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9196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2课想想他们的难处

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是依照课程标准中“遵守公德”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本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同情和帮助残疾人的教育。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同情心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课课题为《想想他们的难处》“爱心”就是以同情、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残疾人,并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

 

教学要求 

1.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知道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2.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

愿意帮助残疾人。

   

3、遇到残疾人有困难,尽力帮助。

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

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能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愿意向残疾人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

 

2、残疾人的学习、生活中有困难,需要正常人的帮助,他们在精神上更需要人们的同情和尊重,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

 

教学准备:

图片、名言收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画欣赏   

1.出示图片:

(1)仔细观察这幅画,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2)从这幅画上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二、角色扮演   

1、同桌一起扮演一下图中的盲女和她的同伴。

 

思考:

扮演盲女的,请设想一下,双目失明的你对大自然的美景有怎样的渴望…… 

扮演她的同伴的,想一想你会对盲女述说什么?

 

2、指名扮演 

3、通过亲身的扮演体会,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全班交流)   

3.小结:

平时我们正常人的生活,感受不到这样的痛苦和不便。

而在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的是看不到我们生活的美丽的世界,有的不能开口说话,还有的听不到各种美好的声音,还有的有其他方面的残疾,作为一名正常人,我们应该多为他们着想,多想一想他们的难处。

板书课题:

想想他们的难处。

 

三、体验启发   

1.观察P8上的图片,看一看这位无臂演员是如何生活的。

看过之后有什么感受?

  2.师书述:

是呀,由于某方面的残缺,这些残疾人在生活上会遇到很多我们无法想象的困难,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到过残疾人吗?

在生活的周围,有残疾人吗?

他们是怎样生活、工作的?

 

3、指名说。

   

4、小结:

我们真不敢想象残疾人会遇到如此多的困难,但是,面对这些困难,他们退缩了吗?

他们失去生活的勇气了吗?

没有。

不仅没有,甚至于还用他们坚强的毅力谱写出了许许多多让我们这些正常人为之动容的优美篇章。

你们看—— 

5、学习P9-10上的资料,小组讨论:

谈感受。

 

6、说说你都知道哪些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

从他们的身上你都学到了什么?

 

7、师述:

桑兰、刘涛、舟舟、霍金,他们这些残疾人,在生活上,也许不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他们却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一项又一项奇迹。

他们坚强的毅力、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不仅要钦佩他们,更要学习他们的精神。

 

四、总结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这样一样群体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呢?

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要学习。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述:

上一节课我们走进了残疾人的生活,也看到了许多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我想到此,同学们心里肯定有很多想法,那面对这么一个群体,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呢?

 

学生自由发言 

2、总结:

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他们从生理上、心理上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因此需要我们去关心、同情和帮助他们。

残疾人是非常不幸的,但是,他们应该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待遇,享有人格上的尊严,所以,我们要尊重残疾人。

 

二、辨一辨 

1、出示P11图画 

 提问:

图片上的两个小朋友谁对谁不对?

为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2、补充阅读P11《小辞典》 

3、出示P12《一个残疾儿童的信》 

想一想,林林最感焦虑的是什么?

假如林林来到你们班,你将会怎么办?

4:

小结:

模仿残疾人的样子是不尊重残疾人的表现,这样做是不对的。

主动帮助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关心残疾人的表现。

三、说一说:

 

1、读一读小故事,思考: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我国政府是怎样关心和保护残疾人的?

阅读P14教材,班级讨论交流 

3、师:

国家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做了许许多多的益事——组织残疾人乐队、给残疾人捐款、社会办福利工厂、修残疾人坡度通道、开办残疾人学校等等。

那我们能为这些有特殊困难的群体做些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

四、全课总结:

  关心、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表现,我们从小就要为其努力,做到在生活上同情、关心、帮助残疾人,在精神上鼓励、支持他们,成为文明的好少年。

3、生死不离 

教学目标:

 

1、了解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体会并学习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优秀品质。

 

2、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的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感受同龄孩子在灾难面前的,对同伴表现出的至真至纯的爱,引导学生深刻的审视自己,从而潜移默化的将这种爱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身边。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 

2008年5月12日,这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子,怀揣着梦想的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憧憬着美好的生活。

可就在这一天破了,梦碎了……14时28分像一个魔咒,顷刻间,大地剧烈地震颤起来,一切都来得这么突然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出示图片(到处是断壁残垣,残垣断壁,交通中断,通讯瘫痪,一座座城市成为孤岛,一时间哀号遍野) 

同学们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一幕时,你想说些什么?

(在灾难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多么微不足道,大自然在一瞬间就毁掉了人类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家园;人们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束手无策) 

你对这地震有什么了解吗?

 

二、讨论交流 

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8.0级,余震3万多次,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人省市区417个县,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多元。

这场地震让许多人失去了自己最亲的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许多孩子一夜之间成为了孤儿……而更多的人来不及话别,来不及再看一眼这世界,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图片感受) 

过渡:

在那些山崩地裂的日子里,我们灾区的同学们是好样的。

他们没有被震垮,而是以自己最深最真的爱参与了生命的大营救。

看,这些无畏的小英雄们—— 

1、出示图片——英雄的图片 

   师讲解:

几次冲入危房中用柔弱的肩膀救出同学——坚持不懈地用稚嫩的小手挖出被埋的伙伴——用歌声、读书声赶走恐惧、鼓励被埋的同学……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学生发言) 

师小结:

可以这样说,他们都是好样的!

 

2、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吗?

 

去读读他的故事 

3、读一读,再讨论交流 

你有什么感受?

(敬佩、感动) 

他们在地震中都做了些什么?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学生举手,畅所欲言) 

值得吗,为什么?

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分组讨论讨论后再交流:

沉着冷静,勇于救人,临危不惧) 

如果你是邹雯樱,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说说) 

4、小结 

大地怒吼的这一刻,是他们在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

生死不离,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

断臂天使“小王彬”、废墟中领唱国歌的“许中政”、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何亚军”等,他们都是我们心目中的小英雄,还有许多为了救助其他的生命,不幸和邹雯樱一样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人们,我们永远记住你。

 

多勇敢的孩子啊!

多坚强的少年啊!

他们就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三、明心见性 

这如一首歌中唱得好:

(播放歌曲) 

“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那里,想着生活继续, 

  天空失去美丽,你却等待明天站起 

  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离,我数秒等你消息 

  相信生命不息 

  我看不到你,你却牵挂在我心里 

 

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搭起双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生死不离,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爱是你的传奇,彩虹在风雨后升起 

  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

这一刻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各抒己见:

捐款,捐物,去前线和他们结成一帮一的好朋友,与他们通信鼓励他们……)

据民政部门统计全国已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近600亿元。

是啊,大灾之后是大爱!

这一个个捐款箱凝聚了我们多少深情啊!

这一根根蜡烛有寄托了我们多少的哀思与祝福!

(出示捐款的图片)

出示:

“汶川你好!

汶川期待你重新站起来!

四、总结延伸 

大地不会忘记,汶川不会忘记,中国不会忘记,世界不会忘记,英雄们用热血和身躯铸就了一幕幕辉煌的史诗。

大灾之时有坚强,大灾之后有大爱,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他们,记住这感人的一幕又一幕。

让爱延伸,让心传递,与你同在,《生死不离》。

 

唱《生死不离》

4、伸出我的手

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侧重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周围或社会上不幸和贫困的人们,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国一贯倡导的社会风尚,在当今社会更应该发扬光大。

对于小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却很少体验,也不理解那些在贫困地区生活,或因天灾人祸、疾病而陷于困境的人们生活的艰难和苦恼。

教他们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别人,是当前独生子女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课是根据这一主导思想增设的。

 

教学要求 

1、同情生活贫困或不幸的人们。

愿意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或不幸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2、知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做倡导的社会公德。

帮助贫困地区和有困难的人是全社会的责任。

 

3、关注生活周围和社会上贫困和不幸的人们。

 

4、积极参加支援灾区和“希望工程”、“手拉手”等社会救济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周围或社会上不幸和贫困的人们,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

 

 2、学会关心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献爱心。

 

教学准备:

歌曲、图片、小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师:

同学们,你们说“爱”是什么?

小组交流:

  当自己生病或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最需要的是什么?

  这时别人对你的爱意味着什么?

二、听一听(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

1.放音频:

  歌曲《爱的奉献》

2.想一想

  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3.说一说

  你都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听过这首歌?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

 

师:

与之相比,我们可以说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那此时你可曾留心过我们身边一些生活艰难和不幸的人呢?

谁能来说一说 

我曾经遇到           (    ) 

我在电视里看到       (    ) 

我在报纸上看到       (    ) 

我听爸爸妈妈说的     (    ) 

我在网上查到的       (    )

4.小结:

  我们的周围有多身体有病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三、学一学 

自读P16《我怎么办》

1.小组交流:

  燕燕遇到了什么困难?

当时她是什么心情?

  燕燕此刻该怎么办?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2、小结:

  当燕燕父母身患重病的时候,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非常痛苦,此时,我们应该为他们献上一份爱。

这爱不仅仅是物质的东西,还包括精神的鼓励和心理的安慰。

 

3、阅读P17上的日记(同桌互说感受) 

4、讨论:

如果不幸发生在我身上,我最希望的是什么?

 

5、阅读P18上三段场景文字,小组说一说我该如何做?

 

四、读一读 

全班带有感情的朗读小诗《手》 

五、总结 

我们是一群幸运儿,可以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但我们不能忽略了生活在艰难和不幸中的人。

当有人遇到不幸,生活、学习有困难时,别忘了伸出我们的手,献出我们的爱,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看到了生活在不幸和困难中的人,所幸的是我们社会上有许多富有爱心的人,他们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渡过了难关,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受资助的人们的心声。

 

二、想一想 

1、自读P19上回音壁 

2、同桌交流感受 

三、读一读 

1、阅读P19小资料 

2、提问:

  你了解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吗?

3、看看P20小讨论

  说说文中的同学谁的想法对谁的想法不对?

为什么?

4、你见过或亲身参与过这种活动吗?

说说当时自己的心情。

 

四、说一说1.小组交流理解P20说一说内容 

2、出示小黑板:

  “愿爱的阳光洒进每一个贫困的角落,赶走贫病与忧伤。

  “愿每一个受助的人走出困境,每一个给予的人得到心灵的慰藉。

3、请同学在小组中谈感受

4、请同学说一说自己收集的类似名言 

5、师:

同学们,让我们都来伸出友爱之手,为我们周围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

让我们每个人的爱汇成江河,滋润所有的心灵。

 

五、全课总结激发情感  

1.再次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师生同唱。

  2.总结升华: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顺利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在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他们在生活、学习上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需要我们的爱心、帮助。

也许由于我们的爱心,他们就可以和我们一样坐在教室里上学、读书,和我们一样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让我们也为他们献上一份爱心。

六、布置活动

  以小队为单位,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

  活动对象:

本校、本地区、其他地区的残疾人或生活有困难的人。

活动形式:

写慰问信,捐送图书,学习用品等,或帮助他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5、绿色小卫士

教学目标:

  1、复习环境污染产生的各种危害,树立危机意识、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身边做起,从校园生活做起,人人争当环境小卫士。

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确立一个理念“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2、为“学校垃圾”分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出方法回收废弃物。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谈话,交流各种污染情况

  2、师小结,导入新课

  二、引入主题

  1、谈话,引入

  2、分类:

根据垃圾的用途进行重新分类

  

(1)讨论:

你知道垃圾的回收有哪些方式?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代表发言

  (3)小结:

(定位一种思想)垃圾是一种放错的资源。

  三、分组制作

  1、师激发学生动手创作

  2、师讲解创作注意点

  3、学生分组创作

  4、作品展示,学生简介创作过程

  5、小结

  四、延伸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创作环保标语,唤醒社会关注环保。

6.我们的民风民俗

一、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我们是个多民族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组成,我们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情感:

我们应该尊重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与邻居的风俗习惯。

二、教学准备:

1、师生收集我们身边有关的民风民俗的资料,查找相关的网站、网址,了解有关信息。

2、教唱歌曲:

《大中国》。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呢?

(出示56个民族的大照片,贴在黑板上)

教师小结:

对,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这个大家庭中住着56个民族,有着13亿的兄弟姐妹。

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建设我们祖国而做贡献。

2、谁来说一说我们是哪个民族?

我们班级的大部分同学都是汉族的,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呢?

谁能举例说一说呀。

(引导学生从衣着、语言等方面来说)

小结:

除了衣着、语言不同,在饮食和居住环境上也有差别。

比如:

有的少数民族不吃猪肉,有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帐篷,有的住窑洞等等,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板书课题:

不同的民风民俗。

(二)、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民风民族。

1、出示事例,了解风俗。

同学们,在我们的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的风俗,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曾去参加了这个活动,想知道是什么活动吗?

(播放周总理参加傣族泼水节的活动录象)

看了这个录象后,请大家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周总理已经六十多岁了,还要参加这样的活动呢?

当警卫员要去用伞给他挡水时,他为什么不让呢?

学生展开讨论:

(因为周总理认为:

用伞挡住水是对傣族人民的不礼貌,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体而伤害了傣族人民的情感,要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样才能与傣族心心相连)。

2、同学交流,丰富了解。

同学们,在我们的大家庭中,除了我们刚才了解到了傣族的“泼水节“,你们还收集到了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呢?

学生交流、汇报。

(伴随着学生的汇报,并让学生大致介绍这个民族的情况,人口、分布等)

(三)、正确对待传统习俗。

刚才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也学到了很多,了解到了那么多的习俗,但是,前不久呢,我们班级里有一位同学却向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疑问,大家想帮助他解决吗?

教师出示一位学生的烦恼:

自己的各个结婚,但因为村上有这样的习俗,结婚要摆酒宴三天,大吃大喝,因为自己家里比较穷,父母想不摆了,但觉得只是习俗,怕村上人说,所以只得去借钱摆阔,他感到不可理解。

学生讨论,他们这样的做法怎么样?

(通过学生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真正懂得:

我们要继承优秀的民风民俗,对于一些不良的习惯,我们应该要抛弃,培养正确对待传统风俗的态度)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同学们,我们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风民俗,我们也只有积极继承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使我们具有更大的发展前途,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有关民风民俗的网站,希望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去查询,我们可以在上面查到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

7、家乡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 

2、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

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访谈、资料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4、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迁。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

 

1、歌曲:

《谁不说俺家乡好》;

2、收集有关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及图片等资料,了解家乡变化的情况。

 

3、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设计:

活动一:

感受家乡的变化。

1、歌曲导入。

今天,老师能和你们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心情特别好,像阳光一样灿烂,还为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听一听。

课件出示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2、说一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指名几名学生说)

3、歌声唱出家乡的美丽。

你们想知道老师是从哪里来的吗?

老师的家乡是滨海乡镇的一个小村子,那里以前泥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特别是雨天,老师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泥路才到学校。

令人惊喜的是,如今那崎岖的泥路已经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这就是老师家乡最大的变化。

不过比起城市来,老师的家乡还是十分落后,但老师仍然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

能不能把你们家乡变化的情况说一说,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4、采用小组自由汇报的形式,向全班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调查情况。

 

(1)、你们采用什么方法了解家乡的?

(小组汇报、组长汇报、写成文章汇报……) 

(2)、自由选择自己了解家乡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进行小组交流。

(房屋、道路、小桥、家庭……)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

(口头、照片、录象、图片……)

5、补充材料,深化感知。

 

通过同学们课下调查,刚才听了同学们的汇报,看了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许多照片,我也切实亲身体验到了家乡的变化,我为自己家乡有这样大的变化而感到骄傲。

今天老师也去拍了些材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家乡的美丽风景吧。

那就让电脑做我们的导游,一块儿去欣赏我们家乡的优美风光吧。

(课件出示图片)

(1)滨海公园风景如画;

(2)县政府办公中心;

(3)这是有名的时代超市;

(4)这是滨海迷人的夜景。

活动二:

夸一夸家乡的变化。

1、人人都夸我们家乡美,我们为之而感到骄傲、自豪,让我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说一说对家乡变化的美好感受吧。

(1)可以对家乡变化的美好感受唱一首歌;

(2)可以写一首诗;

(3)可以画认为最美的一角;

(4)可以说一说。

2、小组交流、汇报。

活动三:

辩论家乡的变化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烦恼?

1、的确,我们的家乡变化得如此美丽、富饶。

但是,有人说:

“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烦恼。

汽车多了,空气差了;楼房多了,绿地少了……”(课件出示)

2、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

我们来辩论一下:

家乡的变化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了烦恼?

(课件出示)

正方:

家乡的变化是给我们带来了烦恼。

反方:

家乡的变化不是给我们带来烦恼。

3、学生辩论。

通过刚才同学们精彩的辩论,我们知道,家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便利,叫人欣喜,催人振奋;同时我们也看到,家乡在变化过程中也给我们一些不利的因素,叫人忧虑,令人遗憾。

那么怎么样把那些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资源,使我们的家乡更加完美呢?

这个问题要靠我们全体同学去努力啊。

活动四:

雏鹰小队在行动。

请同学们在课后认真调查了解自己的家乡建设中“美中不足”?

你打算把“不足”之处做如何改造,使之更完美。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为未来家乡的建设者,从现在起,我们应该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8怎样到达目的地

教学目标

⑴了解交通工具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国交通设施和运输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⑵感受建设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懂得应当尊重他们。

⑶学会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不利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交通工具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国交通设施和运输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教学重点。

感受建设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懂得应当尊重他们。

学会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不利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些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交通工具

1同学们,李老师知道大家很爱猜谜语,所以今天特地带来了谜语:

(出示谜语:

小小一间房,有墙又有窗,马路当中跑,行人走两旁。

打一交通工具)(课件出示:

汽车图片和文字)

2学生猜。

(课件展示汽车图片)

你们真了不起!

一下子就揭开了谜底。

听好下一个谜面:

3出示第二个谜语:

远看像城墙,近看一排房,日行千里路,能载万吨粮。

打一交通工具)学生猜(课件展示火车图片)看来这个谜语也难不倒大家!

第三个:

4、出示第三个谜语:

水面一座楼,没腿四处走,载人又送货,江海任它游。

打一交通工具)学生猜(课件展示轮船图片)又被你们猜出来了!

最后一个很难的,听仔细了:

5、出示第四个谜语:

耳听赛雷鸣,眼看像只鹰,早晨去拉萨,晚上回北京。

(打一交通工具)学生猜(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