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7269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docx

高三语文第二讲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他

授课类型

T语文每日积累

C实用类阅读考点强化

T实用类阅读习题讲析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语文每日积累

字音规律自我梳理

壳、翘、模、剥、削、泊、佣、轧、靡、帖

 

成语

每日一积累,知识汇成海)

重整旗鼓:

指失败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

应与“无可厚非”区别。

“无可厚非”意思是不可过分指责。

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然有缺点,但是还是可以原谅的。

莫衷一是:

衷,折衷,决断;是:

对。

成语意思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使用时要注意术语不能指一个人。

刮目相看:

指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

注意本成语二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好整以暇:

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

不能误用作贬义。

仁者见仁:

指对同一个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

屡试不爽:

爽,差错。

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曾几何时:

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

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附庸风雅:

附庸:

追随,风雅:

文雅,多指才学。

为了装点门面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不能误作褒义。

含英咀华:

咀:

咀嚼,英、华:

花朵。

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

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

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拾人牙慧:

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

使用时注意褒贬色彩。

狗尾续貂:

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

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

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时含谦义。

作文素材

恒心毅力(逆境成才)

1.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厄运降临后,他曾彷徨,但最终凭着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战胜了自己,成为一名著名作家。

(史铁生《我与地坛》)

  2.贝多芬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失聪之时,凭着坚强的意志力,最终创作了《生命交响曲》等诸多世界名曲。

(罗曼·罗兰《〈名人传〉序》)

  3.越王勾践在失败之后没有丧失信心,而是不忘国耻,卧薪尝胆,暗中积蓄力量,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吞并了吴国。

(《勾践灭吴》,选自《国语》)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后唐庄宗李存勖励精图治,取得了一时之盛;但他在兴盛之时,宠幸伶人,骄奢无度,最终身死国灭。

(欧阳修《伶官传序》)

  6.“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遭宫刑而成《史记》。

(司马迁《报任安书》)

C——阅读:

实用类阅读考点综合

 

实用类文章阅读指要

(一)传记

1.定义: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①从叙述人称看,分自传和他传。

②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的被称为“评传”。

③从篇幅来说,分大传和小传。

2.文体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3.传记的阅读要求

①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

例如,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

②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

③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

④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

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

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二)新闻

1.定义: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分类:

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3.文体特点:

①基本特点:

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②最主要的特点:

“用事实讲话”。

③基本结构(分析某一部分的内容起什么作用时用下列术语答,结合文本分析)

标题:

引题(引标):

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

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

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导语:

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主体:

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结语:

点化主题式,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指方向激励式,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预示前景式,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留下思索式,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也可没有。

消息:

有固定形式,一般写法都采用“倒金字塔”式。

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

特殊写法:

金字塔式结构、时间顺序结构、悬念式结构。

以叙述为主,简洁明快。

(三)报告

⒈定义:

报告是是根据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某一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

⒉内容安排

开头:

就调查的一些情况作简要的说明,有利于作者展开和读者理解其内容,提示一下全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先形成一个总的印象,以便迅速把握全文的中心。

主体:

调查报告中关于事的叙述和议论主要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地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

在内容安排上,主要是采取纵式、横式和对比三种结构形式。

①纵式结构,特点是内容连接贯通,结构条理清楚。

②横式结构,特点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侧面回答问题,论述比较全面、透彻

③对比结构,是为了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对比,使读者在对比中肯定所是,否定所非

结尾:

可以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也可以是展望未来,提出希望;可以是归纳主题,强调意义;也可以没有明显的结尾,全文由总到分,说完了事。

3、特点:

材料真实、针对性强、叙议结合、对象典型。

4、调查报告的语言:

科学性、简明平实、准确具体、有说服力。

5、调查方法:

开调查会、个别访问、蹲点调查、现场察访、抽样调查、网上调查、问卷调查等

(四)科普文章

科普文是以介绍、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说明文,知识性是主要特点。

阅读时要抓说明对象及其特点及内涵。

1、特点:

科学性、文学性(很多科普文章运用很多民谚、俗语、历史典故等旁征博引,烘托情趣)、思想性、短小性

2、说明方法:

用的比较多的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

3、语言特色:

简明、严谨,且具有趣味性、形象化、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

(常常使用口语化的语言,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介绍科学知识)

(五)访谈

1、访谈的开头:

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

2、访谈的基本特征:

针对性、专题性、典型性

3、访谈的一般提问方法:

要么直接提问,要么旁敲侧击。

可以细分为:

①趣问:

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②直问:

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③推问:

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④旁问:

有意岔开先谈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

⑤追问:

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⑥延伸:

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⑦对比:

有时侯,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

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人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问。

4、答题术语:

(这种提问有什么好处?

(1)紧扣主题,不蔓不枝。

(2)善于引导,环环相扣。

(3)适时应和,便于沟通。

(4)交流融洽自然,问和答浑然一体

(5)因势利导,自然而然地引入话题

阅读考点补充拓展

1、题目含义及作用

 

2、词语含义及赏析

 

3、句子含义及赏析

 

T——阅读:

习题讲析

 

传记阅读练习强化

《一代才女林徽因》练习题2:

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原意的两项是(  )

A.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描写了阳光的明艳、小鸟的欢乐、甘蔗拔节的清脆声,这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物表现了林徽因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望。

B.从大足考察回来后,林徽因因劳累、风寒,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四十度不退。

说明野外考察工作是艰苦而危险的。

C.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林徽因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那架留声机,因为音乐是他们夫妇俩的药品和粮食。

D.更多的时候,林徽因以书为伴,书籍伴她挨过沉默、孤寂的时光,从这些书籍中她重新汲取到了力量。

E.病情稍微好些的时候,林徽因便躺在小帆布床上整理资料,做读书笔记,那张小小的帆布床周围总是堆满了书籍和资料,为她写作《中国建筑史》作准备。

2.文章塑造了林徽因坚强的形象,赞美之间是如何满足传记作品客观真实的要求?

3.在林徽因最艰难的日子里,是什么支撑她走过这一段人生之路的?

请简要分析。

4.综观全文,林徽因在当时有着怎样的遭遇?

在她与命运的抗争中,表现出了哪些可贵的品质?

对你有什么启发?

1、【解析】 B.“危险”没有依据;E.梁思成写作《中国建筑史》。

【答案】 BE

2、【答案】 ①作者采用客观的叙述而非主观的赞美之词。

②作者直接引用传主的话语,体现语言的客观真实性。

3、【答案】 ①音乐,让她暂时忘掉苦难。

②诗歌,让她重新汲取力量。

③爱情,让她支撑生命。

④事业,让她抗争命运。

4、【答案】 遭遇:

①劳累过度,疾病缠身,无钱医治。

②事业受阻,经费枯竭,出版刊物非常困难。

③物价飞涨,生活陷入极度贫困境地。

品质:

林徽因虽然生活在离乱和贫病交加的困苦中,但却与命运顽强抗争,表现出热爱生活、钟情事业、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可贵品质。

启发:

略。

广东省高考真题讲析

【2008年实用类阅读】---科普文章

绝妙的错误

[美]刘易斯·托马斯

  大自然迄今取得的唯一最伟大的成就,当然要数DNA分子的发明。

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了它。

它装在第一个细胞之中,那个细胞带着膜和其他东西,在大约30亿年前这个行星渐渐冷却时出现在某个地方的浓汤似的水中。

今天贯穿地球上所有细胞的DNA,只不过是那第一个DNA扩展和惨淡经营的结果。

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因为生长和繁衍的技术基本没有变。

  可是,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

尽管今天再来谈论进化方面的进步已经不时髦了,因为如果你用那个词去指称任何类似改进的东西,会隐含某种让科学无能为力的价值判断,可我还是想不出一个更好的术语来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

毕竟,从一个仅仅拥有一种原始微生物细胞的生命系统中一路走来,从沼地藻丛的无色生涯中脱颖而出,演进到今天我们周围所见的:

—切———巴黎城,依阿华州,剑桥大学……我后院里的马栗树,还有脊椎动物大脑皮层模块中那一排排的神经原———从那一个古老的分子至今,我们真的已经走得很远了。

 

  我们绝不可能通过人类智慧做到这一点。

即使有分子生物学家从一开始就乘卫星飞来,带着实验室等等一切,从另外某个大阳系来到这里,也是白搭;没错!

我们进化出了科学家,因此知道了许多关于DNA的事,但假如我们这种心智遇到挑战,要我们从零开始,设计一个类似的会繁殖的分子,我们是绝不会成功的。

我们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

我们设计的分子会过于完美。

假以时日,我们终于会想出怎样做这事,核苷酸啦,酶啦等等一切,做成完美无瑕的一模一样的复本,可我们怎么想也不会想到,那玩意儿还必须能出差错。

  能够稍微有些失误,乃是DNA的真正奇迹。

没有这个特有的品性,我们将至今还只是厌气菌,也绝不会有音乐。

一个个地加以单独观察,把我们一路带过来的每一个突变,都是某种随机的全然自发的意外。

然而,突变的发生又绝不是意外,因为DNA分子从一开始就命中注定要犯些小小的错误。

  假如由我们来干这事,我们会寻求某种途径去改正这些错误,那样,进化就会半路停止了。

试想,一些科学家正在专注地从事于繁殖丈本完全正确的、像细菌一样的无核原生细胞,而有核细胞却突然出现,那时,他们会怎样地惊慌失措。

  我们讲,犯错误的是人,可我们并不怎么喜欢这个想法。

而让我们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犯错误也是所有生物的本性,那就更难了。

我们更喜欢立场坚定,确保不变。

可事情还是这样的:

我们来到这儿,就是由于纯粹的机遇,也可以说是由于错误。

在进化路上的某处,核苷酸旁移,让进了新成员;也可能还有病毒迁移进来,随身带来一些小小的异己的基因组;还有来自太阳或外层空间的辐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缝,于是就孕育出人类。

  不管怎样,只要 DNA分子有这种根本的不稳定性,事情的结果大概只能如此。

说到底,假如你有个机制,按其设计是用来不断改变生活方式的;假如所有新的形式都必须像它们先前那样互相适配,结成一体;假如每一个即兴生成的、能对个体进行修饰润色的新基因,很有可能为这一物种所选择;假如你也有足够的时间,那么,这个系统注定要迟早发育出大脑,还有知觉。

  生物学实在需要有一个比“错误”更好的词来指称这种进化的推动力。

或者,“错误”一词也毕竟用得。

只要你记住,它来自一个古老的词根,那词根意为四处游荡,寻寻觅觅。

  (选自《水母与蜗牛———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续)》,有删改) 

  

  19、作者在第一段里说“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但在第二段里又说“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4分)

  20、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请在文中加点词任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

(5分)

  21、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请结合全文分析。

(6分)

 19.因为直到今天,生长和繁衍的技术基本没变,都是DNA扩展和惨淡经营的结果。

但在进化方面我们却在不断进步。

  20.科普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科学知识,所以它的语言除了准确严谨外,还具有趣味性、形象化、通俗易懂的特点,深入浅出,帮助读者轻松理解科学知识。

  例如:

本文中“惨淡经营”常用于指创业的艰辛,用在这里形象地写出了DNA艰难复杂的发展过程,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玩意儿”一词极富口语化的特色,能让读者在轻松诙谐中开始思考到DNA发展过程中的绝妙的错误,充满了趣味。

  21.①人类社会能够发展,源于DNA的发明,而DNA能够使人类从物色生涯演进到今天我们周围的一切,其间的突变,即命中注定的小小错误又是关键因素。

这是作者介绍的重点。

作者认为这是DNA的根本的不稳定性是其最绝妙的地方。

  ②从文章分析,前两段为介绍DNA的“绝妙的错误”作了铺垫,引发了人们对于DNA为什么能繁衍出今天的一切的思考,第三段作了一个假设,进一步突出了 DNA“绝妙的错误 ‘的重要作用,文章的第四段一直到结束都将笔墨放在了DNA的错误对于人类出现和发展的绝妙作用上,因此,作者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

【2010年实用类阅读】---新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让法律来保护阳光

“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

2006年1月1日,中国将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

——摘自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11月7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的致辞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相对于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这些能源可谓循环往复、取之不竭。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专门立法来保护它的开发呢?

原来这阳光、这风、这些生物等并不自由。

我们歌颂阳光的美丽,羡慕风的来去,欣赏生物的多姿,其实它们受着许多的束缚,满肚子委屈。

阳光不远万里来到地球,不只是为了红几朵花,绿几棵树,它还能发电、供热,能让汽车跑,能让电灯亮。

科学家说,晴天太阳照着的每一平方米就蕴藏着1千瓦时左右的能量。

风儿在地球上飘荡,也不只是为了来一点凉爽、送几片白帆,它还有更大的力量,却无用武之地,所以就恼怒、狂躁。

你看那台风、飓风、龙卷风是怎样地拍胸怒吼。

地球上除人类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生物,不过它们只是无奈地独处,兰在幽谷无人问,花自飘零水自流,还有谁知道它们居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呢?

    阳光、风、水、生物、地热、海洋有这么多的本事,为什么不使出来呢?

有两个原因:

一是人们的认识所限,有眼不识金镶玉,轻慢了它们,它们当然就不出力。

这好办,随着科学的进步,观念的转变,会纠正的。

二是人们的固执,明知可用就是不用,甚至不许别人用。

原来能源一族也和人类社会一样,新旧之间会明争暗斗,抢位置、争高低,先来的见不得后到的,强势者挤兑着弱小的。

新能源的开发当然要投资,旧能源说,何苦呢,照旧用我不更省事?

新能源的开发要成本投入,旧能源说,你看,得不偿失!

房顶上装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供热系统,可以供全楼的照明、热水。

建筑商说还得改图纸,施工队说太麻烦,物业说不美观。

山坡上竖一个风力发电塔就可送电到万家,但是先要征地,又要修路、进设备、培训技术人员。

主持者一想,算了吧,还是到热电厂买电去。

玉米的传统用途是食用或者当饲料,现在发现可以造酒精,这酒精还能开汽车,玉米秆可以发电。

但是将这些理论变为现实有许多风险,谁第一个吃螃蟹?

总之,新事头绪多,旧轨最好循。

至于新事物的前景,一般人管不了那么多。

一般人管不了,谁来管?

国家来管。

用什么办法来管?

用法律。

只有法律才能平等地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

于是就有了《可再生能源法》。

1831年,当整个欧洲还在靠油灯、蜡烛照明,煤炭取暖时,法拉第把一块磁铁投入线圈,电流计上的指针轻轻摆动了一下。

他给人表演时,有绅士问,“这有什么用?

”法拉第说:

“先生,不用多久,它就会给您交税的。

”现在全世界靠电力生产的财富和税收早已多得难以统计。

为推广新能源,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法律。

现在阳光、风、生物等新能源才崭露头角,就像当年法拉第手中的磁铁和线圈,亟盼世人理解,盼社会支持,盼法律保护。

打个比方,《可再生能源法》就像《未成年人保护法》一样,它是专门保护弱者、保护未来、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的。

千百年来我们都将阳光当作人类自由的象征,现在突然发现,我们并没有给阳光自由,发现我们亟须用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阳光的自由。

当年有人问恩格斯说,你和马克思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

恩格斯回答: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自有阶级社会以来,人类就在为自己争自由,为社会秩序立法,现在我们又懂得为自然争自由,为保护利用自然立法。

人类的自由发展应该成为自然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反之,自然的自由发展也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条件。

当阳光、风、各种生物、还有地热、海洋都自由地迸发它们所有的能量时,人类自己也就获得了最大的自由。

(选自《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有删改)

19.请在画线部分任选两处,指出其所用修辞方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分)

20.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5分)

21.文章标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的?

(6分)

19题。

4分

答:

第1句,拟人1分。

赋予阳光、水等人的委屈情态,生动鲜明的表现了人们对新能源认识的局限。

1分

第2句,反问1分。

增强语气,再次强调应该正确认识并充分利用好新能源。

1分

第3句,排比1分,增强气势,突出新能源发展受限制的现实原因。

1分

20题。

5分

答:

作用为承上启下1分。

承上指法拉第刚发现电磁感应时不被人理解,和现在新能源现状接近。

2分

启下则为,电力现在对人类的贡献预示着新能源会带给人类美好的未来。

2分

21题。

6分

答:

标题含义为,人类通过立法来保护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分

文章主要从新能源现状即为新能源立法的原因和2分

立法的意义两大角度论述。

其中,现状包括人们对新能源认识有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上受限制。

2分

【2012年实用类阅读】---访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1题。

寂寞出学问

——《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

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

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

记者:

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

秦:

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还特别强调一个重点:

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

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

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

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秦:

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

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

“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

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记者:

这种精神的确是宝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

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

秦:

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

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

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

“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

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记者:

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必须静心求实。

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

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秦:

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要有其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

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鳊》、《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

当年陈先生住房车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

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

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的。

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

记者:

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

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

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秦:

应形成良性关系。

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