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7978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2.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docx

中国古典园林之简答题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填空题

∙中国古典园林的源头(要素、类型、以及物质思想源头)

要素:

山、水、植物、建筑

类型:

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按照园林基址选择和开发的方式分)

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分)

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巴蜀园林(按照地区分)

物质源头:

台、囿、园圃

思想源头:

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

∙中国历代皇家园林的典型代表(西周、汉、唐、宋)

西周:

章华台、姑苏台(具体时间是春秋)

秦:

上林苑、阿房宫

汉:

建章宫

魏晋南北朝:

铜雀园(曹操、邺城)、仙都苑、华林园

唐:

曲江池、西京大内三苑:

禁苑、西内苑、东内苑;大明宫、华清宫(离宫)、九成宫(离宫)

宋:

艮岳园、后苑、延福宫、撷芳园(北宋四大宫苑)

∙中国历代造园家及其园林(主要是唐宋时期)

魏晋南北朝

石崇:

金谷园(洛阳)

谢灵运:

会稽别业(绍兴上虞)

陶渊明:

桃花源

王维:

辋川别业(陕西辋川)

白居易:

乐天南园(下封县东紫兰村)、庐山草堂(江西庐山)、东波园(重庆忠州)、池园(洛阳)、覆道坊宅院(洛阳)

杜甫:

杜甫草堂(成都)

北宋

司马光:

独乐园(洛阳)

苏舜钦:

沧浪亭(苏州)

富郑公园:

(造园者不明)系宋仁宗、神宗两朝宰相富弼的宅园

∙明清江南园林、皇家园林的代表及其集称

中国四大名园为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HYPERLINK"

苏州四大名园: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江南四大名园:

南京瞻园、苏州留园、拙政园、无锡寄畅园

岭南四大园林:

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

北宋四大宫苑:

艮岳园、后苑、延福宫、撷芳园

北宋四大御园(名园):

玉津园、琼林苑和金明池、宜春苑、瑞圣园

三山:

香山,万寿山,玉泉山

五园:

清漪园(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和圆明园

∙中国园林文化符号的历史背景及其典型名称(来源于典故)

三山:

三山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蓬莱(蓬壶)、方丈山(方壶)、瀛洲(瀛壶)

五岳:

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

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四渎:

我国古代对四条独流入海的大河的称呼。

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曲水流觞:

王羲之偕亲友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

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即兴赋诗。

所有人的诗集起来就是《兰亭集序》。

与谁同坐(与谁同坐轩拙政园):

《点绛唇》苏轼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

与谁同坐。

明月清风我。

沧浪(沧浪亭):

屈原《渔夫》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浊吾足。

濠濮(濠僕间想、濠僕亭留园):

“濠濮间想”一词出自《世说新语·言语》。

“濠”、“濮”来自于《庄子·秋水》中两则故事:

1、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观鱼。

2、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王派使者来请他去做官。

两则故事的内容,被《世说新语》糅合为“濠濮间想”,它是一种山林之想、自由之想,表达的是人与自然亲和无间的情怀。

喜雨:

苏轼《喜雨亭记》

留听阁:

拙政园景点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远香堂:

拙政园景点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明瑟楼:

留园景点《水经注》目对鱼鸟,水木明瑟

揖峰指柏轩:

留园景点朱熹《游百丈山记》前揖庐山,一峰独秀

又一村:

留园景点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至乐亭:

留园景点《阴符经》至乐性馀,至静则廉

舒啸亭:

留园景点陶潜《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曲溪楼:

留园景点《尔雅》山渎无所通者曰溪,又注川曰溪

清风池馆:

留园景点《诗经》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又苏东坡《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远翠阁:

留园景点方干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

涵碧山房:

留园景点朱熹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

还读我书斋:

留园景点晋陶潜《读山海经》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汲古得修绠:

留园景点韩愈《秋怀》汲古得修绠,开怀畅远襟

名词解释

1、著名的历史园林论著(作者、主要内容)

《园冶》明末造园家计成著

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祯七年刊行。

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

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10篇。

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

该书首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如何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并绘制了两百余幅造墙、铺地、造门窗等的图案。

书中既有实践的总结,也有他对园林艺术独创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并有园林建筑的插图二百三十五张。

 

《闲情偶寄》李渔著

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一生艺术和生活经验的总结,闲情偶寄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物古玩、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对丰富造园经验的总结,集见于《闲情偶寄》中的《居室部》《器玩部》和《种植部》中。

2、明清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

皇家园林:

乾隆花园:

位于故宫外东路宁寿宫西侧,是乾隆预为其做满60年皇帝后归政作太上皇时颐养休憩而建造,园林用地窄而长,东西宽37米,南北纵深160米,面积大约0.6公顷,前后一共分为五进院落,每进院落布局均不同,总体规划采取横向分隔为院落的办法,总体布局虽有明显中轴线但并非一气贯穿南北纵深,而是根据院落情况略错开少许,成为不拘一格的“错中”做法。

主要景点:

古华轩、楔赏亭、旭辉亭、遂初堂、萃赏楼等。

避暑山庄: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清代的离宫御苑,为清朝皇帝的夏宫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建成,占地564公顷。

总体布局为前宫后苑,宫廷区设在南面,其后即为广大的苑林区。

宫廷区包括三组平行的院落建筑群:

正宫、松鹤斋、东宫。

苑林区包括三大景区:

湖泊景区、平原景区、山岳景区。

主要景点:

七十二景、外八庙、普宁寺、磬锤峰等。

颐和园:

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

重建于光绪年间。

是一座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

乾隆二十九年(1764),清漪园完工,总体规划以杭州西湖为蓝本。

湖中布列西堤和三大岛,三小岛。

咸丰十年(1860),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西太后动用海军建设费加以修复,改名颐和园。

颐和园沿袭清漪园规划格局,成为帝、后长期居住的兼作政治活动的离宫御苑。

主要景点:

仁寿殿、乐寿堂、万寿山、昆明湖、佛香阁、智慧海、谐趣园等。

私家园林:

网师园:

苏州城东南,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当时园主人为吏部侍郎史正志,园名“渔隐”,几经易主,至清乾隆年间(公元1765年前后),定名为“网师园”,并形成现状布局。

占地0.4公顷,平面略成丁字形,东宅西园,主景区居中,以水池为中心,建筑物沿水池四周安排,由东部住宅区、南部宴乐区、中部环池区、西部内园殿春簃和北部书房区等五部分组成。

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主要景点:

殿春簃、看松读画轩、引静桥、砖雕门楼等。

拙政园:

苏州娄门内之东北街。

始建于明初。

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

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回乡营建此园。

全园包括三部分:

西部补园、中部拙政园紧邻于各自邸宅之后,呈前宅后园格局,东部重修为新园,全园面积4.1公顷。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是典型的多景区、多空间复合的大型宅园。

主要景点:

香洲、雪香云蔚亭、远香堂、海棠春坞、梧竹幽居等。

留园:

苏州阊门外,原为明代“东园”废址。

乾隆年间,刘恕对其重修扩建,改名“寒碧庄”,同治年间为盛康购得,更名“留园”,面积约2公顷。

园林紧邻邸宅之后,分为西、中、东三区,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以山、水兼长,东区以建筑取胜。

留园景观两个最突出特点:

丰富的石景和多样变化的空间之景。

主要景点:

绿荫、恰杭、可亭、明瑟楼、冠云台、清风池馆、五峰仙馆等。

3、中国城市风景建构的典型符号(西湖、八景)

西湖:

“五湖、三岛、两堤、一山”的总体水域结构,湖的西、南、北三侧被群山抱合,湖的东侧平地临城和群山形成虚实的交替对比,“三面云山一面城”则是西湖总体格局的高度概括。

西湖与杭州城市是唇齿相依,城市的空间格局与西湖的山水格局互为渗透,相互影响,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间,形成了杭州“山水相依、城景相连”的城市格局特色。

八景:

一种景观集称,潇湘八景应是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自然山水景观集称之一,景观集称之风盛于宋时,宋代八景文化是现在城市八景现象的直接渊源,中国第一个城市八景是虔州八景,即赣州八景,为:

虔州石楼、章贡台、白鹊楼、皂盖楼、马祖崖、孤塔、郁孤台、崆峒山。

羊城八景和燕京八景是继虔州八景之后我国较早的城市八景,受潇湘八景影响,采用四字景名。

4、中国园林文化符号的历史背景及其典型名称

三山:

三山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蓬莱(蓬壶)、方丈山(方壶)、瀛洲(瀛壶)。

由于方士们大事渲染东海神山,秦始皇遣徐福等率童男童女入海求仙药"求之不得,只好在咸阳兰池宫引渭水为池,池中堆蓬莱山模拟神仙境界,以求神仙降临。

从而开启了西汉宫苑中的求仙活动之先河。

随后,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内作太液池,池中亦作方丈、蓬莱、壕洲诸山。

一池三山成为延续历史最久的一种园林布局方式,始终受到历代造园者的喜爱而沿用不衰,也成为后世帝王创作宫苑池山的一种典范。

五岳:

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

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四渎:

我国古代对四条独流入海的大河的称呼。

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曲水流觞:

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的重要手法和程式之一。

“曲水流觞”的源头是“祓禊”民俗,《广雅·释天》:

“祓、禊,祭也。

”后由文雅集活动所定格的诗酒文化,促成了修禊文化与园林自然(人化自然)的结合,最终促成了“曲水流筋”景观成为后世园林永恒不变的题材。

王羲之偕亲友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著《兰亭集序》。

与谁同坐(与谁同坐轩拙政园):

《点绛唇》苏轼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

与谁同坐。

明月清风我。

体现的是作者孤芳自赏,只有明月、清风,才能为伍。

轩内空间之小,仅容一人,可以坐憩,却起到了亭的功能,同时表现孤高气质。

沧浪(沧浪亭):

屈原《渔夫》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浊吾足。

濠濮(濠僕间想、濠僕亭留园):

“濠濮间想”一词出自《世说新语·言语》。

“濠”、“濮”来自于《庄子·秋水》中两则故事:

1、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观鱼。

2、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王派使者来请他去做官。

两则故事的内容,被《世说新语》糅合为“濠濮间想”,它是一种山林之想、自由之想,表达的是人与自然亲和无间的情怀。

中国的园林创作高度重视人和自然的亲和,使游人触景生情,达到情景交融,使自然意境给人以启示和遐想。

喜雨:

苏轼《喜雨亭记》开宗明义写亭名的由来“亭以雨名,志喜也”。

接着写亭“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顺着写雨“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第三段则将“喜”、“雨”、“亭”三字合一,传达出的是“仁者爱人”的精神、士大夫游于亭的潇洒风致与对太空的遐想

留听阁:

拙政园景点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远香堂:

拙政园景点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明瑟楼:

留园景点《水经注》目对鱼鸟,水木明瑟

揖峰指柏轩:

留园景点朱熹《游百丈山记》前揖庐山,一峰独秀

又一村:

留园景点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至乐亭:

留园景点《阴符经》至乐性馀,至静则廉

舒啸亭:

留园景点陶潜《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曲溪楼:

留园景点《尔雅》山渎无所通者曰溪,又注川曰溪

清风池馆:

留园景点《诗经》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又苏东坡《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远翠阁:

留园景点方干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

涵碧山房:

留园景点朱熹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

还读我书斋:

留园景点晋陶潜《读山海经》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汲古得修绠:

留园景点韩愈《秋怀》汲古得修绠,开怀畅远襟

简答题

中国园林之典型特征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主旨:

求得一个概括、精炼、典型的山水环境。

手法:

筑山、理水、植物种植、建筑

山—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昆仑、峨眉、黄山等)

水—五渎(江渎、河渎、淮渎、济渎等)(溪河、湖泊)

岛—一池三山

植物—梅竹松等

•高于自然(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对自然的审美

太湖石\三山五岳,五洞千壑,尽在其中

植物——品性

园林原型空间的历史转换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建筑与山、水、植物彼此协调,互相补充

相对的实例:

法国规整式园林与英国的风景式园林

手法:

化整为零、内外空间流动

(3)诗画的情趣

"以画入园、因画成景"——魏晋南北朝及唐

"画论"——五代两宋

主位唯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

回抱处僧舍可安,水路边人村好着。

北宋皇家园林——艮岳

造园如作文章——前奏、起始、主题、高潮、转折、结尾

(4)意境的蕴涵

超以象外、迁想妙得

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氛围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

意境追求的三个层次:

直观景象的感知(物境)、景象艺术的传达(情境)、最高灵景的启示(意境)

意境的表述方式:

咫尺山林、预设主题、物境点题

咫尺山林:

园林景物的集约化、抽象性

预设主题:

园林景物的主题化

物境点题:

中国园林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第二重:

感时花溅泪,欲别鸟惊心

第三重: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景:

景是实物空间,由建筑、山石、水体、树木所构筑而成,是有形,有尺度\有比例的,给人直接感知的空间

•境:

境是景所带来的思想空间,是无形的、无限的、无比例的、无尺度的、由景物产生的想象空间。

景是物质的,境是精神的

•人:

景、境是外因,而人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精彩的园林景物,构成景外之境,而通过这种境,对人的感化而产生情,这就是园林的情景交融。

对园林的欣赏,首先要了解其历史背景,园主的生活经历,以及当时的造园风格等因素。

而友人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思想感情等,决定了其对园林意境的感化程度

•表达蕴含的途径

园林名称\景区、景点命名\楹联、匾额\园林记\八景

魏晋风流及其园林符号

寄情山水与崇尚隐逸称为社会时尚——魏晋风流

行为:

饮酒、服食、狂狷\游山玩水、寄情山水

魏晋风流是魏晋人士所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切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魏晋风流的条件:

玄心、洞见、妙赏、深情

外在特点:

颖悟、旷达、真率

思想文化艺术概况

1.对自然审美的趋向

从前期的"君子比德"——与大自然的自我协调,并对之亲述真感情

结合理论的探讨去深化对自然美的认识,去发掘、感知自然风景构成的内在规律

标志:

山水风景的大开发和山水艺术的大兴盛

代表人物:

宗炳、谢灵运、陶渊明、王羲之、顾长康

2.山水艺术的各门类有很大的发展

山水文学、山水画、山水园林——间接的手段来享受山水风景之乐趣,成为其精神生活的一个主要内容

山水文学:

山水——灵性,人格化的对象——"游仙诗"谢灵运、陶渊明、王羲之等

山水画:

绘画艺术从"成人伦,助教化"向自由创作的转化,文人开始参与绘画。

宗炳"借物写心"、"物我为一"、"旨在畅神"

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

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浓酣忘我的趣味

3.建筑艺术的发展

木构架的梁架、斗拱一趋完备

屋顶形式较多,屋顶的举折和起翘增加了建筑的轻盈感,丰富了建筑的形象

夯土台榭被木构建筑所取代,建筑层数不尽有一层,还有多层的楼阁,出现了大量的木塔

石工技术精制

4.植物的欣赏与栽植技术

王羲之——不可一日无竹君

贾思勰——齐民要术

5.皇家园林

曹魏——铜雀园(邺城)

典型景点:

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台上营建殿宇、井室,又用飞阁相连,凌空宛如长虹

北齐——仙都苑

典型景点:

四海、四渎、五岳、城堡、贫儿村

秦汉仙苑式(建章宫,一池三山)皇家园林之后的象征手法

北魏——华林园

典型景点:

蓬莱山、百果园、流觞池、虹霓阁,飞阁相通,凌空跨谷

6.私家园林实例

西晋石崇的金谷园:

西晋石崇的别墅,遗址在今洛阳老城东北七里处的金谷洞

会稽别业:

谢灵运回到故乡会稽修建别业林,过起了惬意的隐居生活,依山傍水尽显幽居之美

桃源陶令:

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冲淡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

7.寺观园林

佛寺园林兴起。

不同于帝王贵族的宫苑,已经有了公共园林的性质。

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也对于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8.魏晋园林特点小结

园林规模由大入小,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异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消失或者仅保留象征意义,生产和经济运作则已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功能

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异军突起,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造园成就,并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私家园林,特别是文人园林的创作

9.魏晋时期的典型园林范式

桃花源:

《桃花源记》

田园居:

《归田园居》

曲水流觞:

《兰亭序》

中国古典园林的假山艺术分析

建筑、山石、水、花木为构成园林四大要素,这足以说明山石在园林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园林中的山石是对自然山石的艺术摹写,故又称为“假山”,它不仅师法于自然,而且又凝结着造园家的艺术创造,而且除形神兼备外,还具有传情的作用,造园往往选址于自然山水佳境,外借自然山林成景,当无自然山水可借,只得掇石叠山。

在不太大的空间范围内,典型地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又不落人工斧凿痕迹,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咫尺之地,创造出“多方胜景,咫尺山林”的园林艺术。

1.点石成景艺术

点石于园林,或附势而置,或在小径尽头,或在空旷之处,或在交叉路口,或湖畔岸边,或在竹树之下。

要求高低错落、自由多变,切记线条整齐划一或简单地平衡对称。

2.嵌理壁岩艺术

江南园林这样的处理屡见不鲜,有的嵌于墙内,犹如浮雕,占地很小;有的虽于墙面脱离,但十分逼近,因而占地也不多,其艺术效果与前者相同,均以粉壁为背景,恰是一幅中国山水画,通过洞窗,洞门观赏,其画意则更浓。

如苏州拙政园海棠春坞庭院,于南面院墙嵌以山石,并种植海棠、慈孝竹,题名“海棠春坞”。

3.独石构峰艺术

独石构峰之石,大多采用玲珑剔透、造型奇特、完整的太湖石,并需具备透、漏、瘦、皱、清、丑、顽、拙等特点。

由于其体积硕大、因而不易觅得,常需要用巨金购的。

园主往往把它冠以美名、筑以华屋,并视作镇园珍宝。

江南四大名石:

苏州留园冠云峰、上海豫园玉玲珑、杭州西湖绉云峰、苏州织造署瑞云峰

4.旱地堆筑假山艺术

•园中高山峭壁的堆叠:

所用石材大小相同,叠砌得凸凹交错,形象自然,且有绝壁之感。

•峦的叠筑:

叠筑多采用山峦连绵起伏的手法。

峦与峰又往往结合使用,以增加起伏之感;用突起的石峰进行散置堆筑,以加强整个山势的起伏变化。

•山体幽静深邃的表现:

在峭壁夹峙的中间堆出峡谷,给假山以幽静深邃。

虽非主要山道,但在叠山艺术中却增添了宽狭、主次、虚实等情趣的变化,丰富了山林的造型。

5.依水堆筑假山艺术

计成特别推崇依水堆筑的假山,因为“水令人远,石令人古”,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两者在性格上是一刚一柔、一静一动,“故山得水而活”,起到了相映成趣的效果。

古典园林湖石材料种类

湖石类:

体态玲珑通透,表面多弹子窝洞,形状婀娜多姿,多数为石灰岩、砂积岩类。

如江苏太湖石、安徽巢湖石、广东英石、山东仲官石、北京房山石等。

湖石的最大特点是:

瘦、皱、透、漏。

孔穿洞开,千姿百态,柔曼婉媚,雅美深致,历为叠山胜品。

依湖石性,多采用环透拼叠法,外观山势讲究弧形的峦势和曲线,处处体现出湖石的自然形态。

根据太湖石空洞的大小和纹理,细分为流水岩和流纹岩。

黄石类:

体态方正刚劲,解理棱角明显,节理面近乎垂直,雄浑沉实。

平整大方,立体感强,块钝而棱锐,具有强烈的光影效果。

无孔洞,呈黄、褐、紫等色。

如江浙的黄石、华南的黄腊石、西南的紫砂石、北方的大青石。

黄石宜叠大山,浑厚挺括,雄奇壮观,粗犷而富有骨力,层层叠叠,峭壁陡立,形成黄石风格。

明代所建上海豫园的大假山、苏州耦园的假山和扬州个园的秋山均为黄石掇成的佳品。

卵石类或圆石类:

体态圆浑,质地坚硬,表面风化呈环状剥落状,又称海岸或河谷石。

多数为花岗岩和砂砾岩。

剑石类:

指利用山石单向解理而形成的直立型峰石类,如江苏武进斧劈石、广西槟榔石、浙江白果石、北京青云片石等,出自岩洞的钟乳石则各地均有。

吸水石类或上水石类:

体态不规划,表里粗糙多孔,质地疏松,有吸水性能,多土黄色,深浅不一,各地均产。

四川砂片石也属于这一类。

其他石类:

有象皮青、木化石、松皮石、宣石等。

扬州个园四季假山的特点

个园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达出“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

春山艳冶而如笑  

个字园门外两边修竹劲挺,高出墙垣,作冲霄凌云之姿。

竹丛中,插植着石绿班驳的石笋,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

这幅别开生面的竹石图,运用惜墨如金的手法,点破“春山”主题,即“一段好春不忍藏,最是含情带雨竹”。

同时还巧妙地传达了传统文化中的“惜春”理念,提醒游园的人们,春景虽好,短暂易逝,需要用心品赏加倍珍惜,才能获得大自然的妙理真趣。

夏山苍翠而如滴 

夏景位于园之西北,东与抱山楼相接。

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叠石似云翻雾卷之态,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远观舒卷流畅,巧如云、如奇峰;近视则玲珑剔透,似峰峦、似洞穴。

山上古柏,枝叶葱郁,颇具苍翠之感;山下有池塘;深入山腹,碧绿的池水将整座山体衬映得格外灵秀。

北阴处有一涓细流直落池塘,叮咚作响,池中游鱼嬉戏穿梭于睡莲之间,静中有动,极富情趣。

池塘右侧有一曲桥直达夏山的洞穴,洞之幽深,颇具寒意,即使炎热的夏天,人们步入洞中,顿觉清爽。

盘旋石阶而上,登至山顶,一株紫藤迎面而立,游人悠游其间忘却了无尽的烦忧。

秋山明净而如妆 

经过抱山楼的“一”字长廊,园之东部便是气势雄伟的秋景,相传出自清代大画家石涛之手笔。

秋景用黄山石堆叠而成,山势较高,面积也较大。

整个山体分中、西、南三座,有“江南园林之最”的美誉。

黄山石呈棕黄色,棱角分明,如刀劈斧砍。

整座山体峻峭凌云,显得壮丽雄伟。

进入山腹,如入大山之中,险奇之处随时可见。

中峰高耸奇险,下有石屋,可容十几人,内设石桌、石凳、石床,通风良好,四季干燥,颇具生活意趣。

沿腹道攀援而上,至山顶拂云亭,顿觉心胸开朗,满园佳境,尽收眼底,正所谓秋山宜登者也。

尤其是夕阳西照,使整座山体洒上一层黄金,这时你才能领略造园者将此山面西的道理。

冬山惨淡而如睡 

造园者将冬景安排在南墙之下,背靠高墙几乎终年不见阳光,远远望去似积雪未消,地面用白石铺成。

冬山用宣石(石英石)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