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6668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docx

课题中国古典园林

课题:

中国古典园林

教学对象:

初一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感受园林的外在美及其内在的精神内涵。

2.了解园林的特点与古典园林设计中人与自然相亲和的思想传统,提高民族自豪感。

3.古典园林对现代环保意识的影响。

重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难点:

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园林艺术对现代环保意识的影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

同学们能说出我国古代有哪些建筑?

(园林、宫殿、塔庙、民居等)

这些建筑是以什么材料构建的?

(木构架为主)

展示故宫全景图,分析其总体布局,得出结论:

其布局采用中轴线对称,体现封建集权思想。

展示并分析园林图片:

中国园林建筑采用自由曲折的布局,从另一侧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亲和的思想传统。

这种尊重自然、不横加干涉自然的思想及其法则,就是道家所认为的“德”。

以人工的力量改造(建造)自然、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对亚洲建筑艺术影响非常大,为西方建筑师所推崇。

(二)、新授新课

一、中国园林的类型

1.北方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等)

圆明园曾被雨果赞美为东方的伊甸园,却在1860年和1900年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毁为灰烬,引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江南园林(拙政园、网师园等)

3.城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西湖、昆明滇池等)

提问:

我们家乡的园林有哪些?

(留园、沧浪亭等)

二、中国园林的组成

中国园林主要有木构架结构的厅堂、轩馆、楼阁、桥廊与山石、湖池、花木等组成。

三、中国园林(以江南园林为例)的主要特点

1.顺应自然的布局——曲线美和柔性美

古典建筑强调中轴线,不论是房屋或群体布局都采用对称,而园林的布局采用的是曲折多变的方法,和谐地顺着山径、水际或林间安设景点,不人为强求形成中国园林以曲为美的特点。

如图片曲径通幽、九曲桥、回廊等,这些景点连屋檐、墙头都呈现协调的曲线美,由于“曲”造成景物的深层感,所谓柳暗花明、峰回路转,在有限的面积上创造无限的空间效果。

2.雅朴恬淡的品格

古典殿堂建筑讲究华丽,“雕梁画栋”而富丽堂皇,而园林建筑的格调正与之相反,人们欣赏的是它的宁静、简洁、清新的风韵。

提问:

拙政园的来历?

从江南园林的发展过程看,造园的主人多为官场仕途上失落退隐的文人,他们藏形骸与山水,以自然山川之气来净化胸中的郁结。

欣赏拙政园、网师园图片。

(由学生自已总结)可见,造园艺术除再现自然山水美之外,还蕴含有士大夫阶层宁寄情于山水的追求,如山水画:

抒情写意、借景抒情的特点。

3.空透灵巧的面貌

欣赏留园。

园林以观景为目的,其建筑都是为显示景观的美而作的,空灵“借景”、“融合”,大窗户代替墙壁,如诗云“常倚曲栏贪看水,不要四壁怕遮山”等等,从小空间扩张成大空间,借周围景物构成自然画面,增加层次感,建筑与环境融合与一体,显示了人和自然和谐合一的密切关系。

4.融文学艺术与一体,组成交响乐般的艺术世界

欣赏音乐

提问:

你们知道有哪些景点是用诗化的语言命名的?

(平湖秋月、柳浪闻莺等)

欣赏狮子林——文化意蕴深厚

欣赏温州市积谷山“春草池”——“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

引导同学去体验思考,扩大审美视野,挖掘景物内在美。

5.构建了人类追求的居住环境

据报道,规划中的莫斯科绿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这已为许多环保人士所推崇。

而我们中国古代园林的概念中绿地面积占二分之一,是让园林包围建筑,而不是建筑群中有几块绿地。

山是中国园林的主体,水是中国园林的命脉。

在中国园林之中叠山理水、植树养花、建屋架廊,营造了诗意的居住环境。

(三)、小结

中国园林艺术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中国园林,取法自然,高于自然,融建筑美和自然美于一体,这种理念已为现代人所重视,中西方许多专家意识到过度开发的隐患,提倡环保,回归自然。

其实,这种环保意识早已在几千年前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和园林艺术中体现出来了。

(四)、作业

我们学校是一所园林式的绿色学校,你觉得还需要在哪些地方进行改进,请写200字左右的建议或画一张设计方案。

建议阅读《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欣赏这段描写中国古代园林的美文。

课题:

苏州园林

教学对象:

初一年级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中国苏州园林欣赏,感受园林的外在美及其内在的精神内涵。

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苏州园林画意美,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的

爱美爱国。

3.苏州园林对现代环保意识的影响。

重点:

苏州园林的特点

难点:

苏州园林艺术对现代环保意识的影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前一阶段,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古典园林这一课,了解到具有悠久历史的苏州园林构筑精巧,意境深远,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为一体,在世界造园史上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遗产。

大家都觉得作为一个苏州主人,应该更深入地研究苏州园林。

于是,同学们自愿组合,结成学习小组,围绕“苏州园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收获很大。

今天,就请大家展示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二、汇报展示:

导:

哪一组愿意先来?

(一)园林分布

1、各位同学,我们苏州目前保留着70多处古典园林,其中著名的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等,那么这些著名的园林分别位于苏州的哪个位置呢?

我们小组就这个问题开展了研究。

2、我们先查阅了苏州地图,再到苏州旅游网站搜索,明确了各个园林的具体位置,然后画出了这一张园林分布图。

——点击网页出示

3、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拙政园位于东北街,狮子林在园林路,网师园地处十全街,耦园地处娄门和相门间的小新桥巷,沧浪亭位于人民路三元坊附近的沧浪亭街,怡园人民路观前街附近,留园在留园路上。

4、为了了解各个园林的交通情况,我们小组进行了分工,有的向爸爸妈妈请教,有的实地考察,乘了公交车在苏州城里兜了一圈,最后了解到:

拙政园:

乘2路、3路、301路、27路、5路游1东线

留园:

乘6路、10路、11路、17路、5路游1东线、5路游1西线

网师园:

乘3路、5路及301路

沧浪亭:

乘1路、27路、28路、30路、101路、102路、103路

狮子林:

乘2路、3路、301路、27路、5路游1东线

艺圃:

乘4路

耦园:

乘5路

怡园:

乘1路、3路、101路、102路、103路、5路游1东线

5、为了方便外地游客,我们小组还设计了几条旅游线路,有一日游、二日游,有专线旅游,还有一年四季不同的旅游线路。

1、相信我们的研究成果一定会给游客提供很大的方便。

师小结:

哦,你们小组是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来开展研究活动的。

我想:

看了你们的研究成果,外地游客就方便多了。

好,下面哪一小组来介绍?

(二)园林资料

1、各位同学,大家都知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众多,著名的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那么,它们分别凭借什么特点而闻名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小组来到了各个园林,一面仔细观察,一面请教导游,然后我们再分头到图书馆和互联网上寻找资料,最后我们了解到:

苏州最大的园林是拙政园、最小的园林是五峰园、最古的园林是沧浪亭、建造最晚的是怡园……

2、我们小组还专门走访了苏州园林局的领导,对苏州园林的旅游情况进行了统计。

你们看,这是近三年的苏州园林的游客数量统计:

1999年,苏州园林工接待游客305万人次,2000年接待了332。

6万人次,2001年接待了349万人次。

3、其中,1999年来苏州园林旅游的外宾有55万人次,2000年有62万人次,2001年有80万人次。

4、另外,今年十一黄金周各园林的门票收入也十分可观,我们来看10月3号那天,拙政园的收入是60万元,留园是22万,狮子林是12。

25万,网师园和沧浪亭一共是1。

8万

5、这些数据告诉我们,苏州园林以其绝妙的造园艺术,丰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特别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后,苏州园林的游客数量是逐年递增。

师小结:

听了他们的介绍,同学们想说些什么呀?

(1、对苏州各个园林的特点了解的更全面了。

2、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可以翻阅图书,实地考察,还可以去走访一些专家,从他们那儿了解更多的知识。

)还有哪一组也愿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呀?

(三)门票研究

1、各位同学,我们小组的成员都是班里的美术爱好者。

在游览苏州园林时,我们除了欣赏园林的美景,还格外留意园林的门票,我们发现门票一般都由景点图、文字介绍、门票价格这几部分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景点图。

2、大家看,这是拙政园的荷花池,这是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这是留园的曲溪楼,这是沧浪亭的外景,这是狮子林的湖心亭。

3、欣赏了这些门牌,我们觉得自己也能设计出漂亮的门票,于是我们便分头动手设计。

我设计的是拙政园的门票,我先查阅资料,了解到拙政园的著名景点有荷风四面亭、小飞虹等,然后在网上找到了图片,设计了这样的门票。

4、我设计的也是拙政园的门票,,我觉得拙政园的亭台楼阁很有特色,所以设计了这样一张门票。

这是…

5、我设计的是留园的门票,因为留园最有名的是冠云峰、瑞云峰、岫云峰这三座石峰,所以我把他们组合在一起,你们看,这样不是更美吗?

6、我设计的网师园的门票是这样的:

这是园中殿春乙的景色,它是网师园最有名的景点,美国纽约还以它为蓝本建造了“明轩”。

7、同学们,你们看,我设计是沧浪亭的门票,这是我在沧浪亭拍的照片,我觉得拍得很好,不仅展现了沧浪亭美丽的园,还拍下了我们游玩是欢快的情景,我把它剪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再加以点缀,设计了这一张门票。

大家喜欢吗?

师小结:

真了不起,同学们设计的门票既别出心裁,富有新意,又很好的体现了园林的特色,老师建议你们课后把它们寄到园林局去,说不定下次换门票时就用你们的了,真要是那样,你们高兴吗?

1、老师,我们小组还收集到了一些小纪念品。

你们看,有印有园林景色的扇子、书签,还有明信片、真丝手帕。

(真漂亮,下课后你们把它贴在教室里,让同学们细细地观赏)另外,这里还有一些明信片,下课后我们相互转送对方。

(四)特色建筑

1、各位同学,我们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精湛,山水、建筑多很有特色,所以我们小组专门拍摄了一组照片,供大家欣赏。

你们看,这是苏州园林里各式各样的亭台楼阁,它们有的小巧玲珑,有的相比较而言则气宇轩昂,有的建在水中,有的筑在山顶,有的叫半亭,有的叫扇亭,有的叫笠亭,你们看,它多像一顶斗笠呀!

2、我拍的是苏州园林中的曲折幽深的廊,这是双面空廊,这是单面空廊,这是水廊,这是复廊,它的墙的两边都是廊。

3、苏州园林里的桥也是各具特色,你们看,这是曲桥,这是拱桥,这是拙政园的廊桥,名叫“小飞虹”,它像一条彩虹卧在池面上,水波荡漾,桥的影子像要飞起来了。

这是网师园的引静桥,它是一座地道的袖珍桥,长才2。

4米,宽不足1米,游人三步就跨过了,因此俗称“三步桥”。

4、苏州园林中假山众多,很有特色,你们看,这些假山形态各异,其中有名的有留园三峰之一的冠云峰,有狮子林的假山群、九狮峰,你们瞧,它们像不像一只只姿态不一的狮子呀!

5、除此之外,苏州园林的花窗、园门也别具一格。

这是构思独特的各种花窗,其中狮子林的“四雅”最具特色,把琴棋书画的图案嵌到了窗里边。

园门也各不相同,有圆的,有方的,有海棠形的,有葫芦形的,还有八角形的。

1、看了这一组照片,相信同学们对苏州园林精美绝伦的造园艺术一定有了更深的了解。

师小结:

恩,苏州园林真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品啊!

课后,你们可以把这些照片以及刚才的那些门票,通过扫描或用数码相机拍摄后收集到计算机里,再配上有关文字说明,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网页,上传到我们苏州园林的学习网站上,让更多的人欣赏你们的作品。

(听了以上同学的介绍,其余几组是不是跃跃欲试,急着想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呀?

接下来,哪一组来?

(五)题咏书联

1、同学们,在研究苏州园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苏州园林中有很多历代文人的题咏书联,它们充分表现了苏州园林丰厚的文化内涵。

于是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决定收集园林中的对联、石刻。

2、我们首先来到了各个园林,找到了很多对联、石刻,可是令人头疼的是上面大多是繁体字,有些甚至是行书草书,我们大多看不懂。

不过,这也难不倒我们,有的我们根据上下文猜,有的问旁边的游人,实在解决不了的,我们先照样子画下来,回到学校后再分头查阅图书,上网搜索。

3、工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收集到了许多对联,比如:

4、我们还收集了不少碑刻,其中有文天祥的诗碑,有乾隆皇帝的诗碑,有林则徐的碑记,还有苏舜钦、达桂、程德全、李鸿裔的手迹石刻。

下面我给大家朗诵文天祥的诗《梅花》:

静虚群动息,身雅一心清;春色凭谁记?

梅花插座瓶。

5、另外,我们还发现苏州园林的景点的名称也极具诗情画意,它们有的出自典故,有的出自文人的诗句,比如:

师小结:

是啊!

怪不得有人说苏州园林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雅致的诗,漫步园林,犹如置身于画的天地、诗的世界。

那么欣赏了苏州园林的诗,我们摄像组的同学又将给大家展现一幅怎样的画卷呢?

我们欢迎摄像组的同学给大家介绍。

(六)园林风光

1、同学们,我们小组在游玩苏州园林时觉得那里实在太美了,于是我们用自己的摄象机拍下了那如诗如画的景色,回到学校又找到了一首幽雅的曲子—苏州调,在电视台徐老师的帮助下制成了一盘VCD,大家想欣赏吗?

(多么迷人的画面,多么醉人的曲调呀!

我们每个同学都深深地陶醉了)

2、不过我们还有一件事情没有完成,在拍摄园景的时候,我们很想采访园林局的有关专家,请他们跟我们介绍介绍苏州园林,遗憾的是当时没有机会。

(是吗,不过,巧得很,听说我们今天要上苏州园林这一课,园林局的特地赶到这儿来听课,现在,你们想去采访他吗?

3、学生采访

三、总结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可通过网络去进一步了解我们苏州园林。

课题:

拙政园、留园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播放拙政园、留园的录像片

(1)提问:

看完影片后,同学们对拙政园、留园有哪些印象?

(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2)总结同学们所介绍的拙政园、留园

2、教师先介绍拙政园、留园

(1)拙政园的地理位置:

在苏州古城东北街

(2)拙政园的来历:

明代正德四年(1509),官场失意还乡的朝廷御史王献臣建造此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名“拙政园”。

(3)拙政园的建筑布局:

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

中部山水明秀,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是全园的精华所在。

西部水廊逶迤,楼台倒影,清幽恬静。

东部平岗草地,竹坞曲水,空间开阔。

 

(4)拙政园的建筑特点:

因地制宜,以水见长;疏朗典雅,天然野趣;庭院错落,曲折变化;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5)拙政园的主要景点:

涵青亭、梧竹幽居、小飞虹、波形廊等。

(6)拙政园与名人:

名园金戈铁马声、文征明与拙政园、歌吹依稀鸳鸯馆。

(6)拙政园的历史地位:

拙政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号称苏州“园林之母”,园林杰出代表,第一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园林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3、教师介绍留园

(1)留园的地理位置:

留园在苏州阊门外。

(2)留园的来历:

原为明代徐时秦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

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

(3)留园的建筑布局:

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

中部以山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东部以建筑为主,重檐迭楼,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部环境僻静,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

(4)留园三绝:

冠云峰、楠木殿、鱼化石。

(5)留园的历史地位:

:

留园是以中国的古代建筑艺术与山水花木融为一体的代表作,享誉中外。

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课题:

狮子林

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播放狮子林的录像片

(1)提问:

看完影片后,同学们对狮子林有哪些印象?

(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2)总结同学们所介绍的狮子林

2、教师介绍狮子林

(1)狮子林的历史简介:

狮子林的地理位置:

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开放面积约14亩。

狮子林的来历: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

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

元至正二年(1342),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

天如禅师因师傅中峰和尚得道于浙江西天目山狮子岩,为纪念自已的师傅,取名“师子林”,又因园内多怪石,形如狮子,亦名“狮子林”。

(2)狮子林的主要特点:

以“假山王国”著称于世。

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狮子林对皇家园林的影响。

近代建筑与古典园林结合的产物。

(3)狮子林的主要景点:

燕誉堂:

燕誉堂为园内主厅之一,富丽堂皇,高大宏敞,装修精美。

名取自《诗经:

“式燕且誉,好尔无射”,表示名高禄重,荣宗耀祖。

此堂建筑上为鸳鸯厅,正中用屏门一隔为二。

染架一面用扁作,一面用圆料。

南北二半厅地下、墙上图案各不相同,家具陈设式样各异;南厅有窗,长窗用透明玻璃。

北厅无窗,长窗用彩色玻璃。

燕誉堂是苏州园林鸳鸯厅中最佳的一例。

燕誉堂前庭内,高大的白墙下筑花坛,牡丹丛植,玉兰夹峙,寓意为“玉堂富贵”

九狮峰:

九狮峰位于小方厅北亭院内。

院内花坛内,有一座高大的太湖石峰。

石峰多孔的巨峰,形态俯仰多变,气势雄伟。

仔细端详依稀可见九头不同次态的狮子,故名“九狮峰”。

此峰用若干块湖石镶嵌接叠,而无斧凿痕迹,叠石技艺相当高超。

指析轩:

指析轩是园内正厅,两层楼阁,高爽轩昂。

批析轩原为禅僧讲公案、斗机锋的场所,“指柏”是“赵州指柏”的简称。

现为贝氏重建,底层有围廊,翻轩有挂落。

轩内屏门正上方悬挂光绪进士王同愈所书“揖峰指柏”匾。

轩内家俱陈设有天然几、花几、供桌、太师椅、正中置铜鼓,古色古香俗称“诸葛鼓”。

登楼南望,可见对面奇石林立,兀峰矗立,即狮子林的假山群。

真趣亭:

真趣亭为歇山卷棚顶,三面设置吴王靠。

亭内悬挂金底绿字乾隆御笔“真趣”匾,是清高宗弘历1765年所题。

亭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显示出与私家园林截然不同的皇家气派。

此处为园中主要观景点,东品百狮山,南赏假山群,西观山林瀑布,低见画亭曲桥,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充满诗情画意。

(4)狮子林的历史地位:

狮子林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

湖石假山出神入化,被誉为“假山王国”。

课题:

沧浪亭、怡园

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播放沧浪亭、怡园的录像片

(1)提问:

看完影片后,同学们对沧浪亭、怡园有哪些印象?

(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2)总结同学们所介绍的沧浪亭、怡园。

2、教师介绍沧浪亭、怡园

(1)沧浪亭的历史简介:

沧浪亭的地理位置:

沧浪亭位于人民路沧浪亭街3号

沧浪亭的来历: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诗人苏舜钦被贬,流寓吴中,以四万钱购得苏氏园址,在北部土山傍水处筑亭名“沧浪”,取《孟子》和《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自号沧浪翁,作《沧浪亭记》。

(2)沧浪亭的特色:

以自然为美。

所谓自然,一是不矫揉造作,不亡加雕饰,不露斧凿痕迹;二是表现得法,力求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风景。

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清晨夕暮,烟水弥漫,极富山岛水乡诗意。

(3)沧浪亭的建筑布局:

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

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

但山无水则缺媚,水无山则少刚,遂沿池筑一复廊,蜿蜒曲折,既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不使孤单,又可通过复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为一体,此可谓借景的典范。

(3)沧浪亭的主要景点:

沧浪胜迹坊、面水轩、观鱼处、沧浪亭、明道堂、瑶华境界、看山楼、翠玲珑、仰止亭、五百名贤词、清香馆、御碑亭。

(4)沧浪亭的历史地位:

1963年被列为苏州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教师介绍怡园

(1)怡园的地理位置:

“怡园”位于人民桥乐桥北。

(2)艺园的来历:

光绪初年浙宁绍道台顾文彬耗白银20万两,历时7年建成,以怡性养寿,因名“怡园”

(3)怡园的建筑布局:

以复廊为界隔东西两部:

东部曾是明代尚书吴亮旧宅,现有四时潇洒亭,坡仙琴铍、石听琴室、秤石轩及著名景点建筑,长廊迴贯,庖中罗列名木传石,其中“东安中峰”为园名峰;西部,以拙政中园为蓝本,北掘地为池,池南——园中心位置是藕鱼榭主体建筑。

(4)怡园厅堂介绍:

玉延亭:

此处原有一片竹林,取“万竿戛玉、一笠延秋”诗意而名。

“万竿戛玉”即风吹竹林摇摆而发出玉石响声。

亭中角董其昌草书石刻:

“静坐参众抄,法谭(谈)适我怯”。

坡仙琴馆——石听琴室:

室分东西两部,东为“坡仙琴馆”,悬吴云手书额并加跋,旧藏宋代苏东坡“玉涧流泉琴”,并图东坡小像,故名。

西即“石听琴室”,昔顾文彬得翁方纲手书“石听琴室”旧额,加跋悬于宅内。

庭中角湖石如伛偻老人作俯首听琴状。

石舫:

此室外两面皆湖石,屋作舫形,室内家具原均系白石砍削成,故名“石舫”,又称“白石精舍”。

画舫斋——松籁阁:

此斋作画舫形,帮名。

旧时斋北为一片松林,绿溪种樱桃、紫薇、石榴、梅杏之树,花开四时不绝,落英缤纷,松荫满径,为园中最幽处,曲园先生摘司空表圣句颜之曰:

“碧涧之曲,古松之阴”。

碧梧楼凤馆:

馆取白居易“楼凤安于梧,潜鱼东于藻。

”诗名而名,吴观乐书匾跋曰:

“新桐初到么凤迟来,徒倚绿阴,渺渺兮予怀也。

”馆藏桐荫深处,桐下植凤尾竹,以符馆意。

面壁亭:

旧传“达摩折苇渡江,止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而坐。

”此亭面对石壁,壁间有镜,使人面壁对镜,故名。

(6)怡园的历史地位:

怡园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课题:

退思园

课时:

第六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播放退思园的录像片

(1)提问:

看完影片后,同学们对退思园有哪些印象?

(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2)总结同学们所介绍的退思园

2、教师介绍退思园

(1)退思园的地理位置:

(2)退思园的来历:

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处分,旋因查所勋都不实,部议革职位。

任兰生落职回乡,花十万两银子建造宅园,取名“退思”。

(3)退思园的建筑布局:

退思园因地形所限,更因园主不愿露富,建筑格局突破常规,改纵向为横向,自西向东,西为宅,中为庭,东为园。

宅分外宅、内宅,外宅有轿厅、花厅、正厅三进。

内宅:

建有十楼十底南北两幢楼,以园主字号名为畹芗楼,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

中庭:

是西宅到东园的过渡,放眼庭中,樟叶如盖,古兰飘香,清雅幽邃,有引人入胜之妙。

揽胜阁:

是一座不规则五角行楼阁,与坐春望月楼相通。

此楼设计因地制宜,居高临下,可一揽东园佳境,这在江南宅第园林中独树一帜。

揽胜阁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园中景色。

迎宾居、岁寒居:

园主当年曾于此以文会友,陶冶性情。

岁寒居宜于冬日赏景,风雪之时,三五好友围炉品茗,透过居室花窗,可见潇洒清幽的腊梅,挺拔坚毅的苍松,清骨神秀的翠竹,天成一幅“岁寒三友图”,从中亦能悟得雪压青松之韵,听得翠竹敲窗之音,静中有动,声情并茂。

退思园中的闹红:

一舸最富动感,由石舸突兀池中,风吹不动,浪打不摇,人站船头,却有小舟荡湖之感。

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

舷侧水面,行云倒影浮动,恍若舟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