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1化学实验安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8698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1化学实验安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1化学实验安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1化学实验安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1化学实验安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1化学实验安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1化学实验安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1化学实验安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1化学实验安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1化学实验安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1化学实验安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1化学实验安全.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1化学实验安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1化学实验安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1化学实验安全.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1化学实验安全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1:

化学实验安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B.化学研究主要用的方法是实验方法

C.化学品标志

表示的是三级放射性物品

D.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答案:

C

2.下列实验操作要求中,主要是从实验安全方面考虑的是(  )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要进行气密性检查

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解析:

操作A与D的要求是为了防止实验药品的污染变质,操作C是为了避免装置漏气使实验失败。

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有可能引起爆炸,所以必须在点燃前验纯。

答案:

B

点评:

化学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常常会引发不安全的事故,在化学实验中必须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理解正确操作方法中包含着的安全因素,有利于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实验中发生如下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浓H2SO4溅到皮肤上,用NaOH溶液中和

B.少量的酸或碱沾到桌面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

C.在实验中不慎手被玻璃划破,可用碘酒或双氧水清洗后,再用药外敷

D.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

E.煤气中毒的人,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解析:

浓H2SO4有强腐蚀性,NaOH也有强腐蚀性,所以用NaOH溶液来清洗皮肤上的硫酸是不正确的。

煤气中毒的人应先将其转到通风处,再处理。

答案:

AE

4.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在100mL的量筒里稀释浓硫酸溶液50mL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答案:

D

5.下列实验仪器,能够受热或者在加热过程中可以用到的是(  )

①试管 ②量筒 ③烧杯 ④酒精灯 ⑤胶头滴管 ⑥蒸发皿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⑥

C.②③⑤D.①②③⑤

解析:

可加热仪器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①试管;⑥蒸发皿

可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

③烧杯

不可加热仪器

②量筒(量取液体);⑤胶头滴管(滴加液体)

热源

④酒精灯

答案:

B

6.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选项是(  )

解析:

A项中读数错误;B项中量筒不能进行溶解或稀释物质用,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把浓硫酸加入到水中,犯了两个错误;C项中由于烧碱吸水性较好,一般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D项中溶解物质要用玻璃棒搅拌。

答案:

B

7.下列实验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

容积的试管加热

③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④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然后竖立试管

⑤取用放在细口瓶里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

⑥将烧瓶放在桌上,再用力塞紧塞子

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⑨稀释浓H2SO4时,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浓H2SO4的量筒中

⑩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掌贴住容器的外壁或用微火烘烤

A.①④⑦⑩B.①④⑤⑦⑩

C.①④⑤⑦⑧⑨D.④⑤⑦⑧⑨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了在实验中应注意的一些小操作。

②加热试管时,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③闻气体气味应用手在瓶口处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飘进鼻孔;⑤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应对着手心;⑥向烧瓶塞塞子时,应用手持瓶,慢慢将塞子塞紧;⑧滴管不能伸进试管;⑨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稀释浓H2SO4不能在量筒中,也不能把水倒入浓H2SO4中。

答案:

A

8.下列有关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

B.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C.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01g

解析: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称量前检查天平是否平衡,若不平衡,先调零点;被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置于右盘;不能称量热的物质,也不能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托盘天平用于精确度不高的称量,可以精确到0.1g;称完后及时取下被称量物及砝码,并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答案:

CD

9.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必须迅速用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洗

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

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止仪器炸裂

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

答案:

AC

10.若在试管中加入2mL~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②在试管中加入2mL~3mL液体

③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回原处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D.③②①④

解析:

试剂用完后要及时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

答案:

C

11.用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时,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将滴管伸入试剂瓶中,然后用手指头捏紧橡胶乳头,赶走滴管中的空气

B.向烧杯内滴加试剂时,将滴管悬空放在烧杯上方,将试剂滴下

C.取液后的滴管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可倒置或平放

D.除滴瓶上的滴管外,用过的滴管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答案:

A

12.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解析:

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否则可能引起火灾,A不正确;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不能用于称量10.05g的固体,B不正确;量取液体时应用略大于量取体积的量筒去量取,否则会引起较大误差,D不正确。

答案:

C

13.在实验中,不应该接触管口或瓶口的操作是(  )

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试剂

B.向试管里倾倒液体药品

C.将试剂瓶中液体倒入量筒中量取

D.用试管夹夹住试管

解析:

从试剂瓶中取用液体,药剂量少时,用胶头滴管;药剂量大时,要用试剂瓶倾倒。

前者需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垂直,缓慢操作;后者则需要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倒入。

另外,D选项的正确操作应该是:

从试管的底部套入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

处,使用完毕后,试管夹从试管口一端抽出。

答案:

AD

14.下列关于仪器洗涤的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水冲洗后,仪器内壁附着均匀水膜

B.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可先用稀硫酸洗,后用水洗

C.石灰石热分解实验的试管用稀硫酸洗

D.家用铝壶中残留的水垢用食醋清洗

解析: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盐酸与醋酸都能使之溶解,而B、C两项中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微溶性的CaSO4。

所以D正确,B、C不正确。

答案:

AD

二、填空题(共58分)

15.(18分)实验室有毒有害气体应进行合理的处理,而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现需处理的气体是:

①Cl2②NH3③HCl④H2S⑤CO。

经查阅资料得到相关信息:

(1)Cl2有毒,与石灰乳作用可制漂白精。

(2)NH3是碱性气体,能与酸反应,HCl、H2S是酸性气体,能与碱反应。

(3)CO难溶于水,HCl、NH3极易溶于水。

请你选择一种最合理的装置,将要处理的气体编号填入相应的装置图的下方空格中。

装置

需处理

的气体

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进行分析。

答案:

②、③ ①、④ ⑤

16.(20分)如图所示的装置有除杂、洗气、检验、贮气等用途。

请回答:

(1)除去氢气和氧气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装置内盛的物质是________,气体应从装置的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要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2)欲证明氧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内应盛

________,反应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检验一氧化碳中混有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应盛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排空气法收集甲烷,气体应从______端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瓶内先装满水,一氧化碳气体从________端通入;若用水将装置中的一氧化碳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______端通入。

(填“A”或“B”)

答案:

(1)浓硫酸 A 氢氧化钠溶液 

(2)紫色石蕊试液 紫色溶液变成红色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B B A

17.(20分)今有A、B、C、D、E、F六种装置,如图所示。

(胶塞、导管可自由选用)

(1)写出①~④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制取并收集氢气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

(3)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并检验生成气体的实验,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检验气体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取氢气并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应选择__________和________装置,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制取并收集O2、H2、CO2的装置以及检验CO2的方法和H2还原CuO的装置。

检验CO2可根据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H2还原CuO时注意防止生成的Cu被氧化成CuO。

答案:

(1)铁架台 试管 烧杯 酒精灯

(2)A E B F (3)A C 有白色沉淀生成

(4)B D 防止生成的铜再和氧气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