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7425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7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docx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考纲

生物中考考纲

1.举例说明科学探究过程。

v2.说明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使用显微镜和模拟制作临时装片。

v3.阐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v4.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v5.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v6.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v7.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v8.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v9.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v10.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v11.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v12.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v13.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v14.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v 15.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v16.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概述血液循环。

v17.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v18.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v19.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v20.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v2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v22.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v23.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v24.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v 25.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v26.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v27.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v28.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v29.概述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v30.概述鸟类、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v3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v32.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

v33.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v34.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v35.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1、举例说明科学探究过程。

生物学科学探究过程的六个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生物学科学探究的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对照实验的设置:

选择一个变量,除这一个变量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

2、说明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使用显微镜和模拟制作临时装片。

(1)说明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使用显微镜和模拟制作临时装片。

1 结构:

目镜、物镜;

2放大:

倍数为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物像:

为倒像,上下左右均相反;标本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③使用步骤:

取镜、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调焦(先降后升、先粗后细、先低后高)观察、整理存放

A.对光(低倍物镜、大光圈,看到明亮的视野);光线调节结构:

光圈、反光镜(视野中需增加亮度时应选用大光圈、凹面镜;反之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B.安放装片(目标正对通光孔中心);

C.调焦结构:

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先用粗准焦螺旋,看到物象以后再用细准焦螺旋)

D.污点:

视野中发现的污点,其可能存在的位置有物镜(不动)、目镜(可动)、玻片(可移动)

 ④制作装片:

一擦、二滴(水、生理盐水)、三撕(刮)四展(涂)五盖(防气泡)、六染

临时装片的制作:

擦干净载玻片和盖玻片;滴一滴清水(植物细胞),滴一滴0.9%生理盐水(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取材料;涂、放材料;盖盖玻片;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碘酒,在相对的一侧用吸水纸吸,直到碘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观察

3、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①单细胞生物: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②多细胞生物:

细胞中的各种结构担任一定的功能,使细胞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③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3)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①细胞分裂的结果:

细胞数目增多。

基本过程:

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后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不形成细胞壁)将细胞质一分为二。

注:

遗传物质不变。

②细胞分化:

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

结果:

形成组织。

(4)描述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①植物: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②动物: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3植物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动物系统:

呼吸、运动、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和生殖

4、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如:

影响B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等;

影响C的直接的生物因素有:

B;

C与B是捕食关系,C与D是竞争关系。

5、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自然生态系统(温度、降雨量等决定了该生态系统的类型);人工生态系统(建立的目的是使物质和能量较多地流向人类,起决定作用的是人)。

6、概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释某些某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①一条食物链起于生产者,结束于最高级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

②书写:

③数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时,首先确定生产者和最高级消费者,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级消费者结束,允许部分重复,不允许漏掉。

“→”向右

④生产者数量最多,包含有机物最多,包含能量最多,有毒物质浓度最低;

⑤能量流动:

能量源头——太阳能;能量沿食物链方向逐级递减

⑥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不能随意捕杀某种生物,否则会破坏生态平衡。

7碳循环:

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首先利用,通过植物、动物的呼吸作用,主要通过分解者分解作用,另外还通过燃烧,最终以CO2的形式释放回到大气。

7、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胚是完整的,活的;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各部分的结构和作用

种皮

种皮——保护胚乳贮存营养

菜豆种子

胚胚芽——发育成茎、叶玉米种子胚芽

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胚轴

胚根——发育成根胚根

子叶2——贮存营养物质子叶1

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点:

相同点:

①都有种皮和胚,胚由四部分构成;

不同点:

①子叶数量不同;②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不同。

8、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1)芽的发育.叶芽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

芽轴茎

叶原基幼叶

幼叶叶

芽原基侧芽

叶芽枝条

(2)根尖的结构

 

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9、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花被花萼—凋落或存留

花冠—凋落

雄蕊—凋落

柱头—凋落

花蕊花柱—凋落

雌蕊子房壁果皮

子房珠被种皮果实

胚珠受精极核胚乳种子

受精卵胚

10、描述绿色植物的中蒸腾作用:

概念:

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场所: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门户:

气孔

蒸腾作用强弱受光照、气温、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状况等影响。

蒸腾失水量约占植物体总吸水量的99%

意义:

A促进根吸水;

B促进水分、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C散热,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D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水循环。

应用:

移栽植物时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1去掉部分枝叶

2带土移栽

3为植物遮荫

4选择在阴雨天或傍晚移栽.

11、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1暗处理一昼夜——目的:

使叶内淀粉转运走或消耗掉

2黑纸片遮光叶的一部分,于光下照射几小时。

3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酒精燃点低,避免酒精燃烧),脱去叶绿素(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叶片由绿色成黄白色)——目的:

避免叶绿素颜色干扰

4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检验

5静置几分钟,漂洗掉残留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本实验现象:

未遮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

本实验验证了:

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②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本实验为对照实验,变量为光

光合作用的公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注意:

1.判断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看现象——加碘液后是否变蓝

2.推理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四要素缺一不可

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光能)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考题中可以通过:

a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通过碳酸氢钠溶液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

b通过切断叶脉导致缺少光合作用的原料——水;

c通过遮光(黑纸片等不透明薄片)导致缺少光合作用的条件——光;

d选用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导致缺少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3.判断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看产生的氧气的量。

4.光合作用实现了物质转变:

二氧化碳和水(原料)转变为有机物和氧气(产物)

光合作用同时实现了能量转化: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A适量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增强光合作用,

B适量提高温度,会增强光合作用,

C延长光照时间,会增加光合作用的时间,

D间作套种、合理密植会增加光合作用效率。

12、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公式: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注意:

1.呼吸作用发生于所有活细胞中。

具体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

2.呼吸作用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分解,将能量释放出来维持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而这能量正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由光能转化而来)。

3.证明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可以将呼吸作用产物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

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

(1)温度:

温度升高,呼吸作用加强;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强度会减弱。

(2)水分:

植物含水量增加,呼吸作用加强。

(3)氧气:

一定范围内随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显著加强。

(40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浓度大,抑制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应用:

(1)促进呼吸作用:

如农业生产中对作物进行田间松土。

(2)抑制呼吸作用:

贮存蔬菜、水果、粮食时,常用低温、干燥、充加二氧化碳等措施,降低植物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13、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绿色植物不断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4、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天然的“蓄水池”:

绿色植物可以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同时绿色植物的根系和枯枝落叶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量,从而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15.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1)、几乎所有食物中都含有六类营养成分:

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

糖类:

主要的供能物质(70%),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都属于糖类

脂肪:

备用的能源物质

蛋白质:

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提供原料

水:

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无机盐:

构成细胞

维生素:

不提供能量,不构成细胞,含量小,作用大  

(2、)维生素缺乏症及食物来源:

维生素

缺乏症状

所在食物

A

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

动物肝脏、鱼肝油等

B1

脚气病,神经炎

粗粮,麸皮、糙米等

C

坏血病(皮下、牙龈出血)

新鲜的蔬菜、水果

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动物肝脏、鱼肝油等

(3)几种重要的无机盐:

钙,牙齿、骨骼的原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铁,血红蛋白的原料——缺铁性贫血

碘,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地方性甲状腺肿

(4)消化系统的组成:

5、消化腺知识列表:

消化腺

分泌的消化液

含有的消化酶

唾液腺

唾液

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

胃液

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肠腺

肠液

含有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肝脏

胆汁

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胰腺

胰液

含有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6、)消化和吸收

(1)消化:

将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不溶于水的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溶于水的物质。

吸收:

小分子的溶于水的物质从消化道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血液)的过程。

(2)小分子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

(3)大分子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必须先经消化才能被吸收,它们在消化道内的起始消化部位分别是口腔、胃、小肠。

(4)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部分,约5——6米。

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其上有许多小肠绒毛,扩大了吸收面积。

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16.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概述血液循环。

1.血液成分:

 

    

形态:

淡黄色,半透明。

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输血与血型:

输血原则:

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可输入少量异型血。

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3血管:

概念:

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

结构: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多分布较深。

概念: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

结构: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多分布较浅,有的与动脉伴行较深。

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

概念: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最小的静脉之间的血管。

特点:

数量多、分布广、壁非常薄、血流速度最慢、管腔很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这种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实验: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用浸湿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其目的是保持鱼体湿润。

把这条小鱼放在 培养皿 中,然后放在 载物台上,用 低倍镜 观察尾鳍血管中血液的流动。

位置:

胸腔中略偏左。

特点:

主要由心肌构成、左心室壁最厚,与功能相适应。

左心房:

连通 肺静脉 。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 房室 瓣,只能朝向 心室开,心室与动脉之间有 动脉瓣,只能朝向 动脉开。

左心室:

连通 主动脉 。

右心室:

连通 肺动脉 。

5.血液循环途径: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在身体各部毛细血管网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营养物质和氧供细胞利用,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在肺部毛细血管网处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氧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动脉血:

含氧多、颜色鲜红。

静脉血:

含氧少、颜色暗红。

17.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1.呼吸系统组成:

呼吸道(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和肺。

2.呼吸道的特点: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内表面的黏膜能分泌黏液;黏膜中还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鼻腔的鼻毛能过滤吸人空气的灰尘。

3.呼吸道的功能:

保证了气体的畅通

对空气具有温暖、清洁、湿润的作用。

4.肺: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肺泡。

5.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数目很多

6.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吸气时,肋间肌收缩,使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导致胸廓的前后左右径增大;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导-致胸廓的上下径加大,胸廓增大,肺便扩张,肺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被吸入。

呼气时,肋间肌舒张,肋骨、胸骨下降,导致胸廓的前后、左右径缩小,膈肌舒张,膈顶上升,导致胸廓的上下径缩小,从而使胸廓缩小,肺便回缩,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被排出。

7.人体內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8.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1.排泄:

人体将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

2.排泄的三条途径

(1)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

(2)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3)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尿素)

一、尿的形成和排出

1.泌尿系统的组成

 

2.尿的形成

(1)肾脏的结构

肾脏分为皮质、髓质、肾盂三部分。

周围颜色较深的部分是皮质,里面颜色较浅的部分是髓质,髓质里漏斗状的部分是肾盂。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每个肾脏大约由100万个肾单位构成。

肾单位结构如下:

 

肾小体分布于皮质,肾小管分布于皮质和髓质。

(2)尿的形成

尿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阶段。

形成过程图解如下:

 

3.尿的排出

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起来,当膀胱内的尿液贮存到一定量时,刺激膀胱内壁上的感觉神经末梢,通过神经系统的调控,膀胱壁上的平滑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尿就从膀胱流出,经尿道排出体外。

4.排尿的意义:

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19.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使人体各项生理活动相互协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以神经系统调节为主,激素调节为辅。

一、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的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2、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包括轴突和树突。

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是能够传导的电信号。

3、脊髓

(1)组成:

由灰质和白质构成,其中灰质位于中央呈蝶形。

(2)功能:

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

脊蛙反射实验是为了研究脊髓的功能。

破坏脑保留脊髓时,出现搔扒反射;破坏脑又破坏脊髓时,没有搔扒反射,原因是破坏了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反射弧不完整。

由此可见,搔扒反射是由脊髓完成的,证明了脊髓的一功能——反射。

4、脑(分大脑、小脑和脑干)

大脑

(1)组成:

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表层是灰质,又叫大脑皮层,表层以内是白质

(2)功能: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可以划分为若干各功能区,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及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

小脑功能:

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功能:

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

二、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的概念: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

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

例如传入神经受损,既无感觉又无反应,传出神经受损,有感觉但无反应。

膝跳反射的过程:

扣击部位:

膝盖下位的韧带

现象:

小腿突然跳起

感受器:

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中枢:

位于脊髓灰质中

效应器:

(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

3、反射的类型(反射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

概念:

生来就有的反射

参与结构是大脑皮层以下神经中枢,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

例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吸吮反射等。

(2)条件反射

概念:

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参与结构是大脑皮层直接参与的,它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的。

使机体更加适应环境的变化。

(3)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对语言、文字做出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特征。

例如吃梅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望梅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射,而谈梅分泌唾液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三、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一)、视觉(视觉器官是眼,眼的主要结构是眼球,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

1、眼球壁分为三层:

外膜(包括角膜和巩膜,巩膜即我们常说的白眼球)

中膜(包括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虹膜即我们常说的黑眼球,虹膜中央的孔叫瞳孔,外界光线强时,瞳孔变小)

内膜(包括视网膜,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成像)

2、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

晶状体是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大,看近处物体;睫状体舒张时,晶状体曲度变小,看远处物体。

光线强或看近处时,瞳孔缩小;光线弱或看远处时,瞳孔放大。

3、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此经过角膜、房水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最终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由视神经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视觉的感受器位于视网膜,而视觉最终形成于大脑皮层。

4、近视原因:

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办法:

配戴凹透镜。

二、听觉(听觉器官是耳)

1、耳的结构包括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和内耳(包括耳蜗和半规管)。

2、听觉的形成: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觉中枢→听觉

注意:

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而听觉最终形成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20.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内分泌系统及激素

1、腺体的分类:

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1)外分泌腺:

一般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去,例如肝脏、胰腺、唾液腺等。

(2)内分泌腺:

无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血液,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例如甲状腺、胰岛、垂体等。

内分泌腺构成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注意:

胰腺既属于外分泌腺,又属于内分泌腺。

作为外分泌腺可分泌胰液,作为内分泌腺可分泌胰岛素。

2、激素:

内分泌腺产生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其特点:

含量少但作用大

二、激素的调节作用

1、生长激素

由垂体分泌,作用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患侏儒症;分泌过多患巨人症

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2、甲状腺激素:

由甲状腺分泌,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患呆小症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