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9355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docx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

一、我国近现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

(一)第一阶段:

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凸显了蒙养院应实施做人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活动均应该围绕学前儿童爱众乐群、涵养德性的宗旨进行。

足以看出章程中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视程度。

五四时期,陈鹤琴、张宗麟开创了学前教育中国化、科学化道路,并开始创建我国学期儿童社会教育。

陈鹤琴的五指课程。

把做人作为三大纲领之一。

张宗麟出版了《幼稚园的社会》一书,是我国幼教史上最早全面深入地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及其实施的书。

(二)第二阶段:

20世纪中叶-20世纪90年代中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领域课程在幼儿园的地位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

在新中国幼教发展的大部分历程中,社会领域课是与德育课程划等号的。

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开始关注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研究,这使幼教界的德育理念开始突破原有的框架,德育的内涵向社会性方向缓慢延伸。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主要标志: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程中提出幼儿园保育与教育的四大目标,其中之一是学前儿童社会领域教育。

规程对幼儿园品德教育进行正确的定位。

规程的颁布,对建立与完善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提供了政策与理论上的支持。

(三))(三)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主要标志,提出五大领域。

其中社会领域部分包括:

社会教育的目标: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2、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4、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5、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6、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8、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三)指导要点1、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2、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

 3、社会学习是一个漫无边际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国十条”,其中第八条提出“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至4岁、4至5岁、5至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原则

1.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2.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3.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社会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建立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潜移默化影响。

二、世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涅尔·戈尔曼研究表明"孩子的未来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

"卡耐基也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所学的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却占85%。

1985年,在日本召开的日、欧、美幼教峰会上,呼吁教育从“智育中心”转向促进学前儿童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

日本1998年明确从幼儿期开始“心灵的教育”。

在其全国课程标准修订中,又提出幼儿园的任务是“重视幼儿的需要、自发性、好奇心等,培养做人所必需的基本素质”。

美国的全美早期教育协会颁布的《0—8岁教育方案》中指出,一个高质量的早期教育机构应该能够提供一种促进儿童身体、社会、情感以及认知发展的、安全的保育环境。

适宜的教育应当顾及到儿童所有领域的发展。

法国幼儿教育的第一目标就是发展和谐人格,促进儿童情绪的成熟和社会化。

强调把幼儿作为一个人来培养。

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

一、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学前儿童个性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

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意识、自我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

个性倾向性系统:

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气质系统、性格系统、能力系统

二、社会性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是指学前儿童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儿童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社会性个体环境

掌握社会规范

形成社会技能

学习社会角色

第二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学前儿童自身因素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一、遗传与生物基础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一)人类遗传基因

习性学的创立者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K.Z.Lorenz)强调“固定行为模式”的概念,就是物种与生具有的用以帮助其适应环境的行为反应。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一些鸟类动物所具有的“印刻”现象——这些动物有一种追随在出生后遇到的第一个活动物体的倾向。

近年来这一理论在儿童社会性发展领域,尤其是儿童依恋和同伴关系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习性学家认为,这种行为反应是非习得性的,其作用在于使动物幼雏通过空间的接近,与父母产生依恋并获得保护以便生存下去。

劳伦兹让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鸭子不先看到母鸭子,而首先看到劳伦兹自己,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劳伦兹在小鸭子前面走着,身后跟随着几只小鸭子。

小鸭子将劳伦兹当成了自己的母亲。

研究还发现,动物在关键期内,不仅可以对自己的妈妈发生"母亲印刻",而且如果自己的妈妈在小动物出生后不久就离开的话,它们也可以对其他物发生"母亲印刻"。

这就是为什么小鸭子追随劳伦兹的原因。

(二)气质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脾气、秉性或性情)

气质的类型

2500年以前,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说。

血液----多血质:

活泼、快乐、好动

粘液----粘液质:

沉静、情绪淡漠、不好动

黑胆汁----抑郁质:

忧郁、不快活、易哀愁

黄胆汁----胆汁质:

兴奋性强、急躁易怒

1、气质对幼儿社会认知的影响

多血质和胆汁质幼儿对社会知识和社会规则的认识较快,但他们的自制能力较差,因此常常出现违反规则的行为;而粘液质、抑郁质幼儿对社会知识和社会规则的认识较慢,但他们的自制能力较好,对于社会规则的遵守好于前两种幼儿。

2、气质对幼儿社会交往的影响

(1)对亲子交往的影响

切斯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根据一系列的标准,他们把儿童划分为三种类型:

影响父母的反应性和敏感性,进而影响亲子关系。

易带的孩子,占75%,这类儿童生理活动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容易接近陌生人,容易接受新事物。

他们活泼、愉快、爱玩。

他们对照料者的抚养活动提供大量的积极强化,因而在整个儿童时期都受到成人的极大关怀和注意,因此,与父母的亲子关系比较融洽和亲密;

难带的孩子,10%,这类儿童生理活动没有规律,进食时烦躁不安,经常哭闹,睡眠不规则,对新的环境表现出强烈的退缩、不安,他们总是心情不好,在游戏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费很大的气力才能使他们接受抚爱和照顾,由于成人的抚爱经常得不到强化,所以,他们之间的亲子关系往往不密切,孩子缺乏教养;

迟缓的孩子,15%,他们常常是安静地退缩,对新事物适应缓慢,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对新刺激缓慢发生兴趣,慢慢地活跃起来。

(2)对同伴交往的影响

多血质幼儿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在人际交往中更积极主动,人际交往范围广,但是交往对象易变;胆汁质幼儿也喜欢主动交往,但易发生攻击性行为和交往冲突;粘液质幼儿沉静稳重,不善于主动与人交往,但交往中不易发展冲突,人际关系稳定;抑郁质幼儿性情孤僻、胆小,人际交往不主动,交往范围小,不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三)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主要由机体特定的生物物质及其生化反应构成,它主要在孕期和产期对儿童最初机体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这种最初的影响构成了以后阶段出现的行为问题的根源。

1、非遗传性的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变异。

例如:

唐氏综合症,患这种疾病的儿童具有较多的多动症状和攻击倾向。

2、产期并发症

早产儿表现出社会性行为问题。

有研究指出,早产婴儿5岁时较其足月出生的姐妹存在更多的行为问题,其多动行为极为明显。

3、母亲疾病、药物、母亲情感压力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发生重大影响,并导致多种行为问题。

二、性格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表现在对客体现实的稳固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

性格与气质有密切的联系。

气质提供了先天基础,性格主要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而在出生头几年逐渐形成。

不同性格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

最初形成的性格特征虽然没有定型,但是它是未来性格形成的基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蒙台梭利说过,人生的头几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

成人的抚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性格的最初形成中有决定性意义。

成人应该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抚养,不同的抚养方式会形成不同性格的儿童。

三、能力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学前儿童的能力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一是运动、操作能力和智力,二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前者是指在各种活动中都经常表现出来的能力,例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门活动需要的能力,如数学计算、音乐绘画、空间想象等能力以及某些实际操作相联系的动作体系,如飞行员、驾驶员等。

三是主导能力和非主导能力,也可以称为优势能力和非优势能力。

例如:

有研究者就提出,学前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对其社会化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强调研究“环境中的发展”或者说“发展的生态学”。

“生态”是指个体正在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

他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

该系统分为4个层次,由小到大分别是:

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

从微系统到宏系统,对儿童的影响也从直接到间接。

第二节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一、家庭结构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

美国学者波沙特提出家庭人际互动定律

家庭内部人际关系构成的总数为n(n-1)/2(n为家庭人口数)

不同的家庭结构类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发挥不同影响作用。

核心家庭家庭成员交往增多,容易形成亲密感情。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容易达成一致。

但是孩子交往对象单一,不利于形成较强的交往能力。

主干家庭则利于发展社会交往能力,但是家长之间容易引起冲突而影响孩子的成长。

我国研究者比较两代人家庭和三代人家庭中幼儿的独立性、自制力、敢为性等个性发展情况,结果发现,两代人家庭儿童个性发展好于三代人家庭。

长期从事婚姻问题研究的上海市社科院研究员徐安琪通过分析近10年在《青少年犯罪研究》杂志上发表的定量研究文献,并对上海500名父母离异的孩子及其家长、班主任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婚姻破裂虽对学龄子女的生活福利、学业、品行、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有消极影响,但其负效应并非如一些学者所推测或传媒所渲染的那么严重,相反,不少孩子在家庭变故的挫折经历中成长、成熟。

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偏见和歧视对孩子们造成远远超过父母离婚所带来的心理伤害。

关注留守幼儿

二、家庭生活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古有“孟母三迁”典故,家庭所处地理环境,家庭氛围、居住条件等,都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农村与城市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

农村城市

居住场所广阔居住场所狭窄

邻里、同伴交往频繁邻里、同伴交往较少

物质资源相对匮乏…物质资源相对丰富…

农村学前儿童城市学前儿童

社会交往能力较强…社会认知发展较强…

(二)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态度转变2、模仿3、认同作用

态度转变指父母通过种种方法改变儿童的态度,使儿童接受、内化行为规范的过程。

使用权利:

运用强制性的压力手段迫使儿童接受行为规则的方法。

爱的回收:

是一种心理上的惩罚形式,主要指父母对儿童表示失望、不理睬或孤立儿童等。

使儿童感受到一种对自身安全的威胁和焦虑感,迫使儿童就范,从而达到约束儿童的目的。

信息内化:

又叫引导,是父母通过信息的传递使儿童长期、有效地接受或内化社会规范或行为规则的一种方法。

运用信息内化最重要的是引导儿童注意乃至理解父母传递的行为标准。

因为孩子学习的一种特别重要的方式就是模仿,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重要他人,他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孩子,应该注重身教重于言教。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是研究认同作用影响个体行为发展的先驱。

他以奥底普斯情结解释儿童对父母的认同。

他认为男孩子想要拥有母亲的愿望受到父亲的压抑,自然会表现出对父亲的嫉妒和敌视,但是越来他会发现自己不够强大来抵制父亲,从而害怕父亲惩罚,于是他会向父亲学习产生认同,从而完成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哈根则认为认同的首要条件是儿童对榜样感到钦佩,这种情感导致儿童想拥有榜样的行为特征。

因为儿童认为,只要自己具备这些特征,同样受到别人的钦佩。

三、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对其影响

祖孙关系同胞关系

四、父母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权威型(民主型)

一般而言,权威型是对孩子最有利的一种教养方式。

这种类型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权威,但这是建立在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上。

他们会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设立适当的目标,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

与此同时,他们会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并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

这种教养方式的特点虽然严格但是民主。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自信和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会比较乐观、积极。

2、专制型(专断型)

专制型的特点则是严格但不民主。

专制型的父母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

虽然有时父母为孩子设立的目标和标准很高,甚至不近情理,但是孩子不可以反抗。

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和孩子是不平等的。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比较多的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他们在学校中却有较好的表现。

3、放纵型(溺爱型)

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则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但是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表现得很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

一旦他们的要求不能被满足,往往会表现出哭闹等行为。

对于父母,他们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往往缺乏恒心和毅力。

4、忽视型

忽视型的父母对孩子不很关心,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同时也不会对其表现出爱和期待。

对于孩子,他们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质,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支持。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

帕特森认为,父母对儿童过失行为的形成早期负有责任。

父母管束儿童品行童年中期加入不良监控不良问题同伴拒斥同伴群体过失

五、父母的性别

母子的交往是一种以静为特征,母亲重视培养儿童言语、情感的表达能力,提供言语刺激和讲道理,强调儿童遵守规则,对儿童表达情感较多。

父子的交往多以动为特征,玩强烈的、运动性游戏较多,重视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及其责任心。

六、父母的个性特征

父母的身心健康水平、耐心等因素影响父母的行为。

父母的抑郁、焦虑水平较低,其角色适应就较好,对儿童的反应较为敏感,积极态度较多;而自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父母则能提供适宜的教养行为。

七、社会经济地位

主要由职业、受教育水平和经济收入决定。

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其教养行为存在差异。

主要表现在:

1、社会经济地位低的父母强调儿童要顺从、尊重他人、少惹麻烦;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父母则重视培养儿童的创造性、独立性、好奇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2、社会经济地位低的父母较多控制儿童,对儿童使用权威,对儿童的武断专横经常使用体罚;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父母敏感性和反应性较高,对儿童比较民主,能够通过角色转换理解儿童,对儿童的惩罚多是心理惩罚。

3、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父母和儿童言语交流较多,喜欢给儿童讲道理,言语的结构也较为复杂。

八、母亲就业

母亲就业一般不会对儿童发展造成消极影响,主要原因:

首先,决定抚养质量的并不只是母亲参与抚养孩子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参与的质量。

其次,母亲就业引起家庭角色的变化。

这使父亲参与抚养孩子和家务劳动的时间增多,可以弥补母亲就业带来的陪伴孩子时间较少。

再次,母亲就业对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有重要影响。

母亲就业的女孩其性别角色观念更加平等。

母亲就业的女大学生在个性上表现为:

自尊水平较高,成就动机较强,追求目标的坚持性较好,并且较强的支配欲望。

第三节幼儿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一、幼儿园物理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物理环境包括幼儿园如何进行空间布置与材料运用的方方面面。

活动空间的布置、活动场地美好装饰,都会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一方面,幼儿园活泼、协调、色彩清新的环境本身就很容易让儿童产生一种愉悦之感,也更容易培养、激发儿童正向的社会性行为;另一方面,在具体的空间布置和安排上,井井有条的物品安排更容易培养儿童的秩序感;而适当的空间密度,能够避免过分拥挤而造成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增多。

活动材料的种类、样式、数量以及陈列方式等对儿童发展有密切关系。

在游戏、操作性材料的活动过程中,儿童学会交流、合作、模仿、协商等。

在活动材料丰富情况下,儿童表现的攻击性行为低于活动材料贫乏情况。

二、幼儿园心理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幼儿园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气氛等,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师幼互动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中,贯穿于学前儿童一日活动中,教师与学前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过程。

良好的师幼互动积极影响:

1、关注学前儿童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自信心

克里斯滕森等人认为,在教师与幼儿的交往作用中,教师的诚实以及对幼儿的尊重与细心照顾对儿童的安全感、自信心的发展以及童年期对事物的积极探索都是必不可少。

2、有利于学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师幼互动中,学前儿童通过观察、模仿逐渐习得各种同伴交往的技巧,促进学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3、有利于加快学前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有研究表明,师幼互动关系质量和亲密水平对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学前儿童在入小学后前三年的适应能力和行为。

4、有利于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学前儿童自我概念是其关于自身特点和本质的反映,是关于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

——“我是谁”

良好的师幼互动过程中,学前儿童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特征。

有研究发现,良好的师幼互动特别是互动中教师的高期望、高评价起到决定性作用。

远古时候,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

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

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

“罗森塔尔效应”产生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次有名的实验中:

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

因为“权威性谎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教师又将自已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二)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有助于学前儿童摆脱自我中心性

如果没有与同伴平等交往的机会,儿童将不会学习有效的交往技能,不能获得控制攻击行为所需要的能力,也不利于性别社会化和道德价值的形成。

2、有助于学前儿童认识到自我的价值

学前儿童之间由于经验与能力相似,兴趣与情感相同,彼此之间是平等地位,在同伴群体和友谊关系中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

3、有助于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内容主要包括对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社会角色、社会规则和社会重大事件认识。

(三)教师与教师的人际关系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首先,教师之间的交往是学前儿童同伴交往和发出社会行为的重要榜样,身教始终比言教更加有效。

其次,教师间的交往涉及幼儿园、班级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气氛,学前儿童耳濡目染,不仅能学会体察别人的情绪情感,也能学会正确、适宜的行为方式。

三、社会文化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的价值观

社会文化的价值观,是一定社会成员所共有的,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