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8861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贵州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贵州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贵州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贵州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贵州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贵州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贵州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贵州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docx

《贵州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docx

贵州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2015年贵州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贵州省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

 

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贵州省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一、公共科目笔试内容

 

贵州省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二)申论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

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一)测试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常见的题型有:

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常见的题型有:

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见的题型有:

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二)题型介绍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

以下是部分常用题型介绍。

 

1.言语理解与表达

 

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ZUI符合要求的答案。

 

例题1:

在古代,每遇战乱,手艺人都会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对象,这是因为手艺人掌握着传统社会中ZUI重要的技术,他们代表着当时ZUI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如今,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取代了手工技能,成为当今时代大的生产力,但传统工艺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科技而提升,继续服务于大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与现代科技联姻是传统工艺发展的有效途径

 

B.任何时代,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社会生产力

 

C.现代科技的进步对传统手工艺产生的深远影响

 

D.现代科技可以解决制约着生产的传统工艺难题

 

(答案:

A。

从文中ZUI后一句中,“传统工艺”借助“现代科技”得到“提升”,可以看出,与现代科技联姻可以使传统工艺得到发展。

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例题2:

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

会说话的人,纵然,滔滔不绝,听者也不以为苦;纵然,一字千金,也能绕梁三日。

成功人士大多是成功的说话者,毫不夸张地说,其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用舌头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ZUI恰当的一项是:

 

A.能言善辩讷口少言实现

 

B.绘声绘色不露声色完成

 

C.口若悬河片言只语创造

 

D.侃侃而谈缄口不言获取

 

(答案:

C。

从上下文的意思,及词语本身的含义,可知选项C更为贴切。

 

2.数量关系

 

第一种题型:

数字推理。

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ZUI合适、ZUI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

124816()

 

A.16B.24C.32D.36

 

(答案:

C。

原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后一项是前一项的2倍,故正确答案为C。

 

第二种题型:

数学运算。

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例题:

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

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A.8B.10

 

C.12D.15

 

(答案:

D。

根据题意可知,甲教室每次培训可坐50人,而乙教室每次培训可坐45人。

由此可计算出甲教室举办的培训次数为15次。

 

3.判断推理

 

第一种题型:

图形推理。

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例题:

 

 

(答案:

B。

黑点在正方形中顺时针移动。

在第5个图形中,应该正好移动到左上角。

 

第二种题型:

定义判断。

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ZUI符合或ZUI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例题:

职业枯竭是指人们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产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枯竭状态的是:

 

A.老周不能胜任自己现有的工作,每天都会忙得焦头烂额

 

B.刚参加工作的小李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产生了跳槽的念头

 

C.刘经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绪也越来越糟糕

 

D.在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之后,老王觉得所有工作都

 

索然无味

 

(答案:

C。

根据题干所给定义,正确答案为C。

 

第三种题型:

类比推理。

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ZUI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例题:

螺丝:

螺帽

 

A.水杯:

暖瓶B.线:

纽扣

 

C.插座:

插头D.筷:

 

(答案:

C。

螺丝和螺帽是一组必须配套使用的东西,选项C中插头与插座的关系与螺丝与螺帽的关系一样。

 

第四种题型:

逻辑判断。

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辑推论,选择一个ZUI恰当的答案。

 

例题:

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音kuí)文陶片。

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ZUI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

 

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

 

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

 

(答案:

B。

该选项中“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从根本上排除了“雨水冲刷”的可能性,ZUI能质疑专家的观点。

 

4.资料分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表2010年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及增长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