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7254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docx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

地震灾害的防避

————--情景导入先思考--——--—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美国作家马克·汉林写的一篇感人故事.它表达了亲情的力量,会使人坚定和勇敢。

地震中儿子阿曼达和其他13位同学,因躲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都幸免于难.

思考探究:

故事告诉我们地震发生时如果在高楼教室里应该怎样做?

提示:

如果在高楼教室里上课遇到地震,首先不要慌乱,听从老师指挥,用手抱住头,躲在教室墙角处,或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停止后有组织地从楼梯逃生.

—-————基础知识要记牢--——---

1.室内避震

(1)不同位置的防避:

①门口或平房的窗口附近:

迅速跑到室外的空旷区。

②其他情况:

选择易形成三角空间之地躲避。

(2)注意事项:

①用被子、枕头等柔性物体护住头部,用衣服、手帕等捂住口鼻。

②迅速关闭家中电源和煤气管道阀门.

③在公共场所,切忌拥向出口。

④如被埋压在废墟下:

保持呼吸畅通,自己设法脱离险境或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⑤如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

尽量寻找食品和水,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

2.室外避震

(1)迅速向地形开阔的地方转移,寻找上风向并靠近水源的地方。

(2)避开高大建筑物、狭窄巷道、围墙,尽量远离高压线、变压器、烟囱。

(3)山区的居民应注意山崩、滚石、滑坡、泥石流的威胁。

3.其他情况

地震多发地区的家庭,应当为每个家庭成员准备一个应急包和一张应急卡片,不要在门口、楼道、走廊等处堆放杂物,以保持通道畅通.

4.基本方针:

预防为主。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室内避震

位置

正确的避震方法

注意事项

门口或平房

的窗口附近

 

能逃

应充分利用

10多秒的时

间,跑到室外

的空旷区 

能跑则跑,要掌

握时机,但不能

乱跑     

 

不能逃

 

最好的选择

就是镇静地

就地躲避,躲

避要选择较

安全的地方

室内

应蹲、坐在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或旁边,这样的地方容易形成三角空间,利于避震

不能乱跑,更不能跳楼

单元楼

房里

厕所和厨房由于承重墙性能较好,是比较安全的地方

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能跳楼,这些都是很危险的

家中

用被子、枕头等柔性物体护住头部,用衣服、手帕等捂住口鼻,如有可能,迅速关闭家中的电源和煤气管道阀门

能跑则跑,要掌握时机,但不能乱跑

车站、商

店等公

共场所

就地躲避

切忌拥向出口,以避免踩伤、挤伤,要保持镇静,就地避震

二、家庭防震措施

准备

具体物品

具体措施

应急包

水、食品、电源、收音机、手电筒、药品

放在固定、易拿取的地方,如遇地震,可以拿起来就走

应急卡片

姓名、住址、单位、血型、电话、联系人姓名

放在家人衣服口袋里

清理家中物品

纸箱等杂物

清理在门口、楼道、走廊等处堆放的杂物,以保持通道畅通

三、正确逃生

避开了第

一次震动

就有了生存的希望,应当抓紧时间撤离

没有避

开第一

次地震

被埋压在

废墟下 

首先要保持呼吸畅通,避开身体上方容易掉落的物体,稳定和扩大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周边断壁,然后设法脱离险境

找不到脱离

险境的通道

要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被埋在废墟下

的时间比较长

要尽量寻找食品和水,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

[拓展提升]

震后自救与互救

(1)自救:

①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②谨防烟尘呛闷窒息的危险,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尽快想办法摆脱困境;③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一切可以充饥的物品,并想办法与外面救援人员联系;④鼓足生存的勇气,要有顽强的毅力,在缺水、断粮的环境下保存体力,挑战生命极限。

(2)互救:

—————-—应用体验不可少———-——

2016年2月6日凌晨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里氏6.7级地震。

震中位于高雄市美浓区(北纬22.93度,东经120.54度),震源深度16.7km。

此次地震造成台南市117人死亡,559人受伤。

据此回答1~2题。

1.地震后正确的自救措施至关重要,下列关于震后自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救援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2.关于震后互救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救老人、孩子,后救青壮年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③④

解析:

1.B 2。

C 第1题,被埋在废墟之下时,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尽量减小体力消耗。

第2题,灾后互救的原则:

先救近,后救远;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先救“生",后救“人”;仔细听呼救声、敲击声、呻吟声等。

3.由于灾难事故而死亡的人中,立即死亡者不到1/3,而大部分的死亡者属于“丧失生命机会”的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下面在灾害发生时的做法是否正确?

并说明判断理由。

(2)结合下图说明地震后被埋压时如何进行自救?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图中内容.第

(1)题,①抱头曲膝在屋梁下;②藏在大石后;③用毛巾掩住口鼻匍匐前进;④离开桥梁。

(2)题,结合图形内容可知,地震发生后若被埋压,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用木棍支撑、包扎伤口、敲击水管和静卧。

答案:

(1)①不正确.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

②正确。

山崩时躲在巨石背后,以防被乱石击伤。

③正确。

发生火灾时地面可获得氧气,匍匐前行可逃离火场。

④正确.洪水来临时应远离河流和桥梁。

(2)首先,用身边的木棒等坚硬物体把上覆块体支撑牢固,以防继续塌落;其次,要处理好伤口,以防失血昏迷;再次,用石块敲击掩埋的物体求救;最后,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不能惊慌失措,大喊大叫。

P67思考提示 “12秒自救机会”,即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有12秒钟,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台风灾害的防避

——————情景导入先思考———————

2013年11月8日凌晨4时40分,超强台风“海燕”在菲律宾中部的东萨马尔省登陆,造成菲中部米沙鄢群岛上多个省份持续狂风暴雨,沿海地区巨浪拍岸,多个地方的电力、通讯完全中断.截止到2014年1月7日,共造成至少6009人死亡。

这是该国有记录以来的现代史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台风灾害。

我国及时派遣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赴菲灾区参与了救援。

思考探究:

当台风来临时,处在室内的人应注意什么?

提示:

①切勿靠近窗户,尤其是向风的窗户;②强风过后不要放松警惕,因为台风还会再度来临.

—--———基础知识要记牢————---

1.听到台风警报后

(1)不要外出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

(2)海上航行的船只应尽快靠岸,若不能及时靠岸,应采取“停”、“绕"、“穿”三种躲避方法.

(3)对房屋等建筑物进行检查,必要时给予加固。

2.台风袭击时

(1)外出的人尽快回家。

(2)室内:

①不要接近向风的窗户。

②“台风眼”过境,请勿放松警惕.

—-————重点难点掌握好—————-—

台风灾害的防避措施

在台风到来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措施。

时间段

防避措施

台风来临前

收听天气预报,还应当对房屋等建筑物进行检查,必要时给予加固

台风来临时

在岸上

听到台风警报后,不要外出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

在海上

航行的船只应尽快靠岸

不能及时靠岸

“停”

滞航,待台风过后,再继续航行

“绕”

根据台风移动的方向和影响的范围适当改变航线,绕道而行

“穿"

抢在台风到来之前迅速通过

台风袭击时

外出的人

应该尽快回家

待在室内的人

切勿靠近窗户,尤其不要接近向风的窗户,以免被强风刮破的窗户碎片伤害

强风过后不久

“台风眼”过境控制的地区上空,天空变得晴朗,风也暂时停止,此时切勿以为风暴已结束而放松警惕,因为台风很快会再度来临

[拓展提升]

洪水和滑坡泥石流的自救与互救

(1)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因此做好防洪准备,在洪水发生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

具体图解如下:

(2)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

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

①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②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③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应用体验不可少———-——

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

本题通过自然灾害的分布考查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其防范。

(1)题,甲灾害位于板块交界处,由此判断为地震;乙灾害位于美国东部,这里靠近飓风源地并处在飓风移动路径上,因此判断为飓风。

(2)题,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一般从以下方面组织解答:

加强监测预报、制定防灾预案、通过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范。

答案:

(1)甲为地震。

依据:

(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

依据:

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

(2)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一只疯狂的“海燕”飞过西太平洋,在菲律宾、中国、越南掀起了一场腥风细雨的浩劫。

它就是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

也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登陆的最强台风.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统计,截止11月20日,台风“海燕"在菲律宾造成的遇难者人数上升至4011人。

另有1602人失踪,18557人受伤.

台风“海燕”移动示意图

分析此次台风给菲律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自然原因,并说明应该如何减少台风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台风的危害及预防。

“海燕"给菲律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台风的强度大及带来的次生灾害种类多等方面分析。

防御的措施主要应从非工程性措施方面入手准备。

答案:

原因:

台风强度大,破坏力强;菲律宾中部各岛屿面积不大,海拔不高,避难困难;台风引起的风暴潮、海浪、暴雨等因素叠加,加重灾害。

措施:

运用现代技术,加强对灾害的预报;政府加强组织、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范、避险措施.

P70思考提示 注意收听、收看媒体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气象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

气象台发出台风警报后,不要到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外出的人应尽快回家;住在大厦里的居民,应关好窗户,收掉阳台上的东西(花盆、晒衣架等);加固室外易被吹动的物体;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船只应及时驶入避风港;将所需的食物、饮用水、药品以及有关的生活必需品准备充分;如果所住的是危房或抗风能力较差的房屋,最好到亲友家中暂避,要听从当地政府部门的安排,要求撤离的话要立即撤离,确保人身安全.

P72思考提示 在地震、台风和洪水防避、救治的方法中,运用了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的知识和自然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的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

地震是一种灾难性的灾害,它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因而有关避震、自救和互救方法尤为重要。

请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地震自救和互救方法判断1~2题。

1.关于地震预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人类对地震的认识尚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

B.地震的孕育和发生都与一定的地质构造相关,搞清地质构造是进行地震预报的重要基础

C.地下水的异常变化、动物的异常反应,小震频繁、地壳形变等都属于地震前兆,是预报地震的重要依据

D.当动物有异常反应时,地震即将来临,要马上发出地震警报

2.大地震停了下来,你在家里侥幸躲过一关,接着,你将如何做?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关闭水电及煤气开关

B.及时抢救陷在碎物底下的人员

C.打开电灯,或用打火机照明,查看损害情况

D.及时离开房屋,到开阔地带

解析:

1.D 2.C 第1题,判断地震的发生,不能单靠一种现象,要综合多种现象才能判断。

第2题,打开电灯或打火机照明,容易引发火灾、燃气爆炸等次生灾害。

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3~4题.

3.下列选项中,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  )

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

B.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

C.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

D.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

4.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

B.大风暴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

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

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

解析:

3。

C 4。

B 第3题,关于图中地理事物位置的描述,属容易题,可直接由图读出结论.第4题,台风是一种气象灾害,来临之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等措施是正确的.而且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因为台风中心附近天气状况为狂风暴雨.B选项中大风暴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由于风力较大,可能会使临时建筑物倒塌,带来生命危险,所以不对。

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熟悉一些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5~7题。

5.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洪准备的是(  )

①训练爬高能力 ②预备钢制家具 ③听汛期天气预报 ④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 ⑤学会游泳 ⑥学会救生演习的知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D.②④⑤⑥

6.当洪水来临时,应对洪水灾害的不正确说法是(  )

A.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

B.及时报告,统一组织抢险救灾

C.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低处转移

D.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高处转移

7.下列洪水互救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向落水者抛救生圈

B.对溺水人员进行人工呼吸

C.划船、游泳去救人

D.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

解析:

5。

B 6。

C 7.D 第5题,钢制家具易沉入水中,不适宜防洪。

第6题,应对洪水灾害,不同情况下按轻重缓急有不同的方法、步骤。

当洪水来临时,没有转移出去的人,应采取应急措施向高处转移;当洪水猛涨时,可先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当发生险情时,要及时报告.第7题,对落水人员应及时救治.

二、综合题

8.(浙江高考)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坡、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

当你遭遇泥石流时,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减轻滑坡带来的危害,你认为甲城市应采取的主要防灾措施是什么?

解析:

(1)题,由图知,高风险区多断层,等高线密集,坡度大。

(2)题,暴雨可破坏土体平衡,易诱发崩塌等地质灾害,为洪灾提供水源条件。

泥石流流向低处,应向高处逃生;垂直于泥石流运动的方向可以最短路径远离危险区。

第(3)题,对不稳定山坡加强监测;减少破坏山体平衡的工程活动;采取措施加固坡体,修建排水工程,减小流经滑坡体的水量。

答案:

(1)断层 坡度 

(2)崩塌 洪灾 沿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迅速向高处转移 (3)在易发地段加强监测,尽量避免工程项目在该地段选址和施工;建设护坡、排水工程等。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5月8日8时至9日11时,广东大范围遭受暴雨、大暴雨袭击,强降水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粤东、粤西等地,6小时雨量较大的站点是:

台山市端芬镇田坑站433mm,台山市端芬镇爪排潭站409。

5mm,均超百年一遇。

据广东省防办报告,此次强降雨过程造成江门台山市、新会区等地共31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1万人,有43个村庄受涝,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

材料二 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

(1)由材料一、二可知,此次洪水灾害类型为______,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洪水危险区和多发区的个人和家庭,应如何做好防洪准备?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洪水灾害的类型、时空分布特点及洪水中的应急措施和救助措施。

由材料可知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大江河的下游,针对洪水灾害,灾前要关注天气预报,学习游泳、划船等基本技能,准备应急物资等。

答案:

(1)暴雨洪水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2)①关注汛期天气预报;②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③准备逃生物资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