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7914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案.docx

《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案.docx

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案

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一章水稻

  教学目标:

了解水稻的基本知识 学习水稻的种子处理、浸种催芽、早中晚稻软盘旱育秧、抛秧移栽、防治病虫害等知识 

  第一课时:

第一节种子处理

  水稻的基本种植情况

  在我省的粮食生产中,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首位。

稻米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是我省人民的主要食物,也是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稻草、米糠不仅是饲养家畜、家禽的饲料,也是医药、化工和轻工行业的重要原料;稻壳是生产天花板等

  建筑材料的原料。

因此,学习水稻的主要栽培技术,对于改善人民生活。

加速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种子处理

  水稻种子在浸种催芽前,必须先对种子进行处理。

种子处理的目的是:

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菌,清除种子中的杂质,选出健壮饱满的种子。

搞好种子处理工作,要求了解晒种、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种子消毒等种子处理技术,初步学会盐水选种的技术。

  、发芽试验

  为了解种子质量,播种前要做好发芽试验。

其方法是:

从稻种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种子,分成2~3组,每组50或100粒种子,放在铺有滤纸的发芽器皿内,加足水后,放入温箱或火炕上,使其在28℃~30℃温度条件下发芽。

第4—5天计算种子的发芽率,第10天计算出发芽率,求出的各组的平均值,即为发芽率。

  发芽率低于80%的种子,是不符合种子质量标准的种子。

要及时更换。

软盘育秧更要重视发芽率。

  2、晒种

  晒种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晒种时,种子铺成3—4厘米厚,要勤翻动,避免受热不均匀,并要注意防潮,一般晒3~4天即可。

  3、选种

  选种是为了清除秕谷、杂草种子,选出饱满、整齐、纯净的种子,以利培育壮秧和减少杂草。

一般经风选、筛选后,再用一定浓度的溶液选种。

通常以盐水选种最好。

用来选种的盐水比重为1.05一1.11。

配制这种浓度的溶液,一般每50千克水加食盐10千克,充分搅拌,使食盐充分溶解。

  4、种子消毒

  种子消毒能消灭附着在种子上的稻瘟病、恶苗病、白叶枯病等病害的病原体。

  各地对种子消毒的方法很多,但因品种和病害的不同,需采用不同的浸种消毒方法。

一般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A.石灰水浸种。

用1%石灰水浸种4~6天。

目的是利用石灰水与空气接触,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碳酸钙结晶膜,隔离空气,闷杀胡麻斑病、恶苗病及稻瘟病的病原体。

浸种时,不要破坏水面上的石灰膜。

  B.抗菌剂“401”浸种。

“40广浸种具有杀菌和促进稻种发芽的作用,尤其对稻瘟病和恶苗病的防治有显著效果。

  浸种时,早稻用10%“401”抗菌剂500倍液,浸种2天;晚稻用1000倍液,浸种2天,兼有促进发芽的作用。

  c.代森胺浸种。

用50%代森胺乳剂500倍液,浸种一昼夜,可杀死稻种上的病原体。

  D.恶苗灵浸种。

用35%恶苗灵250倍液,浸种4~6天。

  E.多菌灵浸种。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3~4天,不但可杀死稻瘟病病原体,而且可兼治稻恶苗病、稻胡麻斑病,并有促进种子发芽的作用。

  采用药物浸种时,无论使用何种药剂,经药剂消毒后的种子,要立即用清水冲去种子表面的残留药液。

同时,还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不要用手搅拌种子;不随便存放药液,不乱倾倒剩余药液或浸种后的废液;盛放过药液的器械,不要在人、畜饮水处清洗等。

  作业:

回家实作盐水选种

  第二课时:

第二节浸种催芽

  浸种催芽概说:

  水稻种子经过浸种催芽,然后播种育秧,对提早出苗、缩短秧田期、提高成秧率、争取早播早插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搞好水稻的浸种催芽,要求了解浸种催芽的标准,初步掌握高温破胸、通气催根、适温催芽、摊晾炼芽等催芽技术。

  一、浸种

  浸种就是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使种子吸足发芽时所需要的水分,达到缩短发芽时间、出苗整齐的目的。

  浸种时,先将种子放入水缸或其他容器内,再向缸内加入适量清水,水量以浸没种子为宜。

在浸种过程中,每天轻轻搅拌一次稻种,并更换一次清水。

浸种时间的长短,与水温及稻谷的品种有关。

如水温30℃时,浸种2—3天,20℃时浸种3~4天,lo亡时则需浸种8天;粳稻谷壳厚,浸种时间应稍长,籼稻谷壳薄,浸种时间可稍短。

勿用被油、盐、酸、碱等污染的水浸种。

  种子吸足水分的特征是:

谷壳表面光滑,向着阳光观察,谷壳半透明,腹白分明可见,种胚膨大突出,颜色鲜白,米粒易折断。

当种子吸入的水分相当于干种子的20%一30%时,就可捞出洗净催芽。

  二、催芽

  经催芽后的稻种,播种后扎根快,出苗早,缩短秧田期,提高成苗率,有利于培育壮秧。

  催芽的标准是:

在3~4天内催好芽,发芽率达92%,种子破胸露白,根芽整齐,芽长不超过半粒谷,根长l粒谷,根芽粗壮,形如竹笋。

一般情况下,温度高芽可稍长,温度低宜催短芽。

如采用软盘育秧,破胸露白时,就可播种催芽的方法很多,如蒸汽催芽、火炕催芽、薄膜棚催芽、大堆催芽、温室催芽等。

不管采用何种催芽方法,其催芽原理和技术要求基本相同,即“高温破胸、通气催根、适温催芽、低温晾芽”等基本技术环节。

其作用都是调温调湿、翻堆通气散热,控制好种子发芽的条件。

  .高温破胸。

谷壳表面露出种胚的白点时称为破胸期。

温度是破胸的主要条件。

高温破胸,就是在催芽前,先用50℃左右的温水预热稻种15~20分钟。

然后趁热上桶催芽,并覆盖保温,使谷堆温度保持在35℃~38℃。

种子一般经过15~18小时后,即可破胸露白。

   

  2.通气催根。

稻种以破胸露白到齐根期间要经常翻动谷堆通气,使堆内外温度均匀和通气良好,同时适当淋洒30℃~35℃的温水,补充必要的水分,促进胚根生长,使氧气、温度、水分协调。

  3.适温催芽。

根长齐之后,淋透一次25℃的温水,翻堆通气散热,调节温度和湿度,起降温增湿调气的作用,使种谷的根长芽短,根芽生长健壮,催出合乎要求的种芽。

  4.摊晾炼芽。

在播种前,为缓冲催芽种子的环境条件与秧田条件的差别,应进行摊晾炼芽。

方法是将催好芽的稻种摊开3~5厘米厚降温,使种温降至与环境一致时再播种。

当稻种达到催芽标准而恰遇寒潮不能播种时,可用保持稻种微湿、低温的方法晾芽,可保持7—10天。

待天气转晴时,抢寒尾暖头播种。

摊晾炼芽时,要注意防止干芽。

  作业:

回家实作催芽

  一、目的要求学会水稻种子催芽的管理技术和基本操作步骤,学会处理催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初步掌握“高温破胸、通气催根、适温催芽、摊晾炼芽”等基本催芽技术环节。

  二、工具与材料已经过选种、消毒和浸种的稻种、水缸、木桶、瓢、红砖、温度计、无病害感染的稻草或草袋。

  三、操作步骤:

预热稻种、上堆催芽、覆盖保温、查温翻堆、翻堆散热通气、摊晾炼芽第三课时:

第三节早中稻软盘旱育秧

  水稻软盘旱育秧概况:

水稻软盘旱育秧是采用塑料钵体秧盘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水稻秧苗的育秧方法。

是稻作栽培上的一项重大的技术改革。

这种育秧方法,具有秧苗素质好,苗期不易发病,秧苗健壮、省工、省肥、省种、省膜、省晚稻秧田、早播种、早抛栽、早分蘖、早收割、增收节支等经济效益明显的优点。

  学习软盘旱育秧、抛秧技术,要求了解营养土的配制、育秧地的选择与整理、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等技术要求,学会软盘旱育秧的主要技术,初步学会搭架盖膜、保温育秧、保湿育秧等秧田管理技术,初步掌握抛秧移栽的主要技术。

  一、软盘旱育秧前的准备

  .软盘的选择。

软盘规格很多,适合我省抛栽的软盘一般采用每片561孔、515孔为宜。

根据软盘孔数、抛秧

  面积和抛植密度等因素,确定每667平方米需备多少片软盘。

按每667平方米大田计划抛栽2万蔸计算,若采用561孔软盘,需新盘38片,旧盘43片;采用515孔软盘,需新盘40~42片,旧盘46片。

  2.营养土配制。

对营养土的质量要求是:

养分要全,以有机肥料腐熟的畜禽粪渣为主;粘性要适宜,以疏松团粒结构好的粘壤土作营养土最适合;泥土颗粒要细,泥浆质地要匀,能保水、保肥,渗透性能好。

  营养土配制,一是选用偏酸性稻田土或河塘泥,在播种前晒干捣碎过筛。

装盘前每千克加复合肥5克;二是用70%的肥活菜土,加30%的生黄土,晒干混合捣碎过筛,装盘前每盘营养土加硫酸铵5克、过磷酸钙10克、硫酸钾5克,混拌均匀。

每盘备营养土2~2.5千克。

软盘旱育秧容易出现立枯病危害,严重时死苗高达50%以上。

因此,每盘营养土需加入0.5~l克敌克松杀菌剂,抑制立枯病发生,提高秧苗成活率。

  3,秧床的选择与整理。

早、中稻育秧场地最好选择地下水位较低、土质疏松肥沃、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偏酸性稻田或菜园土。

也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坪隙地作育秧场地。

  育秧床厢面宽应为1.5~1.6米。

育秧床面积可根据每667平方米大田摆盘面积7~8平方米来确定。

将厢面杂草、杂物等清除干净,泥土须整碎整细,厢面再用木板压平压实。

  4.品种选择。

早、中稻软盘旱育秧抛栽应以早熟杂交稻及中、迟熟常规稻为主。

如杂交稻威优1126、威优402、全优402等,常规稻可选用湘早籼l号、湘早籼12号、湘早籼“号、湘早籼19号、湘早籼20号、浙733以及湘早籼13号、湘早籼18号等。

  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

杂交稻1.25—1.厂千克,常规稻3.5—4千克。

  5.种子处理。

浸种前7天左右,选择晴天晒种1—2天,然后进行风车选或筛选、盐水选种。

浸种时,用强氯精10克,加水4千克,可浸种4千克。

其具体做法是:

先将种子用清水浸12~24小时,再用配好的药液浸种12~24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净,就可按常规进行催芽。

种子破胸露白达90%即可播种。

  6.播种期。

播种期应根据品种的插秧期,由秧龄和叶龄来推算。

——般来说,可比湿润秧早8天左右播种。

一般只要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8℃~10℃,软盘育秧就可播种。

我省保证率在80%以上的时间应在3月中旬,一般早稻在3月15日~3月20日,中稻在4月中旬为软盘旱育秧的最适宜播种期。

  二、摆盘播种

  软盘旱育秧播种方法有三种:

一是将营养土装盘达孔深2/3处,再行播种盖泥:

二是种子按量过秤与过筛营养土充分拌匀,再按上法装盘盖土;三是用播种器播种。

杂交稻每孔播2粒芽谷,一盘约需25克芽谷;常规稻每孔播3—4粒芽谷,一盘约需50克芽谷;若采用与泥土混播,还需增加20%的种子量。

播后,将留在秧盘上的种子和泥土扫去,以免秧苗串根影响抛栽效果。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见书P1315页

  软盘育秧管理

  搭架盖膜

  搭架。

就是在秧床上用竹条搭一排骨架,以便将薄膜覆盖在骨架上。

用作骨架的材料,要求选用坚固耐用而富有弹性的竹片。

用竹片搭成的骨架要牢固,高矮适中,便于进行秧田管理。

  盖膜。

骨架搭好后,就可将薄膜覆盖在骨架上,然后将地膜的四周封盖严密,防止风吹揭膜。

搭架盖膜的具体操作见实作。

  2,盖膜后的管理。

盖膜后的秧田管理技术,主要是控制膜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做好揭膜炼苗、盖膜护苗等管理工作。

  保温育苗。

从播种至出苗,如晴天中午膜内温度超过35℃时,两端应揭膜通风降温,以防伤苗。

出苗至一叶一心期,晴天中午膜内温度如超过25℃时,揭膜通风炼苗,以防秧苗徒长。

二叶一心期后,以通风炼苗、培育壮苗为主,膜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高温时揭膜炼苗,低温时盖膜护苗。

  保湿育苗。

软盘旱育秧苗应保持盘孔内营养土湿润,但切忌灌水进行水育。

应在播种后、盖膜前喷足水,以后需水时,采取喷水或淋水方式供水。

灌水只能到软盘孔底为止,以免床面沉积泥浆造成串根。

如苗床湿度大,揭膜通风炼苗和盖膜护苗应揭膜晾床,降低湿度,防止烂种烂芽。

晚稻软盘旱育秧时,要防止高温烫芽和大雨冲刷,可采用稻草、油菜秆、麦秸秆覆盖,出苗后撤走。

抛秧前3天,尽量排干沟内渍水,保持床面干爽,有利起秧盘抛秧。

  保证营养。

若软盘秧苗生长纤细、叶色不浓、叶片不厚时,可在二叶一心苗期,按每平方米用尿素5~6克,加水2.5~3千克喷施提苗,切忌化肥直接撒施,以免伤害秧苗。

抛秧前3天,施一次送嫁肥,最好用稀薄人畜粪水,禁用尿素。

  保护秧苗。

软盘秧苗的保护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防止畜禽、鼠等危害;-:

二是防徒长,在一叶一心苗期,喷施150ppm~200ppm的多效唑控长;三是防病,若低温时间过长,应在二叶一心苗期,每平方米苗床喷浇敌克松800~1000倍溶液3千克。

如发现其他疾病,选用相应农药进行防治。

  作业:

回家 实作搭架盖膜

  一、目的要求学习保温育秧、搭架盖膜的有关技术知识,初步掌握制作竹条骨架架、盖膜、加固骨架和薄膜等基本技术。

  二、工具与材料楠竹、篾刀、钢卷尺、薄膜、尼龙绳、木桩

  三、具体操作见书

  第四课时:

第四节抛秧移栽

  抛秧移栽概况:

  抛秧移栽,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还可以适时早抛,抢农时;返青快,分蘖早,节位低,有效分蘖率高;技术简单,操作容易,适应各种地形地块。

解除了长期以来农民弯腰插田的劳作之苦。

  学习抛秧移栽技术,要求了解抛秧大田的整地方法,初步掌握抛秧移栽的主要技术。

  一、大田整地

  抛秧移栽的大田整地,要求平、烂、净;要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

要求大田平整“汪泥汪水”。

如果地不平,高处地硬无泥浆,秧苗根扎不进泥中,易倒苗;而洼处积水,易漂苗。

整地重点是要求平、烂,可以先旱粗整,后水细整,高差不超过2~3厘米。

  冬闲田,春后抢晴天翻耕,抛秧前施入基肥精细整地,拖平田后抛秧。

冬季绿肥田必须在抛秧前15天翻耕,若推迟翻耕,则每667平方米需施入生石灰40~50千克,以加速绿肥腐烂。

绿肥田的翻耕,提倡一犁多耙,尽量把绿肥或其他肥料深埋泥层。

春收作物田作为抛秧大田,一方面尽量提前抢收、抢耕、抢整;另一方面对抛栽秧苗,喷施适量加大浓度的烯效唑或适当推迟播种期,以缓和春收作物收割期与抛秧移栽期之间的矛盾。

  二、抛秧移栽

  抛秧移栽期。

早、中稻抛秧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

抛秧秧苗叶龄要求在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秧龄25~30天,苗高控制在10~13厘米。

实践证明,抛栽叶龄越小,产量越高。

二叶一心时抛栽的单产最高,三叶一心时抛栽的次之。

  抛栽密度。

早、中稻抛栽的合理密度是:

每667平方米常规稻2万蔸以上,10万左右基本苗,杂交稻1.8万蔸,5万左右基本苗。

生育期长、分蘖力强的品种、高肥水平田宜稀,之宜密。

抛秧时应做好每667平方米的基本苗数的调查。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调查核实:

先查后抛,即抛秧前对抛秧秧苗进行秧盘空穴率和苗数的调查。

  选有代表的秧盘,查平均空穴率。

  在3个秧盘中,选有代表性的有苗孔穴10孔以上,计算出每孔秧苗的平均苗数。

  根据某品种应抛植的基本苗数、查出的空穴率、每孔苗数等,计算出每丘田的秧盘数,另外,之后要精心护理

  第五课时:

防治病虫害

  .抛秧稻田病虫害发生特点。

抛秧稻田病虫种类与常规移栽稻田病虫种类大致相同。

但由于抛秧稻田早播、早抛、早发,禾苗易出现群体茂密,病虫害发生期一般偏早,发生量一般偏大。

  2.综合防治措施。

综合防治病虫害可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防止病虫传播;二是提高水稻的抗病虫性;三是控制和创造环境条件,使水稻植株生长健壮。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防止危险性病害传播的有效手段。

调种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检疫法的有关规定,将调入的种

  子交当地植物检疫部门检查,坚决杜绝带病种子入境。

  选用抗病品种,在选择水稻种子时,要注意了解品种的抗病性,同时还要注意抗病品种的抗性消失程度,及时更换新的抗病品种,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农业防治。

加强水肥管理,促进稻株生长健壮,增强水稻的抗逆性。

此外,深耕冻垄或积水田冬天排干,可消灭稻蟓甲和稻根叶甲幼虫;打捞田间菌核、杂物、处理病草;清除田埂、沟渠、路边杂草,消灭中间寄主;推广稻草沤肥或焚烧稻草还田;建立无病留种田,种子单打单收藏。

  生物防治。

利用以菌治菌、以菌治虫、以虫治虫及其他动物捕虫等,来控制病菌、害虫种类数量的发展。

  利用抗生素,如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春雷霉素和灭瘟素防治稻瘟病。

  以菌治虫,如杀螟杆菌和苏云金杆菌,防治稻苞虫和纵卷叶螟。

  以虫治虫,是生物防治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如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粘虫、稻螟蛉、二化螟、三化螟等,均可被赤眼蜂寄生而被诛之。

  利用天敌治虫。

水稻害虫有许多天敌,如蜘蛛、蜻蜓、青蛙等,均大量捕食害虫。

国家已明文规定不准捕食青蛙。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因子和机械方法防治病虫害的技术。

如用泥水或盐水选种淘汰患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的种子;用竹梳等工具防治稻苞虫;用塑料薄膜捕虫器捕杀飞虱和叶蝉;利用昆虫趋光性,在田间设黑光灯诱杀蛾类、叶蝉、飞虱、蝼蛄等害虫。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要选用对口农药,掌握防治的有利时期,把病虫消灭在初发阶段。

要安全用药,防止药害。

要看天、看水、看环境用药,喷药后至少半天不能遇雨,高温天气药液浓度宜低,喷粉剂要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带露水喷药。

  第六课时:

理论与实作:

水稻的主要生育期

  一、目的要求学会识别水稻的不同的生育期和观察方法。

  二、工具与材料30厘米长竹条、红色或蓝色油漆;毛笔、铅笔、水稻生育期观察记载串和分蘖情况观察记载表。

  三、操作步骤

  ,确定取样田块和观察品种。

  2,采用对角线取样,每类型田定2个观察点,每点10蔸,共20蔸。

  3.每蔸旁插1根长约30厘米的竹条作标记,并在每根上分别写上l、2、3、4……10等数码。

  4.观察水稻的主要生育期,并将不同生育期的时间写入水稻主要生育期记载表中。

  播种期:

实际播种日期。

抛栽期:

实际抛栽日期。

返青期:

抛栽后,在晴天中午观察有50%的植株的心叶重新展开时,或叶片由黄转绿,叶片向上展开的日期,或早晨有50%的植株的叶尖吐露水时,或植株k出新根时,为返青期。

分蘖期:

有10%的植株的新生分蘖叶尖露出叶鞘1厘米以上的日期为分蘖始期。

50%的植株有新生分蘖时的日期为分蘖期。

分蘖最快的日期为分蘖盛期。

有效分蘖终止期:

凡能抽穗结实,且每穗结实5粒以—亡的分蘖为有效穗,数分蘖数与最后有效穗数相等的日期为有效分蘖终止期。

6)孕穗期:

50%的植株的剑叶全部露出叶鞘的日期为孕穗期。

抽穗期:

10%的稻穗穗顶露出叶鞘时的日期为始穗期,50%时的日期为抽穗期,80%弦的日期为齐穗期。

乳熟期:

全田有50%以上的稻穗中部籽粒颖壳内充满乳浆状物质的日期为乳熟期。

蜡熟期:

全田有50%以上的稻穗中部籽粒内容物浓粘无乳浆状物质时为蜡熟期

  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