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8668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docx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2008~2025年)

目  录 

一、总则

 

第一条       规划依据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创新型社会等统导经济社会全局的战略目标,衔接苍南县域发展格局,适应新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和宜山镇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统筹安排宜山镇各项建设事业,科学、合理地指导城镇建设,实现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等有关规定,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       本规划是宜山镇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性文件,凡在规划区内进行的土地及空间利用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按本规划执行;凡因城镇建设需要编制各项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应遵循本规划的原则和具体要求进行编制。

第三条       规划原则

1.区域统筹原则。

在苍南县域总体规划的框架内合理确定城镇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注重与灵溪、龙港两大中心城镇的功能和空间衔接,并充分协调周边钱库、金乡等中心镇之间的关系,在县域范围角度协调镇域空间要素与周边区域关系基础上,合理安排镇域内各项建设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2.城乡一体原则。

统筹考虑镇域内部城镇与农村、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关系,保证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整体、协调、有序发展,在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同时,改变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实现镇域协调发展。

3.节约集约原则。

规划必须基于各项资源的集约利用与空间整合,尤其是土地的节约与集约使用及耕地的有效保护,以此实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模式逐渐从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4.和谐发展原则。

规划应突出以人为本和社会公平,在推动城镇经济增长的同时,应充分关注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人文环境的改造,从而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和人的和谐发展。

5.特色塑造原则。

规划体现差异化理念,从宜山固有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特征中,寻求符合发展规律的个性要素,以此提升城镇的发展竞争力,形成具有平原水网特色的城镇形象。

第四条       规划期限

本次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

近期:

2008-2015年;

中期:

2016-2020年;

远期:

2021-2025年。

第五条       规划范围

1.镇域镇村体系规划范围:

宜山镇行政管辖范围,包括27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所辖范围,面积12.9平方千米。

2.总体规划用地范围:

指具体进行建设用地布局以及城镇人口统计和建设用地平衡的范围,也包括与之密切联系的河流以及发展备用地,总体规划范围约5.75平方千米。

在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着重对各项建设用地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组织,选定合适的规划定额指标,制定规划实施步骤和措施,同时配套各专项工程规划。

二、发展目标

第六条       总体目标

融入苍南县域范畴,协调周边城镇关系,依托自身产业集聚优势,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做大产业规模、培育地区产业集群,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此外,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推动城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七条       经济发展目标

2008-2010年:

社会总产值年均递增20%左右,为43.7亿元;

近期(2011-2015年):

社会总产值年均递增15%左右,为87.9亿元;

中期(2016-2020年):

社会总产值增速有所减缓,年均递增10%左右,为141.6亿元;

远期(2021-2025年):

社会总产值增速趋于平稳,年均递增保持在8%左右,达到208.1亿元。

第八条       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要与城镇性质和区域背景相适应,与经济建设相协调。

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增强科技和文化创新机制活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建设文明、开放交流的社会环境,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充分就业。

社会发展部分目标

指标名称

单位

2025年目标

恩格尔系数

%

<30

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

%

<3

参加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职工占城镇职工总数的比重

%

>80

义务教育普及率

%

100

高中段教育普及率

%

98

城镇千人拥有医生数

≥3.4

城镇千人医院床位数

>3

科技进步贡献率

%

>50

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

>98

居委会(行政村)依法自治达标率

≥95

第九条       城乡建设目标

建立功能分区明确、空间布局合理的城乡总体布局结构;建立逐渐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的农村居民点;住区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国家标准;城镇道路系统逐步完善;建立完善的城镇绿地体系,创造展现水网平原特色和现代化小城镇风貌的城镇景观;建立较先进和完善的市政设施系统;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城乡建设目标部分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2025年目标

城镇人均居住建筑面积

平方米

35

城镇人均道路面积

平方米

10-12

城镇人均绿地面积

平方米

9

城镇绿化覆盖率

%

>35

城镇自来水普及率

%

100

城镇人均综合生活用水

升/日

300

城镇人均生活用电量

千瓦时/年

500

城镇燃气普及率

%

>95

城镇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

%

45

 

第十条       生态环境目标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珍惜和保护宜山镇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打造健康宜居的人居环境为宗旨,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优良、自然风景优美的现代化城镇。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环境部分目标

指标名称

单位

2025年目标

环境空气质量

-

二级

地表水环境质量

-

Ⅳ或更优

声环境质量(工业区/居住区)

-

2

土壤环境质量

-

II类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45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

>9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乡镇工业集中率

%

95

工业污染源治理达标率

%

100

城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55

农药使用强度

公斤/万平方米

<2.2

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

%

>98

受保护基本农田面积

%

100

青山白化治理率

75

 

三、城镇性质与规模

第十一条        城镇性质

宜山镇的城镇性质表述为:

“温州市域纺织产业基地之一,苍南北部城镇群重要的工贸型城镇,富有水网平原特色的宜居城镇。

第十二条        城镇人口规模

1.镇域总人口:

近期(2010年)为4.9万人,远期(2020年)为5.3万人。

2.镇区城镇人口:

近期(2010年)为3.1万人,远期(2020年)为4.0万人。

第十三条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本次规划主要根据人均用地标准,并充分考虑现状用地规模和城市建设用地拓展需求,综合确定宜山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为:

近期(2015年)为3.0平方千米,人均用地96平方米左右;远期(2025年)为4.0平方千米,人均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

四、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第十四条        镇域总体发展战略

1.整体效益。

规划从地域的整体利益出发考虑镇村发展的相关问题。

通过地域镇村体系规划,合理组合镇村之间的空间结构,改变无序的发展状态。

2.优势互补。

在保持继承各村镇自身发展优势的前提下,加强相互间的协作。

通过村镇之间的资金、土地等的协调,共同建设与享用区域性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经济效益,减少重复投资。

3.可持续发展。

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的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冲突,尽量避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关心后代生存的潜在需求,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4.以人为本。

城镇的规模与集聚程度以适宜人的生存质量为前提;村镇职能空间的组织应体现交通的易达性和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并有利于创造富有活力、健康的社区环境。

5.村庄重组。

村庄建设以有利于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现代化发展为原则,进行适度重组,考虑到宜山镇域腹地小以及镇区中心辐射能力强、村庄发展较为均衡等因素,镇区外围村庄在加强与镇区之间联系同时,基本保持原有空间架构,有利于基础设施向村庄延伸。

对若干自身联系紧密的村庄进行重组,扩大村庄规模,集约集中发展。

 

第十五条        镇村体系规模等级结构

镇村体系分为两个层次:

即中心镇(镇区)——基层村两级,基层村内配套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其它公共设施依托镇区。

1.中心镇(镇区)

即宜山镇区,规划近期(2015年)城镇人口控制在3.1万人左右,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6平方米以内;中期(2020年)城镇人口控制在3.5万人左右,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远期(2025年)城镇人口控制在4.0万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

2.基层村

宜山镇域内规划共6个基层村,即镇域东北部的后垟增—梁宅村、严处村、林梁—朱处—下黄村,镇域西南的水门—水亭村、陈家寺村、珠东—珠西—珠后村。

6个基层村远期(2025年)共容纳人口1.3万人左右。

其中:

镇域东北部3个基层村的人口规模在1000-3000人之间,共5600人;镇域南部的3个基层村的人口规模为1500-3500人之间,共7400人。

基层村的人均建设用地远期控制在85平方米/人以内。

第十六条        镇村体系职能结构

1.中心镇(镇区):

是全镇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布置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

2.基层村:

为农村居民点,配置幼儿园、卫生室、村民管理机构、日常商业服务设施等基层公共设施。

第十七条        镇域村镇体系空间布局

以宜山镇镇区为中心,基层村东北、西南两片相对均衡布局的空间结构形态。

镇域镇村体系结构规划一览表(2025年)

等级

个数

名称

规划人口

(人)

规划建设用地

(万平方米)

本级人口规模

(万人)

占镇域总

人口比例(%)

备注

镇区

1

宜山镇区

40000

400

4.0

75

包括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所涉及的村庄,以及远期迁入镇区的东跳村、浃中堡村

基层村

6

后垟增

—梁宅村

2600

22

1.3

25

包括现状后垟增村、梁宅村

严处村

1300

11

现状严处村

林梁—朱处—下黄村

1700

15

包括现状林梁村、朱处村、下黄村

水门—

水亭村

3100

26

包括现状水门村、水亭村

陈家寺村

1800

15

现状陈家寺村

珠东—珠西—珠后村

2500

21

包括现状珠东村、珠西村、珠后村

合计

53000

510

5.3

100%

 

 

第十八条        镇域产业发展规划

镇域产业发展以工业发展为主,加快工业内部产业升级与转移;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商贸等第三产业;实现第一产业的生态化和高效化。

并对各项产业进行必要的空间布局和调整,整合镇域空间资源,改善环境质量。

1.第一产业

围绕产业化经营农业,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品牌农业,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第一产业主要发展方向为:

加大水稻、蔬菜园区、特色果园的培育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镇域第一产业主要分布于外围农用地。

2.第二产业

依托现有纺织、成衣、搪瓷等优势产业,培育上下游产业,延伸相关产业链并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

同时,加大第二产业的高新技术运用和开发,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生产效益。

镇域第二产业的空间布局重点是加快宜山工业区建设,对镇域内分散布局的工业企业进行空间整合,并最大程度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在规划期内,对现有工业企业,尤其是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进行布局调整。

镇域内工业企业基本集中于工业区内。

3.第三产业

进一步明确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切实提高三产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加快构建服务业大镇的步伐,规划期内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服务业、房地产业、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主要集中于镇区内,其中:

商贸、金融、餐饮等服务业主要位于城镇中心区一带;物流业则分布于龙金大道一带。

此外,在加强镇区第三产业辐射力和扩大区域影响范围的同时,注重镇村服务设施的完备,协调新农村建设。

第十九条        镇域社会设施规划

1.镇区。

集中布置镇级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社会设施,其中:

共设置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4所;镇级文化中心一处;保留现状宜山医院。

结合居住小区中心布置菜市场和商贸设施,结合龙金大道和物流中心布置纺织品交易中心。

2.基层村。

布置基本的幼儿园、卫生室、小型菜场、便民超市、村民管理机构等基本生活服务设施。

基层村不单独配置小学;结合文化室建设配套体育活动设施,方便村民参与有益的体育健身活动;各村分别设置1处卫生室。

 

第二十条        镇域交通设施规划

新建宜山大道,拓宽灵宜公路、环城南路,加强东西向对外交通联系;新建龙宜大道,与龙金大道一起成为南北向对外交通干道;此外,提升通村公路等级,保证镇域内各村庄的对外联系畅通,并促进镇域农村居民点改造。

规划外迁现状长途客运站,在宜山大道与龙金大道交叉口处新建一处客货运中心。

第二十一条           镇域基础设施旅游规划

1.给水工程。

镇域农村也将全部供给自来水,整个镇域实行供水一体化。

镇域各村近期0.42万吨/日,远期0.45万吨/日的用水量,由宜山自来水厂统一解决。

2.镇域排水规划。

离镇区较近的村庄污水可排入镇区的污水收集系统,较远的村庄由于污水量不大,所以规划自行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污水达标后排放。

3.供电工程。

镇域主供电源为220kV珠山变电所;建110kV八岱变电所(暂名)和110kV平桥变电所(暂名),终期规划均不少于3×50MVA;域内220kV、110kV架空线控制走廊宽度按GB50293-1999标准执行。

4.通信工程。

以宜山镇电信支局交换设施组织镇域电话交换网络;以光纤接入网建设改造镇域固定电话用户网,按光纤到村和到楼以及Cat5类绞线到户方式,实施现代化宽带通信网络。

第二十二条           镇域生态建设规划

1.生态功能分区

■生态农业发展区。

主要包括规划镇区外围农用地,重点发展特色农业示范区,加强保护耕地资源和水体资源。

■城镇生态人居环境与现代商贸发展区。

即规划宜山镇镇区的中心区周边生活区,加大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人居环境,建成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发达、环境优美的宜山新镇区。

■生态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区。

指规划宜山工业区范围,积极建设生态型工业功能区,发展生态工业,依托工业,延长相关产业链,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的工业区和物流中心。

2.主要任务

发展生态经济。

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全面发展宜山镇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的发展重点是:

建设生态人居。

加大生态环境特别是河道水系整治力度,以还原与塑造水网平原特色城镇为目标,提高居住环境品味,形成和谐融恰的人、水、城关系。

加强居住区内部生态建设,完善镇村基础设施配套,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生态家园,营造舒适、健康、和谐的生态人居环境。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举的原则,深化污染防治工作,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合理调整资源利用方式,促进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着重对纺织印染等污染排放量较大的企业进行监控,切实做到污染预防与整治两手抓。

第二十三条           镇域空间管制分区

在镇域土地开发和城乡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生态适宜性评价以及景观生态结构评价,对镇域内的用地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对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等进行空间划分,并对相应分区提出不同的建设管制对策,从而为进一步的城乡空间布局方案提供必要的框架。

镇域空间管制分区

空间管制分区

划分标准与主要控制范围、要求

禁建区

包括规划河流、山体、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它农用地保护区等。

其中

水域

规划河道水面。

山体

坡度大于15度以上的山体

规划农用地

规划耕地、园地及其他农用地。

限建区

城镇发展备用地、城镇绿线控制范围、高压走廊控制带

其中

城镇发展备用地

城镇发展备用地

高压走廊控制区

高压线两侧缓冲范围。

绿色廊道

交通干道两侧绿化带,城镇绿线控制范围。

适建区

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减去现状城乡建设用地的增量部分

已建区

现状城镇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等。

五、镇区总体布局规划

第二十四条           镇区用地发展方向

城镇建设用地以向西、向北为主,向南、向东为辅。

工业区依托现状生产设施用地和龙金大道在宜山镇区西部建立,并向西、向南发展,生活区向北发展,城镇形态基本上为“生活区和工业区相对独立并平行发展的团状形态”。

第二十五条           镇区总体布局结构

从可持续发展原则出发,为构筑一个能适应持续发展的城镇结构,规划形成“一心一环两轴四区”的总体布局结构。

1.“一心”:

即一个城镇中心区,以现位于下市街和球新路一带的已初具规模的老镇商业中心为基础,将城镇的行政、商贸、文化、休闲等设施集中设置于此,形成城镇中心区。

2.“一环”:

以城镇中心区外围环状河道形成城镇生活品质之环。

“环”内包括球山公园、镇区中心广场、沿河绿带公园等城镇开敞空间,集中展现和提升城镇生活品质。

3.“两轴”:

即城镇的两条发展轴,东风街发展轴是城镇的主发展轴,生活区主要沿此轴向北发展;球新路发展轴是城镇的次发展轴,该发展轴西端形成城镇工业区。

4.“四区”:

即两个居住小区、一个居住组团和一个工业区,2个居住小区围绕城镇中心区外围布置,工业区龙金大道两侧轴向布局。

第二十六条           建设用地布局原则

1.用地平衡原则。

实现各类建设用地在规模和空间布局上的平衡,使城镇建设用地结构趋于合理。

2.功能衔接原则。

各类建设用地布局既要考虑适当的功能分区,又要充分考虑各种功能的有机组织。

3.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优先的原则。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公园绿地等城镇综合配套设施用地必须优先布局,以保证城镇功能的正常运作。

4.近期建设与远景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城镇用地布局既能满足近期城镇建设的可操作性要求,又能给城镇远期、远景发展留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第二十七条           居住用地规划

1.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统一规划居住用地,加快商品房建设,个人建房必须纳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严格控制、严格审批的轨道,创造一个服务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卫生、安全、优美的居住环境。

■居住水平。

规划2025年,居住用地为135.03万平方米,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33.84%,人均33.76平方米/人。

■建设标准。

以4~6层的公寓式住宅为主,以高层、小高层为辅;新建住宅其日照间距不低于1:

1.2,属旧城改造部分可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1:

1。

2.规划布局

■形成2个居住小区和1个居住组团,2个居住小区为镇北居住小区和镇南居住小区,1个居住组团为镇东居住组团。

居住小区配置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形成居住小区中心。

■镇北居住小区占地面积约64.25万平方米,容纳居住人口2.0万人左右;镇南居住小区占地面积约46.38万平方米,容纳居住人口约1.5万人左右。

镇东居住组团地面积约24.40万平方米,容纳居住人口0.5万人左右。

■小区中心主要由小区商业、文化、行政等服务设施和小区游园组成。

第二十八条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设置与宜山镇城镇性质与规模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在确保社会化服务体系构筑的同时,提升宜山公共服务的影响力和地位。

■用地指标:

规划2025年公共设施用地为55.90万平方米,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14.01%,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3.98平方米。

2.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镇级中心——小区级中心两级公共设施布局结构。

镇级中心以老镇商业区为基础,围绕规划球山中心公园和中心广场布置城镇行政、商贸、文化等设施;同时居住小区各形成一个小区级公共设施中心。

3.规划布局

■行政管理用地:

保留现状镇行政中心,适当向周围扩建,原则上镇级行政机关集中建设与此,规划行政管理用地1.54万平方米。

■教育机构用地:

规划保留现状位于行政中心西侧的宜山一小和宜山一中。

现状另外的一所高中、一所初中和三所小学规划予以保留并适当扩建。

■文体科技用地:

在球山中心公园西侧布置镇级文化中心,内容包括镇级文化站、图书馆、影剧院等文化娱乐设施,文体科技用地面积约4.56万平方米。

■医疗保健用地:

根据3~4床/千人标准,本镇约需床位180~240张,规划保留现状宜山医院并适当扩建,用地面积约1.75万平方米。

■商业金融用地:

规划球山南侧、球新路北侧集中布置商业金融用地,形成镇区商业中心。

其中繁荣路和新华路之间开辟商业步行街区。

■商住用地:

在渔池街老城区一带布置商住用地,以繁荣中心区。

■集贸市场用地:

包括2处农贸市场和1处纺织品交易中心。

农贸市场一处位于中市路和球新路之间,为现状农贸市场,一处为规划农贸市场,位于宜山大道北侧,占地面积约0.53万平方米。

纺织品交易中心位于城镇西北角龙金大道旁,占地面积约3.10万平方米。

第二十九条           生产设施用地规划

1.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合理布置生产设施用地,为城镇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用地指标:

规划生产设施用地为60.18万平方米,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15.08%,人均15.05平方米。

2.规划布局

规划期内逐步迁移现状镇区内零散分布的工业企业至宜山工业区,生产设施用地沿龙金大道向西向南轴向块状发展,形成一定规模镇级工业区。

工业区与其东侧的生活区平行发展,相互干扰小。

第三十条                    仓储用地规划

1.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为工业生产、居民生活提供足够的物资和货物存放场所,努力为城镇的生活和生产服务,为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发展空间,为宜山镇建设区域性纺织产业基地提供物流保障。

■用地指标:

规划2025年仓储用地为5.68万平方米,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1.42%,人均1.42平方米。

2.规划布局

规划贯彻集中布局的原则,现状仓储用地外迁至龙金大道东侧地块集中布局,结合工业区、车站和纺织品交易中心,发展以纺织品为主的集储运、配送功能的物流中心。

第三十一条           绿地系统规划

1.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从生态镇建设的角度出发,尽快改变现状绿化水平低的状况,加大公共绿地和绿化建设力度,提高环境质量,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游憩环境。

■用地指标:

规划2025年绿地面积53.89万平方米,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13.51%,人均13.47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面积42.93万平方米,人均10.73平方米。

2.规划结构

以密布的河网水系为依托,形成“一环八脉”的网状绿地系统。

“一环”即围绕中心区形成的绿环;“八脉”即从绿环向四周各功能区延伸的八条绿脉,其中四条为主脉。

3.规划布局

■公共绿地。

滨河绿带:

是镇区绿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绿环和四条主绿脉两侧设置20米以上宽的绿带,其余各河流两侧设10米宽的绿带。

公园:

围绕球山形成中心公园,占地约3.0万平方米;在2个居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