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7788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

Documentnumber:

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

听海大道(桂湾四路以北段)和听海大道地下空间(前海湾段)工程

临时脚手架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前海听海大道及地下空间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6年4月2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听海大道(桃园路以北)及地下空间开发工程项目位于前海自贸区桂湾片区,地铁1号线前海湾站及前海湾~新安、鲤鱼门~前海湾区间隧道东侧,听海大道呈南北向横穿九号路、七号路及桃园路。

听海大道为规划的城市主干道,道路宽度约50m,长约950m,其地下空间建筑面积约28671m2。

听海大道地面设计标高+~+,由于地铁1、5号线现状标高为+米,如填土地铁将存在超载问题,故改造成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利用。

基坑分为两部分:

地下空间基坑和综合管廊共同沟基坑,地下空间基坑深度~(平均深度5m),综合管廊共同沟基坑深度~。

共同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破除、边墙立单侧模、安装中隔墙模板等零工作业需搭设临时脚手架作业。

二、编写依据

1、《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6、根据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规范;

第二章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一、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基本要求

本工程侧墙施工时采用落地扣件式双排敞开式钢管脚手架,以满足施工需要和确保使用安全,为了使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能够安全可靠地承受和传递各种荷载作用,其组成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脚手架是由立柱、纵向与横向水平杆共同组成的“空间框架结构”,必须同时设置立柱、纵向与横向水平杆;

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在~之间,以保证“空间框架结构”的节点具有足够刚性和传递荷载的能力;

3、应设置纵向支撑(剪刀撑),以使脚手架具有足够的整体刚度,剪刀撑的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二、脚手架搭设的准备

1、施工技术交底:

各级的技术负责人应按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脚手架施工方案的有关要求,逐级向架设施工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通过技术交底,重点了解以下主要内容:

(1)选用的脚手架类型、形式,脚手架的搭设高度、宽度、步距、跨距等;

(2)根据工程综合进度计划,了解脚手架施工的方法和安排、工序的搭接、工种的配合等情况;

(3)明确脚手架的质量标准、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

2、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构配件不得使用,经检查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3、应清除地面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三、脚手架搭设组织和管理

建立由项目经理、施工员、质安员、技术员所组成的管理机构。

1、项目经理:

对工程项目负安全领导责任;

⑴在脚手架搭设施工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脚手架施工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严格履行安全检查考核指标和安全生产奖惩办法。

⑵认真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检查、技术管理的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施工项目安全交底制度和设施、设备交接验收使用。

⑶领导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定期研究分析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加以落实解决。

⑷发生事故时,保护好现场,及时上报,并认真吸取教训。

2、施工员:

⑴对班组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

⑵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指导工作,确保工序管理的顺利实施。

⑶协调各专业队伍的劳动力安排和使用,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使工程施工组织按计划进行搭设完成。

3、安全员:

⑴对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监督。

⑵对脚手架进行验收。

⑶拆除脚手架时负责旁站监督检查。

4、技术员:

⑴对本工程脚手架进行技术交底,解决技术问题。

⑵对施工过程中方案的落实,质量进行监督把控。

⑶加强项目工程资料的管理,确保项目分类明确,及时做好资料备案存档。

5、施工班组:

⑴安排生产任务时要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执行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作业。

⑵班前要对所用的机具、设备、防护用具及作业环境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⑶组织班组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开好班前安全生产会议。

四、脚手架搭设使用材料

本工程脚手架搭设采用的材料有:

φ48×钢管、直角扣(十字扣)、旋转扣(活动扣)、对接扣(驳心扣)、模板、方木、安全网等。

1、钢管

(1)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2)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两端面应平整,严禁打孔,使用前必须进行防锈处理或涂防锈漆。

2、扣件: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料的扣件,应经验收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2)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在65时,不得发生破坏。

(3)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疏松、砂眼或其它影响使用的铸造缺陷;并应将影响外观质量的粘砂,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

(4)扣件与钢管的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

(5)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6)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7)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3、材料必须按现场指定位置分类堆放。

五、脚手架搭设流程及要求

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

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水平横杆→水平纵杆→剪刀撑/斜杆→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

以下为脚手架的构造要求:

脚手架形式:

1、主杆基础

本工程脚手架搭设于混凝土结构底板上,基础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

2、立杆间距

(1)脚手架立杆纵距,横距,步距,采用单立杆;脚手架搭设高度约,每5m设置一道斜杆。

(2)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3)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纵横向扫地杆示意图

1-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

(4)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

(5)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3、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

4、作业层应面铺脚手板,脚手板采用方木主楞上铺胶合板。

5、脚手架外侧形成临边应设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并铺设踢脚板。

侧墙与立柱脚手架具体搭设形式详见附图。

六、脚手架安全防护措施

1、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和作业环境等情况提出,防止一般化。

2、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开工前技术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向全体职工进行详细交底,要按工程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向有关班组长进行交叉作业安全交底,班组长每天要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3、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懂得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

4、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操作有关章程及规定,是确保本工程安全生产的关键,本项目拟由项目安监组实施工程质量安全整体监控,力争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因此必须认真加强工人安全思想教育力度,使每个工人思想上树立施工讲文明,生产讲安全的好风气,对每个班组工人上班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由受交底人签名。

5、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对每个工人必须进行“三级”教育,即:

公司教育、项目部教育、班组教育。

6、脚手架搭设必须积极配合施工进度,每搭设完成一层或一段都要做好“三检”工作,即:

班组自检,质安专检,专业联检,并做好检查记录及验收签证工作。

脚手架每搭设完成一段,由项目部安全员、施工员、技术员进行检查及验收签证,合格才能交付使用,在施工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损环、变更、拆除脚手架,如确需整改必须征得项目部同意才能整改。

7、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8、坚决杜绝盲目指挥操作,根据架子工有关技术及规范进行施工搭设,经常检查所搭脚手架是否符合安全规范,发现隐患应及时处理,所有材料应放在不易坠落的位置,发现有易坠落的物料应及时转移到楼面或地面。

9、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应遵守工地现场有关规章制度,坚决杜绝盲目指挥操作,必须戴安全帽,不得穿硬底鞋,不得穿拖鞋及赤脚,不得酒后高空作业,不得向下抛掷杂物,悬空搭设必须系安全带。

10、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11、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示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12、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雨、雪、雾天气不得进行脚手架搭拆作业。

16、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进行检查和维护,特别是下列情况下,必须进行检查:

1)作业层上施工加荷载前;

2)遇六级以上大风和大雨后;

3)停用时间超过一个月。

17、如发现倾斜、下沉、松扣、崩扣等现象要及时修理。

七、脚手架安全用电

1、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脚手架与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有关规定执行。

2、严格执行安全用电技术规范,确保安全用电,施工现场使用电线、电闸开关、电焊机、安装照明灯等不得直接挂在脚手架上,以防止漏电发生危险,如确因施工需要架设电线或附着在脚手架的,必须做好绝缘防护措施,电线与脚手架一定要绝缘隔离,设在脚手架上的电箱,电焊机等必须要有防雨、防漏电装置,并经常检查是否符合安全用电,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处理,直至确保安全为止。

八、劳动力安排

本工程暂定安排20个架子工配合脚手架搭设工作,2位现场负责人,负责日常工作和技术交底,联系业务和办理验收签证工作,为不影响生产进度,又不耽误工期,视现场施工进度而增减人员。

第三章脚手架拆除

一、安全防护措施

1、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和作业环境等情况提出,防止一般化。

2、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开工前技术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向全体职工进行详细交底,要按工程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向有关班组长进行交叉作业安全交底,班组长每天要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3、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懂得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

4、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操作有关章程及规定,是确保本工程安全生产的关键,本项目拟由项目安监组实施工程质量安全整体监控,力争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因此必须认真加强工人安全思想教育力度,使每个工人思想上树立施工讲文明,生产讲安全的好风气,对每个班组工人上班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由受交底人签名。

5、脚手架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6、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应遵守工地现场有关规章制度,坚决杜绝盲目指挥操作,必须戴安全帽,不得穿硬底鞋,不得穿拖鞋及赤脚,不得酒后高空作业,不得向下抛掷杂物,悬空拆除必须系安全带。

二、脚手架拆除要求

1、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部有关建安工人操作的规章制度和现场施工安全生产“十条”规定,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做好出入路标、栏杆警示标志,凡有栏杆、路标的路口要有专人看管,严禁违章作业,严禁违章指挥,严禁高空抛掷物料,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拆架施工现场。

2、拆除脚手架前将脚手架架上的杂物清理干净,把所有附着在脚手架上的电线、电缆、水管等物件全部拆除后方可进行拆架。

3、拆除脚手架施工工序流程,一般为踢脚板→脚手架板→斜杆(剪刀撑)→水平杆→大横杆→小横杆→扫地杆→立柱。

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拆除悬空脚手架必须系安全带,同时要有两人以上配合操作,不得单独一人冒险操作,绝对服从分工,服从指挥,发现有不安全的隐患应马上停止施工,做好防护措施才能继续工作。

5、如脚手架使用时间较长,在拆除前必须加固维修好后才能拆除,拆架的基本原则是:

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由上而下,逐层拆下,拆下材料要小心轻放,不要损坏材料或结构构件。

6、脚手架应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7、拆架时必须把钢管上的扣件拆除干净,拆下材料暂放平作业面,用绳索将短料、扣件吊运到地面。

8、拆下材料如用人力传递时应由上而下传到地面,传递人员所站位置要错开,不能成一直线,不得向下抛掷物料,拆下材料必须按长、短分规格、分类堆放在指定的位置,用汽车及时清理运走,以保持作业区整洁。

三、劳动力安排

本工程暂定安排20个架子工配合脚手架搭设工作,其中1人为现场项目负责人,负责日常工作和技术交底,联系业务和办理验收签证及结算工作,1人为班组长,其它为生产工人,为不影响生产进度,又不耽误工日,视现场施工进度而增减人员。

第四章、安全保证措施

1.脚手架所使用的钢管、扣件、拉结件等必须严格按JGJ130-2001、JGJ59-99安全技术规范和本方案的要求进行检查与验收。

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2.脚手架搭设严格按规范的安全构造要求和本方案的设计要求进行搭设。

并按检查与验收要求分段进行验收,上一验收段验收检查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验收段的脚手架搭设,必须在上一工序检查验收或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验收段或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确保每验收段的架满足搭设质量和安全使用的要求。

3.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架子工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定期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4.搭拆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不准穿拖鞋,高跟鞋、皮鞋和带钉易滑鞋,严禁酒后上岗。

上岗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熟识领会搭设方案和质量安全要求后,方可上岗作业。

5.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和作业。

⑴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⑵加劲撑、剪刀撑,安全防护设施。

⑶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6.外脚手架严禁钢竹、钢木混搭,禁止扣件、绳索、铁丝、竹蔑、塑料混用。

严禁钢管混合使用。

7.六级以上大风、大雨天气停止脚手架作业,在冬季要经常检查脚手架、斜板、跳板有无滑移、松动及时采取修整,确保安全。

8.在外架脚手板上及脚手架内的杂物、垃圾要及时清理,避免掉落伤人。

第五章、脚手架搭设及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项目部成立突发事故现场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和协调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组长:

潘美海

副组长:

蔡学彬、汤永久、刘辉、刘勃杨

成员:

周战峰、陈水泉、权京、吴成博、赵万齐、夏良红、刘新平、谢勇

二、危害预见

1、高处坠落造成原因

⑴架子工操作时不按规定系安全带;

⑵大型脚手架、立网、随层平网、间隔平网封闭不严;

⑶被蹬踏物材质强不够,突然断裂;

⑷高处作业移动位置时塔空、失稳;

⑸高处作业时,由于站立不当或操作失误被移动的物体中碰撞坠落等。

主要原因:

①作业人员缺乏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②防高处坠落的安全设施、设备不健全。

2、物体打击造成原因

⑴在高空作业中,由于工具零件、砖瓦、木块等物体从高处坠落伤人;

⑵人为乱扔废物、杂物伤人;

⑶拆除脚手架作业,如扣件、钢管掉落伤人。

3、脚手架坍塌事故造成原因

⑴脚手架重心偏移,基础松软没夯实,没按照要求垫木垫,整体失稳而倒塌。

⑵脚手架与建筑物拉结数量不足,超面积或拉结不牢;

⑶施工前未进行安全技术设计,设计有缺陷或未按设计方案施工和使用;

⑷架子架体过高、过大,附加荷载加大,搭设完毕后的检查不认真。

三、组织防护措施

⑴项目部负责生产的副经理,负责大型脚手架安全管理工作。

⑵项目部负责技术的技术员,负责大型脚手架安全技术指导和技术交底。

⑶项目部负责安全的安全员,负责大型脚手架安全监督检查。

⑷项目部技术员、施工员、安全员、架子班长的负责大型脚手架分层分段验收,资料员负责做好验收记录。

⑸项目部的技术员要充分了解大型脚手架的构造设计和技术要求,经常性的观测监测预测施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制定预防措施,解决技术问题。

⑹进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由项目部安全员负责进行落实。

⑺坚持作业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和班前安全活动特别是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和作业分工要求细致、明确、合理,技术措施交给每个操作者并有交底记录。

⑻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由专人负责不得随意移动和拆除。

四、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⑴施工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并系好安全帽带,高处作业带安全带,高挂低用,严禁酒后上岗。

⑵脚手架四周扎好防护栏杆和封闭的安全网,扎好随层平网。

⑶要落实责任和日常检查维护,重点检查架体变化。

⑷在支搭与拆除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定的工作顺利进行,不得擅自改变施工方案和工作顺序,必须变动的应报请技术部门审批。

⑸脚手搭设完毕后要分层分段申请验收,未得验收,不得交付使用。

⑹认真执行大型脚手架拆除顺序,拆除前后向项目部申请,经项目部审批后,派技术人员到现场监督拆除,先划分作业区,周围设围栏或竖立警示标志,地面应有专人指挥,严禁非专业人员入内。

⑺拆除脚手架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⑻脚手架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的先拆的原则,即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

五、施工安全制度

⑴项目部每周一召开生产例会,布置生产任务时同时布置安全措施和目标,对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要提到安全工作的重点高度,认真对待。

⑵进场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特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由项目部安全员组织实施教育和检查核对证件。

⑶每日的班前安全活动,由施工员负责组织安排当日工作内容,根据工作内容技术员负责进行技术措施交底,作业分工要求细致、明确、合理,防护措施落实到人。

六、应急处理措施

⑴工程项目部编制建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救援组织,落实救援器材。

⑵大型脚手架作业中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对发生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坚持自援、自救与项目部救援相结合的原则,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

⑶大型脚手架作业中可能发生的生产事故:

①高处坠落②物体打击③架体坍塌

⑷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大型脚手架作业的项目部负责人为紧急救援小组组长;

大型脚手架作业的项目部技术员为紧急救援小组副组长;

大型脚手架作业的项目部安全员为紧急救援小组成员;

大型脚手架作业的全体人员为紧急救援抢险人员。

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发生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时,救援小组组长统一指挥,第一时间内向项目部救援组报告,并及时向119、110、120报告,请求社会援救,组织指挥人员进入抢救工作。

发生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时,救援小组副组长统一协调停止正在进行的高处作业,人员及时疏散到安全位置。

发生安全事故和突发性事件时,救援小组成员迅速集中,听从组长安排,按责任分工和平常演练要求,有组织的进行抢险,对受伤人员实施人工急救降低伤情发展速度。

保护好事故现场,保护收集事故现场证据,做好事故上报和配合事故调查。

项目部或公司紧急救援小组赶到后,立即向领导小组负责人汇报,服从公司紧急救援小组的统一指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