多一线的化妆品品牌均添加了天然虾青素作为其超强抗氧化剂的成分,包括雅诗兰黛、欧莱雅的DermaE,尤其是日本的品牌高丝(KOSE)、芳凯(FancL)、JUJU、FUJI,DHC以及曼秀雷登等推出了专门的虾青素系列保湿霜、抗皱眼霜、面膜、口红等。

只要看到那些红色或橙色的宣称抗氧化的,且售价数百上千元的化妆品都是加的虾青素这一类物质。

第二,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

全球的保健品企业也推出了大约200多款虾青素软、硬胶囊、口服液的保健食品。

尤其是在日本这个寿命最长的国家最为受到欢迎,近3年来虾青素成为日本最火爆的健康食品。

东南亚包括台湾、新加坡深受其影响,我国也有一些企业相继跟进。

虾青素的保健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

A:

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

人类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脑)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因此,氧化产生的自由基很容易使其发生过氧化损伤。

有研究表明,虾青素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和细胞膜,能有效地防止视网膜的氧化和感光细胞的损伤,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对大脑起到保护作用,从而有效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损伤、帕金森综合征、Alzheimer综合征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尤其是视网膜黄斑变性效果较叶黄素更加显著。

美国CADAX公司已经把虾青素作为一种脑梗塞后防止再次梗塞的药物,据报道2010年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最大的好处是不会象抗血小板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B:

防紫外线辐射

  众所周知,紫外线辐射是导致表皮光老化和皮肤癌的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虾青素对谷氨酰胺转胺酶(transglutaminase)具有特殊作用,能够在皮肤受光照时消耗腐胺,口服虾青素对腐胺积累的抑制作用比口服维生素A更强。

因此,虾青素的强抗氧化性可能使它成为潜在的光保护剂,有效清除引起皮肤老化的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免受氧化损伤,用于阻止皮肤光老化。

  C:

预防心血管疾病

动脉硬化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

人体中LDL浓度越高,加之血小板沉积使血管变细阻碍血流速度,人体患动脉硬化的风险就越大。

而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则有相反的作用,它可以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在人体血液中,虾青素由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LDL和HDL携带。

体外和临床试验证明每人口服3.6mg/d虾青素,连续2周,能预防LDL的氧化。

另外,有动物研究表明,虾青素在体内具有显著升高HDL和降LDL的功效,其中HDL可由原来的49.7±3.6mg/dL增加至66.5±5.1mg/dL,因此推测虾青素能减轻载脂蛋白的氧化,可用来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和缺血性脑损伤。

不同于一般降低LDL的药物,每天服用1.8、3.6、14.4和21.6mg虾青素连续2周后,LDL氧化的时间分别被延长了5.0%、26.2%、42.3%和30.7%;从而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D:

增强免疫力

虾青素能显著影响动物的免疫功能,在有抗原存在时,能明显促进脾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增强T细胞的作用,刺激体内免疫球蛋白的产生。

虾青素还能够部分恢复年老小鼠的体液免疫系统,其中可使小鼠体内的IgM、IgA和IgG分别都增加至10mol/L,表明在抗原入侵初期,它能增强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

另外,虾青素还可以增强小鼠释放白细胞介素-Iα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能力,其作用比β-胡萝卜素和角黄素强得多。

由此认为,虾青素有很强的诱导细胞分裂的活性,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同时虾青素还具有:

缓解运动疲劳,增强机体能量代谢、抗炎抗感染特性、抑制肿瘤、抑制糖尿病肾病等种种保健功能。

1.2.2我国是虾青素原料资源大国,目前多以出口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尚未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技术优势。

市场调查表明,利用高科技成果从原料中提取高纯度虾青素可是原料增值近百倍,这为我国虾青素原料加工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2.3红法夫酵母是唯一天然可产虾青素的酵母,其反式虾青素已于2000年获得FDA批准用于食品添加剂。

它是真菌界、真菌门、半知菌亚门、隐球酵母科、红法夫酵母属的唯一种。

作为虾青素的生产菌,红法夫酵母具有许多优势:

可利用多种糖进行快速异养代谢培养时间短,不需光照及可以实现高密度培养等。

但野生型红法夫酵母(DCW)的虾青素含量低(300~450ug/g),发酵成本高,无法与化学合成竞争。

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公司通过选育高产菌株,实现利用了虾青素的商业化生产,如美国的红星公司,Igene生物有限公司等,其中Igene公司产品数据显示,其酵母(DCW)干品的虾青素含量可达8000mg/kg。

但多数菌种的产量仍较低,因此,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产菌株的筛选和培养条件的优化等方面。

由于红法夫酵母的遗传背景并不清楚,虾青素的合成路径也很复杂。

因此,目前多采用传统的诱变和原生质体融合等方法育种。

近几年,随着虾青素合成路径的阐明和相关酶基因的克隆,应用重组DNA技术构建高产虾青素基因工程菌的研究已经展开。

1.2.4红法夫酵母虾青素的含量低、发酵温度低是制约其工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而原生质体融合可以发在种内、种间、甚至亲缘很远的两个物种之间,可以扩大融合频率和幅度,国内目前多采用1-2g/L的蜗牛酶破壁。

红法夫酵母种间原生质体融合最早出现在1992年,Chun等人利用诱变得到的营养缺陷型菌株作为亲本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得到三株高产融合子的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从亲本的1600ug/g,提高到2300ug/g,杂种均为单核,而且性状稳定(回复突变率<2.1×10-9),Santopictro等人实现了红法夫酵母与罗伦隐球酵母、酿酒酵母的原生质体融合,证明杂担子菌之间可以融合,而且杂担子菌与子囊菌之间也可以融合,但是筛选在30℃下可产虾青素菌株的实验未获得成功。

国内最关于红法夫酵母原生质体融合方面的报道出现在1999年。

中国农科院的曲秋皓等人利用蜗牛酶处理对数生长早期的细胞,将不同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的细胞进行融合。

但是红法夫酵母营养缺陷型的制备困难、种类少,因此采用抗药性作为融合标记的报道比较多。

华南理工大学的李杰伟等人将不同抗性标记的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通过双抗平板筛选得到的合子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较出发菌株提高97.4%。

田小群将红法夫酵母与酿酒酵母融合得到的融合子最适生长温度提高到25℃。

1.2.5陕西森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在技术与管理上互补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全球健康产业的原料生产商和供应商。

公司专业为功能性食品、营养补充剂、保健用品、化妆品、药品及饲料行业提供优质稳定、安全可靠的活性物质。

森弗研发中心、分析检测中心位于西安高新区创业研发园瞪羚谷国家级生物医药孵化基地。

公司依靠自主培养和引进国内外高科技人才,与多所科研院校紧密合作,已形成提取分离、合成、发酵、药学、功能性食品化学、营养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领域多学科、全方位、高层次的技术、管理精英团队。

公司拥有完善的提取、分离、合成、发酵设备和技术,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建起了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

1.3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1.3.1报告编制的依据

1)《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2)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科技产业化战略的决定》;

3)《安徽省科技建设第二次创业实施计划》;

4)《国家科委“星火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

5)国家计委“八五”公关课题;

6)国家财政部《工业企业财政制度》;

7)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价格方法与参数》;

8)其他有关数据资料

1.3.2研究范围

1)虾青素的产品市场,原辅材料燃料动力供应,项目建设条件,外部环境和国家有关政策。

2)工艺技术设备装置的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

3)红发夫酵母发酵工业化开发的意义和必要性。

4)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4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陕西森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物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位于西安高新产业开发区,主要从事各类天然植物提取物、化工中间体、化学合成原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公司致力于人类健康保护事业,“集天然资源创造高端精品,以领先质量满足顾客需要”公司高端技术研究开发部、市场销售中心位于西安高新开发区。

公司人力资源雄厚,拥有10余位各类、各层次专业人才组成的研发团队,其中拥有1位博士,4名硕士。

生产线上具有一批技能型专门人才,并定期进行岗位培训,竞争上岗,现已形成多学科、全方位、高层次的技术、管理精英团队,具备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森弗公司的名称sciphar即为“科学医药”。

公司分别与中国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建立了互动式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发、资源共享的运作模式,并取得骄人成绩。

森弗人坚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公司整个生产流程从进料-加工-检验-出厂-售后服务等各环节都严格按照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进行。

目前公司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欧洲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产品主要有:

虾青素、S-腺苷蛋氨酸、辅酶Q10、番茄红素、B-胡萝卜素等。

公司的目标是,将森弗生物做成全球专业可靠医药原料、化工中间体、食品补充剂和添加剂,化装品原料的供应商,“可靠的质量,优质的服务”是我们对每个客户的承诺,创建全球一流的健康品产业企业,让世界上每个国家的人,都尽可能享受到森弗人对其的健康关爱。

1.5项目技术合作单位概况

安徽工程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是安徽省生物化学工程技术研究的权威机构之一,技术力量雄厚,开发能力强,拥有一个“安徽省发酵重点实验室”;经过不断地努力在利用微生物发酵产品的技术已经能够很好的应用到实际工业生产上去;安徽工程大学生化工程学院是本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其主要承担解决利用红发夫酵母发酵得到虾青素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装置、设备的设计、安装、制定生产工艺、产品标准,解决工业化生产和新产品开发的全部技术问题,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派遣五名高级专家就地指导。

1.6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结论

1.6.1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本项目产品为虾青素,生产规模为年产虾青素10吨。

2)主要工艺技术为红法夫酵母在特定的装置内,用发酵的方法发酵结束后经提纯分离制成高纯度虾青素产品,工艺技术来源是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方式利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研究成果专利进行工业化生产模拟放大实验。

3)生产原料自供、辅助材料市场易购,燃料动力公用设施,水、电、汽制冷可以保证。

4)新征土地60亩,新增土建面积5500㎡,新增生产试验装置、设备89台套。

5)建立技术中心进行红发夫酵母、原材料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提取科研实验,购置科研试验检测设备,提高科研开发水品。

6)工程总投资6500万元。

7)资金来源:

银行贷款4200万元;自筹2300万元。

8)建设进展:

计划从2010年12月—2012年6月完成,建设期18月,计划2012年为试产年,2013年为达产年。

1.6.2结论

1)利用高科技手段对红法夫酵母发酵过程及菌种进行产业化开发,生产出国内外市场紧缺产品,把我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进我国科技的产业化进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项目技术水品国际领先,来源于长期研究试验且已通过国家部级鉴定,先进可靠,技术依托合作单位实力雄厚国内权威,产、学、研结合的合作开发方式有利于高新技术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项目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装置,根据实验模拟放大、先进可靠,配套设施完善,可以满足本项目工业化试验的需要。

3)本项目实施条件好,项目承担主体是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法人单位共同出资依法组建的实业公司,项目建设地区位优越,有发展余地。

本项目紧扣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省、市政府大力扶持外部环境基础,及开发条件良好。

上述可见本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

1.7问题与建议

1)项目工程设计方案和工艺技术设计应充分考虑利用公司现有固定资产以节约投资。

2)本项目在国内具有示范性作用,设计实施时均应与其高科技水平相适应。

3)菌种和基质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最终质量,应对其进行跟踪、检测控制、确保工业化试验装置的试验和正常生产的需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主要产品

虾青素

万标准疗程

12

产量为年产量

2

新增人员总数

其中:

生产人员

25

加工厂

辅助生产工人

42

加工厂

管理及其他

15

加工厂

3

新增面积

M2

39996

4

新增建筑面积

M2

5500

4.1

生产面积

M2

2400

4.2

辅助车间面积

M2

3100

5

设备总数

129

新增

89

原有

40

6

原料消耗

万元

6.1

菌种、基质

年消耗

6.2

二氧化碳

60

7

燃料及动力消耗

7.1

自来水

M3

60/时

年消耗

7.2

电力

KVA/月

105.6

7.3

蒸汽

顿/月

350

8

总产值及劳动生产率

8.1

工业总产值

万元

8500

8.2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120900

9

投资费用

9.1

新增投资

万元

6500

9.2

利用固定资产净值

万元

2000

10

总成本

万元

4600

11

销售收入

万元

8500

12

新增利税

万元

12.1

正常利税

万元

1800

12.2

正常税金

万元

839

13

财务评价

13.1

内部收益率

%

32.1

13.2

投资回收期

5.35

13.3

投资利税率

%

29.4

13.4

贷款偿还期

5.5

2、市场预测和生产规模的确定

2.1市场需求预测

天然虾青素不仅具有医疗和营养作用,而且因其无毒、无害、安全性好,所以在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中需求量不断增加,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

2.1.1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对天然的或是合成的虾青素及其制品需求量很大,在美国高纯度的虾青素价格可以达到3500美元/公斤,且仍在攀升;在其他地区像韩国、日本等虾青素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所以虾青素的市场前景非常不错;再加上近年来,人们的自我保健、防衰老意识的不断增强,虾青素及其制品在国际市场缺口越来越大,随着天然虾青素的兴起,世界各国对化学合成虾青素的管理也越来越严,如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已禁止化学合成的虾青素进入保健食品市场.目前,虾青素的生产一般倾向于开发天然虾青素的生物来源,并由此进行大规模生产。

目前有能力商业化养殖雨生红球藻生产天然虾青素的只有5个国家的7家公司(日本FUJI化学集团<控制瑞典、夏威夷两家工厂>、YAMAHA集团、Biogenic公司、美国Cyanotech公司、中国荆州市天然虾青素有限公司、印度Bioprex公司、以色列Algatech公司),其余一些国家和企业大都处于研发阶段,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2.1.2国内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重视保护自己的健康,由于虾青素及其制品在抗衰老、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等方面的医疗保健功效备受国人的喜爱和重视,尤其是用高科技手段加工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呈快速上升的势头。

虾青素及其高科技产品国内外的两个需求量合起来是几十亿美元的大市场,这个市场带动了我国虾青素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本项目正是为抓住这一机遇,开发我国乃至国际上最先进的利用红发夫酵母发酵制得虾青素的工艺流程及方法,这一开发项目的实施将改变我国单纯出口原料或低品位、低附加值产品的局面、填补国内生产高品质虾青素的空白,取代进口、出口国外,占领国内外市场。

2.2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

2.2.1产品方案

1)产品规格:

目前尚无统一的虾青素产品标准,主要根据市场需要和客户的要求制定相应生产标准,目前虾青素的发酵产量已经增加至100mg/L。

2)产品的分子结构图

2.2.2生产设计规模

发酵法生产虾青素生产试验装置;年产高纯度虾青素10吨。

本项目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确定主要依据:

1)发酵法的工艺技术、装置、设备的模拟放大条件。

2)产品的市场逐步进入。

3)原料的供应、储存及产品的储存条件。

4)现有建设开发条件。

5)总投资额度及预期的经济效益。

3、物料、资源外协条件的供应和保证

3.1物料资源供应

3.1.1主要原料

本项目生产虾青素原料大部分来自中国为自产药用植物,目前森弗已建有红豆杉基地、虎杖基地、苦参基地、葛根基地、青蒿基地等自主原料基地,可保证每年供应充足的优质原料,确保原料质量和数量稳定,同时为一批种植农户创造了财富。

目前,国内外主要利用红发夫酵母生产虾青素。

3.1.2燃料、动力年耗量

本项目所需燃料、动力年耗量不大,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结合现有可利用条件进行配套平衡设计,建设以满足需要。

生产每公斤虾青素所消耗材料及水、电、气和制冷等,消耗系数如下表所示:

名称

单位消耗定额

备注

培养基

87kg/kg

球形硅胶Φ4-8mm

0.5kg/kg

低温水

10m³

正常运行消耗量

工艺水

500kg/h

正常运行消耗量

冷却水

10m³/h

正常运行消耗量

蒸汽

400kg/h

正常运行消耗量

制冷5℃

100kcal/h

正常运行消耗量

100kw/h

正常运行消耗量

3.2外协条件

本项目工艺技术上依托安徽工程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双方签有合作协议,对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等问题由该院专家就地解决,相关的后续产品的开发延伸,将按需与其进行合作,生产设备机电仪表的修理等除依托自身技术力量外,不足部分依托周边良好的协作条件可以解决。

4、厂址选择

本项目计划利用新征土地进行设计布置,选择这一厂址方案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4.1区位优越

该厂地址位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捷,与芜湖朱家桥外贸码头、芜湖机场、铁路、公路客货运站建设中的芜湖长江大桥南桥头堡、铁路华东最大编组站仅相距0.5-10KM,原料及产品运输方便。

4.2自然条件适宜

芜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无霜期达240天,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降水量1169.8-1368.7mm,年日照2016.3小时,太阳辐射量117kcal/㎝²。

厂址及其周边区域地质稳定,建设地质条件较好,地势相对平坦,平均海拔高度8米左右,地基承压力每平方米15吨以上,且土层较厚、肥沃、排水良好,通透性强,自然肥力较高,适合原材料的速生半产。

4.3基础条件较好

利用新征土地,进行设计布置节约了总投资,再有就是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城市公用设施道路通讯等十分完备,有利于项目建设。

4.4政策优惠

本项目省、市政府及各主管部门大力扶持,可享受高新技术发展产业化、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项优惠政策。

5、工艺技术与设备的选择设计

5.1工艺技术来源

本项目工艺技术及装置设备的选择设计,由安徽工程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提供,并负责解决工业化生产试验中的工艺技术问题,双方于2010年12月正式签订合作协议。

5.2工艺技术简述

主要利用红发夫酵母等微生物通过发酵的方法代谢产生虾青素,并利用后续的产物分离提纯等方法得到产品;另外也可以通过超临界萃取、化学合成、代谢合成等方法得到产品。

5.2.1天然提取法

天然的虾青素常存在于某些动物、藻类及微生物体内,特别是虾、蟹、鱼和鸟类的羽毛。

其生产可分为从动物及其副产品中提取,从藻类中提取和采用酵母培养生产。

从水产品废弃物中提取虾青素:

由于水产品废弃物中虾青素含量低,提取费用高,而且由于资源限制,这种方法不适合作为虾青素的大规模来源。

但由于目前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国外仍然使用这种方法提取虾青素。

近年来,挪威等国采用青贮技术处理水产废弃物,使回收率提高了10%,且纯度大大提高。

实践证明,在青贮过程中加入无机酸或有机酸,会破坏虾青素与蛋白质或骨骼部分的结合,从而增加虾青素的释放量。

从水产加工废弃物中提取虾青素的主要生产工艺如下:

首先,在生产虾青素时,将贮存于双层聚乙烯袋中、在-70℃保存的废弃物粉碎成膏状物,再按质量比1:

1加入大豆油,搅拌均匀后,用铅或铂把容器围起来避光。

缓缓加热到90℃停止,利用低温离心技术(0℃,11000r/min,10min)收集油溶液,使之分层,则虾青素存在于上层色素液中。

然后用分液装置分离、提纯,即得虾青素。

此法生产条件要求苛刻,生产成本高,产量较低,产品纯度不高。

因此,目前仅有少数国家应用这种技术生产虾青素。

也有人采用二氯甲烷直接萃取法,从虾加工废弃的残虾头、虾壳中提取天然虾青素的工艺,发现其回收率高。

也有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虾壳中提取虾青素的。

利用藻类培养生产虾青素:

目前报道的产虾青素的藻类主要有雨生红球藻和绿球藻。

雨生红球藻是一种主要的虾青素产生菌,被认为是一种很有虾青素商业生产前景的微藻,目前国外优良的雨生红球藻藻体中虾青素一般约占类胡萝卜素总量的90%以上,但其自养培养周期长,需光照和破壁释放虾青素,因此进行大规模生产比较困难。

而绿球藻具有耐高温和极端pH、较快的生长速率、易在户外培养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有潜力的虾青素大规模生产菌。

利用酵母菌生产虾青素:

目前国外对于利用红发夫酵母生产虾青素的研究较多。

红发夫酵母具有作为色素生物来源的一些必要的特征:

如不需要光照;能利用多种糖作为碳源进行快速异养代谢;培养时间短;能够在发酵罐中实现高密度培养等。

虽然野生型红发夫酵母的虾青素含量还不够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