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7841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7页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7页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7页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7页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7页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7页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7页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7页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7页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7页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7页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7页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7页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7页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背景与编制依据

1.1.1项目背景

近年来,江西省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但是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综合管理服务总体水平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期盼仍有较大差距,迫切需要在全省建立集农村客运、货运、运政、路政、公路建设与养护为一体并具有健全的综合服务功能的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

根据省交通运输厅赣交规划字〔2011〕139号文《关于在全省开展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全省各市都在积极开展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试点建设工作。

本县分南部、中、北三个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南部孔田综合服务站,规划用地10.5亩,辐射孔田、鹤子、三百山、镇岗、凤山五个乡镇,中部版石综合服务站,规划用地9.5亩,辐射:

版石、重石、天心、长沙、蔡坊五个乡镇,北部设龙布综合服务站,规划用地8.4亩,辐射龙布、塘村、双芫、浮槎四个乡镇。

三个综合服务站覆盖了安远县14个乡镇(其余4个乡镇由县城客货运站辐射),完善境内的农村客运网络和农村公路管养工作。

龙布镇综合服务站作为全省第三批试点站,列入本次可研编制和实施范围。

因此,受安远县交通运输局的委托,在参考《江西省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规划建设指南》、《江西省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以及《安远县总体规划(2009-2030)》等相关规划和研究中间成果的基础上,我公司对安远县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进行了工程可行性研究。

1.1.1编制依据

本报告以江西省已经编制完成的有关规划、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和文件为依据,其中包括:

(1)赣交规划字〔2011〕139号文《关于在全省开展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2)《江西省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规划建设指南》;

(3)《江西省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4)《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

(5)《汽车货运站(场)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402-1999);

(6)《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2009);

(7)《安远县总体规划》(2009-2030);

(8)其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1.2研究过程

项目组在接到项目任务后,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调查,收集相关资料,根据综合服务站工可编制办法认真讨论制定了工作大纲,配备相关的经验丰富的咨询人员开展报告编制工作。

项目组在对安远县、龙布镇以及所辐射乡镇的社会经济、交通状况、客运市场发展分析基础上,就建设必要性、站址选择、工程方案等重要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多次认真地研讨,利用科学的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形成最终研究结论,保证了整个报告的顺利完成。

1.3主要结论与建议

1、建设的必要性

(1)促进项目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和城镇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2)改善农村居民出行条件,强化农村客运组织管理的需要;

(3)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

(4)完善物流服务网络的需要。

2、适站量预测

适站量是指进入综合服务场站进行站务作业的工作量,是确定其建设规模的依据,龙布镇综合服务站预测年限内客货运及养护量如下:

龙布镇综合服务客运作业量预测结果(单位:

万人)表1-1

区域

2012年

2017年

2022年

2027年

2032年

综合服务站

7.4

9.4

12.0

15.3

19.5

龙布镇综合服务站货运作业量预测结果(单位:

万吨)表1-2

区域

2012年

2017年

2022年

2027年

2032年

综合服务站

1.21

1.53

1.83

2.06

2.61

养护作业量预测结果(单位:

公里)表1-3

区域

2012年

2017年

2022年

2027年

2032年

综合服务站

201

221

243

268

294

3、站址选择

该项目选址于龙布镇的园坑的尧屋山,也为省道S223石镇线K550+300旁,拟定规划面积8.4亩,距县城30公里左右,根据安远县农村客运网络规划,地点位于S223线旁,方便乡镇居民出行。

周围有部分民房需拆除,S223线公路设计洪水频率为1/50,山区河流暴雨季节涨得快、退得也快,近年来洪水还没淹没过该公路,场址位置地质主要是粉性土、亚粘土、风化砂岩、角砾岩等,没有溶岩、破碎岩带、软弱地基等不良地质情况,建筑基础条件较好,项目地址位于S223线交汇处、在龙布镇圩镇范围内,交通便利、生活方便,车辆进出快捷,对客运旅客上下、客货运车辆停放、检修和公路养护材料、设备堆放和仓储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服务站的供水、供电、通讯、照明可从龙布镇已有的管线接入线路较短,供水管采用100毫米约200米可接入到站内,并在站内设置消防水池和消火栓等设施,在版右线旁由安远至龙布2000V电力线接入安装10kVA变压器供应该站生产及照明用电,通讯线可以直接从安远电信局龙布镇电信所拉线。

站址在规划龙布镇区域内,利用规划的行政管理用地,用地可行,客运资源丰富。

根据安远县“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以S223石镇线、S327寻茅线和S325版佑线为主要干线公路,本项目站址处于S223线旁,建成后将大大提高货物运输便捷性,促进龙布镇的经济发展。

4、功能定位

(1)功能定位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是集农村客运、货运、运政、路政、公路建设与养护为一体并具有健全的综合管理服务功能的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用地面积8.4亩,总建筑面积2160平方米。

(2)服务对象

建成之后的综合服务站主要提供客运、货运、运政及路政养护管理与服务,服务范围为龙布、双芫、塘村、浮槎四个乡镇。

客运主要以中短途为主,覆盖安远县境内乡镇,可兼顾考虑往赣州、信丰方向的客流。

货运服务主要是对综合服务站覆盖范围内的区域提供货物的集散、中转、仓储、配送等服务。

服务站内设置管理办公室,明确了职责权限,对服务范围内的乡镇实行区域的运政和路政管理,并对管辖内的农村公路提供日常养护服务。

5、建设方案

(1)客运部分建设规模

根据综合服务站的客运量预测结果,未来特征年2017年、2022年、2027年、2032年该综合服务站的预测年发送旅客量分别为:

9.4万人、12万人、15.3万人、19.5万人,因此在预测末年综合服务站设计日发送旅客能力取535人次/日,日发送班次53班。

场地设施主要数据汇总比较表

表1-4

取值(m2)

项目

综合服务站规划建设指南推荐值或最小值

理论计算值

实际设计值

站前广场

-----

468

600

停车场

1600~2500

1680

1600

 

综合服务楼客运部分主要数据汇总比较表

表1-5

取值(m2)

项目

综合服务站规划建设指南要求推荐值或最小值

理论计算值

实际设计值

候车厅

100

68

130

综合服务处:

40

66

44

1、售票厅

2、货物托运处

3、公共服务处

----

30

22

-----

27

12

-----

9

10

服务用房:

30

28

54

1、站务员室

2、司机休息室

3、仓储库房

15

16

16

15

12

16

20

----

12

旅客厕所

50

40

60

(2)货运部分建设规模

根据综合服务站的货运量预测结果,未来特征年2017年、2022年、2027年、2032年该综合服务站的预测年送货运量分别为:

1.53万吨、1.83万吨、2.06万吨、2.61万吨。

根据《汽车货运站(场)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402—1999),综合服务站货运站部分等级为四级。

综合服务楼货运部分主要数据汇总比较表

表1-6

取值(m2)

项目

综合服务站规划建设指南推荐值或最小值

理论计算值

实际设计值

服务站货运部分

198

200

货运站房

生产调度及联合办公室仓储库

129

24

20

45

(3)养护部分建设规模

由于目前没有通行的相关规范对养护站建设规模进行规定及计算,故本次综合服务站养护部分的建设规模主要参照江西省现存的养护站规模及《江西省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规划指南(试行)》进行设计。

 

综合服务站养护部分主要数据汇总比较表

表1-7

取值(m2)

 

项目

综合服务站规划建设指南推荐值或最小值

理论计算值

实际设计值

管理用房:

150

196

1、运政办公用房

2、路政办公用房

3、站务管理办公用房

4、养护管理办公室

5、资料室

6、会议室

20

28

20

28

20

28

20

28

20

28

50

56

车辆检验、检修

80

160

养护设备仓库

120

200

养护材料堆场

900~1300

900

(4)总体布局

根据综合服务站的建设标准和功能要求,服务站主要分为综合服务区、车辆作业区、养护生产区和附属生活区。

综合大楼为主体功能分布区,建筑内分布着客运站候车区、售票处、调度室以及各管理部门办公室等功能场所;车辆作业区包括客运生产、货运生产、停车场车辆检修等;养护生产区主要包括材料堆场、设备仓库等;附属生活区包括职工宿舍和职工食堂。

 

图1-1推荐方案(方案一)平面布局图

6、实施方案

站址所在地块尚未进行开发,基本上无拆迁,为工程开工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工可、设计等前期工作完成及资金落实后便可直接施工建设,综合以上两点,本建设项目工期定为12个月,拟于2014年1月开工,至2014年底月完工。

具体安排如下所示:

1)、2013年8月—2013年11月:

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与报批;

2)、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施工图设计、及项目招标;

3)、2014年1月—2014年5月:

完成土建工程施工,工期4个月;

4)、2014年5月—2014年8月:

完成安装工程施工,工期3个月;

5)、2014年8月—2014年10月:

完成室内外装修工程施工,工期2个月;

6)、2014年10月—2014年11月:

完成站前广场,停车场、发车区等砼地面施工及场外给排水、绿化工程施工,工期1个月;

7)、2014年12月,设备调试、土建工程自检整修工作,工期1个月。

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为570.7988万元。

8、财务评价与敏感性分析

(1)财务评价

本项目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财务状况见表1-8。

资金财务评价指标

表1-8

评价指标

评价结果

净现值(万元)

149.2

内部收益率

9.3

投资回收期(年)(含建设期)

静态

11.4

动态

16.7

(2)敏感性分析

由于项目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为判断项目承受风险能力,针对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两项变化较大因素做敏感性分析,结果见表1-9。

资金敏感性分析表

表1-9

风险/指标

内部收益率(%)

财务净现值(万元)

收益不变、费用上升10%

5.2

26.5

收益下降10%,费用不变

4.9

11.6

收益下降10%,费用上升10%

2.8

-111.0

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利经济因素的情况下,财务净现值仍接近零或小于零,收益率也不小于基准折现率,证明此项目的抗风险能力较差,但从正常财务角度分析,本项目仍是可行的。

9、问题与建设

1.建设资金方面:

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是一项耗资较大,回收期长的公用基础设施项目。

综合服务站项目能否如期建设,资金是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建议建设单位尽早落实建设资金,确保工程尽快建成投入使用。

2.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方面:

建议有关部门抓紧站场附近的市政设施建设,力争本综合服务站建设与龙布镇的市政设施建设同步完成,以利于加速本工程建设进程和今后的营运需要。

3、政策保障方面:

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制定有利于站场建设、运营、管理、税收等优惠政策,以利于站场在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下运营,使其建设、运营、管理进入良性循环。

4、环境保护方面:

综合服务站建成投入使用后管理部门需要注意对站场周边交通环境的治理,对容易形成人流、车流交织的地段要注意疏导,避免出现拥堵混乱、安全隐患等交通问题;另外还要加强对车站进出车辆的管理,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包括汽车鸣笛等噪声、排放气体控制等。

第二章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2.1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

2.1.1区域经济社会现状

项目地处安远县龙布镇,距县城46公里,根据服务站类型及功能确定项目间接辐射区为安远县,直接辐射区为龙布镇、欣山、车头、蔡坊、天心、重石和新龙七个乡镇。

1、安远县

1)、基本概况

安远县处于闽、粤、赣三省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西接赣粤高速公路和105国道,南接京九大动脉,距广州421公里,距深圳418公里,距厦门495公里,是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往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目前,县内出境公路已全部改造为二级油面公路,5小时内可达广州、深圳。

 全县共设10乡8镇,即:

欣山镇、孔田镇、鹤仔镇、龙布镇、天心镇、龙布镇、三百山镇、车头镇、镇岗乡、凤山乡、新龙乡、蔡坊乡、重石乡、长沙乡、浮槎乡、双芫乡、塘村乡、高云山乡。

乡镇下辖170个村、1933个村民小组。

 随着安远经济的发展,安远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10.9亿元(人民币),人均GDP3135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243元;职工平均工资达到921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5511元,银行各项存款余额7.9亿元,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至2004年底,全县拥有幼儿园21所,小学212所,普通中学23所,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总数82191人,全县拥有24所医疗机构,拥有各类专业人员630人。

   

2)自然条件:

安远县地处南岭山脉的延续地带,属中低山与丘陵区。

中部突起,向南北倾斜,北部又向北东倾斜。

东西边缘高。

高半部为孔田低山丘陵区,南东部地处武夷山脉南缘。

海拔500米至800米及800以上的中低山地约占全县面积的27.6%,海拔300至500米的高丘地约占42.9%,海拔180米至300米的低丘及谷地约占29.51%。

县境大地构造的位置处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东南部边缘。

南岭东西构造带与武夷山新华夏系构造带的复合部位。

安远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8.7℃,年平均降雨量1640mm。

3)自然资源:

安远山青水秀,森林覆盖率达83.4%,旅游资源丰富。

境内三百山是香港同胞饮用水东江水的发源地,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有独特的原始森林景观,三百山虎岗温泉群水温高达75℃,每年都吸引大批的海内外游客观光旅游。

安远县矿产资源丰富,如铅锌矿、稀土矿、硫铁矿、钼矿、电气石矿、高岭土等,还有优质的地热资源。

水资源丰富,有水库37座,中小水电站40多个,年发电量近5000万千瓦时,电力充裕。

交通便利,距京九铁路和赣粤高速公路均为70公里左右,有四条二级公路通往周边各县。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1)、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初步测算,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29577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9893万元,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71111万元,同比增长21.3%;第三产业增加值124769万元,同比增长11.7%。

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3.8:

24.0:

42.2,其中一产占GDP的比重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二产同比下降了0.8个百分点,三产同比上升了0.9个百分点。

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7921元,比上年增长9.8%。

(2)、农业

农业生产发展良好。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6653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4%。

其中,种植业产值105486万元,增长8.8%;林业产值15180万元,增长23.2%;牧业产值38584万元,增长4.1%,渔业产值5389万元,增长9.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00万元,增长21.4%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60538亩,同比下降0.2%。

其中稻谷种植面积286132亩,增长0.2%;瓜类种植面积14836亩,下降2.4%;花生种植面积4152亩,增长0.3%;蔬菜种植面积40647亩,增长2.9%。

年末水果种植面积261038亩,比上年扩大3279亩,增长1.3%。

全年粮食总产量108153吨,下降1.3%;水果产量273360吨,增长1.3%,其中柑桔产量270930吨,增长1.4%。

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年肉类总产量15117吨,同比下降3.8%。

猪出栏25.4万头,增长59.0%。

家禽出笼28.36万羽,与上年持平。

水产品产量5955吨,增长2%,其中养殖产量5632吨,增长2%。

(3)、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发展,利税创历史新高。

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24902万元,同比增长21.3%;实现工业增加值28300万元,同比增长9.2%。

工业产品销售率达100.4%,比去年上升19.6个百分点。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147万元,同比增长53.8%;实现利税15655万元,同比增长135.8%,工业利税创历史新高。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84.4%,同比上升78.8个百分点。

(4)、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

2010年,我县以“百个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十大工程”,投资拉动效应得到显现。

全县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5649万元,同比增长27.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556万元,同比增长35.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946万元,同比增长124.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100万元,下降55.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7946万元,增长124.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4603万元,增长21.6%。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4062万元,同比增长3.7%。

(5)、人口、人民生活

据公安年报统计,年末户籍总人口为373395人,其中农业人口308398人,非农业人口64997人。

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194909人,女性人口178486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2%和47.8%。

据计生部门年报显示,全县出生人口5653人,出生率为14.99‰;死亡人口2554人,死亡率为6.78‰;全年净增人口3099人,自然增长率为8.2‰。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91。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10年,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20926元,同比增长1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85.2元,同比增长7.5%,农村人均纯收入3159元,同比增长15.3%。

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31.78和24.49平方米。

安远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表

表2-1

国民生产总值

人口

人均

(亿元)

(万人)

(元/人)

29.58

35.17

8410.58

43.10

46.40

9288.72

62.92

48.18

13059.76

81.12

48.22

16822.38

147.49

47.84

33391.73

注:

表中数据来源安远县人民政府网

 

国民生产总值

图2-1安远县国民生产总值发展直方图

图2-2安远县人均GDP发展直方图

2、龙布镇

龙布镇位于安远县北部,县城55公里,始建于清朝中期,西连信丰,北接赣县、于都,是北片乡镇中心镇,全镇土地面积1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785亩,山地面积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3880人。

龙布镇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在这里居住,新村村发现了新石器遗址,迳背村有康熙年间的古桥。

这里土地肥沃,瓜、果、菌等特色农业产业迅速发展,山地资源丰富,坡缓土肥,是发展脐橙及柑桔、密柚、落叶果等其他果业的富地,我镇工业企业多,灯饰、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异军突起,是全县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大镇,现有彩灯企业8家,上班人数1175人,外发辐射70%以上家庭,工业产值3095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已经实现“四通”。

我镇距县城55公里,距京九铁路和赣粤高速公路信丰站均为75公里左右,赣闽二级公路横穿我镇,龙布至版石和安信二级路均为水泥路面,利园、砂园二级油路在建。

圩镇建设发展迅速,是龙布片“三乡一镇”的中心贸易城镇。

永清岩是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3、塘村乡

塘村乡位于安远县北部,有着勤劳的一个山区小乡,素有安远“北大门”之称。

东邻浮槎乡及于都县盘古山镇,南连龙布镇,西接双芫乡及赣县韩坊乡,北与于都县祁禄山镇接壤,是个典型的三县交界的极其客家风情的山区乡。

全乡国土面积116.5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人口8926人,区域内驻有国营龙布林场。

黄沙村的阴刀子山为安远最高峰(海拔1194.4米)。

辖区内基础设施完善,利园公路联通安远、于都,南北穿境而过,乡村及林区公路畅通。

全乡已实现“三通”(通电、通电话<移动、电信>、通闭路电视)。

境内资源丰富,地下矿产有稀土、钨、等矿产资源;拥有林地面积10万余亩地面资源主产木(松、杉、荷、樟)、竹(毛竹、苦竹),素有安远林业及毛竹大乡之称,同时拥有丰富蜂源,盛产蜂蜜、油茶和油桐。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充分整合资源,用足用活政策,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施跨越式发展,全乡人民看到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乡党委、政府坚持“工业强乡,和谐兴乡,生态立乡,产业富民”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招商引资,制定各种投资创业的优惠政策,积极完善基础设施,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随着江西正邦集团公司养猪项目、福建天华公司、农夫山泉加工厂橙种植基地等大小企业相继落户,本地竹木加工企业的兴起,塘村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成为名副其实的投资热土,创业摇篮!

4、双芫乡

双芫乡地处安远县北部,距县城65公里。

东南与龙布镇接壤,东北与塘村乡相连,西北与赣县交界,西南与信丰县毗邻,省道234线穿境而过。

全乡内辖5个行政村,46个村民小组,1858户人家,总人口7012人,耕地面积5342亩,果业面积6368亩,总行政区域面积为100平方公里。

今年来双芫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县委政府的整体部署,立足乡情、开拓创新、苦练内功、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北大门发展战略,围绕“民富乡强、社会和谐、生态优美”整体目标。

从立足增加农民收入,拓展经济增长点;切实关注民生问题,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着眼长远发展目标,搭建基础工作平台三个方面入手,不断开创双芫各项工作新局面,努力实现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双芫乡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引人入胜。

境内的马鞍山,距赣州市约65公里,终年绿荫如盖,瀑吼泉呤,珍禽异兽成群,奇峰神态各异,更有古老佛堂静述岁月沧桑。

据传,唐未有周姓一家,自湖北扶风避难落居于此,是安远北部最早有人定居之地;素有“先有马鞍山,后有赣州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