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7536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docx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

旺磐加工中心的常见报警解决方法

序号报警内容含义解决方法

<一>plc报警问题

1.1LUBLOW(油量过少)

1.11检查润滑油泵的油位

1.12检查油位传感器是否正常

1.13检查油位报警线路电源及输入电路是否正常(号码管为DC24V及LUBLOW)

1.2COOLANTOVERLOAD(切削液马达过载)

1.21检查动力线是否有缺,

1.22检查电源电压是否为额定电压

1.23过载保护器的过载系数是否设定过小,正常为2.5

1.24马达是否为反转或者有烧毁

1.25将上序问题排除后,将过载保护器上的复位按钮按下,再确定信号线是否有24V电源输入(号码管为COOLANTOVERLOAD)

1.3AXISNOTHOME(3轴未归零)

1.31在原点复归模式下分别将三轴归零,归完成报警信号即完成零

1.32ATCNOTREADY刀库未准备好

1.33刀库记数信号未到位,检查COUNTER信号

1.34刀杯原位信号错误,检查TOOLCUPUP信号

1.35刀臂持刀点位置不正确,检查121点信号

1.4THECLAMPSIGNALERROR(夹刀信号错误)

1.41检查夹刀到位信号线是否有异常

1.42检查打刀缸夹刀开关是否正常

1.43检查I/F诊断中X4的信号是否为1

1.5AIRPRESSURELOW(空气压力低)

1.51检查空气压力是否5MP以上

1.52检查空气压力输入信号的线路是否有DC24VV电压

 

1.6ATCCOUNTERSINGALERROR(刀库记数信号错误)

1.61检查是否为记数信号接再刀库的144点上。

1.62检查DC24电源144点与0V点之间电压是否为24V,

1.63确定I/F诊断中的X1E点信号是否正常!

1.7THESP-MOTOROVERLOAD(主轴马达过载)

1.71主轴马达过载,检查回升电阻AL1与AL2间是否为通路

1.72检查PLC输入信号是否有24V

1.8PLC计时器不能工作参数被锁住

1.81将6449BIT0位参数设定为0

1.9PLC计数器不能工作参数被锁住

1.91将6449BIT1位参数设定为0

1.10PLC报警无法显示为用户定义形式参数锁住

1.101将6550BIT0位和BIT2位设定为1

 

1.11主轴无法转动(无信号显示)

1.111如果是使用面板启动主轴正转时,则检查是否是在手轮方式,然后检查打刀缸

上面的紧刀信号是否到位(即I/F诊断中的点X4是否为1),如果此两点信号全部到位,

主轴还是无法转动,则检查报警界面是否有伺服报警。

1.112如果上述情况皆到位,还不转动,请检查参数是否设定正确,如:

屏蔽参数

3024是否关闭。

1.12程序无法启动

1.121三轴是否回零完成

1.122检查报警界面是否有报警,如果有依照报警信息将其解决。

1.123检查启动时的模式是否正确,允许在EDIT,MDI,MEMORY以及DNC模式下启

动加工程序

 

〈二〉EMG报警问题

2.1EMG紧急停止,EXIN或PLC报警

2.11取消紧急停止输入信号。

检查急停开关接线,看连线是否破损。

2.12检查紧急停止开关常闭点是否接触良好

2.13检查控制急停线的

2.2EMG紧急停止,SPIN

2.21检查主轴放大器中紧急停止信号和准备信号的信号输入。

2.222检查主轴放大器的回授线是否破损。

2.3EMG紧急停止,33号报警过电压

2.31PN总线电压超过了400V.

2.32调整参数如:

3219,3255等。

2.33检查回升电阻是否烧坏,或更换大功率的回生电阻。

2.4EMG紧急停止,3A号报警过电流

2.41检查三轴动力线是否短路。

2.42调整参数。

(2220,2210,2211,2212)

2.5EMG紧急停止PLC紧急停止(带行程开关式)

2.51取消紧急停止输入信号。

检查急停开关接线,看连线是否破损。

2.52检查急停开关常闭点是否接触良好

2.53检查机床是否过行程

2.53检查各轴行程开关连接线路是否正常

2.6EMG紧急停止LINE/SRV

2.61查电缆线的连接方法是否正确(判定方法是CN1B为终端,可随意选择一轴,连线再由接有终端的驱动器的CN1A出发,连接到另外一轴的CN1B,依此方法连接完各轴,最后回到基本I/O板上的SV1接口

2.62查驱动器上的旋转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2.63查伺服驱动器之间的连接线以及伺服驱动器与I/O板之间的连线及I/O板与主机间的连线是否有松动或异常,如果连线无问题则更换新电缆线试试

 

EMG紧急停止是机床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的一种保护功能,引起这种情况发生的因素很多,上面讲的紧急停止状态,亦是为了防止机床误动作而产出的保护状态。

〈三〉系统操作错误报警

3.1M01操作错误,外部互锁0003号报警参考点返回方向错误

3.11因选择的参考点返回方向与设定的返回方向不一致,选择正确的返回方向即可

3.2M01操作错误0004轴互锁技能有效

3.21在加装了刀库的时候检查刀库计数信号及原点信号是否正常,打刀缸位置是否在夹

刀点位置,一切正常后即解除互锁。

3.22检查是否将面板上面的MACHINELOCK键按下,如果有将此按钮关闭即解除互锁

3.3M01操作错误,内部互锁0005号报警

3.31伺服关闭功能有效,请解除伺服OFF功能。

3.32对轴取出有效状态的轴发出了指令,请进行正确操作。

3.33发出了与手动跳过打开方向相同的指令,请惊醒正确操作。

3.34在手动/自动同时类型期间,自动类型指令轴成为了手动操作轴。

请关闭指令轴的手动/自动有效信号。

3.35请再次接通电源,并完成绝对位置初始化。

3.4M01操作错误,0006超过硬极限(此情况在三点式形成开关时常发生)

3.41机床超过硬体极限,在手论方式下将发生过行程的轴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3.42检查发生过行程报警的轴的线路或电源是否有故障

3.43检查发生过行程轴的行程开关常闭点是否有故障

3.5M01操作错误0007软件极限保护

3.21将发生报警的轴在手轮方式下或者快速移动的方式下进行超极性相反的方向移动

3.22检查2013,2014参数是否设定正确

3.3M01操作错误0024绝对位置报警中

3.31请执行绝对位置基准点初期设定后再确定绝对坐标行程位置,然后再执行原点复归

3.4M01操作错误,0101无操作模式

3.41检查输入模式信号线是否有破损

3.42检查I/F诊断中是否有输入信号

3.43检查模式选择开关是否有故障

3.44检查PLC程序

3.5M01操作错误,0102切削进给率为零

3.51检查面板进给倍率开关是否为零档位

3.52检查进给倍率开关线路是否有故障

3.53检查进给倍率开关是否有故障

3.54检查PLC程序

3.6M01操作错误,0103外部进给速度为零

3.61在手动移动过程中,请确认手动倍率开关为非零值,

3.62如果手论倍率开关已经为非零值,请确认信号线是否有异常

3.63请检查PLC程序

3.7Y90主轴无信号,主轴编码器信号错误

3.71检查主轴编码器的反馈电缆线和编码器

3.8Z51ROM错误

3.81参数为正常写入ROM时发生,再次执行同一操作时如果产生报警,即

为硬件故障,请与服务中心联系。

3.9Z52电池不足插入NC控制装置的电池的电压已下降

3.91更换NC控制装置用电池。

3.92对电池处理之后,检查加工程序。

3.10Z53过热控制器或操作板温度超过规定值

3.101需要冷却措施。

3.102切断控制器电源,或用冷却器降低温度等。

3.11Z55RIO通信中断控制器与远程输入/输出装置间的通信出错。

3.111检查并更换电缆。

3.112检查电源(是否供电,有电压)

3.113更换远程I/O模块。

3.12Z59加减速时间加减速时间常数太大

3.121#1206G1bF参数的设定值加大。

3.122#1207G1btl参数的设定值减小。

3.13p430有未回归原点的轴对未作参考点复归的轴做发出了参考点复归以外的指令,对正在轴取出的轴发出的了指令。

3.131执行手动参考点复归

3.132将已经取出的轴恢复其功能

3.14Y05初期参数错误

3.141确认1001,1002及1039参数是否设定正确

3.142根据报警信息所提示的参数号码,设定正确值。

3.15M90参数设定方式参数设定方式被打开

3.151R1896被设定成为了1,同时参数1222BIT3设定为1,此时即出现参数设定

方式报警,针对此情况可以将以上两个参数设定为两组形式,①,R1896设定为一

,1222BIT3位设定为0,在此情况下准备参数区域的参数可以自由设定;②,R1896

设定为0,1222BIT3位设定为1,此时准备参数中的参数被锁定,不能更改.

 

 

〈四〉传输问题

4.1P460纸带输出错误读带机发生报警

4.11检查电缆线焊接是否正确

4.12接头是否有松动

COM1端口

4.13电脑主机插头是否为

4.14机床参数及电脑传输软件参数否为标准值参考(参考下图)

I/O参数号码

I/O参数标准值

I/O参数号码

I/O参数标准值

9001

2

9002

0

9003

2

9004

0

9005

2

9006

0

9007

2

9008

0

9009

2

9010

0

9011

2

9012

0

9101

FDD

9109

1

9102

0

9110

3

9103

3

9111

1

9104

0

9112

0

9105

0

9113

9106

3

9114

100

9107

3

9115

0

9108

3

9116

10

8109

0

电脑软件传输速度

19200BIT

电脑端口

COM1

 

4.2,P462纸带输出错误

4.21检查电缆线焊接是否正确

4.22接头是否有松动

COM1端口

4.23电脑主机插头是否为

4.24机床参数及电脑传输软件参数是否为标准值参考(参考上图)

4.3传输过程中发生异常中断

4.31检查传输线是否有松动

4.32检查客户所编写的程序后处理是否正常(判定方法是去掉程序开头的一部分说明,

直接用程序部分传送看是否能正常传输,如果可以则证明为后处理问

4.33检查电脑主机是否中病毒,将主机杀毒后,更换传输软件再试。

4.34如果电脑为XP系统,重装成98系统

4.35更换电脑主机

4.36检查地线是否接线良好

4.4传输过程中出现不能识别的代码

4.41根据程序执行时所停顿的单节,相对应的删除代码或者更改正确的代码指令

4.42再重新传送即可

4.5传输过程中出现乱码,机床无法识别加工

4.51检查电脑传输参数是否与机床传输传输一致

4.52给系统杀毒,更换传输软件

4.53检查接地是否完好

4.54更换主机

4.6在线加工程序老出错

4.61检查外部有无大功率电感设备干扰。

4.62PC机有无接地。

4.63传输参数有无正确。

4.64可以降低传输速度。

4.7参数,梯图传入时,E86输入错误

4.71当新机通电时,都需要进行参数的格式化,以除去原先的一些参数,但请注意:

格式化时,不要对基本参数进行格式化。

否则将出现此类报警。

4.72,出现此类报警时,我们可以用备份卡去备份后,然后拿到新机台释放,即可。

4.73可以摘录基本参数到新机台,然后就可以新机参数的输入,同时亦可将梯形图输入到机床系统中。

 

〈五〉时间暂停报警

5.1T01自动起动不可表示试图从停止状态执行自动运转

时无执行自动运转的状态。

5.2T010101报警轴在移动中

5.21在全部轴停止后再重新起动。

5.3T010102报警NC未准备

5.31会存在其他报警因素,请根据该报警内容进行处理

5.4T010103报警复位中

5.41关闭复位输入信号。

5.42检查复位开关是否由于故障原因一直停留在打开位置上。

5.43检查PLC程序。

5.5T010104报警进给信号打开

5.51调整进给保持开关。

5.52进给保持开关B接点

5.53检查进给保持信号线是否破损。

5.54检查PLC程序。

5.6T010105报警超过硬件行程极限

5.61若轴端发生超过行程极限,通过手动操作使轴移动。

5.62检查超过行程极限信号线是否破损。

5.63检查超过行程极限开关是否有故障。

5.7T010106报警超过软件行程极限

5.71用手动使轴移动。

若不是轴端,则确认参数内容。

2013,2014

5.8T010107报警无法运转类型

5.81选择自动运转类型。

5.82确认自动运转类型(内存,纸带,MDI)的信号线是否有破损。

5.9T010108报警运转操作类型重复

5.91检查类型选择信号线(记忆,DNC,MDI)是否有短路。

5.92检查开关是否有故障

5.93检查PLC程序。

5.10T010110报警DNC呼叫中

5.101在完成DNC呼叫之后进行自动起动操作。

5.11T010113报警温度报警发生中

5.111NC温度超过规定温度

5.112请采取冷却措施。

5.12T010191报警无法自动起动

5.121请在文件删除/写入完成后再自动起动。

5.13T02进给保持0201报警超过硬件行程极限

5.131通过手动操作将轴从超过行程极限开关处离开

5.132需要修改加工程序。

5.14工件坐标不能抄数操作面板的钥匙未打开

5.141将操作面板上的数据保护钥匙旋转到1状态

5.142如果数据保护钥匙处于打开状态,还是不能抄数的话,则检查此时状态的钥

匙输入信号线是否有破损

5.143检查PLC程序

 

〈六〉伺服报警问题

6.1Z55I/O未连接I/O模块信号错误

6.11检查I/O板电源是否正确

6.12检查I/O板输入电压是否为DC24V

6.13检查CF10电缆线是否接触良好或是否有破损

6.14检查I/O板输入输出发光二极管是否工作正常,标准是两个灯必须为亮,

且显示为淡绿色。

如果有灯不亮,则证明I/O板已经烧毁。

6.2S010010号报警电压过低

6.21PN总线电压降到到了两百伏以下,检测伺服驱动器的输入电压

6.22检查外部输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且电压值是否为380V(±10℅)

6.23放大器可能烧毁,需要检修

6.3S010011号报警轴选择错误

6.23此情况是因为在使用双轴一体的驱动器时,双轴的旋转开关均被设定了同一个

轴号

6.24根据伺服连接顺序将旋转开关的值设定为相对应的值,注意左右两个旋转开关

分别对应上下两个接口。

6.4S010016号报警极性位置检测错误

6.41检测出伺服侧与电机侧的U,V,W三相相序不正确,核对并改正错误的顺序,标

准是伺服侧的U,V,W,E分别对应电机侧的A,B,C,D。

6.5S010018报警伺服驱动器与编码器之间无法正常通信

6.51检查伺服器侧的编码器线是否与电机侧连接好

6.52伺服线是否故障

6.53电机上编码器是否损坏

6.54伺服驱动器是否异常

6.6001E号报警机械侧检测器内存错误

6.61编码器线是否接触不良

6.62编码器是否异常,将任意两个伺服器的动力线及编码器线交换,从而判断出哪边

出了问题,加以解决。

6.70024号报警检测到电机电缆线有对地短路情况

6.71根据相应报警轴检查动力线是否对地短路

6.8002A号报警机械侧检测器相对位置错误

6.81轴最大移动速度设定过大

6.90030号报警过回生,回生电阻温度过高

6.91先关闭电源,检测回生电阻值是否正常。

6.92电阻值正常的话,将回生电阻进行降温,并加强通风散热措施。

6.100031号报警过速度,速度超出了极限速度

6.101先检查电机的最大转速

6.102检查系统参数2001的值,检查2218的值,确定是否与电机小于或等于电机转速

6.110032号报警电源模块错误(过电流)

6.111电机负载是否过大

6.112电机动力线是否有短路情况

6.113伺服器是否有短路

6.120050号报警过载1可能由撞击导致

6.121电机的加载时间超过的设定电机电流要求的伺服电机或者伺服驱动器达到过载检测水平

6.122调整2221以及2222参数值可降低检测水平

6.123重新启动后即可消除报警

6.130051号报警过载2电机输出到达了过载检

测水平和检测时间常数规定的过负载水平

6.131可判断此报警由撞击导致

6.132确定正确的操作方式,确定程序是否有误

6.133重新启动电源后,即可消除报警

6.140052偏差过大,位置操作时,位置跟随误差超过指令值以上。

6.141检查参数2223,2224及2226是否设定过小

6.142检查连接电缆线是否有破损或是否有松动

6.142检查发生报警轴的编码器或驱动器是否有故障(将正常一轴的伺服电机与之交换,看是否正常即可判断出好坏。

6.1300E0号报警过回生警告

6.131回生电阻发热警告

6.1400E1号报警过负载警告

6.141检查到过负载水平一80℅的值。

6.142检查各个轴的运动负载情况

6.15Z700001绝对位置错误

6.151确定电池的电压及安装情况

6.152原点初期化未完成

6.153依次设定各轴原点并将其归原点

6.154根据原点位置及机床的机械行程确定正负极性参数值

6.16Z700002在NC中记忆的绝对位置参考数据被破坏

6.161检查电池电量是否正常

6.162检查原点复归参数是否正确或有人动过

6.163查伺服器与电机通讯是是否正常

6.164完毕OK后,按照55号报警解决方案进行处理

6.17Z700003用于检测绝对位置的参数被更改

6.171检查以下参数是否正确#1003,#1016,#1017

#1018,#1040,#2049

#2201,#2202,#2218

#2219,#2220,#2225

6.172完成后进行原点初始化

6.18Z700004原点初始化完成位置与栅格点位置不一致

6.181重新进行原点初始化

6.19Z700005绝对位置数据遭到破坏

6.191重新进行原点位置设定及行程极性设定

6.192重新开启电源即可

6.20Z700080绝对数据丢失可能是检出器内的多回转器计数数据错误

6.201进行检出器的更换

6.202然后进行原点初期化

6.203重新启动电源即可

6.21Z71000125绝对位置检出器备份电压不足

6.211更换电池,检查各部分电缆线及伺服线是否连完好,然后接同电源进行原点初始化

6.22Z71000391在操作期间不能与绝对位置检出器进行通讯

6.221检查和更换电缆线、伺服检出线,再次接通原点并进行原点初始化

6.222重新启动电源即可

6.23Z71000493当设定绝对位置时,绝对位置数据跳动

6.231检查和更换电缆线以及伺服检出线,重起电源后并进行原点初始化检查和更换电缆、卡或检出器,重新启动电源并进行原点初始化

6.232重新启动电源即可恢复正常!

6.24Z71000592绝对位置检出器的序号数据出错

6.241检查和更换电缆、检出器

6.242再此接通电源后可实现参考点复归

 

〈七〉电气电路问题

7.1冷油机AL1、AL2报警电源相序有问题及过载故障

7.11调换三相输入电源中的任意两相(AL1报警)

7.12将热继电器上面的绿色复位按钮复位(AL2报警)

 

7.2工作灯无法正常工作电路不正常

7.21检查面板按键功能是否正常,查看I/F中的点是否有变化

7.22在面板工作灯为打开的时候测量工作灯两端的电压值,如果电压显示为AC220V,

则证明工作灯线路有松动或工作灯有烧毁,如果电压显示为0V时,则检查控制工作灯的中间继电器是否能正常工作,以及检查相联系的电路端子是否有松动。

7.3警示灯不工作

7.31确认电路是否正确

7.32确认DC24V电源是否正常

7.33确认PLC信号是否有输出

7.34确认警示灯灯泡是否烧毁

7.4电源无法上电

7.41确认AC380V电源是否正常及是否有缺相或短路情况

7.42确认AC220V电源是否正常

7.43确认DC24V电源是否正常

7.44确定上电电路是否正确

7.46确认上电启动及停止开关是否完好

7.47确认DC24V与DC0V及地线之间是否有短路

7.47确定上电继电器线圈及常开触点是否正常

7.48确认线路是否有松动

7.49确认继电器线圈的电压是否为额定电压

7.5上电时接触器发生强烈的振动响声

7.51确认接触器线圈两端的电压是否与接触器线圈额定电压一致

7.52更换接触器

7.6旋开急停开关时,EMGPLC紧急停止未能解除

7.61检查急停开关是否已坏

7.62检查急停控制线路是否正常

7.63检查控制急停的继电器是否正常

7.64检查PLC急停输入信号点是否有DC24V电压

7.7旋开急停开关时,EMGEXIN紧急停止未能解除

7.71检查主机EMG信号电路是否为通路

7.8面板上面的按键无法正常显示

7.81检查I/O连接排线是否连接正确

7.9打刀缸无法正常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