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7594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2005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江苏省建陵中学 陈林 兴化中学 高超 太湖高中 王智慧

2005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

题型结构比较稳定

“试卷一点都不难,都是老师复习过的!

”,随着高考历史考试的结束铃声响起,不少考生一脸兴奋地涌出考场。

大家普遍表示试卷不难,好几个考生都说,后面材料分析题台湾题是原来复习时预测题中的原题,多数题目曾经复习过,所以做起来很得心应手。

今年历史试卷总体结构稳定,题型和题量与去年都没有变化,考查的内容仍是学科基本知识,继续体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思想原则。

今年有一个重要变化,即古代史比例下降,以往都有两道大题(一道问答题,一道材料题)考到古代史,今年只有一道问答题考到。

这种变化和历史考纲变化有关,考纲中古代史内容删得较多,而增加了现代史部分,与现实意义联系紧密,这体现了新课改“厚今薄古”精神,值得关注。

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现实,凸显时代感,是本次试卷的一大特点。

如和谐社会、台湾问题、国共两党关系、洋务派、新文化运动等。

这些题目不仅不回避热点,而且有意识地引导考生关注热点,通过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

总体说来,今年历史卷题型结构较稳定,选择题25题,共75分,三道材料题和三道问答题,共75分。

这种结构考生十分熟悉,有利于心理稳定。

有历史老师认为,从今年试卷来看,强调主干和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对后面学生的学习有一定启示作用。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今年考到世界科技这种在教材中内容很少的知识,覆盖面较广,表明学历史还应当注意全面掌握。

第一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是以下哪个朝代的百姓诅咒统治者的话?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答案:

A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教材提供材料的掌握,其意思是:

什么时候你这个太阳才灭亡,我们宁愿和你同归功于尽。

是指夏朝最后一个王桀,人民恨透了他,对他的诅咒。

2.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孔子思想的掌握,②是维护周朝的“礼”,不符合题目的要求,④是教育思想,也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3.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六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B.寺院经济衰落

C.城市中出现了柜坊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答案:

D

解析:

此题的关键是“六朝”经济的特点,A、C二项是唐朝时出现的,B项不符合史实,寺院经济当时占有重要地位。

4.下列政治制度中属于辽代的是

A.猛安谋克制    B.“蕃汉分治”    C察举制度    D.行省制度

答案:

B

解析:

此题的关键是“辽代”的政治制度,A项是金的统治者阿骨打推行的,B项是辽统治者实行的,C项是两汉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D项是元朝实行的。

5.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是

A《永乐大典》    B.《古今图书集成》    C《天工开物》    D.《四库全书》

答案:

D

解析:

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

6.下列史实不属于江南经济发展现象的是

A春秋时期道相孙叔敖修芍陂     B.隋唐时期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答案:

A

解析:

此题的关键是“江南”,A项的芍陂在淮河流域,不属于江南。

7。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其内容与今天的江苏直接有关的是

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此题的关键是“内容与江苏有关”,①虽然是在南京签订的,但内容与江苏无关,④与江苏无关,只有②③中,开放的通商口岸都有江苏的。

8.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

答案:

A

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依此B、C、D三项均不对。

9.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百日维新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答案:

B

解析:

此题的关键是“教育近代化”,中国传统的是私塾教育,只有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10.下列选项中属于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是

①列强扶植袁世凯②袁世凯掌握清政府的实权

③临时政府对袁世凯没有约束措施④革命营垒内部意见分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③不符合史实,《临时约法》就是对袁世凯约束的措施。

11.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答案:

C解析:

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

12.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对其后中国革命的发展仍具重要作用。

下列表述与此结论不相符的是

A.直接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B.宣传了共产党的革命纲领

C.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D.为革命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借鉴

答案:

A

解析:

此题的关键是“不相符的”,依据教材对大革命意义及教训的叙述,A项不正确。

13.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开辟的根据地是

A.鄂豫皖    B.豫皖苏    C.豫陕鄂    D.晋冀豫

答案:

A解析:

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

大别山山区是鄂豫皖三省的交界处

14.1952年底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至此确立了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人民公社体制

C.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C

解析:

此题要求准确理解建国后,我国对土地政策的几次调整及其作用,通过1952年底的土改,我国彻底废除了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是1953-1956年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人民公社体制确立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下列史实的先后顺序是

①“一五”计划的完成②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

③中共“八大”召开④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再认再现基本历史现象的能力。

“一五”计划完成于1957年,1955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秋,1954年秋召开的一届人大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确答案为D。

16.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    B.四项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

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念的理解,这一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A、B、C三项均是其组成部分。

17.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

下列关于“价格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     B引起了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

C扩大了世界各地区间的交往    D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价格革命”影响的正确认识,“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后,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封建主势力衰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从而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是商业革命的影响。

18.十七、十八世纪,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大转折和变化,其表现不包括

A英国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    B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D欧洲思想领域出现了改造旧社会的政治构想

答案:

C

解析:

十七、十八世纪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只是在欧美少数国家确立,资本主义还未形成世界体系。

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均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18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19.被恩格斯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    B.元素周期律    C.相对论    D.细胞学说

答案D解析: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指细胞学说、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

20.二十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不同于十九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表现在

①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领导权②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③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④斗争遭到了殖民当局的镇压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二十世纪初,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这一时期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由资产阶级的国大党领导,孟买工人则于1908年举行了政治总罢工。

这两次运动都把矛头指向英国的殖民统治,斗争遭到了殖民当局的镇压。

①和③符合题意。

21.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联共(布)“十五大”提出总方针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与农业集体化同时展开          D.到1937年基本实现

答案:

D

解析: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其特点,到1937年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建设,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则开始于1927年。

D符合题意。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卢沟桥事变    B.苏德战争爆发    C.英法对德宣战    D.日军偷袭珍珠港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再认再现基本历史现象的能力,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3.下列关于二战后东欧各国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波兰是最早进行改革的国家       B.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C.匈牙利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D.捷克斯洛伐克实施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B

解析:

二战后东欧各国中,最早进行改革的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是其特点,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B符合题意。

24.下列有关当今国际形势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A.和平与发展是主流    B.地区性冲突有所增加

C.世界形势趋于紧张    D.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

C

解析: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地区性冲突有所增加。

2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航天技术领域处于预先地位的国家是

A苏联    B美国    C中国    D英国

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再认再现基本历史现象的能力,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在航天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共计37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康熙三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霄贡”。

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

材料二:

痛诫!

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

吾大清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

有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部尚书孙毓文也,吏部侍郎徐用仪也。

……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榆之倭奴!

                   

                                   ──摘自《台湾人民抗战檄文》

材料三: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大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

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

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摘自《开罗宣言》

回答:

①材料一中,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

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为此,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

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何在?

(6分)

②材料二台湾人民发布“檄文”的背景是什么?

“檄文”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情感(4分)

③材料三《开罗宣言》中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2分)

④通过上述材料,你获得怎样的认识?

(1分)

答案要点;(共13分)

①因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

措施:

派兵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

意义:

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②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表达了台湾民众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对卖国贼的愤恨之情。

③国际社会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应归还中国。

④认识: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九一八事变到现在,国民党反日反帝的假面具,已经完全为铁的事实所粉碎,……中国共产党号召福建的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立刻自动的组织起来,……联合革命的士兵群众同进攻福建的蒋介石部队与准备武装干涉福建的日本与任何帝国主义力量决战。

                        ──摘自《中共中央为福建事变告全国民众书》(1933年12月5日)

材料二

(1)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

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

(2)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面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

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

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

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1936年9月1日)

材料三

西安问题和平解决,举国庆幸,从此和平统一团结御侮之方针得以实现,实为国家民民族之福,当此日寇猖狂,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如贵党三中全会果能毅然决然确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表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

(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

(二)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年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四)……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摘自《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1937年2月10日)

回答:

①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对蒋对日采取的方针及其原因。

(4分)

②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方针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5分)

③依据材料三,指出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什么新的方针。

这一新方针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分)

答案要点(12分)

①反蒋抗日。

原因:

日本发动九—八事变.民族危机加深;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推行;中

目共产党内“左”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

②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原因:

日本对华侵略进一步扩大,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得到

纠正;全国救亡高潮掀起;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

③拥(联)蒋抗日。

影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或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

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

……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

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摘自吴于瑾、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从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

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

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

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里根当选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了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

                             ──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回答:

①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思想?

(1分)②与上述思想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指出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并概述其主要内容。

(6分)③材料三中,里根政府进行“引人注目的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改变”取得了哪些成效?

既然里根政府实行“少开支”政策,为何美国还会出现财政赤字急剧上升的现象?

(5分)答案要点:

(共12分)

①反映了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思想。

(答自由放任思想亦可)

②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罗斯福新政。

内容: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

③原因:

里根政府认为.对经济过度干预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

(答“膨胀”亦可)

成效:

美国经济开始复苏;此后经济持续增长。

(答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下降亦可)。

原因:

政府减税;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

三.问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3分,第30题13分,第31题12分。

共计38分。

29.唐太宗说:

“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成就)无几。

“他又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据此回答:

①就汉武帝对匈奴的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事实?

请具体说明。

(4分)②简述唐太宗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

(5分)③概括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4分)答案要点:

(13分)

①否(不符合)。

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中原与北方边疆地区的交往和联系。

②表现:

打败东突厥后,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

(或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蕃联姻。

汉武帝以战争政府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心)为主。

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0.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答案要点:

(13分)

思想主张、社会实践及其特点如下:

主要主张

社会实践

特点

洋务派

学习西方技术(或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器物、技术

维新派

要求变法维新(或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领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共同之处:

挽救危亡。

影响:

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

(如答救亡与启蒙相辅相成也可)

31.由于国情不同,世界各国工业化的途径是不尽相同的。

请回答:

①指出16世纪以来的英国和19世纪中期以来的日本在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以及政府所起的不同作用。

(7分)②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为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5分)答案要点:

(12分)

①英国:

通过(贵族地主)圈地运动和(银行家、大商人、手工工场主)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

日本,通过明治政府大力改革,如征收统一的地税,以及发动对外战争勒索赔款等,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

不同点:

英国工业起步阶段政府作用不大,主要靠私人投资;日本在工业起步时政府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②主要史实:

政府投资、扶植私人企业、海外拓展。

主要原因:

由于市场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等原因,单靠私人资本无力发展新工业。

2005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D

B

D

A

B

A

B

C

C

A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D

C

C

D

B

D

C

B

C

A

二.材料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37分。

26.答案要点;(共13分)

①因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

措施:

派兵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

意义:

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②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表达了台湾民众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对卖国贼的愤恨之情。

③国际社会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应归还中国。

④认识: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7.答案要点(12分)

①反蒋抗日。

原因:

日本发动九—八事变.民族危机加深;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推行;中

目共产党内“左”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

②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原因:

日本对华侵略进一步扩大,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得到

纠正;全国救亡高潮掀起;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

③拥(联)蒋抗日。

影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或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28.答案要点:

(共12分)

①反映了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思想。

(答自由放任思想亦可)

②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罗斯福新政。

内容: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

③原因:

里根政府认为.对经济过度干预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

(答“膨胀”亦可)

成效:

美国经济开始复苏;此后经济持续增长。

(答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下降亦可)。

原因:

政府减税;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

三.问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38分。

29.答案要点:

(13分)

①否(不符合)。

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中原与北方边疆地区的交往和联系。

②表现:

打败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